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1章总论□理论题△单项选择题1)会计的总体目标是()。(B)A.进行价值管理B.提高经济效益C.提供会计信息D.控制和指导经济活动2)会计的基本职能是()。(A)A.核算与监督B.分析与考核C.预测和决策D.核算与预测3)会计对象是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C)A.实物运动B.资产C.资金运动D.收入4)会计主体从()上对会计核算范围进行了有效的界定。(A)A.空间B.时间C.空间和时间D.内容5)下列各项中属于划分各会计期间收入和费用的会计处理方法是()(D)A.一致性原则B.配比原则C.谨慎性原则D.权责发生制原则6)()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将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B)A.会计对象B.资产C.会计要素D.资金7)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要素是企业资金运动的()。(B)A.动态表现B.静态表现C.综合表现D.以上都不对8)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明确规定了()大会计要素。(A)A.六B.八C.十D.十二9)反映静态三要素之间关系的会计等式是()。(C)A.收入-费用=利润B.资产=负债+权益C.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D.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10)我国龙门账产生于()。(B)A.清代B.明末清初C.唐宋时期D.西周时期△多项选择题1)会计可以采用()计量单位。(ABC)A.货币量度B.实物量度C.劳动量度D.价值指标E.会计计量2)会计的特点包括()。(ABCDE)A.从价值量上反映B.连续性C.完整性D.系统性E.以会计凭证为依据3)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ABCDE)A.会计主体B.持续经营C.会计分期D.货币计量E.币值稳定4)作为会计要素的收入,包括()。(AC)A.主营业务收入B.营业外收入C.其他业务收入D.投资收益E.资本公积5)资产的特点可归纳为()。(ABC)A.企业所拥有或控制B.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C预期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D.表示为一瞬间的费用E.伴随着收入的取得6)会计分期可分为()。(ABCD)A.年度B.季度C.半年度D.月度E.半个月7)下列关于会计职能的表述正确的有()。(ABCDE)A.核算和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B.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前提C.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的保障D.核算职能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E.会计的核算职能和监督职能相辅相成,不可分割8)我国的会计要素主要反映企业的()。(BD)A.营业收入B.财务状况C.偿债能力D.经营成果E.市场占有率9)会计监督是一个过程,它分为()。(CDE)A.内部监督B.社会监督C.事前监督D.事中监督E.事后监督10)在会计核算方法体系中,()三大环节构成一个会计循环。(BDE)A.设置账户B.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C.成本计算D.登记账簿E.编制会计报表△判断题1)会计的本质是一项经济管理活动。()(√)2)会计主体都是法人企业。()(×)3)会计方法主要是指会计核算方法。()(√)4)资产只能是企业拥有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5)会计分期不同,对各期的利润总额不会产生影响。()(×)6)会计核算基本前提之所以称为会计假设,是由于其缺乏客观性和人们无法对其进行证明。()(×)7)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会计活动范围及内容的不断扩大,会计的职能也在不断扩大。()(√)8)我国所有企业都必须采用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9)会计计量单位只有货币计量单位。()(×)10)所有者权益,又称净资产,其金额等于资产总额减去负债总额。()(√)□实务题△单项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属于流动资产的有()。(A)A.现金B.运输设备C.专利权D.商标权2)下列项目中,引起资产和负债同时增加的经济业务的是()。(B)A.收到投资者投入机器一台B.购买材料,货款未付C.向银行贷款直接偿还前欠外单位货款D.收回外单位所欠货款3)下列各项中属于所有者权益的有()。(D)A.房屋B.银行存C.借款D.未分配利润4)工业企业供应过程的资金运动主要是()。(A)A.货币资金转化为储备资金B.货币资金转化产品资金C.生产资金转化产品资金D.产品资金转化货币资金5)某企业资产总额为120万元,负债为30万元,将15万元负债转作实收资本经济业务发生后,资产总额为()万元。(A)A.120B.165C.90D.1056)企业向银行贷款20万元用来直接偿还前欠外单位货款,该业务引起企业()。(C)A.资产增加20万元B.负债增加20万元C.负债总额保持不变D.资产负债同时增加20万元7)下列属于企业资产的是()。(B)A.临时租入的设备B.出租的厂房C.报废损毁的库存材料D.赊购的商品8)企业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是以()为假设前提的。(B)A.会计主体B.持续经营C.会计分期D.货币计量9)下列经济业务引起资产与负债同时减少的是()。(C)A.收到投资者投入的设备一台,价值8万元B.购人材料一批,价值5万元,货款未付C.以银行存款归还以前欠货款6万元D.生产甲产品领用材料费5400元10)某企业月初资产总额为100万元,本月发生了以下4笔经济业务:⑴用银行存款购买商品2万元;⑵向银行贷款10万元存入银行;⑶以银行存款偿还前欠货款3万元;⑷收回外单位前欠货款4万元。月末该企业的资产总额为()。(D)A.109万元B.110万元C.105万元D.107万元△多项选择题1)下列可以是一个会计主体的是()。(ABCD)A.个体经营者商店B.某公司下属的独立核算的后勤部门C.医院D.全国残疾人联合会2)下列哪些会计处理方法是以会计分期假设为前提的()。(ABCD)A.应收B.应付C.权责发生制D.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3)下列属于流动资产的是()。(ABCD)A.现金B.原材料C.应收账款D.预付账款4)下列属于流动负债的是()。(ACD)A.其他应付款B.预收账款C.应付职工薪酬D.应交税费5)按照权责发生制下列属于本期收入的有()。(AB)A.本期实现但尚未收到的收入B.本期实现且已经收到的收入C.本期收到但尚未提供货物或劳务的收D.本期未收到但尚未提供货物或劳务的收入6)企业购进原材料20万元,其中用银行存款支付16万元,其余4万元暂欠。该业务引起()。(BC)A.资产增加20万元B.资产增加4万元C.负债增加4万元D.负债增加20万元7)长期负债包括()。(ABC)A.长期借款B.长期应付款C.应付债券D.应付税费8)企业取得收入时可能会影响到下列()会计要素。(ABC)A.资产B负债C.所有者权益D.费用9)下列经济业务中,仅引起资产项目内部一增一减的有()。(CD)A.用现金10万元支付职工工资B.向银行贷款,存入银行C.将现金存入银行D.用银行存款20000元购入一批原材料10)下列属于资金退出企业的是()。(AB)A.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或股利B.上交税款C.购买材料D.生产领用材料△判断题1)企业集团不是一个独立的法人,但也可以作为一个会计主体。()(√)2)收入一费用=利润是复式记账的理论基础,也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3)企业对使用的机器设备在其使用年限内计提折旧是以持续经营假设为前提的。()(√)4)任何经济业务的发生都不会改变“资产=负债十所有者权益”的恒等关系。()(√)5)会计监督不仅体现在过去的经济业务,还体现在业务发生过程中和尚未发生之前,包括事前、事中、事后监督。()(√)6)会计记录不一定要求连续地记录,对于不重要的经济业务可以不记录。()(×)7)企业发生的任何经济业务都必须要取得会计凭证。()(√)8)所有者权益等于实收资本加上未分配利润。()(×)9)“四柱清册”是通过“旧管(期初结存)+新收(本期收入)=开除(本期支出)+实在(期末结存)”的平衡公式来结算本期财产物资增减变化及其结果的。()(√)10)融资租入的设备其所有权不属于企业,因此不应作为企业的资产。()(×)□案例题持续经营能力的判断——深圳大华天诚会计师事务所与ST中华从2001年度起,ST中华一直保持接近20亿元的负资产,或者说连续三年严重资不抵债。这足以引起注册会计师对公司是否仍具有持续经营能力产生警惕。遗憾的是,深圳大华天诚会计师事务所依然对该公司年报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依据公开信息,在《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17号——持续经营》第七条中列示的可能导致对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事项或情况中,ST中华至少涉及其中6项,具体包括:①无法偿还到期债务。具体表现为,一方面,公司存在大量还款诉讼,另一方面,因公司资金短缺,账面反映有账龄超过3年的大额应付账款1.26亿元、大额其他应付款1.17亿元尚未偿还。②经营性亏损数额巨大。2003年末ST中华未分配利润为-24.87亿元。③资不抵债。如上文所述,公司至2003年12月31日止,所有者权益为-16.85亿元。④营运资金出现负数。根据ST中华2003年资产负债表列示,公司流动资产(143670834.23元)减去流动负债(1098944171.77元)后的余额为-9.55亿元。⑤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数。公司2003年度现金流量表显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022030.58(元),并且,公司前两元。同时,截至2003年末,公司共有9宗劳资纠纷案,案由为135名员工起诉公司拖欠工资及养老保险金等纠纷,涉案金额107万元,公司报告称上述纠纷案正在执行中。此外,ST中华还存在有下属七家控股子公司停止经营,并已对其投资全额计提减值准备等情况。请根据案例在下列题中填入适当选项:1)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又称会计假设包括()。(ABCD)A.会计主体B.持续经营C.会计分期D.货币计量2)会计分期假设、实际成本计价,权责发生制、配比性原则等都是以()为假设前提的。(B)A.会计主体B.持续经营C.会计分期D.货币计量3)根据资料信息,ST中华的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疑虑。是因为()。(ABCD)A.无法偿还到期债务B.资不抵债C.累计经营性亏损数额巨大D.营运资金出现负数4)深圳大华天诚会计师事务所对ST中华年报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其结果是()。(BCDE)A.职业判断准确B.职业不判断准确C.该审计报告是不值得信任D.影响了投资者利益E应该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5)从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失去()作为前提,会计核算就变得毫无意义。(B)A.会计职业判断B.会计假设C.投资者约束D.投资者风险意识第2章账户和复式记账□理论题△单项选择题1)会计科目是对()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A)A.会计对象B.会计账户C.会计分录D.经济业务2)账户是根据()开设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来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C)A.会计要素B.会计主体C.会计科目D.会计信息3)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之间的关系是()。(B)A.两者完全不相关B.两者分类口径一致,性质相同C.两者分类口径一致,但性质不相同D.两者没有区别,是同义语4)会计科目设置原则不包括()。(D)A.合法性B.相关性C.实用性D.真实性5)账户按()不同,可以分为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C)A.会计要素B.经济内容C.提供核算指标的详细程度D.用途和结构6)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会计记账采用()(B)A.复式记账法B.借贷记账法C.单式记账法D.以上均可7)复式记账法是对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在()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D)A.1个B.2个C.3个D.2个或2个以上8)存在着对应关系的账户是()。(A)A.对应账户B.账户对应关系C.勾稽关系D.平衡关系9)借贷记账法的理论依据是()。(B)A.复式记账B.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C.有借必有贷D.借贷平衡10)()是根据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和资产权益的平衡关系,通过对全部账户的发生额和余额的汇总计算和比较,来检查账户记录是否正确的一种方法。(C)A.发生额平衡法B.余额平衡法C.试算平衡D.平行登记法△多项选择题1)会计科目按照经济内容的不同可分为()。(ABCDE)A.所有者权益类B.负债类C.资产类D.成本
本文标题:基础会计习题与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4543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