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走进孩子的心灵心理健康讲座
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走进孩子的心灵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做一名合格的教师,首先应该学会倾听。倾听是实施有效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渴望别人尊重的愿望。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就必须尊重学生,倾听学生的呼声,了解学生的疾苦,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做什么?有什么高兴的事?有什么忧愁的事?他们学习中有什么成功的地方?有什么困惑?是方法的问题?还是心理的问题?是习惯问题还是基础问题?对这些问题有个比较清醒的认识,就可以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所以在了解学生时候,就要放下老师的架子,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增加老师的亲和力,使其亲其师,信其道,学会倾听。可是我们许多老师,不愿意听学生的倾诉,不愿意听学生的唠叨。总认为自己高人一等,比学生高明,没有必要倾听学生的诉说。学会了倾听,就能够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学生们就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尊重和关怀。他们就愿意把自己的想法、愿望、要求、困惑告诉你,求得老师的关怀和尊重,求得老师的宽容和理解,求得老师的帮助和解释。这个时候所进行的交流,就是心与心的交流,就是灵魂和灵魂的激荡。所以,倾听是实施有效教育的前提。有这么一个案例:有个女生,长着个娃娃脸,人蛮可爱的,学习成绩也可以。这么一个女生,应该来说是听话的。可惜她就是处理不好和其他同学的关系,一次,晚自习,她过来又向我诉苦,说班里的女生欺负她。当时,我示意她说,没有打断她的描述,也没有插嘴,那天她和我说了很多她的事情,都是我不知道的,平时是很难了解的,在她说的过程中,我始终关注着她的情感,注视着她的眼睛,她一直很激动。那天我和她整整说了三节课,应该说是她说,我听。在这过程中,我没有发表我的意见,也没有以老师的名义给她任何的指导性意见,我只是个旁听着,是她诉说的对象。慢慢的,她情绪恢复正常了,也能听见我的意见了。可是在工作中也有很多不足之处。例如,有时老师在工作繁忙或心情烦躁时学生说一个问题,稍微一啰嗦,就会制止学生,不让学生说下去了,没有耐心听孩子把要说的话说完,没有了解学生的真正需求。这样时间一长,让孩子们认为,他们说的话得不到老师的重视,所以只能把自己的秘密埋藏在心里,我们老师就很难知道孩子的所思所想,这样对孩子的教育就会无的放矢,无所适从;另一方面,孩子的说话权得不到老师的尊重,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与老师产生对抗情绪,以至双方相互不信任,沟通困难,这都不利于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不利于我们老师有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因此教学生学会倾听是教师的重要责任。提高学生的倾听能力,不仅要使学生想听、愿听,而且要会听、听得明白。而学会倾听,需要良好的指导。在教学实践中,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优化对学生“听”的指导:1.细化“听”的要求。作为教师,我们常常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认真听,可到底怎样才算认真听呢?这就要教给学生“学会倾听四要”。即一要专心,无论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都要听清老师或发言人说的每一句话,脑子里不想其他事;二要耐心,不随便插嘴,要听完别人的话,才发表自己的意见,特别是当别人的发言有错时,一定要等他把话说完了再用适当的方式指出;三要虚心,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要能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四要用心,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不能盲从,要有选择地接受,做到“说”、“听”、“思”并重,相互促进。最后还要求学生学会评价同学的发言,做到不重复他人的意见,自己的意见要建立在他人发言的基础上或者提出新颖的想法。2.树立“倾听”的榜样。小学生的向师性强,老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带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要求学生养成倾听的好习惯,老师首先要做一个耐心、专心、悉心的倾听者。当学生在发言的时候,老师首先应带头专心倾听,无论学生发言的质量如何,绝不在学生发言的时候做其他事;让学生把话说完,不轻易打断学生的发言,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指导和适度的评价;教师的“倾听”一方面有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同时也是对学生人格的一种尊重,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这样一来,既达到了课内外相互交流的目的,又给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倾听氛围。3.建立有效评价机制。为巩固训练成果,应及时对学生“听”的习惯进行评价。一般可以结合每周的评价表进行,组织自评、互评、师评、家长评,对孩子近期“听”的表现,做一个总结。通过评价,对那些倾听习惯好、倾听能力强的孩子进行及时、热情的表扬和鼓励,同时在下一阶段更加关注那些暂时落后的孩子,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捕捉他们的进步,让这些孩子也能享受到喜悦,促使他们更快地进步。二、结合课堂教学,培养倾听能力。1.优化倾听内容,产生倾听欲望。生活中,人们都很喜欢音乐,但如果磁带被卡了,还有谁愿意去听?同样的道理,在课堂教学中,要想让学生认真倾听,就应该提供给学生良好的倾听内容。(1)优化教师讲课。课堂教学,与“听”密切相关,教师的讲课是否精彩,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倾听兴趣。因此,教师的教学语言应该具备趣味性、条理性、逻辑性、现实性等。(2)优化学生发言。在动态、合作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们倾听得最多的还是同学的发言,为了保持学生的倾听耐性,教师应当提醒学生做到:在老师没有点到自己发言时,不急躁,耐心听别人发言。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发言也要适当处理。第一,指名发言的技巧。课堂上,一只只高举的小手是急切的,教师只能有所选择地叫几个同学发言。虽然指名具有很强的随机性,但也有一定的学问。例如,在数学概念教学中,指名学生归纳,就可以先让语言表达弱的学生说一说,再让语言表达强的学生加以补充完善,这样可以让语言表达弱一点的倾听者多一点学习的机会。第二,教师适当协助发言。学生的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不是很强,在发言时经常无法准备而且简略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时候,其他在听的学生因为听不懂,也就不想听了。教师应该及时通过提醒、诱导来协助学生发言,这样既可以帮助发言者树立自信,又可以重新吸引倾听者的注意。2.优化教学情境,激发倾听兴趣。德国教育学家第多斯惠也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是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设置使学生感到好奇、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倾听兴趣,使学生产生跃跃欲试的探索欲望,学生就会自觉、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3.优化教学内容,吸引倾听注意。事实上,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全神贯注、聚精会神是不可能的。现代心理学已证实,即使是同一个人,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其注意力保持的时间长短及注意点分布情况也不同。教师想方设法利用学生的注意力特点,强迫学生集中注意力的做法是徒劳无效的。教学内容生活化,有利于吸引学生的倾听注意。4.优化学习氛围,提高倾听品评力。倾听品评能力是指倾听者对倾听内容进行欣赏、理解、判断、创新等处理,从而形成自己的看法和结论的能力。只有提高学生的倾听品评力,学生的倾听能力才能从本质上得到提高。倾听,是一门艺术,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蹲下身子和学生说话,真实的、耐心地去倾听学生的声音,和学生有效沟通交流。“金诚所至,金石为开。”只有在感情上沟通了,心灵上引起共鸣,学生才能敞开心扉,把自己当成最要好的朋友。当我们倾注更多的爱心和耐心,掌握倾听艺术,就一定能走进孩子的心灵!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走进孩子的心灵通伏小学2017年3月
本文标题: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走进孩子的心灵心理健康讲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4783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