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三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题目加解析)
三年级数学思维训练(1)1、计算:9998+998+99+9+69998+998+99+9+6=(10000-2)+(1000-2)+(100-1)+(10-1)+6=10000+1000+100+10+(6-2-2-1-1)=111102、(1)在加法算式中,如果一个加数增加50,另一个加数减少20,计算和的增加或减少量。(2)在减法算式中,如果被减数增加50,差减少20,那么减数应如何变化?解:(1)50-20=30,和增加30(2)50+20=70,减数增加703、计算:1+2+1,1+2+3+2+1,1+2+3+4+3+2+1,1+2+3+4+5+4+3+2+1,根据上面四式计算结果的规律,求1+2+3+……+99+100+99+……+3+2+1的值。解:1+2+1=4=2×21+2+3+2+1=9=3×31+2+3+4+3+2+1=16=4×41+2+3+4+5+4+3+2+1=25=5×51+2+3+……+99+100+99+……+3+2+1=100×100=10000三年级数学思维训练(2)4、请从3,7,9,11,21,33,63,77,99,231,693,985这12个数中选出5个数,使它们的和等于1995。解:1995-985=1010,1010-693=917,917-231=86,86-77=9,9-9=0,所以,这5个数是9,77,231,693,985。5、有24个整数:112,206,132,318,107,502,189,453,142,334,116,254,168,119,226,445,735,129,813,251,342,901,710,535,问:当将这些整数从小到大排列起来时,第12个数是多少?解:1□□有9个;2□□有4个;从小到大是206,226,251,254,所以从小到大第12个是251。6、从185这个数里减去25以后,再加上21,然后在减去25,再加上21,……,这样一直减下去,减到第()次,得数恰好等于0?解:25-21=4,185-25=160,160/4=40,40+1=41,所以减到第41次,得数恰好等于0。三年级数学思维训练(3)7.参加数学竞赛的某同学的准考证号是一个四位数。已知个位数字是十位数字的3倍,十位数字是百位数字的3倍,并且这个四位数各个数字的和是15,这个同学的准考证号是()。分析:个位数字是十位数字的3倍,十位数字是百位数字的3倍,那么,个位数字是百位数字的9倍,在1~9中,只有9是1的9倍,所以,百位为1,个位为9,十位为3;这个四位数各个数字的和是15,15-1-9-3=2,千位就是2。8.3名工人2小时加工零件18个,要在10小时完成150个零件的加工,需要工人多少名?分析:3名工人2小时加工零件18个,就是说每人每小时加工(18/3)/2=3个,那么一个人10小时可以加工3*10=30个,150个零件在10小时做完就需要150/30=5个人。9.三年五班选举班长,每人投票从甲、乙两个候选人中选择一人。已知全班共有53人,并且在计票过程中的某时刻,甲得到23票,乙得到20票。如果得票多的候选人将成为班长,那么甲最少再得到多少票就能够保证当选?分析:在计票过程中的某时刻,甲得到23票,乙得到20票。说明一共统计了23+20=43张选票,还有52-43=9帐没有统计,因为要想得票多的当选班长,那最少要得到27票。因此,甲最少再得到4票就能够保证当选了。(这里特别要注意到“保证”两个字,必须从最坏的情况考虑)10.城东小学三年五班有65人,在“庆祝建国60周年”拉歌活动中,他们着装白色或红色上衣,红色或蓝色裤子。其中有17人穿白上衣蓝裤子,有34人穿红裤子,29人穿红上衣,那么穿黑上衣红裤子的有多少人?分析:有34人穿红裤子,那么穿蓝裤子的有65-34=31人,有17人穿白上衣蓝裤子,说明还有31-17=14人是穿红上衣蓝裤子,有29人穿红上衣,那么,有29-14=15人穿红上衣红裤子。三年级数学思维训练(4)11.2个篮球的价钱可以买6个排球,9个网球的价钱可以买3个排球。那么,买1个篮球的价钱可以买多少个网球?分析:2个篮球的价钱可以买6个排球,就是说1个篮球的价钱等于3个排球的价钱,9个网球的价钱可以买3个排球,也就是一个排球的价钱等于3个网球的价钱,那么,1个篮球的价钱就等于3×3=9个网球的价钱。12.甲仓存粮78吨,乙仓存粮51吨。甲仓每天运出7吨,乙仓每天运进2吨。那么多少天后两仓的存粮就同样多了?分析:甲仓存粮78吨,乙仓存粮51吨。甲仓库比乙仓库多78-51=27吨,甲仓每天运出7吨,乙仓每天运进2吨。甲乙两个仓库的差距每天缩小7+2=9吨,27/9=3天,3天可以把差距缩小为0,即甲、乙两个仓库就同样多了。13.一笔奖金分一等奖、二等奖。每个一等奖的奖金是每个二等奖奖金的2倍。如果评一、二等奖各两人,那么每个一等奖的奖金是10元;如果评一个一等奖,三个二等奖,那么一等奖的奖金是多少元?分析:每个一等奖的奖金是每个二等奖奖金的2倍,如果评一、二等奖各两人,我们把每个二等奖的奖金看成1份,那么,总奖金就相当于分成了2*2+2=6份,因为这时的一等奖奖金是10元,也就是说二等奖奖金是每个10/2=5元,所以总奖金等于5*6=30元,如果评一个一等奖,三个二等奖,还是以每个二等奖的奖金看成1份,那么这时总奖金就被分成了2+3=5份,每份三等奖奖金就等于30/5=6元,所以,这时的一等奖奖金等于6*2=12元。14。某单位举办迎春茶话会,买来4箱同样重的苹果,从每箱取出6千克后,结果各箱所剩的苹果重量的和,恰好等于原来一箱的重量。那么原来每箱苹果重多少千克?分析:从每箱取出6千克后,结果各箱所剩的苹果重量的和,恰好等于原来一箱的重量。这就相当于说,从每箱取出6千克,就刚好等于取了3箱,也即3箱的重量为6*4=24千克,那么原来每箱重量24/3=8千克。三年级数学思维训练(5)15、小明拿了一根红绳子和一根蓝绳子。红绳子和蓝绳子一共长18米,红绳子比蓝绳子长8米,问红绳子和蓝绳子各长多少米?分析:和差基本问题,和18米,差8米,大数=(和+差)/2,小数=(和-差)/2。解:红绳子=(18+8)/2=13米,蓝绳子=(18-8)/2=5米。16、三个小组共有180人,一、二两个小组人数之和比第三小组多20人,第一小组比第二小组少20人,求第一小组的人数。分析:先将一、二两个小组作为一个整体,这样就可以利用基本和差问题公式得出第一、二两个小组的人数和,然后对第一、二两个组再作一次和差基本问题计算,就可以得出第一小组的人数。解:一、二两个小组人数之和=(180+20)/2=100人,第一小组的人数=(100-20)/2=40人。17、甲、乙两筐苹果,甲筐比乙筐多19千克,从甲筐取出多少千克放入乙筐,就可以使乙筐中的苹果比甲筐的多3千克?分析:从甲筐取出放入乙筐,总数不变。甲筐原来比乙筐多19千克,后来比乙筐少3千克,也即对19千克进行重分配,甲筐得到的比乙筐少3千克。于是,问题就变成最基本的和差问题:和19千克,差3千克。解:(19+3)/2=11千克,从甲筐取出11千克放入乙筐,就可以使乙筐中的苹果比甲筐的多3千克。18、已知△,○,□是三个不同的数,并且△+△+△=○+○,○+○+○+○=□+□+□,△+○+○+□=60,那么△+○+□等于多少?分析:由一、二可知,□是△的2倍,将它代换到三中,就是三个△加2个○等于60,而△+△+△=○+○,所以,△+△+△=○+○=60/2=30,△=10,○=15,□=20。解:△+○+□=10+15+20=45。三年级数学思维训练(6)19、在一个减法算式里,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等于72,而减数是差的3倍,那么差等于多少?分析:被减数=减数+差,所以,被减数和减数与差的和就各自等于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的一半,即: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2。因此,减数与差的和=72/2=36。这样就是基本的和倍问题了。小数=和/(倍数+1)解:减数与差的和=72/2=36,差=36/(3+1)=9。20、有货物45件,分成三堆存放在仓库时,第一堆件数的2倍等于第二堆件数,第一堆比第三堆的件数少5。问每堆各存放多少件?分析:第一堆件数的2倍等于第二堆件数,第二堆是第一堆的2倍;比第三堆的件数少5,第三堆是第一堆多5;和倍问题。解:第一堆的件数=(45-5)/(2+1+1)=10件,第二堆的件数=10*2=48件,第三堆的件数=10+5=15件。21、用中国象棋的车、马、炮分别表示不同的自然数。如果,炮×2=马,马×4=车,车-炮=56,那么“车+马+炮”等于多少?分析:炮×2=马,马是炮的2倍;马×4=车,车是马的4倍,是炮的8倍;车-炮=56,车比炮大56。差倍问题。解:炮=56/(8-1)=8,车=56+8=64,马=8*2=16,车+马+炮=64+16+8=88。22、王老师用100元钱买了2个书包和5个笔盒当奖品,剩下的钱若买一个书包就少2元;若买一个笔盒还多8元,问一个书包的售价是多少元?分析:剩下的钱若买一个书包就少2元;若买一个笔盒还多8元,说明书包比笔盒贵2元+8元=10元,那么,2个书包就要比2个笔盒贵20元,这样,就相当于在100元中扣除20元加8元,正好可以买8个笔盒,所以,每个笔盒的价钱是(100-20-8)/8=9元。解:书包-笔盒练习本=2+8=10元,每个笔盒的价钱是(100-20-8)/8=9元,书包的售价=10+9=19元。
本文标题:三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题目加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5008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