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一规程三细则考试题库最新
12345678910老空积水动态监测内容包括水压、水量、水温、水质、有害气体等。(√)每年雨季前至少组织开展1次水害应急预案演练。(√)生产矿井延深水平,只有在建成新水平的防排水系统后,方可开拓掘进。(√)防水闸门必须灵活可靠,并保证每年进行2次关闭试验,其中1次在雨季前进行。(√)水文地质类型复杂、极复杂矿井应当每月至少开展1次水害隐患排查,其他矿井应当每季度至少开展1次。(√)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应当每3年修订1次。(√)采取了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后,可以在防隔水煤柱中采掘作业。(×)矿井水仓、沉淀池和水沟中的淤泥,应当及时清理;每年雨季前,应当清理1次。(√)发现矿井有透水征兆时,带班领导、班组长和调度员要立即组织撤人,确保安全。(√)煤矿应当及时掌握本矿及相邻矿井距离本矿300米范围内的采掘动态,将采掘范围、积水情况、防隔水煤(岩)柱等填绘在矿井充水性图、采掘工程平面图等图件上。(×)对错a对错a对错a对错a对错a对错a对错b对错a对错a对错b序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问题采区水仓的有效容量应当能容纳(C)小时的采区正常涌水量。《煤矿防治水细则》于(B)起施行。矿井井下水仓的空仓容量应当经常保持在总容量的(A)%以上。矿井井下排水设备,工作水泵和备用水泵的总能力,应当能在(B)小时内排出矿井24小时的最大涌水量。探放老空积水最小超前水平钻距不得小于(C)米,止水套管长度不得小于10米。探查陷落柱等垂向构造时,应当同时采用物探、钻探两种方法,根据陷落柱的预测规模布孔,但底板方向钻孔不得少于(C)个。煤层内,原则上禁止探放水压高于(C)MPa的充水断层水、含水层水及陷落柱水等。在预计水压大于(B)MPa的地点探水时,预先固结套管,并安装闸阀。矿井水水质的监测每年不得少于(B)次。矿井涌水量每月观测次数不得少于(C)次。矿井(B)Km范围内没有气象台(站),气象资料不能满足安全生产需要时,应当建立降水量观测站。防治水基础台账至少(D)月整理完善1次。探放水钻孔除兼作堵水钻孔外,终孔孔径一般不得大于(C)mm。备用水泵的能力应当不小于工作水泵能力的(B)%。检修水泵的能力应不小于工作水泵能力的(A)%。矿井主要巷道内标识间距不得大于(C)米。煤矿进行带水压开采时,底板受构造破坏块段突水系数一般不大于(B)MPa/m,正常块段不大于0.1MPa/m。探放老空水时,探水钻孔应成组布设,厚煤层内各孔终孔的竖直面间距不大于(C)米探放老空水时,探水钻孔成组布设,并在巷道前方的水平面和竖直面内呈扇形,钻孔终孔位置满足水平面间距不得大于(A)米。上山探水时,应当采用双巷掘进,其中一条超前探水和汇水,另一条用来安全撤人;双巷间每隔(C)米掘1个联络巷,并设挡水墙。煤炭企业、煤矿的(A)负责防治水的技术管理工作。矿井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下列防治水基础台账,并至少每半年整理完善(A)次。矿井应当分水平、分煤层、分采区设观测站进行涌水量观测,每月观测次数不得少于(B)次。水文物探主要以(A)为主,宜采用直流电法、瞬变电磁法或者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等技术方法。老空和钻孔位置不清楚时,探水钻孔成组布设,并在巷道前方的水平面和竖直面内呈扇形,钻孔终孔位置满足水平面间距不得大于()m,厚煤层内各孔终孔的竖直面间距不得大于1.5m,探放断裂构造水和岩溶水等时,探水钻孔沿掘进方向的正前方及含水体方向呈扇形布置,钻孔不得少于(B )个,其中含水体方向的钻孔不得少于2个;。探查陷落柱等垂向构造时,应当同时采用(A)、钻探两种方法,根据陷落柱的预测规模布孔,但底板方向钻孔不得少于3个,有异常时加密布孔,其探放水设计由煤矿总工程师组织审批。煤层内,原则上禁止探放水压高于(A)MPa的充水断层水、含水层水及陷落柱水等。上山探水时,应当采用双巷掘进,其中一条超前探水和汇水,另一条用来安全撤人;双巷间每隔(A)m掘1个联络巷,并设挡水墙。在预计水压大于(B)MPa的地点探水时,预先固结套管,并安装闸阀。ABCD8642018年8月1日2018年9月1日2018年10月1日2018年12月1日50608012201615103024321.5C10.050.10.251231234030501B2、3D67580946070802530201502003000.040.060.08321.5321.520-3030-4030-50总工程师矿长安全矿长123135电法勘探电法试验坑透钻探36782345物探坑透瞬变电槽波123430-5040-6050-6060-700.40.10.51答案CBABCCCBBCBDCBACBCACAABABAAAB序号问题1探放水“三专”是指:(ABD)。2矿井防治水工作原则是:(ABCD)3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ABCD)4采掘工作面超前探放水应当同时采用(AB)两种方法,做到相互验证。5在探放水钻进时,发现(BCD)或者钻孔中水压、水量突然增大和顶钻等突水征兆时,立即停止钻进,但不得拔出钻杆。6煤矿防治水工作,应当根据不同水文地质条件,采取探、防、堵、(ABCD)等综合防治措施。7探放水中“三线”是指(ACD)8矿井应当建立地下水动态监测系统,对井田范围内主要充水含水层的(BCD)等进行长期动态观测。9在每年雨季之前,对全部(ABC)进行1次联合排水试验。10煤矿防治水应当做到“(AD)”,确保安全技术措施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AB由专业技术人员编制探放水设计采用专用钻机进行探放水预测预报有疑必探简单中等物探钻探煤岩变硬煤岩松软疏排积水线巷道中线水情水位工作备用一矿一策一月一策CD答案专门资金由专职探放水队伍施工ABD先探后掘先治后采ABCD复杂极复杂ABCD化探巷探AB片帮来压BCD截监ABCD警戒线探水线ACD水温水质BCD检修潜水ABCD一季度一策一面一策AD12345678910突出煤层是指在矿井井田范围内发生过突出的煤层或经鉴定有突出危险的煤层。(√)区域综合防突措施包括:①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②区域防突措施;③区域措施效果检验;④安全防护。(×)区域防突工作应当做到“多措并举,可保必保,应抽尽抽,效果达标”。(√)防突工作坚持“区域防突措施先行,局部防突措施补充”原则,未采取区域综合防突措施达到要求指标的,严禁进行采掘活动,做到“不掘突出头,不采突出面”。(√)掘进工作面与煤层巷道交叉贯通前,被贯通的煤层巷道必须超过贯通位置,其超前距不得小于5m,并且贯通点周围10m内的巷道应当加强支护。(√)突出矿井的所有采掘工作面使用安全等级不低于三级的煤矿许用含水炸药。(√)突出矿井采煤工作面的进风巷内甲烷传感器应当安设在距工作面10m以外的位置。(×)煤与瓦斯突出煤层采区回风巷及总回风巷必须安设低浓度甲烷传感器。(×)突出矿井的管理人员和井下工作人员必须接受防突知识的培训,必须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在钻机回风侧10m范围内应当设置甲烷传感器,并具备超限报警断电功能。(√)序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问题突出煤层是指在矿井井田范围内发生过突出或者经鉴定、()有突出危险的煤层。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防突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突出矿井应当加强区域和局部(以下简称两个“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实施过程的安全管理和质量管控,确保质量可靠、过程()在采掘生产和综合防突措施实施过程中,发现有喷孔、顶钻等明显突出预兆或者发生突出的区域,必须采取或者继续执行()防突措施。突出矿井发生突出的必须立即(),并分析查找原因;在强化实施综合防突措施、消除突出隐患后,方可恢复生产。突出煤层和突出矿井的鉴定工作应当由具备煤与瓦斯突出鉴定资质的()承担。煤矿企业应当将突出矿井及突出煤层的鉴定或者认定结果、按照突出煤层管理的情况,及时报()煤炭行业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突出煤层鉴定应当首先根据实际发生的瓦斯动力现象进行,瓦斯动力现象特征基本符合煤与瓦斯突出特征或者抛出煤的吨煤瓦斯涌出量大于等于()(或者为本区域煤层瓦斯含量2倍以上)的,应当确定为煤与瓦斯突出,该煤层为突出煤层。按照突出煤层管理的煤层,必须采取区域或者()综合防突措施。在开拓新水平、新采区或者采深增加超过(),或者进入新的地质单元时,应当重新进行突出煤层危险性鉴定。当突出危险性指标达到或者超过临界值时,则自工作面位置半径()范围内的煤层应当采取局部综合防突措施。新建矿井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应当对井田范围内采掘工程可能揭露的所有平均厚度在()及以上的煤层,根据地质勘查资料和邻近生产矿井资料等进行建井前突出危险性评估,并对评估为有突出危险煤层划分出突出危险区和无突出危险区。建井前()结论作为矿井立项、初步设计和指导建井期间揭煤作业的依据。按突出矿井设计的矿井建设工程开工前,应当对首采区内评估有突出危险且瓦斯含量大于等于()的煤层进行地面井预抽煤层瓦斯,预抽率应当达到30%以上。非突出矿井升级为突出矿井时,必须()。新建突出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不得低于()Mt/a,且不得高于5.0Mt/a。新建突出矿井第一生产水平开采深度不得超过800m,生产的突出矿井延深水平开采深度不得超过。突出矿井应当有效防范采掘接续紧张,根据采掘接续变化,至少每年进行()次矿井开拓煤量、准备煤量、回采煤量(以下简称“三量”)统计和分析。矿井瓦斯地质图更新周期不得超过()年、工作面瓦斯地质图更新周期不得超过3个月。容易自燃的突出煤层在无突出危险区或者采取区域防突措施有效的区域进行放顶煤开采时,煤层瓦斯含量不得大于()m3/t。掘进工作面与煤层巷道交叉贯通前,被贯通的煤层巷道必须超过贯通位置,其超前距不得小于()m,并且贯通点周围10m内的巷道应当加强支护。突出矿井的所有采掘工作面使用安全等级不低于()的煤矿许用含水炸药。出煤层任何区域的()工作面进行揭煤和采掘作业期间,必须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突出煤层的掘进工作面应当避开邻近煤层采煤工作面的应力集中范围,与可能造成应力集中的邻近煤层相向掘进工作面的间距不得小于60m,相向回采工作面的间距不得小于()。突出矿井采煤工作面的进、回风巷内,以及煤巷、半煤岩巷和有瓦斯涌出的岩巷掘进工作面回风流中,采区回风巷及总回风巷,应当安设全量程或者()甲烷传感器;突出矿井采煤工作面的进风巷内甲烷传感器应当安设在距工作面10m以内的位置。煤层瓦斯压力达到或者超过()的区域,以及施工钻孔时出现喷孔、顶钻等动力现象的,应当采取防止瓦斯超限和喷孔顶钻伤人等措施或者使用远程操控钻机施工。突出矿井井下进行电焊、气焊和喷灯焊接等明火作业时,必须制定专门的安全技术措施并经()批准,且停止突出煤层的掘进、回采、钻孔、支护以及其他所有扰动突出煤层的作业。煤矿企业的主要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应当每季度至少1次到现场检查各项防突措施的落实情况。矿长和总工程师应当每月至少()次到现场检查各项防突措施的落实情况。防突措施竣工图应当有平面图和剖面图。采用顺层钻孔预抽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的,必须及时核查分析,绘制平面图,对钻孔见岩长度超过孔深()的,必须对有煤区域提前补孔,消除煤孔空白带。测定煤层瓦斯压力、瓦斯含量等参数的测试点在不同地质单元内根据其范围、地质复杂程度等实际情况和条件分别布置;同一地质单元内沿煤层走向布置测试点不少于2个,沿倾向不少于()个,并确保在预测范围内埋深最大及标高最低的部位有测试点。ABCD答案认定确定判定a生产矿长总工程师矿长c可靠可逆可溯c具体区域采掘面b关闭矿井停产关闭工作面b机构个人高校a县级市级省级c30m310m350m3a回采工作面掘进工作面局部c50m30m100ma200m150m100mc0.4m0.3m0.5mb鉴定认定评估c12m3/t13m3/t14m3/ta有防突设计篇章编制矿井防突专项设计编制采区防突专项设计b0.610.9c1200m1000m900ma321c321
本文标题:一规程三细则考试题库最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4864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