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11615回风巷掘进防突措施
1黔西县羊场乡龙华煤矿11615回风巷防突专项设计及措施编制:总工:矿长:时间:2019年5月20日2审批栏部门审批意见签字日期机电矿长安全矿长生产矿长总工程师矿长会审意见:311615回风巷防突设计及措施贯彻签字表名称11615回风巷防突设计及措施贯彻人贯彻地点进班室贯彻时间被贯彻人签字:序号签字手印序号签字手印序号签字手印1173321834319354203652137622387233982440925411026421127431228441329451430461531474第一章概述一、概述11615回风巷位于矿井西翼16#煤层,标高为+1493-+1470m。该巷为11615准备工作面的回风巷,设计总长度200米。该巷方位角215°。该巷道的西部为矿界保安煤柱,北部未开采,东部运输上山,南部为11615运输巷,上部无赋存煤层。地面以耕地为主,无大的建筑物。二、煤层赋存情况16号煤层:该煤层是矿区煤组中最上一个可采煤层,产于煤组中段的中部靠下的粉砂岩中,该煤组一般以辅标为顶板,辅标在局部地段尖灭,煤层则以粉砂岩或细砂岩为顶板,辅标于煤层间普遍有泥质粉砂岩或粉砂质泥岩作为伪定,其厚度变化较大。直接底板为灰色泥岩。煤层为黑色、半暗型至半亮型、块状煤,由亮煤和暗煤组成细条带状结构。该煤层一般由两个煤分层与一层夹石组成,上、下层普遍呈单一结构,下层中个别点见被薄层夹石。煤层厚度1.2~1.8m,一般厚度2.0m。煤层倾角15°,煤层夹石多为泥岩或粉砂岩,少数为泥质粉砂岩,厚度变化较大。多数在0.3~0.6m。三、地质构造情况本工作面地质构造较复杂,构造较发育,规模不大,根据11616回风巷掘进,该工作面上部有一条走向断层,局部顶板淋水较大,对掘进有一定影响。从11616回风巷掘进探明煤层平均厚度达2.0m,煤层厚度变化大(0.3-2.6m)。四、瓦斯地质情况润丰煤矿于2007年11份委托中国矿业大学对矿井所采的M16煤进行突出危险性鉴定,在+1450m标高以上无突出危险性;煤尘无爆炸性;煤层自燃倾向等级鉴定为三类,无自燃发火倾向。M16煤层测定的指标未超过煤层突出危险性预测临界值,矿井M16煤层无突出危险煤层,所以在掘进过程中本矿采取局部防突措施。2011年度瓦斯等级鉴定:矿井瓦斯相对涌出量70.02m3/t,绝对涌出量15.56m3/min。16#煤层从上往下煤层埋藏深度逐步增加、瓦斯含量逐步增加,突出预兆逐步增强;该区域11616运输、回风巷掘进绝对瓦斯涌出量为0.253m/min,煤层瓦斯透气性较好,排放孔施工后,瓦斯抽放效果较好,预计在掘11615回风巷掘进时瓦斯涌出量可能较大(靠近断层);因此掘进期间必须5加强局部防突措施及通风瓦斯管理。第二章局部防突设计由于11615回风巷北部大约9米为断层,前方处于原始煤层,瓦斯涌出量较大,因此将11615回风巷煤层段划为突出危险区,采用迎头预抽。一、迎头预抽钻孔布置图迎头预抽钻孔布置参数孔号孔径mm夹角∠长度m孔号孔径mm夹角∠长度m123467895φ75φ75φ75φ75φ75φ75φ75φ75φ752114107343.662.981.380.580.2080380.2780.51081.3备注以中心孔为零,左右夹角数10φ751462.911φ752143.612345678910卸压范围卸压范围超前距卸压距11注:(1)、1、2、3、4、5、6、7、8、9、10、11为预抽钻孔(2)、预抽钻孔间距:0.28m。(3)孔深为80m;6第三章局部防突措施效果检验1、工作面预测方法1)、钻屑量指标法(Smax、1k)预测2)、预测仪器:WCT突出参数仪。2、施工钻具1)、QZSJ-90/2.4A手持式气动钻机或煤电钻。2)、钻杆:对接式麻花钻杆;长度:10m。3)、钻头直径:¢42mm。3、工作面预测钻孔布置1)、主要布孔技术参数:钻孔数3个,孔深10m,孔径¢42mm;1#长度为10m;2#、3#孔为10.5m;与工作面的夹角为67°。2)、布孔方式,沿16#煤层软分层布置,1#孔位于巷道工作面中部,平行巷道掘进方向,2#、3#孔终点控制在巷道轮廓线外3m。3)预测钻孔布置图(附后)4、操作流程1)、每钻进1m测定该1m段的全部钻屑量(S);每钻进2m测定一次钻屑解吸指标(K1)2)、根据每个钻孔沿钻孔长每米的最大钻屑量Smax和每2m最大钻屑解吸指标1k值预测工作面的突出危险性。5、突出危险性临界指标的确定:本矿无实测指标,参照《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的临界值Smax取时6Kg/m,K1值取0.5ml/(g.min1/2)6、突出危险性确定方法1)、当预测Smax<6Kg/m;K1<0.5ml/(g.min1/2);并且未发现其他异常情况。该工作面预测为无突出危险工作面。2)、当预测Smax≥6Kg/m;K1≥0.5ml/(g.min1/2);该工作面预测为突出危险工作面;必须采取补充防突措施。77、采用钻屑量指标法(Smax、1k)进行防突效果检验,具体操作如下:1)、突出危险性临界指标的确定:本矿无实测指标,参照以下临界值进行判定,Smax取6Kg/m,K1值取0.5ml/(g.min1/2),当两个指标均小于临界指标,则必须采取安全防护措施,进行掘进活动,措施孔、效果检验超前距均按2m执行。当任一指标超标,即判定防突措施无效,必须采取补充防突措施。第三章局部防突补充设计一、防治突出措施在工作面迎头采取卸压超前密集孔排放综合防突措施。1、卸压超前排放钻孔排放措施1)、卸压超前排放孔参数(1)、卸压孔参数①、孔径:75mm;孔数:3个;孔深:15m-18m②、控制范围:巷道轮廓线外8m③、布置在巷道中部间距为850mm⑤、布孔方式:扇形⑥、每个钻孔布置参数附表(2)超前排放孔参数①、孔径:Φ75mm;孔数:26个;孔深:10-12m②、控制范围:巷道轮廓线外5m③、开口间距为250mm④、排放半径为250mm⑤、布孔形式:扇形⑥、每个钻孔布置参数附表(3)、施工顺序及说明①、首先施工卸压孔孔径:Φ75mm;孔数:3个;②、超前排孔施工孔数为26个,分3排施工,钻孔呈扇形布置。8③、所有钻孔尽量布置在煤层软分中。④、凡是没有达到设计要求必须重新补打钻孔。⑤、在地质构造带或煤层赋存条件急剧变化处必须加密钻孔布置。⑥、排放时间:根据瓦斯涌出量情况和防突效果情况确定排放时间,排放时间不少于8小时。(4)、卸压超前排放钻孔布置①、卸压超前排放钻孔布置参数表孔号孔径(mm)倾角(0)长度(m)孔号孔径(mm)倾角(0C)长度(m)175015167539.12753117.51775109.7375-3117.518752711.2475-2210.71975-2912575-1610.32075-2510.7675-109.72175-1910.5775-89.42275-1310.3875-19.12375-39.197539.124752510.710751310257559.211751910.5267579.4127519.127751610.31375-2711.228752210.71475-1310297529121575-59.2施工说明倾角:左为“+”;右为“—”;基准以巷道掘进方向为00②、卸压超前排放钻孔布置(附后)2、迎头密集孔排放措施:9(1)、迎头密集孔排放参数①、孔径:Φ65mm;孔数:10个;孔深:40m;②、控制范围:巷道轮廓线外15m;③、开口间距为500mm;④、排放半径为2m;⑤、布孔形式:扇形;(2)、施工顺序及说明②、预抽钻孔数为10个,单排布置,钻孔呈扇形布置③、所有钻孔尽量布置在煤层软分中。④、凡是没有达到设计要求必须重新补打钻孔。⑤、在地质构造带或煤层赋存条件急剧变化处必须加密钻孔布置。⑥、抽放时间:根据瓦斯抽放浓度的大小决定抽放排放时间。第四章补充防突措施的效果检验采用钻屑量指标法(Smax、1k)进行防突效果检验,具体操作如下:1)、突出危险性临界指标的确定:本矿无实测指标,参照以下临界值进行判定,Smax取6Kg/m,K1值取0.5ml/(g.min1/2),当任一指标超标,即判定防突措施无效,必须采取补充防突措施。当两个指标均小于临界指标,则必须采取安全防护措施,进行掘进活动,措施孔、效果检验超前距均按2m执行。2)防突效果检验孔在巷道掘进方向控制范围不得超过措施孔。3)防突施工人员不得少于3人,防突钻孔施工由安、瓦员、效检员、施工负责人执行联合验收并道现场签字。检测数据须经防突部门负责人和矿总工程师审核认定后方可有效。防突检验结论应及时填在现场管理牌板上,同时应在现场设置允许进尺防突基点标示牌。第五章安全防护措施(一)远距离爆破1、放炮地点:11615回风巷放炮地点设在进风侧防突风门之外运输上山中部10处,距迎头距离不少于300米,严格执行远距离放炮管理。2、停电范围:11615回风巷工作面及其回风流经的巷道内所有非本质安全型电源。停送电工作由施工单位负责,调度室统一协调指挥,当班安全员严格监督执行。3、警戒位置:11616采面回风口处、运输上山中部处、采区运输巷通往采区回风巷的两个联络巷口处、副井通往总回风巷口处、风井口处分别设置警戒。4、最后撤离的放炮员负责将11615回风巷工作面防突反向风门关闭并固定,瓦检员负责检查和确保局部通风机运转正常和工作面、回风流瓦斯浓度不超过0.8%,只有在局部通风机运转正常且上述地点瓦斯小于0.8%时方可通知放炮员可以起爆,否则不准起爆。5、所有岗点必须设置“三警戒”(警戒人、警戒绳、警戒牌)。站岗人员撤人站岗到位后电话报告调度室,放炮员汇报防突风门关闭情况,由班长负责切断巷道电源,班组长、瓦检员两人必须在同一地点使用同一部电话向调度室汇报。调度室接到汇报后,在监控系统上检查工作面及回风流瓦斯浓度,只有在一切正常的情况下,方可下达放炮命令,没有调度室的放炮命令严禁放炮。安全员负责监督上述所有工作环节,发现有不合规定的情况,及时纠正处理,并汇报调度。调度对所有情况都记录备查。6、11615回风巷放炮时,放炮期间反向风门必须关闭严密,溜子孔必须用砂袋堵塞;非放炮期间反向风门必须打开。7、工作面放炮30min后,先由瓦检员、放炮员、班长、安全员先进入工作面检查瓦斯、顶板、拒爆、残爆、煤尘等情况后,其它人员方可进入工作面检查。(二)设置防突风门1、在11615回风巷距联络巷10m设置2道牢固可靠的防突风门。2、防突风门的墙体必须达到0.8m,放炮时必须关闭防突风门,对通道内墙体的风筒必须设有防止风流逆转的装置。(三)设置临时避难所1、11615回风巷临时避难硐室每200m施工一个。2、避难所必须设置向外开启的隔离门,室内净高不得低于2m,长度和宽11度应根据同时避难的最多人数15人确定,每人使用面积不得少于0.5m2。避难所内支护必须保持良好,三条生命线齐全有效。3、避难所内必须设有供给空气的设施,每人供风量不得少于0.3m3/min。如果用压缩空气供风时,应有减压装置和带有阀门控制的呼吸嘴;4、避难所内应根据避难最多人数,配备足够数量的自救器和矿灯。(四)压风自救系统1、压风自救系统安设在井下压缩空气管路上。2、压风自救系统应设置在距采掘工作面25—40m的巷道内,长距离的掘进巷道中,应每隔50m设置一组压风自救系统。3、每组压风自救系统一般可供5~8个人用,压缩空气供给量,每人不得少于0.1m3/min。第六章安全技术措施1、局扇(2×15kw),电工、通风监测电工必须经常对局扇“两闭锁”进行检查试验,确保局扇正常运转,并作好试验记录。2、监测电工每7天对瓦斯传感器进行瓦斯电闭锁断电试验一次,确保瓦斯超限能自动切断回风侧的所有动力电源;并作好试验记录。3、施工人员必须熟悉掌握煤与瓦斯突出预兆;A有声预兆:煤层变形劈列声、鞭炮声、机枪声、雷鸣声、断裂声、炮击声、支柱折断声等。B无声预兆:煤壁塌落、顶板下沉、顶钻、夹钻、喷孔、层理紊乱、光泽暗淡、CH4忽大忽小、煤层变
本文标题:11615回风巷掘进防突措施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4728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