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人本主义角度下的个人生活及未来规划大学生活已过去一半,做过几次兼职工作,已经深刻体会到了挣钱的不易。正处于消费阶段的我们对钱并不如那些自食其力的人那么敏感。但生活的压力已经那么真切的在逼近你了。高涨的房价对于生在农村的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还有飞涨的物价,为此自己不得不整天精打细算,以力图做到以最少的消费获得最好的享受。当社会生活在慢慢的向你靠近时,你不得不脱离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放弃那些虚无的所谓浪漫情节,去思考那些现实的问题。为此你会从此开始改变一些的生活方式,比方说早餐,中学时代那是生活的一部分,大学它已经消失了,不是起不来赶不上吃饭,是因为与其在早餐上多花三块钱,不如把这些钱并入午餐的预算里足够吃顿好的了。去超市买零食注定要成为记忆了。还有一个细节不得不提及:如果寝室里有人坐公交出去或者去图书馆学习的话,肯定要灌一杯水,这样便可以省去一块买水的钱。以上这些的赘述足以说明我还处于马斯洛童鞋所说的生理层面。两年已过,寝室已然成了自己的一个家。尤其是当你出去劳累了一整天后,这种感觉尤为深刻。两年里六个人吃喝拉撒在一起,都熟悉了彼此的秉性,并能够很好的包容彼此的一些“臭脾气”。正因为如此才敢在这里“为所欲为”。我们寝室的某几位特别能体现出这一点:比如我们的老大,如果出了寝室的话,他给人的感觉肯定是那种老成话不多的样子。183的个子,朴素的衣着,固定的军鞋或皮鞋,外加一个大平头。但回到寝室就不一样了,他最大的爱好就是在安静的时候无端来一嗓子。无论什么歌曲他硬是能唱成陕北民歌风格的。还“恬不知耻”,以此为荣。还有我们寝室的老幺,无论什么歌都以数字歌的形式表现,从一到七而且从不会出这个界限。老幺思想还是不甚成熟,有一天大家都在睡梦里,却听见他咯咯笑的声音。问他缘由,说是梦见自己未来的老婆了,高兴坏了。前面这两位的真性情若不是生活在这样一个如家一样的环境里,那这样吗?也许这就是马斯洛所说的第2个层面吧。当一个人在外地遇到愤懑不平的事时最先想到的可能就是你的父母,曾几何时父母先后会被我们的老师,朋友替代过,但当长大后就会发现父母才是第一位的。就算你已被所有朋友抛弃,父母依旧在哪里,始终如一。还有我的朋友们,当有人对你不怀好意时,当你一人感觉孤单时,朋友的光芒就会闪耀起来。我们都渴望爱和归属,我们也拥有这些所以我很知足。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和基本的素质是获得尊重的基础,这是一个残酷的社会,无能者注定会被淘汰,更不用提尊重二字。当然如果一个人品行不高,睥睨一切的话,这种人也不值得别人的尊重。谁都渴望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做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但实际上又有多少人实现了这个理想了呢?只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摆脱整天以生计作为考虑对象的生活状态。其实人就是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综合承载体。过于个人主义会脱离社会,总是为集体着想又会抹杀自我。人就是在这两者之间寻求平衡点不是吗?我的当即任务就是考研,力求摆脱月薪1500的宿命,其他的什么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否,做真正想做的事,这些东西已不重要了。当一个人连吃饭问题都解决不了的时候,跟他谈理想那是奢望。
本文标题:我的人生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4566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