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夏季肠道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流行病学病人与带菌者是霍乱的传染源。典型病人的吐泻物含菌量甚多,每ml粪便可含107~109弧菌,这对疾病传播起重要作用。轻型病人易被忽略,健康带菌者不易检出,两者皆为危险传染源。潜伏期带菌者尚无吐泻,恢复期带菌者排菌时间一般不长,两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居次要地位。本病主要借水传播,污染的食品和手以及苍蝇等,对传播疾病也起一定作用。男女老幼均对本病易感。在新感染区,成人比儿童易受感染;在地方流行区,儿童发病率较成人为高,临床表现潜伏期1~3天,短者数小时,长者7天,大多急起,少数在发病前1~2天有头昏、疲劳、腹胀、轻度腹泻等前驱症状。古典生物型与0139型霍乱弧菌引起的疾病,症状较严重,埃尔托型所致者,轻型较多,无症状者也多。(一)典型病例病程分为3期。1.泻吐期绝大多数病人以急剧腹泻、呕吐开始。腹泻为无痛性,少数病人可因腹直肌痉挛而引起腹痛不伴里急后重。大便开始为泥浆样或水样,尚有粪质;迅速成为米泔水样或无色透明水样,无粪臭,大便量多,每次可超过1000ml,每日十余次,甚至难以计数。临床表现2.脱水期由于频繁的腹泻和呕吐,大量水和电解质丧失,病人迅速出现脱水和微循环衰竭。病人神志淡漠、表情呆滞或烦躁不安,儿童可有昏迷。3.恢复期病人脱水得到及时纠正后,多数症状消失而恢复正常,腹泻次数减少,甚至停止。声音恢复、皮肤湿润,尿量增加。约1/3病人有反应性发热,极少数病人,尤其是儿童可有高热。并发症(一)肾功能衰竭由于休克得不到及时纠正和低血钾所引起,表现为尿量减少和氮质血症,严重者出现尿闭,可因尿毒症而死亡。(二)急性肺水肿代谢性酸中毒可导致肺循环高压,后者又因补充大量不含碱的盐水而加重。(三)其他低钾综合征、心律不齐及流产等。预防(一)控制传染源及时检出病人,尽早予以隔离治疗。对密切接触者应严密检疫,进行粪便检查和药物治疗,粪便培养应每日一次,连续2天。(二)切断传播途径加强饮水消毒和食品管理,对病人和带菌者的排泄物进行彻底消毒。此外应消灭苍蝇等传播媒介。预防(三)提高人群免疫力以往应用全菌死菌苗或并用霍乱肠毒素的类毒素疫苗免疫人群,由于保护率低,保护时间短,且不能防止隐性感染和带菌者,因而已不提倡应用。目前国外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制成并试用的有多种菌苗,现仍在扩大试用肠道病毒性脑炎可防可治,不可怕!进入夏季以来,病毒性脑炎进入多发季节,引起病毒性脑炎病原很多,如虫媒病毒、肠道病毒、疱疹病毒(单纯疱疹和带状疱疹病毒),腮腺炎病毒及慢病毒等多种病毒可引起病毒性脑炎,但肠道病毒最为主要。肠道病毒性脑炎肠道病毒由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艾可病毒及新型肠道病毒所组成,其型别很多,引起的疾病多种多样,同一个型别的病毒可以引起不同的临床症状,同一临床症状可由不同型别的病毒引起。目前已进入肠道病毒的高发季节。肠道病毒的一般流行特征1、肠道病毒血清型很多,引起的临床症状多种多样;2、分布广,世界各地均有肠道病毒引起疾病的报告,常呈现散在流行,暴发流行常发生在幼托机构;3.流行季节以夏秋季为主,但一年四季均可发生;4、肠道病毒常引起的疾病以亚临床型为多,大多以不显性感染为主;5、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如脑炎、脑膜炎、心肌炎、心包炎、疱疹性咽炎、手足口病、皮疹和腹泻等等。肠道病毒的一般流行特征6、传播途径:以粪口传播为主,少数可通过呼吸道传播;7、易感人群:人对肠道病毒普遍易感,成人因多次隐性感染,有特异性抗体的存在,14岁以下儿童感染率高,约占80%左右;8、肠道病毒一般引起自限性疾病,病人一般预后良好。肠道病毒性脑炎临床表现许多型别的肠道病毒可引起病毒性脑炎,同时因地区差异,人群的抵抗力存在差异,故患者临床表现呈现多样化,轻重不一。肠道病毒性脑炎病前l~3周多有上呼吸道及胃肠道感染史。患儿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主要表现为脑实质损害及颅内高压。症状多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表情淡漠、嗜睡;重症者神志不清、谵妄、昏迷,有时可出现局限性或全身性抽搐。如及时治疗,预后一般良好。肠道病毒性脑炎的预防方法1、管理传染源:主要是要管好病人及隐性感染者,一般病人的隔离期为2周左右;2、切断传播途径:肠道病毒的传播主要是通过粪口传播,部分型别也可通过呼吸道传播,因此要做好水源、食品、餐具、玩具等的消毒工作。提出做好公共卫生及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疾病流行期间减少公共活动;3、保护易感人群:要做好个人卫生,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要开展爱国卫生和城乡整洁卫生运动,大力改善环境卫生。日常生活注意事项一是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二是不吃生的食物,食品在吃前要煮熟、煮透,尤其贝壳类与甲壳类海产品;三是煮熟的食物要趁热吃,隔夜食物吃前一定要彻底加热;四是所有烹饪器具和食具,使用后应洗涤干净并保持干燥;日常生活注意事项五是生熟食品应分开存放,已消毒食具与未消毒食具需分开存放,防止交叉污染;六是居室要常通风、透气,衣被要常洗晒;七是注意锻炼身体,加强营养,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八是发现孩子出现高烧不退或伴有呕吐、抽搐等症状时,家长要及时送其至正规医院就医,以尽量减少后遗症发生。肠道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个人预防措施)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2.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个人预防措施4.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5.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1.本病流行季节,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2.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3.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尤其清扫厕所)时,工作人员应穿戴手套。清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4.每日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托幼机构及小学等集体单位的预防控制措施托幼机构及小学等集体单位的预防控制措施5.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6.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对患儿采取及时送诊、居家休息的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7.患儿增多时,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根据疫情控制需要当教育和卫生部门可决定采取托幼机构或小学放假措施。1.疾病流行期间,医院应实行预检分诊,并专辟诊室(台)接诊疑似手足口病人,引导发热出疹患儿到专门诊室(台)就诊,候诊及就诊等区域应增加清洁消毒频次,室内清扫时应采用湿式清洁方式;2.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每一位病人后,均应认真洗手或对双手消毒;3.诊疗、护理病人过程中所使用的非一次性的仪器、物品等要擦拭消毒;医疗机构的预防控制措施医疗机构的预防控制措施4.同一间病房内不应收治其他非肠道病毒感染的患儿。重症患儿应单独隔离治疗;5.对住院患儿使用过的病床及桌椅等设施和物品必须消毒后才能继续使用;6.患儿的呼吸道分泌物和粪便及其污染的物品要进行消毒处理;7.医疗机构发现手足口患者增多或肠道病毒感染相关死亡病例时,要立即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机构报告。肠道病毒消毒方法一、环境消毒要点(一)不需要大规模喷洒消毒。(二)只需要对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如门把手、课桌椅、餐桌、婴儿床栏杆、楼梯把手等)、玩具、游乐设施、寝具及书本等做重点性消毒。(三)清洁完毕的物体可移至户外,接受阳光照射,通过紫外线杀灭病毒。肠道病毒消毒方法(续1)二、消毒方法的适用(一)粪便:可用生石灰以1:1的比例与其搅拌均匀消毒。(二)食、饮具:用250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30分钟。(三)生活用具、玩具、校舍、书籍:用500毫克/升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消毒,作用时间30分钟,或用0.3%过氧乙酸作用60分钟,或用紫外线灯直接照射30分钟。肠道病毒消毒方法(续2)(四)患者衣、被单:阳光下暴晒或煮沸20分钟或用500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五)盛放排泻物的容器:用500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浸泡120分钟。(六)饮用水:用1~3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剂如漂白粉、优氯净等作用30分钟。肠道病毒消毒方法(续3)(七)灭蝇:可用5%氯氰菊酯(奋斗呐)、2.5%溴氰菊酯或其他杀虫剂,按说明书使用。(八)生活污水:用50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剂作用120分钟。(九)垃圾:用1000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喷雾作用120分钟。手足口病的消毒处理场所(一)疫源地消毒处理1、灭蚊蝇:可用5%氯氰菊酯、2.5%溴氰菊酯或其他杀虫剂喷雾。2、饮用水:应加强对饮用水的消毒及其水源的管理,怀疑井水污染,加漂白粉(精)的水溶液或泡腾片消毒,投放量为有效氯1~5mg/L,作用30分钟,余氯量0.5~1.0mg/L。3、垃圾: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溶液喷雾作用120分钟。可焚烧物质也可焚烧处理。4、生活用具、交通工具:用500mg/L有效氯消毒剂溶液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一)疫源地消毒处理5、食具:首选煮沸消毒30分钟,250mg/L有效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清水洗净。6、生活污水:用50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剂作用120分钟。7.人畜粪便:采用高温堆肥等方式无害化处理;可用生石灰以1:1的比例与其搅拌均匀消毒。8、盛放排泄物的容器:用5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浸泡120分钟,消毒液要漫过容器。9、患者衣、被单:阳光下暴晒。或用500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可采用15%过氧乙酸熏蒸消毒。(一)疫源地消毒处理10、污染地面、墙:用5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喷雾消毒。用量200ml/平方米。11、空气:房屋经封闭后,用15%过氧乙酸7ml/m3,加热蒸发。熏蒸2h,即可开门窗通风。或以2%过氧乙酸(8ml/m3)气溶胶喷雾消毒,作用30-60分钟。12、手和皮肤:用0.1%--0.5%碘伏溶液,作用时间1分钟-3分钟。必要时,用0.2%过氧乙酸溶液浸泡.擦拭。13、食物:生吃的瓜果、蔬菜类可用0.1%过氧乙酸溶液浸泡10分钟。(二)托幼机构预防性消毒托幼机构是儿童集中的单位,做好环境卫生和消毒是预防和控制本病传播的关键。预防措施在本病流行期间,托幼机构应加强教室及宿舍等场所的通风。加强日常预防性消毒工作对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如门把手、课桌椅、餐桌、婴儿床栏杆、楼梯把手、玩具、游乐设施、寝具及书本)等做重点性消毒。(二)托幼机构预防性消毒1、空气消毒:(1)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每天开窗通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2)紫外线灯每天消毒1-2次:活动室、寝室空气采用紫外线灯消毒,每次照射时间应30分钟。2、用品消毒:(1)玩具消毒:每天1次,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或擦拭30分钟,清水冲洗干净。(二)托幼机构预防性消毒(2)毛巾消毒:每天1次,清洗干净,煮沸消毒30分钟。(3)衣服、被褥:勤换洗衣服,勤洗澡。被褥阳光曝晒,每次30分钟以上。(4)餐具、口杯消毒:每餐消毒1次,可选用流通蒸汽或煮沸(温度100℃)消毒30分钟,或远红外线消毒柜,温度达到125℃,维持30分钟。3、环境消毒:(1)桌椅、床、楼梯扶手、门把手等物体表面:用5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擦拭,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试干净。(二)托幼机构预防性消毒(2)地面消毒每天2次: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拖地。4、儿童洗手: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应备有洗手消毒剂。5、晨检制度:每日晨检,加强全日健康观察,发现可疑患儿时,及时送诊;6、报告制度:发现患儿,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三)公共场所消毒1、住过病人的房间:进行空气消毒和物体表面的消毒,2、住过病人走道的墙壁、地面和所有公用电梯、楼梯: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
本文标题:夏季肠道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4972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