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 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总结
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总结综合实践活动是新课程计划规定的必修课程,它集中体现了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核心目标,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效落实素质教育。但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作为“亮点”的综合实践活动在课程开发、实施与管理等方面都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成为名符其实的“难点”。为了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张扬学生的个性,我们认为学校可以把乡土资源、校园少先队活动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整合,使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化、常态化。自2001年始,我校就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老师们通过几年的实践,逐步形成了富有学校特色、乡土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学生在活动中乐于探究、大胆创新、敢于实践。下面就谈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的一些做法。一、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的几点做法1、利用乡土资源生成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目前大多数学校都有了自主开发的校本课程,但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的校本课程,有其独特之处,必须体现实践性、开放性和生成性。首先,综合实践活动的校本课程开发必须强调学生的参与和实践,不能只依靠老师的设想和经验编写教材。整个开发过程就是学生的自主活动过程。综合实践活动的校本课程在活动内容及活动形式上具有多样性和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一道创生的课程。每一个主题活动的开展不可能根据预定模式机械进行,不同的学生开展相同的主题活动会有不同的过程和结果,所以这个校本课程不是一次完成,而是开展一次完善一点,源源不断地补充新的主题,新的形式,整个课程就是开放的,生成的。我们就选取最贴近学生生活的题材,利用学生每天触摸得到的小镇乡土资源来开展活动,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的乡土校本课程,保证我校综合实践活动正常有序地开展。以乡土资源为内容,开展小课题研究活动,在活动中形成常规的主题探究活动内容,并不断完善,构建综合实践活动的乡土校本课程。首先是广泛征集问题,形成选题,按难易程度编排在3至6年级,每学期两个,搭建了综合实践活动乡土校本课程的框架,师生根据实际情况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展这些主题活动。每个主题活动都有学生讨论生成活动环节,每个活动环节又可以分解成多个小课题供学生选择。合作小组自由选题后制订简单的研究方案,实践探究后学生对自己收集到的原始信息进行分析处理,根据研究所得,把研究成果用适当的形式展示出来,让师生、家长加以评价。主题活动的上一活动环节结束后进入下一活动环节,有选择性地循环小课题研究的有关步骤。通过两个学期一轮的摸索探究,我们把合适的主题探究活动固定下来,使每个年级每学期的主题活动常规化,并把活动方案和学生成果放入资源库,师生在开展下一轮活动时可以参考上一轮的做法,同时鼓励创新,补充调整活动内容。2、整合少先队活动生成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非无本之木,它是在继承了以往学校的各项活动经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新课程实施前,学校就组织了许多活动,如春游、校运会、六一文艺汇演、诗歌朗诵以及各种内容的班队会活动等。这些传统的活动长期根植于学校,由学校根据自身的资源状况进行组织,学校在长期的运作中,无论从活动内容还是组织形式上,都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积累了经验。关注学校各项德育活动、校传统活动及班队会活动,使其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机的组成部分,继承学校传统活动、德育活动等在组织形式、内容上的精华,用它来丰富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内容,同时也为各类活动的课程化提供平台。如我校德育活动中倡导学生尊老爱幼的小孝星评比活动,对此老师们设计了《感恩在行动》为主题的活动。由学校传统读书节活动延伸出以读书、捐书、创办图书角为主要内容的《班级图书角的创办》。3营造合作交流、积极研讨的教研氛围。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全新的课程,许多理念、实施方法老师都不是非常熟悉。对此学校经常邀请学科专家给老师们加强培训,转变教学观念。2002年,余姚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展示会在我校举行,顾遨老师执教的《摄影之门》,何雪芬老师执教的《漫游蝴蝶世界》,毛金莲老师执教的《我为家乡特产做广告》课堂精彩纷呈,学生乐在其中,表现了极大的兴趣。与会专家和代表对我校在综合实践教育上所作的探索与实践做了充分的肯定,对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我们还立项了宁波市综合实践活动课题《通过小课题研究,生成乡土校本课程的实践》,让学生感受家乡的地域风貌和传统习俗,体验民族风情,了解家乡的发展历史;初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基本的人际交往能力、合作能力、自我表现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活动计划、社会调查能力;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实践、不断创新的进取精神以及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使学生关心社会历史现状,初步形成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二、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以来取得的成效1、学生获得终身受用的本领。让学生通过课题设计、寻找资料、动手实验、社会调查等亲身实践来解决实际问题,了解科研的一般流程和方法,尝试与他人交往和合作的乐趣,获得对科研、对社会的直接感受和体验;同时增强了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增强了学生关注家乡、建设家乡的责任意识,培养了学生对个人和对社会的责任感。2、建立了校本课程资源库,保障了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的正常开展。在本课题开展之前,由于精力和时间有限,再加上没有现成的教材,老师们上综合实践课时总感到非常困难,不知怎么上才好。自从本课题开展以来,我们有了常规的活动主题,构建了以乡土资源为背景的校本课程框架,建立了校本课程资源库,每个主题探究的活动方案,学生的一些成果都存放在资源库,老师们再也不用为上什么内容犯愁了,再也不会因为觉得没有什么内容可上而把综合实践活动课挪作它用了。每学期都会有学生非常熟悉、非常感兴趣的乡土话题呈现在他们面前,等着他们去共同探究。师生们越来越感受到了综合实践活动的魅力,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开展得正常有效。3、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建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实践活动课程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教师只有具备了与时代相通的教育理念,才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展本课题时,教师在主题探究的组织过程中具有强烈的生成性,要随时关注学生开展活动的全过程,对学生在实践中提出的新问题及时进行研讨、总结和指导,才能适应综合实践活动课不断生成的教学目标。通过活动,教师们理念更新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同时,在广泛开展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我们还注重撰写有关论文、案例,以此提高指导学生开展各项实践活动的能力。杨丽婷老师撰写的《小课题研究的常见问题和指导策略》一文获宁波市综合论文评比一等奖,《小学生学习方式现状的调查报告》一文获宁波市综合论文评比二等奖,同时还被评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小中高职称,何雪芬老师撰写的《漫游蝴蝶世界》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上发表,论文《精心设计活动方案,激发学生活动兴趣》获宁波市二等奖,顾遨老师撰写的《摄影入门》获宁波市三等奖,毛金莲老师撰写的《我为家乡特产做广告》获宁波市三等奖,徐能杰老师在余姚市综合实践活动优质课评比中获一等奖。学校立项的课题《通过小课题研究,生成乡土校本课程的实践》获宁波市教研室三等奖。三、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存在的问题随着课程的实施,存在的问题也渐渐凸现,我们发现在活动中存在一些困惑和误区,主要是教师怕上综合实践活动课,甚至干脆挪为他用,原因主要有:(1)师资力量薄弱,由于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老师往往还兼任着其他主课,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上还未真正把握,不知道课程的整个过程该如何开展,进行指导?或仍视为单纯的活动课,或等同于学科课程。(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教师的要求很高,部分教师的综合素质与该课程实施还未匹配,或一包到底,或觉得无从着手,不知道在活动实施过程中该如何有效指导、正确评价,业务素质不够。虽然我们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师资培训,但缺少专家引领,摸索过程太过漫长,对学生发展也不利。(3)现有的评价机制还不够完善,对教师的评价仍强调学科教学质量,而往往忽视了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正出于此,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不容乐观,很难得到老师和家长们的欢迎。(4)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安全问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践性原则决定了相当一部分活动需要在课外开展,有些活动在开展过程中缺少老师的现场监护,这就导致了学生家长对孩子安全的担忧。
本文标题: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总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5011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