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新泰市翟镇煤矿北部边界附近开采情况汇报1
1新泰市翟镇煤矿关于北部边界开采情况的汇报泰安市煤炭工业管理局:现将新泰市翟镇煤矿关于井田范围有关批复文件及北部边界开采情况汇报如下:一、概况新泰市翟镇煤矿位于新泰市泉沟镇境内,隶属泰丰矿业集团公司,于1973年建井,1975年投产,由原新泰县翟镇煤矿自行设计、施工建设。前后经过两次扩界,井田走向长度1.1km,南北宽0.2-0.7km,面积1.293km2,可采煤层6、8、11、13、15、16煤层。建井初,根据地方煤矿申批报告书,经山东省革命委员会煤炭工业局1973年5月1号批复,同年由原新泰县翟镇公社建设翟镇煤矿,其范围:东起F5断层,西至F17,北起F16号断层,南至F17-1断层内的11、13、15、16煤层。1987年原泰安市煤炭工业公司批准其扩界(泰煤生字(1987)第13号文),将四槐树煤矿东北部边角煤划归翟镇煤矿开采。1999年山东省煤炭工业局批准扩层开采矿井范围内的6煤层(鲁煤生(1999)第183号文)。2004年经申请审批,山东省国土资源厅以鲁国土资矿字〔2004〕3号文,将原果都煤矿(已关闭)剩余资源划给翟镇煤矿开采。二、矿井开采2(一)、矿井边界划定情况1、矿井自建井开采至1999年期间按照山东省革命委员会煤炭工业局1973年5月1号的批复,依据批复的断层为自然边界,留足边界煤柱,依法进行开采;自1999年以来,根据地质矿产部办公厅[1998]26号文,按照采矿许可证划定的拐点坐标范围内留足边界煤柱进行开采。与相邻泉沟煤矿坐标重叠部分,两矿签订了安全开采协议,两矿均以F17号断层为自然边界,留足保护煤柱。2、四邻关系:矿井北与泉沟煤矿相邻,以拐点坐标点①②③的连线为界,中间由F16断层相隔;东与红旗煤矿相邻,以拐点坐标点③④⑤⑥的连线为矿界,中间由F5断层相隔;南与崖头煤矿相邻,以拐点坐标点⑥、⑦、a、b、c连线为界,中间有F18断层相隔;西部与四槐树煤矿相邻,以a、13、1拐点坐标连线点为界,中间以F17断层相隔。三、矿井开采情况在有地质矿产部办公厅[1998]26号文实行拐点坐标以前,我矿与四槐树煤矿以F17断层为界,界内的11层、13层、15层及16层煤于1995年以前已开采完毕;与泉沟矿以F16断层为界,界内的11层、13层、15层煤于1997年以前已开采完毕;6煤层及16煤层严格在划定的拐点坐标范围内开采。1、北与四槐树煤矿相邻段,依据1973年5月1号山东省革命委员会煤炭工业局的批复,依F17号断层为自然边界的,F17号断层为正断层,落差70-120米,倾角75-85度,倾向北,开采煤层分别是11、13、15、16煤层,11煤层与13煤层间距平3均40米,根据计算13煤层断煤交线比11煤层断煤交线北移8米,11煤层1976-1979年开采完毕;13煤层与15煤层间距平均10米,15煤层断煤交线比13煤层断煤交线北移1.8米,15煤层与16煤层间距平均1.5米,16煤层断煤交线比15煤层断煤交线北移0.9米。13煤层于1986-1988年6月开采完毕;15煤层于1987-1988年12月开采完毕;16煤层于1994-1995年开采完毕。2、北与泉沟煤矿相邻段,依据1973年5月1号山东省革命委员会煤炭工业局的批复,依F16号断层为自然边界。F16号断层为正断层,落差120-170米,倾角70度,倾向北,开采的11、13、15煤层,11煤层与13煤层间距平均40米,根据计算13煤层断煤交线比11煤层断煤交线北移23米,13煤层与15煤层间距平均10米,15煤层断煤交线比13煤层断煤交线北移5.8米,15煤层与16煤层间距平均1.5米,16煤层断煤交线比15煤层断煤交线北移0.9米,分别为:51101工作面于1992-1993年9月开采完毕;51301工作面于1995年1-9月开采完毕,51501工作面于1996年4-1997年1月开采完毕。实施拐点坐标后51601工作面于2003年5月开采完毕;51604工作面于2004年1-2月开采完毕;于50601工作面于2005年开采。3、我矿自建矿以来,严格在划定的井田范围内开采,无超层越界行为。新泰市翟镇煤矿2008年11月19日
本文标题:新泰市翟镇煤矿北部边界附近开采情况汇报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5065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