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 10803综采工作面采后总结
习水县庆华煤矿10803综采工作面采后总结编制:审核:总工程师:矿长:编制单位:生技科时间:2016年6月1日110803综采工作面采后总结一、工作面概况10803综采工作面所采煤层为二叠系上统龙潭组二段C8煤层,2015年1月1日开始回采,2016年5月20日回采结束。工作面位于一水平一采区北翼,两顺槽沿煤层走向布置;切眼沿倾向布置,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综合机械化开采,全部垮落管理顶板。该采面为2014年布置接替采面,实际走向长565m,倾向长度93m,面积52545m2,工作面储煤量16.937万吨,回风巷以上为本矿10801采空区,走向前端为本矿采区边界。二、煤层情况10803综采工作面所采煤层为龙潭组二段C8煤层,黑色、褐黑色,块状,半亮~光亮型,油脂光泽,细~中条带结构,局部宽条带结构,具贝壳状及参差状断口:较坚硬。煤厚2.0~2.45m,平均2.27m。上距5号煤层25m左右,顶板为深灰色薄层状炭质泥岩,粉砂质泥岩,底板为灰、深灰色薄层状炭质泥岩。煤层结构简单,为单一煤层;煤层厚度稳定,为本矿主采煤层。煤层走向为26~33°,一般为29°,倾向130°左右,倾角11~14°,一般为12°;工作面内煤层最大埋深387m,2最小埋深87m。三、煤层顶底板情况伪顶:0.0~0.3m碳质泥岩,局部产植物化石碎片,遇水易软化,长期露空易风化,回采时随采随落。岩石的普氏硬度2~3。直接顶:直接顶为深灰色薄层状炭质泥岩,粉砂质泥岩。岩石的普氏硬度为4~6。老顶:上距C5煤层25m左右,再以上距长兴组灰岩24~36m左右,以上至地面厚度为310~504m。直接底:直接底为0.5m~1.0m厚的铝质泥岩,主要以铝质泥岩为主,局部为粉砂质泥岩,部份区域含菱铁矿结核、楔羊齿植物化石,腕足类动物化石,岩石的普氏硬度为4~6。老底:下距C12煤层为15~22m,距茅口组灰岩约5m,细晶灰岩夹透镜状灰岩、燧石团块灰岩。岩石的普氏硬度为4~6。四、水文地质情况10803工作面回采期间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无较大的变化,工作面上覆无强含水层,无承压水,无地表水体,无河流通过,主要充水源为顶板砂岩裂隙水,水源受大气降水和工作用水补给,工作面从始采至结束,最小涌水量为0.5m3/h,3最大涌水量为1.5m3/h,平均为1m3/h,对工作面回采无影响。五、其它地质情况影响回采的地质情况瓦斯10803工作面回采期间绝对瓦斯涌出量较低煤尘煤尘无爆炸危险性。煤的自燃三类不易自燃。煤质SM地温正常地压正常普氏硬度(f)煤层夹矸直接顶直接底1~22~44~64~6六、采出量和损失量1、工作面实际采出煤量:即回采工作面内根据实测计算出来的采出煤量Q面=S面·h·d=163378(吨);式中:Q面——工作面采出煤量;S面——工作面实际采空面积50685m2;h——平均实际煤厚2.27m;d——煤的容重取1.42;2、工作面总损失煤量410803工作面回采期间损失煤量如下2.1、落煤损失,即回采期间丢失在老塘的煤量,主要为回采期间未回收干净丢失在底板的煤量和过断层期间丢失的顶煤,据回采期间统计Q≈336(吨)2.2、煤柱损失,回采工作面回采结束时保留安全煤柱,倾斜长度85.6m,走向长度平均20.5m,计算约≈5656(吨)。3、损失分析:10803采煤工作面煤量损失主要为落煤损失和回采工作面回采结束时保留安全煤柱。落煤损失主要是作面煤厚及夹矸的变化,采煤过程中没有割完底煤。4、回采率和总损失率计算:损失率(%)=损失量÷工作面实际储煤量×100%=5952÷169370×100%=3.51%回采率(%)=100%-3.51%=96.49%根据工作面回采率要求,10803采面煤层厚度为2.27,属于中厚煤层,回采率不低于95%。本工作面煤炭回收率符合要求。5、储量增减及原因:10803工作面回采地质说明书计算可采储量为169370吨,实际采出煤量为163378吨,比预计采出煤量少5992吨。主要原因:一是回采工作面回采结束时保留安全煤柱,煤柱损5失未列入计算,二是煤层厚度变化大,夹矸厚度的变厚,采煤过程中优化采煤工艺,回收未割干净丢失在底板的煤量。七、对工作面回采地质说明书进行评价根据回采后揭露的资料证实,与回采地质说明书的地质构造、水文地质、煤层情况、顶底板岩性及影响回采的地质情况基本一致,局部煤层及夹矸跟回采地质说明书相比较,变化不大,在回采过程中回采煤量有所减少。八、对勘探、补堪资料进行评价301#钻孔勘探线穿越10803工作面,该回采工作面的煤层厚度、顶底板岩性、水文地质与301#钻孔勘探线基本相符。九、附图:1、10803工作面损失量计算图2、10803采面平面图3、10803采面开煤系地层综合柱状图10803工作面损失量计算图110803采面平面图平均三10803采面煤系地层综合柱状图T1y2T叠系二PP2B3表土泥质粉砂岩泥岩泥质粉砂岩灰岩水文地质特征描述工程地质特征描述厚度不大,含少量孔隙水,富水性弱。工程地质条件差,建井时以避让为主。含少量裂隙水,富水性弱。工程地质条件一般,建井时注意避让破碎带。由3段灰岩和2段泥质粉砂岩组成。灰岩为灰至浅灰色、中厚层状,夹泥质灰岩及泥灰岩;泥质粉砂岩为灰至深灰色、薄至中厚层状,夹粉砂质泥岩及泥岩。灰岩中含一定的岩溶裂隙水,富水性中等。灰岩段工程地质条件较好,泥质粉砂岩段工程地质条件一般,建井时注意避让破碎带及岩溶发育段。泥质粉砂岩为灰绿、黄灰色薄层状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及泥岩。含少量裂隙水,富水性弱。工程地质条件一般,建井时注意避让破碎带。下统上统中统P3灰岩B1含一定的岩溶裂隙水,富水性中等。灰岩段工程地质条件较好。2煤黑色,块状、碎块状,细条带状结构,半亮型,玻璃光泽,含泥岩夹矸0-1层,一般1层,厚0.26-0.41m。5煤黑色,块状、碎块状,细条带状结构,半亮型,玻璃光泽,不含夹矸,含硫低。8煤黑色、碎块状,细条带状结构,半暗型,玻璃光泽,含夹矸0-2层,含硫高。12煤B21.91~4.873.37泥岩粉砂质泥岩灰色、浅灰色、薄至中厚层状泥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中上部夹1至2层灰岩及泥灰岩,中下部夹一层不可采煤层。泥岩粉砂质泥岩浅灰色、薄层状泥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中下部夹一层煤线。灰、浅灰、深灰色薄至中厚层状泥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互层,中上部、中部及中下部各夹一组煤线,个别煤线存在零星可采点。泥岩、粉砂泥质岩、泥质粉砂岩灰、浅灰、深灰色薄至中厚层状泥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互层,含3至4组煤线,个别煤线存在零星可采点。铝土质泥岩灰色、褐色、棕灰色铝土质泥岩,富含星点状、团块状黄铁矿结核,是对比12煤层的可靠标志。泥岩、粉砂泥质岩、泥质粉砂岩地层系统厚度(m)柱状1:500煤层及标志层编号累厚最小~最大系统组段岩性描述灰黄、土黄色粘土、亚粘土、砂土亚砂土及碎石、漂石等组成。以紫色~暗紫色泥质粉砂岩为主,间夹泥岩、粉砂质泥岩,薄层状,具水平纹理、脉状层理及透镜状层理。灰色、深灰色、中至厚层状细晶灰岩,含燧石结核,夹薄层钙质泥岩及粉砂质泥岩。产大量腕足瓣鳃类等动物化石。黑色,块状、碎块状,细条带状结构,半暗型,似金属光泽,含泥岩夹矸0-1层,一般1层,厚0.25-0.64m。灰岩,浅灰、灰色,中厚~厚层状,细晶~粗晶结构。上部含燧石团块。产腕足、珊瑚、腹足、蜓等动物化石。与上覆煤系地层呈假整合接触关系。叠九级滩段T1y3夜郎组T1系玉龙山段沙堡湾段T1y1长兴组P3c100龙潭组P3l
本文标题:10803综采工作面采后总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5016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