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矿业工程 > 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研讨培训第三章
《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编写专家组《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研讨培训第三章冲击危险性预测、监测、效果检验第一章总则第二章一般规定第三章冲击危险性预测、监测、效果检验第四章区域与局部防冲措施第五章冲击地压安全防护措施第六章附则第三章冲击危险性预测、监测、效果检验(44-55条)第四十四条第四十四条冲击地压矿井必须进行区域危险性预测(以下简称区域预测)和局部危险性预测(以下简称局部预测)。区域预测即对矿井、水平、煤层、采(盘)区进行冲击危险性评价,划分冲击地压危险区域和确定危险等级;局部预测即对采掘工作面和巷道、硐室进行冲击危险性评价,划分冲击地压危险区域和确定危险等级。[解读](1)本条是关于冲击地压矿井必须进行冲击地压危险的区域预测与局部预测的规定。属于对《规程》第二百三十四条的补充规定,强调必须。第四十四条(2)依据:冲击地压矿井在水平、采(盘)区和煤层的开拓设计和开采的两个阶段,需要根据冲击危险性实施区域性防范措施,其依据是冲击地压矿井的区域危险性预测结果。在回采工作面、巷道和峒室的设计、采掘及维护两个阶段,也需要根据冲击危险性实施局部性防范措施,其依据是冲击地压矿井回采工作面、巷道和峒室的局部危险性预测结果。冲击地压区域与局部预测要为冲击地压监测与防治方案制定奠定基础。第四十四条(3)实际执行要点明确了“区域”与“局部”范围和对象:区域,即矿井、水平、煤层、采(盘)区;局部,即采掘工作面和巷道、硐室。明确了“预测”=“评价”:评价,给出冲击地压危险区域和确定危险等级第四十四条区域预测局部预测开拓设计前采掘活动前时机目的指导区域防范指导局部防治开拓方式采掘部署开采顺序采煤方法与工艺采区巷道布置开采顺序煤层钻孔卸压煤层爆破卸压煤层注水顶板爆破预裂巷道防冲支护底板卸压保护层选择对象矿井水平煤层采(盘)区工作面巷道硐室区域预测(评价)≠局部预测(评价)第四十五条[解读](1)本条是关于冲击地压危险区域预测与局部预测方法和预测结果分类的规定。根据不同的预测结果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第四十五条区域预测与局部预测可根据地质与开采技术条件等,优先采用综合指数法确定冲击危险性,还可采用其他经实践证明有效的方法。预测结果分为四类:无冲击地压危险区、弱冲击地压危险区、中等冲击地压危险区、强冲击地压危险区。根据不同的预测结果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第四十五条(2)执行要点:强调了冲击危险性影响因素:地质与开采技术条件明确了预测方法:优先采用综合指数法确定冲击危险性,还可采用其他经实践证明有效的方法。明确了评价结果分级:预测结果分为四类:无冲击地压危险区、弱冲击地压危险区、中等冲击地压危险区、强冲击地压危险区。强调了分区管理原则:根据不同的预测结果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第四十五条采煤方法巷道布置顶板管理方法采掘顺序煤柱……地质因素开采因素管理因素冲击地压影响因素冲击地压影响因素开采深度煤岩物理力学性质煤岩层的结构特点顶板岩层的厚度断层煤层厚度变化褶曲……第四十五条地质因素及指数序号影响因素因素说明因素分类评估指数1W1同一水平煤层冲击地压发生历史(次数/n)n=00n=112≤n<32n≥332W2开采深度hh≤400m0400m<h≤600m1600m<h≤800m2h>800m33W3上覆裂隙带内坚硬厚层岩层距煤层的距离dd>100m050m<d≤100m120m<d≤50m2d≤20m34W4煤层上方100m范围顶板岩层厚度特征参数Lst,Ls<50m050m<Lst≤70m170m<Lst≤90m2Lst90m3第四十五条地质因素及指数序号影响因素因素说明因素分类评估指数5W5开采区域内构造引起的应力增量与正常应力值之比=(g-)/≤10%010%<≤20%120%<≤30%2>30%36W6煤的单轴抗压强度RcRc≤10MPa010MPa<Rc≤14MPa114MPa<Rc≤20MPa2Rc>20MPa37W7煤的弹性能指数WETWET<202≤WET<3.513.5≤WET<52WET≥53第四十五条煤的单轴抗压强度第四十五条弹性变形能指数第四十五条开采技术因素及指数序号影响因素因素说明因素分类评估指数1W1保护层的卸压程度好0中等1一般2很差32W2工作面距上保护层开采遗留的煤柱的水平距离hzhz≥60m030m≤hz<60m10m≤hz<30m2hz<0m(煤柱下方)33W3工作面与临近采空区的关系实体煤工作面0一侧采空1两侧采空2三侧及以上采空34W4工作面长度LmLm>300m0150m≤Lm<300m1100m≤Lm<150m2Lm<100m3第四十五条开采技术因素及指数序号影响因素因素说明因素分类评估指数5W5区段煤柱宽度dd≤3m,或d≥50m03m<d≤6m16m<d≤10m210m<d<50m36W6留底煤厚度tdtd=0m00m<td≤1m11m<td≤2m2td>2m37W7向采空区掘进的巷道,停掘位置与采空区的距离LjcLjc≥150m0100m≤Ljc<150m150m≤Ljc<100m2<50m38W8向采空区推进的工作面,停采线与采空区的距离LmcLmc≥300m0200m≤Lmc<300m1100m≤Lmc<200m2Lmc<100m3第四十五条开采技术因素及指数序号影响因素因素说明因素分类评估指数9W9向落差大于3m的断层推进的工作面或巷道,工作面或迎头与断层的距离LdLd≥100m050m≤Ld<100m120m≤Ld<50m2Ld<20m310W10向煤层倾角剧烈变化(>15°)的向斜或背斜推进的工作面或巷道,工作面或迎头与之的距离LzLz≥50m020m≤Lz<50m110m≤Lz<20m2Lz<10m311W11向煤层侵蚀、合层或厚度变化部分推进的工作面或巷道,接近煤层变化部分的距离LbLb≥50m020m≤Lb<50m110m≤Lb<20m2Lb<10m3第四十五条冲击危险性评价方法综合指数法冲击地压危险状态等级评定地质条件对冲击地压危险状态的影响程度:开采技术条件对冲击地压危险状态的影响程度:冲击地压危险状态等级评定综合评价Wt=max{Wt1,Wt2}111max11niiniit221max12niiniit~0.50.5~0.750.75冲击地压危险等级无弱中等强第四十五条Wt危险等级建议措施0.25无冲击地压危险按无冲击地压危险采区管理,正常进行设计及生产作业。0.25~0.5弱冲击地压危险要考虑冲击地压影响因素进行优化设计,还应满足:1.配备必要的监测检验,治理设备。2.制定监测和治理方案,作业中进行冲击地压危险监测、解危和效果检验。0.5~0.75中等冲击地压危险考虑冲击地压影响因素进行设计,合理选择巷道及硐室布置方案、工作面接替顺序;优化主要巷道及硐室的技术参数、支护方式、掘进速度、采煤工作面超前支护距离及方式等。还应满足:1.配备完备区域与局部的监测检验设备和治理装备。2.作业前对采煤工作面支承压力影响区、掘进煤层巷道迎头及后方的巷帮采取预卸压措施。3.设置人员限制区域、确定避灾路线。4.制定监测和治理方案,作业中进行冲击地压危险监测、解危和效果检验。第四十五条Wt危险等级防治措施0.75强冲击地压危险考虑冲击地压影响因素进行设计,合理选择巷道及硐室布置方案、工作面接替顺序等;优化巷道及硐室技术参数、支护方式和掘进速度等;优化采煤工作面顶板支护、推进速度、超前支护距离及方式、采放煤高度等参数。还应满足:1.配备完备区域与局部的监测检验设备和治理装备。2.作业前对采煤工作面回采巷道、掘进煤层巷道迎头及后方的巷帮实施全面预卸压,经检验冲击地压危险解除后方可进行作业。3.制定监测和治理方案,作业中加强冲击地压危险的监测、解危和效果检验措施;监测对周边巷道、硐室等的扰动影响,并制定对应的治理措施。4.设置躲避硐室、人员限制区域、确定避灾路线。如果生产过程中,经充分采取监测及解危措施后,仍不能保证安全时应停止生产或重新设计。第四十六条第四十六条冲击地压矿井必须建立区域与局部相结合的冲击危险性监测制度,区域监测应当覆盖矿井采掘区域,局部监测应当覆盖冲击地压危险区,区域监测可采用微震监测法等,局部监测可采用钻屑法、应力监测法、电磁辐射法等。[解读](1)本条是关于冲击地压矿井建立区域和局部冲击危险性监测制度的规定,是针对《规程》第二百三十五条制定的新增条款,明确了冲击地压矿井建立区域和局部监测制度的要求和方法。第四十六条(2)实际执行要点强制性:必须建立,区域监测与局部监测相结合,具有不可替代性。明确了区域冲击地压危险性监测范围及方法:区域监测应当覆盖矿井采掘区域,可采用微震监测法等明确了局部冲击地压危险性监测范围及方法:局部监测应当覆盖冲击地压危险区,可采用钻屑法、应力监测法、电磁辐射法等第四十六条区域监测主要采用微震监测法,区域监测应当覆盖矿井采掘区域,能兼顾全矿井范围内其它具有诱发如采空区塌陷、区域断层地震等破坏性动力灾害的区域。第四十六条局部监测应当覆盖冲击地压危险区。第一组第二组第十组第十一组组更换[解读](1)本条是关于采用微震监测法进行冲击地压区域监测的规定,是针对《规程》第二百三十五条制定的新增条款,明确了采用微震监测法进行冲击地压区域监测的布置与功能要求。第四十七条采用微震监测法进行区域监测时,微震监测系统的监测与布置应当覆盖矿井采掘区域,对微震信号进行远距离、实时、动态监测,并确定微震发生的时间、能量(震级)及三维空间坐标等参数。第四十七条覆盖范围要求采用微震监测法进行区域监测时,其监测与布置应当覆盖矿井采掘区域。由于采掘活动区域的实时变动,微震监测台网也应实时进行调整,并且每两年至少对微震台网进行一次优化布置。监测区域震动信号范围监测目的采区大于500m范围的震动信号(低频)评估多个工作面开采影响区内的冲击危险性回采工作面500m范围内的震动信号(中频)评估本工作面开采影响区内的冲击危险性掘进工作面200m范围内的震动信号(高频)评估本掘进工作面影响区内的冲击危险性第四十七条第四十八条采用钻屑法进行局部监测时,钻孔参数应当根据实际条件确定。记录每米钻进时的煤粉量,达到或超过临界指标时,判定为有冲击地压危险;记录钻进时的动力效应,如声响、卡钻、吸钻、钻孔冲击等现象,作为判断冲击地压危险的参考指标。[解读](1)本条是关于采用钻屑法进行冲击地压区域监测的规定,是针对《规程》第二百三十五条制定的新增条款,明确了采用钻屑监测法进行冲击地压的具体要求。第四十八条钻屑法:通过在煤层中打直径为42~50mm的钻孔,根据排出的煤粉量变化规律以及打钻过程中的有关动力效应鉴别冲击危险的一种方法。煤粉量:记录每米钻进时的煤粉量,达到或超过临界指标时,判定为有冲击地压危险;第四十八条钻屑法记录表第四十八条钻屑法及其冲击地压危险判断标准钻屑粒度:根据钻屑粒度判断冲击地压危险动力效应:根据声响、卡钻、吸钻、钻孔冲击等现象,判断冲击地压危险。第四十八条31第四十九条采用应力监测法进行局部监测时,应当根据冲击危险性评价结果,确定应力传感器埋设深度、测点间距、埋设时间、监测范围、冲击地压危险判别指标等参数,实现远距离、实时、动态监测。可采用矿压监测法进行局部补充性监测,掘进工作面每掘进一定距离设置顶底板动态仪和顶板离层仪,对顶底板移近量和顶板离层情况进行定期观测;回采工作面通过对液压支架工作阻力进行监测,分析采场来压程度、来压步距、来压征兆等,对采场大面积来压进行预测预报。[解读](1)本条是关于采用应力监测法进行冲击地压区域监测的规定,是针对《规程》第二百三十五条制定的新增条款,明确了采用应力监测法进行冲击地压局部监测的布置与功能要求。第四十九条应力监测法局部监测要求监测区域的选择依据:冲击危险性评价结果测点(应力传感器)布置参数埋设深度测点间距埋设时间监测范围冲击地压危险判别指标系统功能要求:远距离实时动态应力传感器应深入至巷道帮部应力集中区,帮部压力传感器
本文标题: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研讨培训第三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5059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