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领导学第十七章特殊人群管理
第十七章特殊人群管理在企业的管理过程当中,人的管理具有复杂性,这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人有不同的层次、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的背景、不同的价值观……这些不同,客观上要求用不同的管理方法,本章讲向大家阐述一些特殊人群的管理方法,这也是对领导学的一个补充。第一节民工管理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及城市人口管理政策的日益宽松,今日的中国已经加速了城市化进程。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种特殊现象——农民进城,其中有一部分人是自带资金去城市投资当老板的,但绝大部分人仅仅是看中了城市较高的经济收入而涌入城市打工的,后者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民工”,俗称“打工仔”、“打工妹”。由于民工要求的收入相对较低,并且较能吃苦耐劳,所以在广东、东南沿海许多城市的企业,尤其是建筑,环卫等行业中存在着大量的外地民工。民工的出现,既为当地的经济发展补充了劳动力,又给企业的管理带来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一特殊群体,我们该如何正确地管理他们呢?企业领导应根据民工的特点,出台相应的管理政策,同时尽量避免触犯某些戒律。一、民工的特点要正确有效地制订出管理措施,首先必须深刻认识了解民工的特点。一般来说,民工具有以下特点:1.家庭观念浓厚虽然身处花天酒地的大都市,但民工往往有一种浓厚的思乡情结,割舍不了对家庭、对亲人的思念,受传统思想影响,其家庭观念十分浓厚。很多人离妻别子进城打工,受苦受累,节衣缩食,其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维持整个家庭的生计,而并非图谋个人相对的安逸。他们会不定期地与家人保持联络,逢年过节汇款寄物,并尽可能与亲人团聚。2.民工对城市居民有一定程度的对立情绪和自卑感由于观念的差异和一部分城市居民的偏见,民工对城市居民有某种程度的对立情绪,两者难以和谐地相融在一个集体中,但同时,由于其来自偏远的穷乡僻壤,在学识、穿着、谈吐等方面跟城市居民存在较大差距,所以骨子里往往具有一种自卑感。3.思维方式感性化由于受从小成长的环境影响,民工的个人修养、素质都相对较差,虽称不上“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但极易犯思维方式感性化的毛病,说话做事仅凭想当然或者过去的一点体验。尽管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但是他们很难及时摆脱自己的思维定势,依旧根据以往的经验来指导现在的言行,对事物缺乏理性的思考和判断。4.重视人际关系民工大多来自经济较落后的地区,传统观念浓厚,办事主要靠人托人、走后门,很少有人会大胆地毛遂自荐,因而在工作中也会不知不觉贯彻这一作风,对人际关系极为重视。5.文化程度低由于经济落后和传统观念的阻挠,民工所受的教育相当有限,文化程度相对较低,许多人仅仅是小学、初中毕业,甚至文盲。这使得他们中的很多人只能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难以理解、接受先进的思想和技能,不能改变自己的固有观念和传统陋习。6.规则意识淡薄文化程度低导致民工对法律、法规及公司规则掌握不够,即使记住了也不能真正理解,再加上办事习惯于依赖人际关系,大部分民工的规则意识相当淡薄,难以适应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等的约束,反映在行动中就是随意性太强。7.心地善良民工来自民风淳朴的乡村,很少受到社会恶劣习气的污染,身上仍保留着很多“原始”的美德。他们大多心地善良,感情质朴,花花肠子相对较少,对于他人给予的好处往往铭记于心并希望报答。有时候虽然表现欠佳,但其动机往往是好的。8.价值观念与城市市民差距大由于从小生长在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农村,加之文化水平有限,民工对现代文明了解不多,其价值观念必然与城市市民有很大差距,有时候甚至存在着尖锐的冲突。二、管理措施了解了民工的以上特点,那我们就可以“对症下药”,采取以下措施来加强对民工的管理:1.联系其家庭把民工管理与“民工家庭沟通”相结合,通过其家庭强化对民工的管理。比如为了加强民工的安全意识,可以联系家庭,以其父母、妻儿的名义施加影响,劝其注意安全,因为民工家庭观念强,对外人的告诫他们可能心存疑虑,但对亲人的叮嘱一般是言听计从的。这样做一方面使民工认为企业不仅仅是利用他们的劳动力,同时还对他本人和家庭给予了充分的关心,另一方面也确实能够有效地保障他们的人身安全,为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2.平等对待民工管理人员不把民工当作“下等员工”,平等对待民工和自己的正式员工,因事择人,谁有能力谁上,大胆重用有能力、有水平的民工,消除民工的对立情绪和自卑感,给民工创造一个平等的竞争环境和机遇。这不但可以调动民工的积极性,同时对正式员工也会形成一种压力,一种促进,有利于保持整个企业的活力。3.重视正负强化在管理民工时,企业管理者一定要善于同时运用正、负强化两种方法。民工干得好,一定要及时表扬,运用物质、精神手段对其进行激励,促使其重复这种行为,做得更好。如果出现了民工违反纪律和规则的事情,那么一定要立即进行处理,采用罚款、记过甚至清退的手段消除其不良行为。做到赏罚分明,这对其他人也会起到或激励或警戒的作用。4.强化法制与规章制度学习针对民工的“规则”意识淡薄的特点,可以采取一些可行性措施,强化其法制和规章制度意识,比如定期组织民工学习法制和规章制度,举行法制讲座和各种座谈会,纠正民工对规章制度的误解,并对表现好的予以表彰或奖励。民工的“规则”意识加强了,对其进行管理也就容易多了。5.民工身份分级根据民工的文化程度、素质高低、能力大小和工作表现,可以考虑将民工进行身份分级:文化程度相对较高、能力较强以及表现好的民工等级较高,可以让其从事要求较高较复杂的工作,其报酬也高;文化程度低、素质差、能力低,工作表现不好的民工归入低档,可考虑让其从事简单、容易、报酬低的工作或干脆劝退。通过对民工进行分级管理,有利于加强对民工的控制,发现有能力的民工,并能防止民工结成小团伙闹事。6.重视民工福利孤身一人来到陌生的大城市,举目无亲,民工有很多后顾之忧。如果能够重视民工的福利,帮助民工解决诸如住宿、饮食、卫生保健、文化娱乐等方面的问题,并对有困难的民工家庭考虑给与一定的补助,对他们的喜事表示祝贺,那对于稳定民工,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必将有很大作用,“滴水之恩,涌泉相报”。7.强化感情沟通一般来说,企业领导在民工眼中有一种高高在上,不可接近的感觉,员工不敢主动沟通,所以应该积极主动地与民工进行感情联络,强化与民工的沟通。可以举行各种座谈会,联欢会,过年过节或民工生日时慰问民工,对他们的工作表示真诚的感激,这种种方式都可以拉近领导与民工的距离,增进领导的亲和力,在广大员工心里树立起一种平易近人的形象,让民工觉得本企业是一个可信赖、可依靠的群体。8.建立融合民工的企业文化在建立、形成自己的企业文化过程中,企业应该注意民工这一特殊的群体,考虑民工的价值观念、思维方法,文化水平,注意建立起一种能够为民工所接受,能融合民工的企业文化。这样会让民工感觉自己受到了企业的重视,而不是企业的“外人”,工作积极性会更高。三、戒律:民工管理中不应犯的错误。1.大部分招用来自同一地区的民工。由于民工在城市中举目无亲,很多人都是通过老乡联系工作、彼此介绍的,最后很容易集中到一块。这对于那些紧缺劳动力且对劳动者素质要求不高的企业当然能缓解一下燃眉之急,但是却并非长久之计。民工的乡土观念相当强烈,如果一个企业的大部份民工来自同一地区,那么这些民工极易形成小团体,结帮拉伙,相互包庇,合起来跟企业作对,那么对这些民工进行管理,就会变得十分困难。有些企业为图招聘方便,大量使用同一地域的民工,而且其人数所占比例极大,起初当然没有什么不好的迹象,时间一长,很多问题就暴露出来了。这些“老乡”们经常凑集在一块谈天、酗酒,不仅给社会治安埋下了隐患,工作也拖拖拉拉,讨价还价,最后甚至公然与项目责任人对抗,稍有不从就借机怠工,给企业的日常生产带来极大的破坏。由于他们人数众多,企业对此几乎没有合适的办法来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等到领导者发现问题的严重性时,再来采取补救措施就显得为时已晚了。2.误认为民工愚蠢,欺骗民工。很多企业把民工看成“劣等员工”,误认为民工是十分“愚蠢”的,可以轻易地欺骗他们,所以在管理过程中便会采取欺骗手段,比如口头许诺却不予兑现,巧立名目任意克扣工资等等。这是一种十分严重的误解。且不说民工其实并不如他们所想象的那么“愚蠢”,而且有许多人比“城里人”更聪明,退一步说,即使他们是“愚蠢”的,但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一旦他们有一天发现自己受到了欺骗时,由于其素质较低,可能会作出十分强烈的反应,甚至会出现破坏、损害公司利益的活动。无论是从管理学的角度还是出于最起码的为人标准,企业的领导者都不应该通过欺骗的手段来对付民工,因为这样归根结底只会引发劳资矛盾,一旦败露后将导致整个企业身败名裂,不仅难以吸引优秀的人才前来加盟,甚至可能吃官司,因小而失大,实在是很不明智的做法。第二节独生子女员工管理由于计划生育的影响,我国独生子女家庭将会越来越多,越来越普遍。如今,第一代的独生子女们早已长大成人,并逐步进入了劳动力市场。年龄、经历和教育环境等方面的差异,使他们与其他普通劳动者相比较,存在颇多不同之处,企业领导应该善于把握这个群体的特点,以实施相应的管理策略。一、独生子女员工的主要特点:(一)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愉快众所周知,新中国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的,很长时间以来,人民生活水平一直较低,物质的匮乏,使广大劳动者工作的目的仍停留在解决生存方面。与以前劳动者的工作目的不同,出生于改革开放后的独生子女员工则有着独特的信念:工作就是为了使自己更加愉快。他们认为,工作只不过是偶然碰到的有趣的活动,高薪水固然是很多人所追求的,但一旦高薪水与愉快发生矛盾时,愉快仍然是最重要的。许多独生子女员工情愿放弃较高的工资而去做一些自认为是比较逍遥自在的工作,在他们眼中,四处飘荡打零工或在家里办工竟然成为一种时尚,为他们所乐于效仿。(二)以自我为中心独生子女从小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阿姨舅舅、叔伯婶婶的万般呵护下长大,有如群星围着一个太阳转,这就使得独生子女养成了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他们心灵深处潜意识地认为:受到许多人的注意是天然的。他们工作以后发现,只有少数出类拔萃的人迅速被提拔为干部而受众人瞩目,其余大部分人仍是默默无闻。于是,这些人就会产生严重的失落感,这种失落感可能导致“跳槽”,因为他们相信,也许换个地方机遇会更好一些。经过多次的“跳槽”以后他们就会明白,不管何时何地,众所瞩目的人总是极少数的,不被人注意是很正常的。(三)责任感较差独生子女从小受到无微不至的关心,他们认为这种关心是自然而然的,很少有人想到自己还应该负有什么样的责任。独生子女对企业的要求也是这样,他们在还没有正式工作之前,往往就事先提出许多条件,工作之后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们强调企业对自己的关心,却较少想到他们应给企业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因为他们把企业当作了家庭的延伸,处处认为自己应该养尊处优。独生子女的人际交往上也有这种特点,在与朋友相处中,更多地想到结交别人对自己有何帮助,更少想到自己如何帮助别人。(四)物质的欲望较强独生子女家庭环境往往要比多子女家庭条件好,他们比前代人拥有更高的物质生活水平并习惯于舒适的享受,而不知道今天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电视机在他们看来不过是墙上挂的东西,穿漂亮的衣服就如同呼吸空气一样自然,鸡鸭鱼肉是最基本的伙食,他们根本无法想象他们的前辈、父母曾经整天为吃饱肚子而四处奔波。他们希望拥有更丰裕的生活,更宽敞的房子,更豪华的汽车,而且大房子、小汽车只不过是独生子女大学毕业生眼中的“小小的要求”。曾经有许多独生子女大学生用非常谦虚的口吻对笔者说:我的愿望很小,我只希望拥有两三百平方米的房子,一辆小车,几十万元存款就足够了。(五)心理素质极差独生子女的心理素质普遍很差,在学校受到老师的批评,会耿耿于怀甚至可能就要自杀;在单位受到领导的一点批评可能就晚上睡不着觉,以至消极低调,工作漫不经心。笔者曾在大学里担任过班主任,作为班主任最为头痛的事是常有学生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闹自杀,比如,考试不及格,追女孩子失败,或者女孩子被一个她所不喜欢的男孩子所追求,受到老师的批评,竞选班干部没选上,都有可能成为自杀的理由。独生子女工作后,员工之间都是平等相待,没有人会继续过分“关照”,所以在工作上
本文标题:领导学第十七章特殊人群管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466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