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黄明哲 关于提升领导干部协调利益关系能力的思考
11.关于提升领导干部协调利益关系能力的思考黄明哲[摘要]协调利益关系能力是现代领导干部管理社会事务,处理利益关系和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的基本本领,包括利益引导,利益调节,利益控制,利益补偿,利益增长等方面的能力;提升领导协调利益关系能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及当前利益分化现象严重和消除利益分化带来消极影响的内在要求。提升领导干部协调利益关系能力,要明确利益协调的目标、原则,基本途径;要提高领导干部的科学决策水平,要综合运用各种协调利益关系的手段和方式;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和利益观,做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者,做合理均衡利益的担当者,做推进正当利益的促进者,做提高弱势群体利益的帮助者,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协调利益关系的能力,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关键词:提升·领导干部·利益协调·能力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前社会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统筹兼顾各方利益难度加大,并号召我们要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①,这充分说明,我们党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关系和社会矛盾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也说明,提高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协调利益关系的能力,已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因素,为此,本文就提升领导干部协调利益关系能力作了些探索与思考:_____________[作者简介]]黄明哲,男,1964年8月,江西宁都人,中共赣州市委党校副校长、教授。研究方向为执政党理论与实践。2一、协调利益关系能力的内涵及提升领导干部协调利益关系能力的必要性分析1、协调利益关系能力的基本内涵众所周知利益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范畴,所谓利益简言之就是好处,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有形的和无形的,其中既有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文化利益之分,也有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暂时利益与长远利益,现实利益与根本利益之别,利益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和前提,反映人们之间生产关系,经济关系,并影响和决定其它社会关系。协调利益关系能力是现代领导者管理社会事务,协调利益关系,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基本本领,也是领导干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应具备的基本职能,作为一项不可缺少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协调利益关系能力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辐射到各个细微的管理环节。因而,协调利益关系能力具有丰富的内涵,突出表现在这么几个方面:一是利益引导能力。所谓利益引导能力主要是指思想观念的引导,让人民群众树立起获取利益要合理、合法、公平、公正的观念,教育引导人民群众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当然也包括领导干部自身要树立正确的利益观,特别在当前社会条件和利益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时,人民群众在利益观念上往往会出现非常复杂的情况。一方面,原有的利益观念将产生刚性作用,并得到充分利益,成为新的利益结构形成和发展的阻力和障碍;另一方面,作为原有的利益观念的刚性作用的反面,也会出现一些不合时宜或不正确的观念和行为,比如有的人重利轻义,见利忘义,惟利是图,有的人为富不仁,坑害民众。因此在社会转型变革的重要时期,应该从思想教育入手,加强正确利益观的宣传和教育,引导人们正确看待当前社会利益分化等3社会现象,使社会成员的思想观与改革步伐相协调、相一致,进而推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协调发展;二是利益调节能力。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社会发生的最能影响中国社会稳定和未来走向的,就是社会利益结构和社会阶层结构的剧烈变化与组合,阶层之间,行业之间,地区之间的利益差距逐步扩大。因此,提升领导干部协调利益关系能力,调整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调整和缩小人们之间的利益差距对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政策,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采取多种形式,听取社会方面的意见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体的利益,高度重视和维护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坚决打击各种损害违法行为;三是利益控制的能力。利益控制能力只要是领导得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打击违法犯罪,处理突出事件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主要是通过法律和道德对人们的利益的行为进行控制。法律作为社会规范的重要形式、规定人们行为方式,协调人们的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的基本程序,通过加强法制建设,强化对利益主体的法律约束,引导人们以合法的手段和方式获取利益,防止在利益的取得过程中采取权钱交易等非法手段,减少社会利益行为的矛盾和冲击。道德是引导人们合理确定利益目标,选择利益行为的内在约束力量。各级领导干部要注重加强对人民群众的道德建设,约束、规范人们的利益动机和利益行为,正确处理利益关系;四是利益补偿能力。在我国经济体制转型和社会结构变化中,出现收入差距扩大,城乡差距扩大和地区差距扩大等现象,有的是在实施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时难以避免的,有的是各地党政组织在领导改革开放时某些不恰当的决策带来的。因此,有必要根据不同情况,提供一定的利益补偿,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这种利益补偿4能力最主要的体现要确立一套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利益补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一致,与国家按劳分配的政策相适应;五是利益增长能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矛盾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现阶段利益的矛盾归根到底还是相对落后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利益需要之间的矛盾。因此,协调和解决利益矛盾问题其基础还在于发展生产力,贯彻科学发展观,提高生产力水平,做大蛋糕,也就是增加可供社会不同利益主体分配的利益,只有在以纯利不断增加的基础上协调社会利益关系,才会使社会利益关系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利益增长能力,提升领导干部协调利益关系能力的基础,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发展生产力,做大蛋糕,增加纯利,这样才能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提升领导干部利益关系的能力;六是利益保障能力。保障人民利益是党的领导干部的基本职责,也是必备本领之一,要依法保护合法利益,严厉打击各种获取非利益的行为,维护社会公平公正,建立和完善受损群体的利益补偿机制,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这样才能卓有成效地保障人民利益。2、提升领导干部利益协调能力的必要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益关系出现了两个明显的变化趋势,一方面,伴随着现代化建设取得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人民普遍获得前所未有的实际利益,同时,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化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初步建立,社会利益格局趋向公平合理;另一方面,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等诸多方面的矛盾,贫富差距在城乡、区域、行业、阶层之间逐步拉大,甚至在某些区域和阶层之间过于悬殊,利益的分化已经引发社会利益的矛盾和斗争,使社会不和谐,不安定的因素明显增多,这充分表明,构建和谐利益关系,使社会利益矛盾得到正确处理,5社会公平得到切实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得到切实有效的保障,这些都对领导干部提升协调利益关系的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显得更加紧迫,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1、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提升领导干部协调利益关系能力。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我们已经朝着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迈出了坚定的步伐。今后要继续努力奋斗,确保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我们要建设的小康是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学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生活更加殷实。面对这样一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方位的发展目标,现实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有许多突出矛盾和问题需要解决,特别是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利益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物质财富的大量增加,人们受到了生产力发展所带来的实际利益,但与此同时又感到社会不公现象的增多,不同阶层群体之间的利益矛盾和冲突正成为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当前利益关系矛盾和冲突主要表现为:社会成员之间贫富差距日益扩大,城乡居民贫困问题凸显;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分化明显,社会心理严重失衡;干部腐败现象严重,干群关系上涨,群体事件大幅上升,仅2004年上半年群体事件参与中,农民占32.4%,在岗工人占16.5%,下岗职工15.9%,离退休人员占10.4%,其它人员24.8%,可见工农基本群众占了75.2%,②矛盾和冲突威胁着社会正常秩序,使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如果这些利益矛盾和冲突长期得不到缓和和有效解决,富裕、文明和谐的小康社会就无从谈起。在社会主义社会历史条件下,不同阶层、群体之间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在这种前提下,仍然存在一定的利益差别,每一个阶层、群体都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但是这种利益差别和矛盾应该控制在一定的程序和范围内,不能因其冲突的尖锐化而走向对抗,从而毁掉社会安定团结这个发展的根基。提升6领导干部利益协作能力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客观要求,也是新形势下领导干部经受考验,完成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2、现阶段存在的利益差别必然要求提升领导干部协调利益的能力。利益差别及其表现形式是重要的社会现象,要揭示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必须到生产力生产关系中间去探求,恩格斯指出“每一既定的经济关系首先表现为利益”。③一定的经济关系表现为一定的利益关系,经济关系是利益及利益差别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利益差别的必然性主要表现在:一是生产力不够发达且发展不平衡,是利益差别存在的最根本的物质根源。人们的需要是不断发展的,我国生产力发展迅猛,但对于人的更高需要而言是相对落后的,当社会生产无法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时,就会使人们产生强烈利益追求,利益竞争必然会使人们获得的利益有所差别,而且生产力的不平衡性又决定了各生产单位的自然条件和技术装备水平存在着差别,从而造成利益生产者的利益差别。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所体现的社会利益和个别利益问题的矛盾,是利益差别存在的体制上的原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工的性质及劳动的社会形式,决定了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制度的不健全、不成熟,不同所有制及其实现形式的差别和分配制度、分配方式的差别,使不同的阶层、群体在生产资料所有关系中所处地位、作用的不同,从而造成在劳动产品分配上的差别,除此之外,还有旧式分工残余的造成的城乡差别,工农差别、脑体差别等社会差别,从经济基础上决定了利益差别和矛盾的存在。三是劳动者的自身素质和思想觉悟程度,是利益差别产生及其发展变化的不可忽视的主体条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劳动者凭借个人的素质和能力获得个人生活资料,由于劳动者个人在接受教育、技能培训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别。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从旧社会脱胎而来的,不仅在经济上而且在思想道德上还7带有旧社会遗留下来的痕迹,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利益差别和矛盾的运动方向。概而言之,利益差别及其表现形式是社会发展的客观现象,它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不相适应的这一常态所决定的,追求利益是人类社会一切社会活动的动因,马克思认识“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④一个社会只有让人们获得利益产生差别,不同利益的追求者才会有竞争,社会由此充满生机和活力,并获得发展动力。人类社会实践证明,利益是调动人们生产积极性的最好手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利益差别普遍存在,为我们进行利益协调提供了必要的社会条件,现阶段以利益杠杆来调动人民群众为自己的利益奋斗的积极性就成为我们的必然选择,这就必然要求党的各级领导干部不断提升协调利益关系的能力。3、当前社会利益矛盾凸显必然要求提升领导干部协调利益的能力。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推进,原有计划经济条件下单一的,整体性的社会利益结构被打破,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利益主体多元化。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力地发挥了利益驱动作用,按效率分配已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人”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原动力,区域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以及占有不同资源的不同群体之间利益矛盾以各种形式比较集中地表现出来,一是贫富差距拉大,社会不公平加剧。我国目前的大量社会资源和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而与此同时却存在相当一部分难以保障生活的弱势群体
本文标题:黄明哲 关于提升领导干部协调利益关系能力的思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491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