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象山县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象山县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本县城乡建设规划管理,保证城乡规划的实施,提高城乡环境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浙江省城乡规划条例》等法律法规及省市城乡规划管理有关规定,制定本技术规定。第二条本技术规定适用于城市(镇)总体规划、乡及村庄规划确定的城乡规划区。第三条城市(镇)总体规划、乡规划的规划区范围内建设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应按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本技术规定执行。村庄规划区范围内建设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应按批准的村庄规划和本技术规定执行。建成区更新改造区域按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历史文化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及其保护范围内的建设应按批准的专项规划执行,可不受本规定的限制。象山县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第二章用地管理第一节城乡用地分类和适建范围第四条城市用地按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进行划分和归类。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城市建设用地分类和代码应符合表一《城市建设用地分类和代码》的规定(详见附录三)。第五条各类建设用地的划分应遵循兼容性原则,并应同时符合下列条件:(一)保证城乡用地结构平衡;(二)满足城乡公共基础设施配套要求;(三)不对城乡交通产生较大影响;(四)不影响公共安全;(五)不影响周边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率。第六条城市建设用地适建范围应符合表二《城市建设用地适建范围表》的规定(详见附录四),表二中未列入的建设项目,由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地块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基础设施条件,核定具体适建范围。镇、乡建设用地适建范围参照前款执行。第二节建设用地第七条建设用地界线及面积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建设用地的界线以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确定的用地红线为依据,建设用地的面积以土地使用权证载明的面积为准;(二)同宗建设用地内的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等控制指标计算应依据土地使用权证载明的面积,不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土地使用权证的面积误差影响。第八条单独建设的建设用地面积应不低于表三规定的下限值,当低、多、高层建筑混合布局时,按较大的下限值控制。表三单独建设地块建设用地面积下限值指标表建设项目类型居住建筑非居住类建筑低层多层高层多层高层用地面积下限值(平方米)5002000500010003000象山县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3建设用地未达到表三规定的下限值,但有下列情况之一,且在不影响城乡规划实施的前提下,经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准后可予以建设:(一)社区配套用房、垃圾收集和中转站、变配电房、泵房、公厕等涉及社会公共设施的建设项目和乡、村庄规划区范围内的建设项目;(二)邻近土地已经完成建设或为道路、河流等,确实无法调整、合并的;(三)因街区及用地性质划分、市政公用设施等限制,确实无法调整、合并的;(四)经具有法定资质机构鉴定为危险房屋需拆除重建的项目;(五)因其他特殊情况,确实无法调整合并的。第九条建设项目分期建设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居住用地面积小于等于50000平方米,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面积小于等于20000平方米的建设项目应按照批准的规划设计方案一次性建设完毕,不得分期建设;(二)用地面积高于前项规定值,需分期建设的,应编制整体规划设计方案和分期建设方案,并经批准后方可实施;(三)建设用地出让时有明确规定要求的,按其规定执行。第十条禁止工业用地内建造成套职工住宅、专家楼、宾馆和招待所等设施。工业项目确需设置管理、后勤服务等附属设施的,在各类工业园区内的,其附属设施建筑面积不得超过总建筑面积的10%;在工业园区外的,其附属设施建筑面积不得超过总建筑面积的15%。第十一条鼓励合理利用地下空间。地下空间的开发建设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地下空间的开发建设须保证城乡规划以及现状城乡市政、水利、交通等设施的建设空间和安全使用要求,满足绿化种植的覆土要求;(二)连片开发的商业服务业功能区块、交通枢纽设施以及其他公共活动较为集中地块的地下空间,应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连通建设;(三)单独地块的地下空间离建设用地地面界线的水平距离应满足第三十八条第(一)项的规定。第三节建筑容量第十二条建筑容量应兼顾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与用地性质、功能相适应,并满足交通、安全、人防、环卫以及其他相关配套等方面的要求。象山县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4第十三条编制各类规划,建筑容量宜按表四的指标控制:表四容积率与建筑密度控制表主要用地分类建筑类别容积率建筑密度(%)居住用地低层住宅建筑0.6-1.225-35多层住宅建筑1.0-1.825-32高层住宅建筑1.5-2.815-25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多层建筑1.3-2.530-45高层建筑2.0-5.025-40工业用地工业建筑0.8-2.030-50仓储用地低层仓储建筑0.8-1.535-50多层仓储建筑1.5-2.030-45注:1.历史文化保护区等特定功能区块的建筑容量根据其规划建设要求另行控制。2.未列入表四控制的文化体育、教育科研、医疗卫生、公用环境设施、交通设施等建筑容量指标,按有关专业技术规范执行。3.特殊工艺要求的专业厂房、特殊存储要求的特种或危险品仓库,容积率和建筑密度可由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专业性规定另行控制。第四节绿地第十四条各类建设用地的绿地率应符合表五的规定。表五建设用地绿地率指标控制表项目类别绿地率居住不低于30%商业、商务办公不低于20%旅馆业不低于35%行政办公不低于35%文化设施不低于30%体育、医疗卫生、教育科研不低于35%工业不低于20%仓储不低于20%对外交通不低于20%公用环境设施无污染的不低于20%,有污染的不低于35%象山县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5注:对外交通的绿地率是指机场、铁路及公路的客(货)运站场、港口陆域部分等建设用地范围内的绿地控制指标,不包括对外交通线路及两侧控制范围。其他新建工程(不包括城市道路)绿地率不低于百分之三十;扩建、改建工程(不包括城市道路)绿地率不低于百分之二十;工业、仓储、公用环境设施项目因安全、消防、环保等方面有特殊要求的,其绿地率根据相关要求另行确定。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对绿地率另有确定的,按照控制性详细规划执行。第十五条建设用地内绿地应有良好的绿化覆盖效果,以乔木为主,乔、灌、草合理搭配。为集约利用土地,允许结合绿地设置适量室外体育活动设施、休闲设施,允许结合公共绿地设置适量停车泊位、小型公用设施等。第十六条鼓励推广垂直绿化、屋顶绿化。第十七条城乡河、湖等沿线绿地的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一)规划宽度20米及以上河道每侧不小于20米;规划宽度15米及以上、20米以下河道每侧不小于15米;规划宽度15米以下河道每侧不小于10米;沿湖应设置不小于15米的绿化带;(二)批准的专项规划、详细规划另有规定的,按照其要求执行。第十八条建设用地内有河道时,在满足水利、防洪等相关要求的情况下,小型公共休闲活动设施、公用设施、水利设施等临水性建筑可结合绿地水系合理布局;其他建设项目按照批准的专项规划、详细规划的要求执行。第十九条沿河、湖绿地宽度15米及以上的,应对外开放;宽度15米以下的绿地,根据城市空间景观要求也宜对外开放。象山县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6第三章建筑间距第二十条建筑间距应符合本章的规定,并同时符合日照、消防、环保、防灾、工程管线和建筑保护等方面的要求。第二十一条低、多层建筑(不含建筑高度5米以下的门卫、电信交接间、小库房、车库及建筑高度6米以下独立设置的变配电房等建、构筑物,下同)与居住建筑的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一)低、多层建筑与居住建筑平行布置时,其间距不得小于13米,且应符合以下标准:1.朝向为南北向的[指正南北向和南偏东(西)45度(含45度)以内,下同],低、多层建筑与其北侧居住建筑的间距,不小于南侧建筑高度的1.25倍;2.朝向为东西向的[指正东西向和东(西)偏南45度(不含45度)以内,下同],低、多层建筑与其东(西)侧低、多层居住建筑的间距,不小于较高遮挡建筑高度的1.15倍。象山县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7(二)低、多层建筑与居住建筑垂直布置时,其间距应符合表六的规定。表六低、多层建筑与居住建筑垂直布置间距控制表象山县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8(三)低、多层建筑与居住建筑既非平行也非垂直布置时,其间距按以下标准控制:1.当两栋建筑的夹角小于等于60度时,按平行关系控制,并按被遮挡建筑方位确定建筑朝向;2.当两栋建筑的夹角大于60度时,按垂直关系控制。(四)居住建筑下部为非居住用房时,其间距按以下标准控制:1.建筑平行布置、遮挡建筑为多层建筑时,被遮挡居住建筑下部为非居住用房的,其间距计算可扣除非居住用房的高度,当两侧或一侧有裙房时,裙房与住宅的间距不小于13米。当被遮挡居住建筑为现状建筑时,其间距计算不得扣除非居住用房的高度;2.同一裙房之上的居住建筑,其间距计算可扣除裙房高度,且住宅的间距不小于13米;3.建筑平行布置、遮挡建筑为低层建筑时,被遮挡建筑下部为非居住用房的,其间距计算不得扣除非居住用房的高度;4.建筑垂直布置时,其间距计算不得扣除居住建筑下部非居住用房的高度。(五)老年人居住建筑与低、多层遮挡建筑平行布置时,其间距不小于低、多层遮挡建筑高度的1.5倍。其它布置形式的间距、最小间距按低、多层居住建筑的要求控制。(六)当多层建筑位于居住建筑山墙的任一侧,且多层建筑与居住建筑的山墙没有相互对应的重叠部分(错位布置)时,应满足消防和日照要求,且延伸端距不小于6米。第二十二条高层建筑与居住建筑的间距应符合以下规定:(一)板式高层建筑与居住建筑平行布置时,其间距按以下标准控制:1.朝向为南北向的,高层建筑与其北侧居住建筑的间距不小于南侧高层建筑高度的1.0倍,且不小于30米;象山县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92.朝向为东西向的,高层建筑与其东(西)侧居住建筑的间距,不小于较高遮挡建筑高度的1.0倍,且不小于30米。(二)塔式高层建筑与被遮挡居住建筑平行布置时,其间距不小于该塔式高层建筑高度的0.7倍,且不小于24米。(三)高层居住建筑与多层建筑东西向平行布置时,其间距应符合本条第(一)项或第(二)项或第二十四条的规定,且不小于多层建筑高度的1.15倍。(四)高层建筑与居住建筑垂直布置时,其间距按以下标准控制:1.南北向垂直布置时,高层建筑与其北侧居住建筑的间距不小于南侧高层建筑高度的0.4倍,且不小于18米;当高层建筑位于北侧时,与南侧高层居住建筑的间距不小于18米,与南侧低、多层居住建筑的间距不小于13米;象山县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10象山县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112.东西向垂直布置时,高层建筑与其东(西)侧居住建筑的间距不小于较高遮挡建筑高度的0.4倍,且不小于18米。(五)高层遮挡建筑与居住建筑既非平行也非垂直布置时的间距按以下标准控制:1.当两栋建筑的夹角小于等于60度时,按平行关系控制,并按被遮挡建筑方位确定建筑朝向;2.当两栋建筑的夹角大于60度时,按垂直关系控制。(六)建筑平行布置、遮挡建筑为高层建筑时,被遮挡居住建筑下部为非居住用房的,其间距计算可扣除非居住用房的高度,扣除非居住用房高度后计算间距高度小于等于24米的,按第二十一条第(一)项要求控制间距,扣除非居住用房高度后计算间距高度大于24米的,按本条第(一)、(二)项要求控制间距,且不小于24米;当两侧或一侧有裙房时,裙房与住宅的间距不小于13米。当被遮挡居住建筑为现状建筑时,其间距计算不得扣除非居住用房的高度。(七)高层建筑与居住建筑的计算间距大于80米时,在满足日照要求的条件下,其间距可按80米控制。(八)建筑平行布置时,高层建筑与其南侧高层居住建筑的最小间距不小于24米,与其南侧多层居住建筑的最小间距不小于18米,与其南侧的低层居住建筑的最小间距不小于13米。象山县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12(九)当高层建筑位于居住建筑山墙的任一侧,且高层建筑与居住建筑的山墙没有相互对应的重叠部分(错位布置)时,应满足日照和消防要求,且延伸端距应不小于13米。(十)受高层建筑遮挡的老年人居住建筑的居室窗台不应低于冬至日有效日照2小时,与高层建筑的间距关系
本文标题:象山县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4694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