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三年级法制教育教学计划及教案
三年级法制教育教学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通过一学期的法制法规学习,学生初步具有法制观念,知道守法光荣,违法可耻,敢于同违法行为作斗争,自觉守法,维护法律尊严。要想让他们有较强的法制意识,养成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好习惯。还必须加强法制法规教育。二、教材分析:本期主要学习有环境保护法、交通安全法、教育法等。三、教学重难点:第四课“老师培育我长大”第六课“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的团结”第八课“做文明守法的小公民”应作为本学期教学重点第十三课、十四课是本学期的难点四、教学目标:1、小学法制教育要对学生进行法律启蒙教育,着重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观念教育,增强他们的国家意识、权利义务意识、守法用法意识。2、进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教育,使学生明辨是非,提高自我约束、自我保护能力,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行为。3、向学生普及有关法律的基本常识,培养他们的爱国意识、交通安全意识、环境保护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以及分辨是非的能力,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好品德。五、教学方法和措施:1、要根据不同学龄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教育。2、运用多种形式,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向学生普及有关法律的基本常识。3、在品德课中,加强法制、纪律、行为习惯教育。4、坚持法制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坚持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坚持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相结合,不断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的普法知识水平和法律素质,增强法制意识,努力把青少年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合格人才。教学进度表周次课时教学内容第1周1课时第1课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第2周1课时第2课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第3周1课时第3课学习是我的权利第4周1课时第4课老师培育我长大第5周1课时第5课我和红绿灯是朋友第6周1课时第6课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的团结第7周1课时第7课在校学习讲安全第8周1课时第8课做文明守法的小公民第9周1课时第9课路边食物不乱吃第10周1课时第10课购买食品要注意第11周1课时第11课垃圾也要分类第12周1课时第12课乘车安全第13周1课时第13课灾难面前不慌张(一)第14周1课时第14课灾难面前不慌张(二)1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教学目标:一、通过学习,初步懂得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性。二、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学习发现生活中的规则,感受生活处处有规则,了解与小学生相关的规则。三、体会规则是大家制定的,初步尝试自己这定规则,并能自觉遵守规则。教学重、难点:懂得规则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性,培养自觉遵守规则的意识。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揭示课题。1.玩“传笔游戏”。(师发笔,不做任何提示。)2.生自由传笔,师宣布获胜队。(体会游戏的不公平,规则的不完善)3.板书课题:没有规矩不成方圆4.观察图画,理解规则二、寻找规则,感知规则的普遍性1.寻找生活中的规则(1)学生讨论交流,积极发表意见,老师巡视指导。(2)学生以小组开火车形式汇报,感受日常生活中的规则,并适当作补充。2.寻找书本中的规则(1)我们书本中有哪些规则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2)师引导:透过文字,你发现了什么法律规则?(3)出示“遵守规则”的顺口溜,让学生齐读。三、谈感受并展示反面案例,体验规则的必要性1、课件出示:不遵守规则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判断。2、总结:我们只有遵守规则,才能安全、快乐地生活,如果人们不遵守规则,整个社会就没有秩序,乱成一团。我们的生活中需要规则,让我们都来遵守规则,让我们记住: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四、实践动手围绕法律规范作用的五个方面,请你试一试为保护环境,倡导低碳生活在居民生活范围内“立法”。五、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不但知道了法律规则无处不在,规则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还懂得了应该自觉地遵守规则,老师觉得你们真的很棒!2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教学目标:1.使学生懂得:五星红旗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做为中国人,我们要尊敬五星红旗;2.从小树立尊敬、热爱、维护国旗国歌、国徽的观念的观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教学重点:尊重和爱护国旗、国歌、国徽,因为国旗、国歌、国徽是祖国的象征和标志,尊重和爱护它们是热爱祖国的表现。教学难点: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国旗、国歌、国徽是祖国的象征和标志,树立起自觉尊重和爱护国旗、国歌、国徽的意识。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歌曲《红旗飘飘》《天安门升旗仪式》2、学生课前收集有关国旗、国歌、国徽的资料。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激发爱国情怀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孙楠的歌曲《红旗飘飘》,同学们你们想听吗?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MTV。(播放《红旗飘飘》)2.这首歌曲好听吗?在这首歌里赞颂了谁?(红旗)听了这首雄壮的歌曲,老师心中充满无限感慨,同学们此时你心中想的是什么呢?相机贴课题条,指导有感情读: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请同学们带着对五星红旗的热爱,饱含深情的读一读)二、了解国旗的象征意义1、老师带来一面自己做的五星红旗(贴图),课前老师让大家搜集了关于五星红旗的资料,你了解国旗的哪些知识,请勇敢的站起来说一说。2.普法导看台又是怎么说的呢?谁能来读一读。3.读了这一段,你有什么想法?三、了解尊重国旗的法律意义1.鲜艳的五星红旗升起的时候,我们的心中总是有无数的感慨,每每看到它,爱国之情油然而生。让我们了解两个案例。国旗班的故事(1)自读故事(2)小组交流读后感受高中学生焚烧国旗被判刑(1)自读故事(2)小组交流这名高中学生为什么被判刑?(3)我们应该怎么做?审理此案的法官告诫我们:指名读“律师对我说”。四、实践动手,激发热爱国旗的情感1.通过网上搜索了解我国《宪法》第136条规定,我国的国旗是(),国歌是()。2.国旗应当何时升挂?3.哪些部门应当升挂国旗?4.上学时偶尔迟到了,学校正在进行升旗仪式,此时你会怎么做?五、全课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了解了国旗,它是祖国的象征和标志,我们要自觉尊重和爱护,我们要为生在这个伟大的祖国而感到骄傲和自豪。最后让我们跟随音乐齐唱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板书: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五星红旗——我们的国旗祖国的象征爱护、尊重国旗3学习是我的权利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简单了解相关法律中规定的儿童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2、能力目标:学习运用法律保护和争取自己上学的权利。3、情感目标:通过了解失学儿童的情况,培养帮助弱势群体的好品质,初步形成法制的观念,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教学重难点:1、能运用所学法律知识来分析案例,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2、能运用法律等多种途径来维护和争取上学的权利。教学过程:一、了解失学现象,导入课题1、同学们,当我们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听老师讲课时,当我们和同学一起欢乐的游戏时,你们是否知道,在同一片蓝天下,却还有一些与你们同龄的孩子无法上学,他们也许正在放牛,干农活,做家务,甚至流浪街头。请看大屏幕——2、多么可怜的孩子,连上学都成了一种奢望。他们只能眼巴巴地张望着,自己心中那渴望已久的校园。他们与教室隔着的不仅仅是一堵墙,而是咫尺天涯。瞧,他们渴求上学的眼神,听,他们在呼喊:“我想上学。”是啊,我们每一位孩子都想上学,都想拥有上学的权利。(板书课题)二、了解失学原因,明白维护上学的权利的重要性1、你们的心声让我想起了失学儿童刘玉芬,让我们一起走进她的故事。(1)读完刘玉芬的故事,此时,你是什么心情?(2)刘玉芬是什么原因不能上学的?(3)如果你是刘玉芬,小小年纪,不能上学,只能做家务干农活,你会怎么想?2、是家庭贫穷让刘玉芬无法上学,那还有什么原因会导致适龄儿童失学呢?3、调查分析表学生汇报课前调查的情况4、为此,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还有许多社会救助活动,为这些失学的孩子创造了更多的上学机会。(1)免学杂费政策(2)希望工程(3)春蕾行动三、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分析身边案例1、此外,党和国家还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2、指导学生以“小法官”身份宣讲法律条文;3、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三个案例,我特意邀请了一位法博士给大家一些小提示,大家来读一读?(1)请看案例一,这位家长违反了哪部法律的哪条规定?(2)再来看案例二,谁来说说?(3)接下来再看案例三,谁再来说说?(小结):通过刚才的活动,相信你对这两部法律的相关规定又有了更深的了解,明白了我们上学的权利是有法律保障的。四、创设情境,学习维护上学的权利的方法有了法律作为强有力的保障,遇到了剥夺我们上学权利的情况,一定不要退缩,而要想方设法去争取。老师想来考考大家——同学们,假如我们班的某位同学,因为种种原因,而失去了上学的权利。你们愿不愿意帮助他?那作为朝夕相处的同学,你准备怎样帮助他?(小记者采访)五、总结升华从这些办法中,我可以看出你们真是一群热心的孩子!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身边的同龄人(出示课件)同学们,如果你的身边有失学儿童,他们可能因为种种原因,失去了他们上学的权利,请你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帮助他,来为他撑起一把保护伞,来维护和争取他上学的权利。六、实践作业课后,请你通过走访调查,上网查找等方式,搜集有关部门帮助儿童复学事例,了解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政府对失学儿童的关心和执行法律法规的决心。4老师培育我长大教学内容:读本第27-32页。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体罚和什么是变相体罚。2、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能够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教学重点:学生了解“义务教育法”,懂得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课前准备: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几年的学习生活大家可能经历过或者看见过这样的现象,(投影出示)少数老师偶尔会在教学中采取体罚或变向体罚的方式,对咱们同学的肉体实施惩罚并使其受到伤害,或者采取其他间接手段,对学生肉体和精神实施惩罚并使其受到伤害。这时,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我们如何来保护自己呢?二、新授1、提问:什么是体罚?什么是变相体罚?你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吗?或者说你看到过这样的情况吗?小组之间交流讨论。师生交流。遇到这样的情况,你是怎么想的?说说你当时的感受和想法?2、自学课本“案例零距离”带着这样的问题,大家自学课本第27-29页的“案例零距离”。(1)什么是体罚和变相体罚?你能举例说明吗?(2)变相体罚会对咱们的身心带来怎样的伤害?(3)你想对这样的老师说些什么吗?学生自学,自学完毕小组内讨论。师生交流。3、师指出:大家看了上述的内容,没必要过分紧张,我们身边大多数都是好老师,你们看古往今来,有多少赞美老师的言语,老师的爱就像父爱,有如母爱,咱们身边也不缺乏这样的老师吧,你对你曾经的哪位好老师的印象比较深刻的?对哪一件事情记忆犹新?跟你的同桌说说看。同桌交流,完毕后指名分享。师:咱们课本上也提到一位好老师,面对恶作剧的学生,他非但没有生气,还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而且促进了学生知错就改的品质的提升。咱们来看看吧。指名学生朗读“老师科学护花”小节。师生交流:看到这样的事例,你想到了什么?你认为这位老师再哪些方面保护了这名恶作剧的学生。4、如何保护我们的权益。师:看了刚才的事例,结合我们身边的事例,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该如何保护我们自己呢?指名回答。我国有没有相关的法律来约束这样的事情发生呢?咱们一起来看第三小节“律师对我说”。师指出:我国“义务教育法”中,第16条规定“禁止体罚学生”;“教师法”第37条规定“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要给予教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情况严重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第15条也明文禁止教师体罚或变向体罚学生。师:大家了解了这样的法律,相信我们以后遇到此类情况的时候就可以很好地保护好自己了。三、实践练习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很多,现在老师来检查下大家的学习情况。完成课本“实践动手吧”师生交流,可简明说明理由。四、全课小结同学们,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了解了哪些,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疑惑的吗?5我和红绿灯是朋友教学目标:1.认识常见的交通安全标志,知道其作用,了解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交通法规和安全知识。2.感受违反交通规则的严重后果及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从而提高交通安全意识,自觉遵守交
本文标题:三年级法制教育教学计划及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4520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