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高中生物教学论文-浅谈读生物书的方法
浅谈读生物书的方法摘要生物教材对知识的阐述采用实验、插图、小资料和复习题等方法,使教材耳目一新,丰富了教材的内容,在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能力的培养等方面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所以学生除了读课文,还要注意读实验,读图,读小资料,读复习题。关键词精读;第二语言;构建;逻辑框架在高中生物学习中,相当多的学生在学习方法的掌握方面存在着问题,其中以阅读教材方面的缺陷最为明显。学生阅读课本时总是如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感觉总是读书简单考试太难。那么,学生如何阅读教科书呢?高中生物教材在对知识的阐述采用实验、实例、图解、小资料和复习题等方法,新颖的设计,详实的内容,发展与研究的眼光,使教材耳目一新,丰富了教材的内容,在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能力的培养等方面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所以学生除了读课文,还要注意读实验,读图,读小资料,读复习题。阅读是大脑接收外界视觉符号信息并对其进行加工,以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意义的过程。精读和略读是阅读的两种最基本的方式,其中教科书的阅读应以精读为主。一、精读课文精读时要做到一个字、一句话,乃至一个标点符号都不轻易放过,要把其中的准确含义琢磨清楚。所以要特别注意:(1)阅读生物学概念时,应该把其中的关键词作为阅读的重点。例如教材中把“细胞周期”定义为“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这是一个细胞周期。”(高中《生物》第一册P33)。阅读时,学生应把定义中的“连续分裂”作为关键词用划线突出来,同时在教科书旁栏空白处做上批注:“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此外还要注意细胞周期的起点“一次分裂完成时”和终点“下一次分裂完成时”。(2)阅读时关注“绝大多数”、“主要”、“一般”、“几乎”、“通常”等“模糊”词语。一切科学定律都有例外,那些“全部”、“完全”、“所有”、“一定”等十分肯定的词语反而会把科学定律变得不准确。所以,在生物学教材中,对有关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生活环境、遗传变异等的描述中,大量地使用了诸如:“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高等植物的叶绿体,可以看到它一般呈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绝大多数生物体的遗传信息都存在于DNA分子中”等。这些“模糊”词语的运用,不仅使教材中阐述的生物学知识更加科学、严谨,也使其中蕴含着某些特殊的含义。如“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就蕴含着“细胞质基质也是有氧呼吸的场所”。这就是我们在阅读教材时应该关注的问题。只有这样,我们对有关知识的理解才会更加全面、准确。因此,在阅读教材遇到这些模糊词语时,不能视而不见,而应该去分析理解其含义。(3)阅读时要注意完整理解整句话,甚至整段话含义。例如,高中《生物》第一册P12“在不同种类的生物体中,水的含量差别较大,一般来说,生物体中水的含量为60﹪~95﹪。”那么不同种类生物体中含水量大小如何比较呢?比如问你人和蚂蚁哪个含水量大?有些学生就立马回答当然是人,原因就是人的体积比蚂蚁大得多,所含的水肯定多。这就说明有些学生并未理解教材的含水量的意思。教材中所指“不同种类的生物体中水的含量”指的是水占该生物体细胞中化合物的比例。(4)阅读时记住书本中举的例子。比如:在高中《生物》全一册P80有个例子:“例如,当需要酵母菌和霉菌时,可以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以抑制细菌、放线菌的生长。”从这个例子我们就能知道青霉素的作用:抑制细菌、放线菌生长。可见书中的一些例子也是一个个知识点,我们绝不可忽视。二、研读插图高中生物课本中有大量丰富多彩的插图。这些插图是与文字叙述并重的教材表述手段,是生物教材的第二语言,是表达、概括、拓展和深化生物学知识的重要形式。插图能形象、生动、直观地说明一些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相对于语言、文字来说,具有更大的信息量和直观性。因此,阅读教材时一定要重视对相关插图的研读。读图时要弄清图的类型和作用,分析构图材料的含义,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完整地了解生物图所蕴涵的信息。如高中《生物》第一册P23图2-5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图中的圆点通过大小、数量之分,既可以表示物质的浓度,也可以用来表示一些物质的分布区域;另一方面还要关注图本身的一些属性,比如高中《生物》第一册P32图2-18支原体模式图,从图可知支原体没有细胞壁,但书中文字并未提及,而支原体是否有细胞壁在习题中出现过。故需要自己观察得知。还有生物学微观分子结构或模式插图,将抽象的文字描述成具体的图片。如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通过立体的细胞内部结构模式图,将课文内容描述的知识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能直接让学生对各种不容易通过想象形成的细胞器的结构和位置清晰地在大脑中形成概念,这样一来,它就可以帮助学生将其中复杂的关系简单化、条理化和深刻化,使学生扎实地记住了各个细胞器的形态。再比如,教材中反映生物学某个机理的过程图,像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示意图、渗透作用示意图、甲状腺活动的调节示意图、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图解、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和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图解等,以及实验过程的示意图,诸如植物体细胞培养产生完整植株示意图、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的杂交实验、基因操作的基本步骤示意图、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示意图、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示意图、发酵工程生产产品的流程简图等。如果只通过单纯的文字描述去构建,理解会有一定的难度,而插图的配合,会让微观世界真实、明显化,使过程真实再现,呈现了一定的顺序性和规律性.可以帮助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在头脑中建立清晰的逻辑框架。三、关注小资料、注释小资料对帮助学生理解教材的知识有促进作用。如脂肪是人体内贮存能量的主要物质。学生就会有疑问“为什么人体选择脂肪而不选择糖元作为贮存能量的主要物质呢?”在高中《生物》第一册P65有一条关于“脂肪和糖元氧化释能比较”的小资料,学生看了这条小资料后知道尽管脂肪和糖元都能贮存能量,但由于1g脂肪在体内储存所占的体积是1g糖元所占体积的1/5,而1g脂肪释放的能量(约38.91KJ/g)比1g糖元(约17.15KJ/g)大一倍多,然后再结合生物进化的知识学生就明白其理由。再如高中《生物》第一册P34的小资料就对细胞分裂间期什么时候进行DNA复制,什么时候合成蛋白质说得更具体,学生便可对细胞分裂间期所进行的代谢活动更加清楚。还有这册书中P74关于红螺菌的小资料,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的思维不被固定,简单的认为同化作用类型除了自养型就是异养型,其实还有一些中间类型。书中的注释也不可小觑。例如,习题或考试中就出现过这样的问题:ATP与RNA中含有相似的结构吗?答案当然是有,共有的就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书中很明确写出ATP的结构简式:A—P~P~P,其中A代表腺苷,但是并没有指出腺苷是由什么组成,但就在该页下面注释中指出腺苷是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那么,我们就可知道ATP中的A—P就是指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可见,课本中的注释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一些问题。从而不至于出现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状况。四、注重课后复习题其实课后复习题对教科书的知识起到了一个补充作用。比如高中《生物》第一册P28页复习题第一题是识图填空题,这个题中的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教科书正文没有,跟正文中的结构模式图不一样,但是在习题和考试中就出现过这个图。这个图把中心体画出来了,但是正文中只是文字介绍并未给出图示。再如,高中《生物》第一册P69复习题中判断题的第二题说“人体内并非只有肝脏和肌肉能够合成糖原”这个说法对吗?当然对,因为在其它的组织细胞中也可合成少量糖原。可是书中并未提及,所以这就可帮助让学生意识到人体内并不是只有肝糖原和肌糖原。第三题说“人体内脂肪主要来自食物中的脂肪”,对吗?不对,人体内脂肪不是主要来自食物而是来自糖类、氨基酸转化。书中也未直接说明,但是通过习题学生便可弄清楚。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阅读能教给学生思考,而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读教科书的时候不能只读正文而不关注其它部分,须知既然印上去了必然有其用处,如果视如空气置之不理必然会有所失。教科书不变,但是每年高考题不一样,我们只有把教科书中的一字一句,一图一表都研究透彻才能应付那些千变万化的题目。
本文标题:高中生物教学论文-浅谈读生物书的方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4893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