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摄像基础》单元教学设计——《摄像构图》单元设计【教学目标】Ⅰ.能力(技能)目标1.会运用构图要领进行拍摄2.学会利用主体与陪体,前景与背景的相互关系进行构图3.学会利用各种构图形式进行拍摄4.能利用固定镜头与运动镜头不同的构图方式进行拍摄II.知识目标1.掌握构图正确操作方法和要领2.熟悉构图的形式3.掌握固定镜头与运动镜头不同构图形式的拍摄技巧III.情感目标1.培养对拍摄现场的调度能力2.体会构图的作用3.提高审美能力与艺术创造能力4.提高团队合作意识【教学设计】Ⅰ.告知教学内容与目的(5mapprox.)本环节告诉学生本节教学的内容是在拍摄的过程中必须考虑的构图问题,本节课程以拍摄本组的一个项目为主,在拍摄过程中认真分析所利用的构图内容,本次课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拍摄,由小组组长安排组员任务,并且讨论拍摄内容与具体拍摄方案。II.探索与发现(20mapprox.)让学生自己在以前实践拍摄的基础之上,本次课进行提问:1.构图的要领?2.影像画面由哪些构成?3.摄影中有哪些构图法则?参考答案如下:一、构图的要领镜头拍摄过程中的操作要领是平、稳、匀、准。1.平。即所摄画面中的地平线一定要平。也就是说,画幅边缘的横线与地平线要平行。在绝大多数摄像画面中,不是有水平线条就是有垂直线条。如果拍摄的画面中这些线条不是歪了就是斜了,就会给观众造成某种主观错觉。2.稳。即要求摄取所有镜头时都应当坚决消除任何不必要的晃动,使整个画面稳定而没有摇晃现象。3.匀。即技巧施加的速度要均匀,不能忽快忽慢,破坏节奏的连续性。特别是处理镜头的起幅和落幅时,速度应缓慢;加速和减速时,速度要均匀。4.准。即画面的取景构图要准确。无论是固定拍摄还是运动拍摄,都要让摄像机准确地拍摄到想介绍给观众的内容。使用技巧性镜头时,成为落幅的画面一定要准确,切不可在技巧运动结束后还进行构图修正。二、影像画面的构成1、主体。主体即电视画面中所要表现的主要对象。画面主体既是反映内容与主题的主要载体,也是画面构图的结构中心。它可以是某一个被摄对象,也可能是一组被摄对象;主体可能是人,也可以是物。如图主体是蜜蜂,陪体是花。2、陪体。陪体是指与画面主体有紧密联系,在画面中与主体构成特定关系,或辅助主体表现主题思想的对象。如在运动会的赛场,运动员沿着跑道飞快的奔跑,这时运动员就是画面的主体,而长长的跑道就是陪体。3、前景。在电视画面中,位于主体之前,或是靠近镜头位置的人物、景物,统称为前景。前景有时可能是陪体,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环境的组成部分。4、背景。背景是指画面中位于主体背后的景物,属于距镜头最远端的“大环境”的组成部分,可以是山峦、大地、天空、建筑,也可以是一面墙壁、一块布幕或一扇窗户。5、后景。后景与前景相对应,是指那些位于主体之后的人物或景物。一般来说,在电视画面中的后景多为环境的组成部分,或是构成生活氛围的实物对象。如下图,包括背景和后景的影像,远处的山峰即为人物的后景。而人物背后的大书为背景。6、环境。所谓环境是指画面主体对象周围的人物、景物和空间。环境包括前景、后景及背景。通过环境和背景,暗示人物职业特征、性格、爱好、追求,只有环境和人物互相依托,才能使人物的刻画更真实、准确,更具有说服力。三、摄影构图法则——视觉中心九宫格构图这是最为基本的构图方式之一,将主体安排在“九宫格”(#字型)交叉点的位置上,一般认为右上方的交点最为理想,其次为右下方。这种构图方式较为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使主体自然成为视觉中心,具有突出主体并使画面趋向均衡的特点。III.归纳(20mapprox.)一、摄像构图的特点:1.画框固定:画框两种,一是4:3,另一种是16:9。2.一次性构图:拍摄现场一次性完成,不能像摄影可以进行后期修图。3.动态性构图:摄影记录一个运动过程,要求摄像对运动过程有一种预见性和总体把握。二、固定镜头的构图1.视觉中心2.留白3.方向与平衡4.对称与平衡5.主体与陪体6.前景与背景7.表现主体运动8.考虑主体在场景内的动向9.主体出、入画面三、运动镜头构图1.起、落幅画面构图2.运动镜头的主体位置始终放在视觉中心3.推拉镜头有一定的景别跨度4.镜头运动根据景物形体与线条考虑镜头的运行路线5.镜头的运动速度与主体的速度IV.操练(60mapprox.)操练1:视觉中心——#字型构图操作过程:镜头①:固定镜头的主体放在视觉中心进行拍摄。镜头②:运动镜头的主体放在视觉中心进行拍摄。操练2:三角形构图以三个视觉中心为景物的主要位置,有时是以三点成面几何构成来安排景物,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这种三角形可以是正三角也可以是斜三角或倒三角,其中斜三角较为常用,也较为灵活。三角形构图具有安定、均衡但不失灵活的特点。操作过程:镜头①:固定镜头拍摄三个同学形成三角形构图。镜头②:运动镜头拍摄三个同学的活动形成三角形构图。操练3:S形构图这又是一种基本的经典构图方式。画面上的景物成S形曲线的方式分布,具有延长、变化的特点,使画面看上去有韵律感,产生优美、雅致、协调的感觉。当需要采用曲线形式表现被摄物体时,首先应该想到运用S形构图。常用于表现河流、小溪、曲径等。镜头①:用固定镜头拍摄校园小路。镜头②:用运动镜头拍摄校园小路。V.深化(45mapprox.)在操练1、2、3的完成之后,更进一步让学生探索运动镜头的操作,并且体会摄像构图的形式。操练1:对称式构图对称式构图具有平衡、稳定、相呼应的特点。缺点:呆板、缺少变化。常用于表现对称的物体、建筑、特殊风格的物体。操作过程:镜头①:用固定镜头拍摄校园建筑。镜头②:用运动镜头拍摄校园建筑。操练2:对角线构图对角线形构图是最基本的经典构图方式之一,把主题安排在对角线上,能有效利用画面对角线的长度,同时也能使衬体与主体发生直接关系,富于动感,画面活泼,容易产生线条的汇聚趋势,吸引人的视线,达到突出主体的效果。操作过程:镜头①:用固定镜头拍摄景物形成对角形构图。镜头②:用运动镜头拍摄景物形成对角形构图。操练3:框架式构图透过门窗等拍摄景物,形成一定造型的框架,增加景物空间深度,又装饰画面。操作过程:镜头①:用固定镜头拍摄具有框架构图形式的画面。镜头②:用运动镜头拍摄具有框架构图形式的画面。操练4:空白摄像构图要适当留出空白,以保证“透气”。摄像构图要让画面气氛贯通流畅,既不许拥挤闭塞密不透风,又忌讳空空荡荡浪费画面。摄像构图的画面留白包括:天空留白,运动留白和关系留白。操作过程:镜头①:用固定镜头拍摄景物与人物,实现天空与关系留白。镜头②:用运动镜头拍摄景物与人物,实现运动留白。VI.归纳(10mapprox.)知识点1:摄像构图知识点2:构图要领知识点3:构图形式VII.实践巩固(10mapprox.)学生根据自己的操作情况在此环节进行反复操练。VIII.总结(5mapprox.)摄像构图是使主题思想和创作意图形象化可视化的过程,是电视画面艺术创作的重要手段。VIIII.作业布置(2mapprox.)将构图运用到拍摄过程中,完成小组项目。参考资料谈电视摄像构图构图这个名称,还源于西方美术,学习西画,这是一门课程,叫做构图。构图这个名称在我国使用的不怎么普遍,原因是在中国画论中,不叫构图,而叫“布局”,或叫“经营位置”。摄影构图是从美术的构图转化而来,在摄影界用的也不多,习惯叫法是“取景”。不论是国画中的“布局”、“经营位置”,还是摄影中的“取景”,都只到的部分内容,不能包括构图的全部含意,所以画面构图是摄影技术范围内摄影师最不愿意讨论的问题。人们公认,有些人生来就有对一幅构图完美的图画的感受力,而另一些人却根本不具备这方面的才能,对于构图,只讲授几条基本原则就够了,此外再教也无用。俗话说:“画无定法”。构图是一个思维过程,它从自然存在的混乱事物之中找出秩序。“构图是一个组织过程,它把大量散乱的构图要素组织成一个可以的整体”(本.克莱门)每一种艺术形式都具有它独特的规律和原理。古人云:“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摄像艺术也不例外,它绘画、电影构图规律--原理,形成摄像构图的规律和原理,称它为摄像构图的章法。有些电视作品,虽然主题选择的很好,也具有一定的思想内涵,但由于在构图上不够讲究,光线处理上没新意,表现形式上欠思考,作品出来没有气势和意境,感动不了观众,这就是因为作者没有很好的掌握和运用这个章法,缺乏生动的艺术构思。电视摄像与图片摄影构图的原理基本上是一致的,但两者拍摄表现形式有差异,使它构图章法也存在一些差异。照片是瞬间固定画面,而电视摄像是运动静止画面。虽然电影院是城放映的电影同电视里放映的电视有许多共同之处,但由于电视中的图像只有巨大的电影银幕图像的1/20,所以在拍摄章法上又存在差异。你必须掌握电视这个特点,在电视摄像构图上,你必定要删去所有“不必要的多余的东西”,居高临下多采用中景、近景、特写,少用远景,可以适当利用全景,居高临下少用半调子镜头,即中景不像中景,全景不象全景。在构图上要忍痛割爱,一定要让画面紧凑些。掌握了图片摄像与电视摄像、电视摄像与电影摄影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总结了构图的规律和章法,就能把它们更好地应用在电视摄像实践中。构图的基本原理---规矩,也就是均衡与对称,有这么几条。一、画面的均衡与统一摄像艺术的均衡不单是形式和数量上的对称和平均,主要是艺术上的坦然自若,是变化中的均衡。由于电视画面通常是运动的、活生生的,因此,电视画面的均衡主要是艺术上的均衡,是变化中的均衡及心理上的均衡。均衡不等于分配。把主体体置于中间,或者对称排列,这样虽然均衡了,虽然有稳定感,但上分呆板,缺少变化。摄像构图的均衡,绝对不是对称的,而是对立统一关系,过分追求绝对对称,会使画面毫无活泼的气息。在画面布局中影响均衡的因素很多,如物体在画面中的位置、大小、数量、形状、走向,运动物体的方向,影调的深浅,色彩的浓淡等。再者电视是一次性构图,不管画在构图是否理想,拍摄完后无法改变。当然了,电视画面除了固定镜头拍摄外,还常常用推、拉、摇、跟、移、甩等技法拍摄画面,在这些运动拍摄的镜头中过多地顾及运动状态中的画面均衡是很难做到的。电视片《望长城》流动的长镜头摇摇晃晃,但通过声画同步,主持参与到生活流程之中记录的事件一些抒发的空间,给观众回味的余地,也能给电视记录片带来新的审美品格。二、对比---构图中强有力的表段在文学艺术的创作中,对比是最常用的手法之一。在构图中,对比是指有效地创作中、虚与实、色彩的、冷暖,任何有差异的东西都可以构成对比。在摄像构图中应用对比手段,可以突出主体,增强视觉印象,渲染气势,增强艺术感染力,还有助于表现主题思想。例如,由我编辑的反映部队生活的电视专题片“戈壁春意浓”利用江南美景映衬下的一群少女与二站靶机上工作编成一组镜头。这虽然皮帽、身穿黑皮工作服的靶机上工作编成一组。这虽然是同一时间,内地已经是春暖花开,而战斗在戈壁滩的指点员却冒着零下十几度的严寒为国防科研默默地工作,通过绿色与荒凉,春暖与寒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无需用语言表达,已经突出了主题思想。所以,电视上利用对比手段远优于图片,,应用起来比较得心应用。三、角度的变化构图以拍摄角度来解决构图问题,这是拍摄中最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拍摄有下面拍摄角度、斜侧面角度、北面角度,上述三种方法。拍摄有正面拍摄角度、斜侧面角度、北面角度,上述三种角度是指摄像机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可分为平摄、仰摄和俯摄。选择摄像角度可用一组镜头表现某一事物,这一组镜头可选用不同的角度。如想把物体拍摄得很高大,只要把拍摄位置靠近一点,用仰角拍摄,技术上也可用广角镜头或超广角等,就可夸大被摄物。如想把场面拍的大一些,使画面显得辽阔广大,只要把拍摄位置选择在高处,用俯角拍摄,就会得到的结果。如想把物体拍的具有立体感,除了选择灯光位置,拍摄角度选择在物体的侧面,立体感就出来了。四、在运动中的构图电视摄像经常拍摄运动中的物体,即使是固体的物体也能通过摄像机的运动,使静止物体运动起来。在运动中构图是电视摄像构图区别照片的显著特点,一个镜头是由许多画格组成的,在运动摄像中如果把运
本文标题:第15周摄像构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4587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