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2017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城市化讲述
第二讲城市化依纲梳理夯基础一、城市化1.概念:人口向城镇集聚和、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2.动力推力:使得人群离开的因素拉力:吸引人群来到的因素乡村城市城市范围不断扩大3.城市化水平衡量指标:。4.影响:带来了的变化及生产、生活方式和等的巨大变化,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聚落形态价值观念高频考点巧突破“推拉理论”说明城市化和逆城市化引起的人口迁移(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这是城市化最重要的标志,反映城市化水平。(2)城市人口增多,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3)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后两者体现城市化合理与否。对城市化的理解不能局限于乡村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还应该认识到乡村地区变为城镇地区也是城市化。城市化的表现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差异(1)时间差异从世界各国的城市化进程来看,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可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依纲梳理夯基础(2)表现:①发达国家大都进入了城市化的。②发展中国家大部分处于。后期成熟阶段初期阶段和中期加速阶段1.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的特点特点原因起步早水平高一些城市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劳动生产力大大提高,大量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①市中心的居住环境恶化,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②交通条件改善,城市边缘地带发展快,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产业革命早2.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特点特点原因起步晚,发展快总体水平低,但不平衡城市发展不合理①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涌入,城市的压力大;②工业生产和城市拓展对生态造成破坏;③中小城市发展缓慢。南美洲国家水平高:城市化水平超过经济发展和工业化水平亚非国家水平低:乡村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城市化进程落后于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二战后,民族独立,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快高频考点巧突破2.地区差异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早(自产业革命开始)晚(自“二战”结束后开始)目前水平高,城市人口比重在70%以上较低,城市人口比重不足40%发展趋势城市化速度大大放慢,甚至停止;一些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向农村或小城镇移动,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城市化速度超过发达国家;少数大城市迅速膨胀合理性问题农业现代化使大批农业劳动力向城市移动,相对合理城市化速度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出现许多社会问题(1)过度城市化是指城市化水平超过了本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基础设施落后,这种类型在南美洲国家表现突出。(2)滞后城市化是指城市化水平落后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滞后城市化不利于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会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不合理的表现为过度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城市化一般是指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是城市化的不同表现阶段。郊区城市化:二战以后,若干发达国家从乡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逐渐退居次要地位,而人口的主要流向是城市中、上阶层人口移居市郊或外围地带,这就是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大城市人口外迁出现了新动向,不仅中心市区人口继续外迁,郊区人口也向外迁,出现了人口负增长,人们迁向离城市更远的农村或小城镇,国外的学者将这一过程称之为逆城市化。再城市化:面对经济结构老化,人口减少,美国东北部一些城市在20世纪80年代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开发市中心的衰落区,以吸引年轻的专业人员回城居住,加上国内外移民的影响,1980—1984年间,就有纽约、波士顿、费城、芝加哥等7个城市在市区内实现人口增长,出现了所谓的再城市化。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的区别城市扩展和人口流动方向示意图人口迁回市区人口由市郊迁往乡村或小城镇人口由市区迁往郊区人口由乡村迁往城市,乡村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表现图形再城市化逆城市化郊区城市化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评价地形对原来的地形地貌进行改造,趋向平坦容易造成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气候强烈改变下垫面的原有性质,使城市产生热岛效应,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周围地区的局部气候形成城市风,将城市的大气污染物带到郊区,也可把郊区工厂的废气带到城区水文城市建设过程中破坏了原有的河网系统。有的河流被填埋后作为道路或其他建设用地,有的河流被分割成断头河或死水河容易使城市在暴雨时,排水不畅,造成地面积水。残留河道也容易因富营养化而变黑发臭生态城市的生产、生活污染,尤其是工业“三废”,干扰和破坏了所在地区的环境生态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脆弱系统。城市是人类对自然环境影响和改变最深刻的地方1.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2.城市化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人文环境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农村转变为城市土地利用方式农业用地城市建设用地居民就业方式第一产业第二、三产业景观特征乡村景观城市景观人口分散,农业人口密集,非农业人口经济开放程度低高信息、交通欠发达发达文化、观念受教育程度低整体文化素质低受教育程度高,整体文化素质高高频考点巧突破城市是人类对环境影响最深刻、最集中的地区,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表现在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方面,还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具体分析如下表:高频考点巧突破影响成因措施资源短缺耕地面积减少城市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占用大量耕地城市、工交建设节约用地,尽量少占耕地水资源短缺产业和人口的大量集中,用水量增大节约用水,提高利用率,治理水污染生态破坏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海水入侵、水质恶化减少地下水开采;雨季回灌高频考点巧突破影响成因措施环境污染大气污染家庭炉灶、工矿企业、交通工具等燃烧煤、石油、天然气排放大量烟尘、废气合理布局大气污染较重的企业;实行集体供暖;建立绿化隔离带水污染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城市地面径流建立污水处理厂,实行污水达标排放固体垃圾污染建设规模扩大、工业生产发展、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实行分类回收、利用,采用填埋、燃烧、堆肥处理方法高频考点巧突破影响成因措施环境污染噪声污染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社会活动噪声大的工厂远离城区布局,建立绿化隔离带社会问题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城市人口急剧膨胀,汽车数量不断增加控制城市人口增长;合理布局城市道路;公交优先;加快住房建设就业困难、社会秩序混乱贫困问题人口老龄化内城经济衰退乡村人口无序迁入,城市人口急剧增长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①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控制城市中心区的规模;建立与城市经济相适应的城市发展机制;向郊区分散人口和工业,建设卫星城。②进行合理规划,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对城市进行功能分区,妥善安排各种用地的相对位置;对工业企业合理布局,适当分散污染源;改善交通和住房条件。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1)发展_____________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城市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2)使城市景观尽可能与_________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生态城市建设低污染的节能自然景观城市化进程示意图是通过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特征描述,来展示城市发展形成过程的图示,通常以过程图、坐标图等形式呈现,主要考查同一地区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及不同地区城市化的差异对比。对于该类示意图判读,主要应把握“三判断”: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判读1.判断城市化进程的特点(1)从图示中直接判断城市化的特点。一般从以下四个方面分析:①注意观察城市面积,即规模的变化;②注意观察城市数量的变化;③注意结合图例等信息,观察城市人口的变化;④是否形成城市带等。如下图,对比四幅图我们可以直接判断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城市数目不断增加;城市面积不断扩大;由孤立的城市发展形成城市带。(2)深入分析隐含的信息。如上面例题中隐含的信息: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进一步增加,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2.判断城市化进程及阶段(1)根据人口密度的变化判断城市化进程。城市化进程a-c-d-b(2)根据城市人口比重,判断城市化阶段。下图中E到F阶段,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下降,可以判断出现逆城市化现象。3.判断城市化地区差异城市化存在地区差异,要把握不同地区的特征进行判断,发达国家和地区城市化水平高,发展速度慢;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低,发展速度快。如下图所示,我们可以判断甲为发达国家,乙为发展中国家。高频考点巧突破1.(2008年高考山东卷)从1840年被迫打开国门,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中国的现代化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历程,中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城市化进程。图甲表示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及国内三大经济地带城市化水平的变化情况,图乙是我国1980年和2004年城市等级规模金字塔示意图。高频考点巧突破高频考点巧突破(1)读图甲、图乙,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特点。(2)在西部地带城市化进程中,有人提出了应优先发展大城市的观点,你认为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高频考点巧突破答案:(1)城市化水平不断上升,近年来上升速度加快;东、中、西三大地带区域差异明显;城市数量增多,其中中小城市数量增加速度较快;从城市构成上看,仍以中小城市为主。(2)答案一:合理。理由:大城市的服务范围广,功能强;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强。答案二:不合理。理由:西部地区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人口分散,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高频考点巧突破2.(2010年镇江模拟)读城市区域景观结构变化示意图,完成(1)~(2)题。高频考点巧突破(1)城市区域与郊区相比,易出现的环境问题是()A.逆温现象B.水土流失C.热岛效应D.“臭氧洞”(2)为避免该问题对城市大气环境带来的污染,应该()A.将卫星城布局在城市热力环流范围之外B.将工业区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下风向地带C.控制城市发展,缩小城市规模D.减少城市高层建筑物,增加城市空间CA高频考点巧突破解析:由图中信息可知,城区人为因素影响大,植被覆盖少,人为废热排放多,易产生“热岛效应”,所形成的城郊热力环流会将其范围内郊区的大气污染物带入城区,造成城区的再次污染,为避免这一问题,可行而正确的做法是将卫星城或工业区布局在城郊热力环流范围之外。答案:(1)C(2)A(2011·浙江文综)下表为2005年联合国城市研究机构发布的关于日本、沙特阿拉伯、泰国、英国等四国的城市化水平表。完成(1)、(2)题。国家甲乙丙丁城市化水平(%)90836632(1)甲、乙、丙、丁依次代表的国家是()A.日本、英国、泰国、沙特阿拉伯B.日本、英国、沙特阿拉伯、泰国C.英国、沙特阿拉伯、日本、泰国D.英国、日本、沙特阿拉伯、泰国(2)下列关于乙国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出生率低B.人口集中在东南沿海城市C.人口集中在中部平原城市D.人口集中在绿洲城市CD【解析】(1)选C,(2)选D。第(1)题,四个国家中英国作为工业化最早、处在后工业化的国家,城市化水平最高;泰国是发展中国家,处在工业化初期阶段,城市化水平最低;沙特阿拉伯城市化水平高于日本,是因为沙特阿拉伯位于西亚,主要是热带沙漠气候,自然环境恶劣,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城市,因而城市化水平高。第(2)题,沙特阿拉伯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出生率较高;由于沙特阿拉伯沙漠广布,城市较少,只有在有水源的绿洲才有城市分布。【全国百强校】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六次月考)2014车11月20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对原有城市规模划分标准进行了调整,明确了新的城市规模划分标准。新的城市规模划分标准以城区常住人口为统计口径,将城市划分为五类七档,如下表。据此回答下列各题。20.我国城市类型人口规模的上下限普遍提高的直接原因A我国人口基数大B.城市面积不断扩大C城市化水平较高D.城市常住人口增加D21.我国城市类型由四类变为五类七档,有利于A交通布局和规划B.人口和城市分类管理C提高城市化水平D.提高城币建设规划能力【答案】20.D21.B20.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加速,我国的城镇化取得了显著地成就,城市数量和规模都有了明显的增长,城市常住人口大大增加,原有的城市规模划分标准已经难以适应城镇化的发展,选D项。21.我国城镇化正处于深入发展时期,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
本文标题:2017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城市化讲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4720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