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下第三单元教案
第三单元第一课插花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教学中了解插花的构图和艺术形式,学习如何运用构图的原则以及造型语言进行尝试与实践,初步掌握插花的基本方法。过程与方法:选择和分析有代表性的插花作品,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通过学习插花的构图形式,使学生在欣赏感受的基础上加强对插花的理解与认识。学会用美术语言去分析和创作插花作品。同时加强实践,掌握插花的基本方法,完成一件作品。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人生态度,增强美化居室的意识,提高艺术素养和生活品味。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本课的重点是学习插花的构图法则在立体空间的应用,即在一定的空间内安排和处理花与花、花与叶、主体物与陪衬物的位置和关系,把个别或局部的形象组成艺术的整体。教学难点:了解构图原则来表现形象之间的关系和艺术形象的总体结构,贴切地诠释所要表现的主题,可以使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更强烈。三、教学策略1.了解教材的设计编排要求,并能根据实际的情况对教材做适当的优化和处理。不拘泥于教材提供的欣赏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上可以用探究法,以插花为媒介,引导学生探究构图的形式,分小组进行插花的实际操作。尝试多种插花方案,将不同的构图效果展示出来。遵循构图的原则,分小组分析、评价优劣,充分体现新课程倡导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学习。2.从学习方式上来说。本课可采用协作式教学策略,分小组进行插花的实际操作,并按照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分别运用对称、均衡、自由的插花形式进行设计和插摆,选取多幅有代表性的作品,引导学生分别从构图形式以及表达主题方面进行分析,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观察与实践,感受构图在插花中的形式美感和重要作用。3.以学生的欣赏体验为基础,通过欣赏、分析、模仿、实践、评述等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运用不同的构图形式,完成一件精美的插花作品,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审美素养。4.从教学资源的角度。教师收集精美的插花资料,根据教学活动设计多媒体课件。学生收集插花资料(书或图片),用以进行课堂小组讨论或临摹,备课时要注意课堂教学设计的生动性、灵活性。课的设计应结构清晰,紧紧围绕着构图的形式和构图的作用这两个关键点,使学习目的明确,学习内容易于理解。5.让学生多动手实践。通过让学生插、摆、评等教学活动,插花作品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引发学生对构图的理解。通过形式活泼的实践、讨论和评价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星期。既能让学生根据构图原理对插花作品做出自己的评述,又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表达能力,力求在整个课堂教学中体现出美术课程的人文性、探索和审美。四、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第1课插花》年级八年级下册执教刘清峨教学程序教学活动(含过程与方法)设计目的和说明1.课前准备安排学生课前关注生活中的插花,对插花的方式、效果做一个简单的调研。阅读教材,初步了解本课的学习内容。关注生活,了解美术与生活的联系。2.交流与互动同学之间沟通和交流:关于插花你了解了什么?谈谈给你印象深刻的插花。教师对学生的预习情况给予及时的补充和提升,肯定学生的预习情况。强调生活与艺术的联系,提示造型语言,帮助学生建立构图意识,形成自己的造型语言。3.分析作品:展示作品,引导观展示与互动:(1)展示教师的插花作品。哪里有花,哪里的生活气息会更浓郁。花是美的以情境带动学生观察和思考,感受教学主题。察思考。使者,她把自然美带到我们的身边。插花就是将鲜花重新配置成一件精致完美、富有诗意的能再现自然美和生活美的花卉艺术品。今天就让我们自己来尝试做一件插花作品吧。(2)展示PPT。欣赏一组作品感受它带给我们的美。4.交流与探讨分析:插花的美体现在哪些方面?(1)主题和意境主题表达、命名以及别出心裁的独创性和懂得挖掘花材潜在的美。一件好的插花作品应具有造型美、色彩美和意境美,使之成为一件富有生命力的高尚艺术品。要达到这一目标,主要通过立意取材和插花技巧等环节实现。插花犹如作画,必须“意在笔先”,即在制作前思考好作品的主题、形式、造型等。(2)局部与整体的艺术效果具有稳定感、层次感、节奏感。综合考虑:花材、比例、色彩搭配和造型等方面。怎样才能创作出好的插花作品?最重要的是插花的构图和插花的技巧。以分析和点评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形成教学讨论,自己找答案,强化学生对插花的了解。5.学生动手实践,师生探讨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反馈信息,与学生共同探讨。(1)、插花的构图插花构图的基本形式有:对称式:插花造型的中轴线两侧花上下图形是等形、等量的,外形整齐、对称均衡。如三角形、扇形、倒T型、半球型、水平型、圆锥型等。均衡式:插花造型中轴线两侧不等形、不等量,知识点的强调与传达,在学生体验的基础上,避免生硬的概念传递。以实际的学习经验优先,在实际经验中学习插花艺作品外形不对称,向一侧倾斜,但保持稳定。如L型、不等边三角形、弯月形、S型等。自由式:造型自由活泼、错落有致、随意自然。(2)插花的技巧:在构图中应考虑到一下几点:高低错落。即花枝的位置要高低、前后错开,不要插在同一水平线上,也不要使花枝按等角型排列,否则就会显得呆板、缺乏艺术性。疏密有致。即花和叶不要等距离排列,而要有疏有密。虚实结合。即花为实,叶为虚,插花作品要有花有叶。俯仰呼应。即上下左右的花枝都要围绕主枝相互呼应,使花枝之间保持整体性及均衡性。上轻下重。即花苞在上,盛花在下;浅色在上,深色在下。上散下聚。即基部花枝聚集,上部疏散。另外包括枝、叶、花的弯曲、绑扎、剪切技巧等,要做到干净利落,不露痕迹;花泥的掩饰技巧以及插口的处理与稳固性;插花的分解、构筑、组群、阶梯、重组等技巧的运用。术,了解构图形式和插花技巧。6.学生作业,完成作品学生分组活动,互相配合完成作品,培养学生合作、融入情感的体验。学会收集资料,记录成果。教师可以抽查以检测学习效果检测,强化学生对作品的认识。教学后记:第三单元第二课摆件巧安排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小摆件与环境的关系,能够根据居室环境,巧摆小摆件,使其艺术风格、造型特点、材料运用以及色彩搭配与居室协调。提高文化素养和艺术品位,为生活增添乐趣。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分析居室中有创意的摆件,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通过了解摆件的色彩、造型、艺术风格与居室环境的关系,领悟摆件的摆放规律,是学生全面感受摆件在居室中画龙点睛的作用。引导学生用环保材料去创作一件小摆件,培养创新能力,提高环保意识,美化居室环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美化居室的意识,提高艺术素养和生活品位。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分别从艺术风格、造型语言、材料运用以及色彩搭配等方面进行分析。教学中可以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带动学生的思考和参与热情,可以拟定一条主线,通过欣赏、讨论、实践、思考等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了解摆件与环境的关系,理论联系实际,灵活运用知识。能够根据自己的居室环境,巧摆巧做小摆件,美化生活,提高审美。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是启发学生了解生活美与艺术美之间的关系,帮助同学们更灵活地把握艺术创作的实践方法与精神内涵,同时,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提高他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审美感受与艺术体验。三、教学策略1.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运用多种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拉近学生运用生活经验来教学学习活动。教师可以运用启发式教学策略,以有代表性的作品为话题,引导学生分别从艺术风格、造型特点、材料运用以及色彩搭配等方面进行分析。引导学生了解摆件与环境的关系,理论联系实际,灵活运用知识。能够根据自己的居室环境,巧摆巧做小摆件,美化生活,提高审美。2.强调过程与方法。教师可以拟定一条教学主线,比如“欣赏、分析、联想、启发、创造、实践、评述”等活动展开课堂教学。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观察和实践,根据摆件的摆放规律,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制作一个有创意的小摆件,给生活带来美感和情趣。3.突出创意的“巧”。教学中,教师可以收集优秀图片资料,围绕着“巧”字做文章展开教学活动。作品巧安排,工艺巧制作,材料巧利用。根据教学活动设计多媒体课件,利用环保材料做出范例,以便给学生很好的示范。学生自己拍摄自家的居室摆设,用以进行课堂小组分析讨论。这样更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灵活性。本课的教学设计应紧紧围绕着欣赏与实践这两个教学活动,是学习目的明确,学习内容便于接受,易于理解。四、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摆件巧安排》年级八年级下册教学程序教学活动(含过程与方法)设计目的和说明1.课前准备安排学生课前了解教材内容。同时布置学生提前了解生活中的一些摆件对居室的情趣有什么作用?有意识的收集资料,以便在课堂上交流。布置学生自学,提前对教学主题有一个初步的了解。2.汇报与交流各小组的同学对预习情况做一个汇报:选择生活中的一些小案例,谈谈自己的理解。教师对学生的预习情况给予及时的补充,肯定学生的预习情况。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3.导入新课欣赏有创意的摆件,感受摆件在居室布置中的重要作用。找找看,居室里有哪些摆设?给居室增添了温馨与情趣以问题的方式带动学生观察和思考,感受教学主题。居室布置要注意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有时一个小小的摆件,根据居室不同的功能,摆放得有创意,会给生活带来美感和情趣。4.教学互动与探讨欣赏与探讨课件展示:欣赏有创意的摆件。缺少细节、色彩单调的居室,更需要陈设物的点缀。众多小摆件的创意摆放给冰冷的居室增添了温馨与情趣。古色古香的中式装饰配以奇石摆件,体现出主人在古典美感方面的修养。厨房的炊具、器皿、水果与瓶花,使厨房有了温馨的生活情趣。花卉与工艺品的组合,彰显了细节带来的情趣与感染力。客厅一角墙柜上民间工艺品的组合摆设,表现出主人的特殊喜好与品味。玩具小飞机与台灯、文具的组合,营造出儿童房的特有氛围。墙角音箱上摆放一个古典雅致的瓷瓶,插上干枝,背景是现代感的装饰雕塑,提升了居室的文化氛围。以资料呈现的方式,通过直观教学,强化学生对小摆设对生活情趣的了解。作品巧安排,工艺巧制作,材料巧利用。巧妙的来源是灵活的思维,立体全方位的思考才能达到巧学巧用的教学效果。5.交流与探讨1在欣赏了教学课件展示的作品同时,看看学生的小摆设照片。2思考与讨论:摆件的布置与哪些因素有关?巧妙之处在哪儿?教师总结:艺术风格:与家具整体的风格相一致,与主人的文化素养相联系。造型与环境:要注意与居室的空间比例相适合。分析居室中有创意的摆件,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通过了解摆件的色彩、造型、艺术风格与居室环境的关系,领悟摆件的摆放规律,使学生全面感受摆件在居室中画龙点睛的作用。色彩:与居室色彩要搭配协调。材料:提倡运用环保材料。6.实践与探讨教学活动:试一试,尝试表现。在领悟小摆件的摆放规律同时,画出在家中摆放小摆件的效果图,或动手制作一个有趣味的小摆件。引导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探究巧摆巧做的规律。布置学生做局部的设计。以微观的视角感受细节的“巧”。7.教学总结生活中不缺少美,而往往缺乏发现和创意。让我们通过对小摆件摆放方法的学习,发挥想象力,并就地取材,巧摆巧做,给居所与生活增添情趣。8.课后拓展居室布置要注意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有时一个小小的摆件,根据居室不同的功能,摆放得有创意,会给生活带来亮丽的美感和情趣。回家后在自己的小空间里尝试摆一摆,做一些小设计和造型,给生活增添情趣。布置学生在生活中尝试实践,美化生活,为生活增添情趣。教学后记:第三单元第四课装饰画教学时间:1课时教材分析:本课题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本单元围绕装点居室来学习,共六个活动,而本课是其中活动四的内容。主要引导学生学会发现、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装点居室。突出的特点是把装饰画的创作及废旧材料的再利用生活化、实践化,帮助学生学会感受装饰画的魅力。学生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初中二年级学生。这一年级学生已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制作能力,同时体验和感受生活环境的能力也很强,但对形和色的搭配组合能力却有限,缺乏运用不同废旧材料综合地进行个性化表现。设计思路:在新课程标准探究性、实践性、体验性等原则的指导下,以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启发学生的想象思维,引导
本文标题: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下第三单元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4629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