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1复习提纲第一章走进细胞第二章细胞的化学组成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和物质一、组成细胞的原子和分子1、细胞中的大量元素C、H、O、N、P、S、K、Ca、Mg2、细胞中的微量元素Fe、Mn、Zn、Cu、B、Mo、Ni3、组成生物体的最基本元素:C元素。(碳原子间以共价键构成的碳链,碳链是生物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称为有机物的碳骨架。)4、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C、H、O、5、缺乏必需元素可能致病。如:克山病(缺硒)、抽搐(缺钙)、植物花而不实(缺硼)6、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统一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元素是生物界特有的。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和自然界中含量相差很大。二、细胞中的无机化合物:水和无机盐1、水:(1)含量:占细胞总重量的60%-90%,是活细胞中含量是最多的物质。(2)形式:自由水、结合水自由水:是以游离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的水。*作用:①良好的溶剂;②参与细胞内生化反应;③物质运输;④维持细胞的形态;⑤体温调节结合水:是与其他物质相结合的水。作用是组成细胞结构的重要成分。(结合水的含量增多,可以使植物的抗逆性增强)2、无机盐(1)存在形式:离子(2)作用①与蛋白质等物质结合成复杂的化合物。(如Mg2+是构成叶绿素的成分、Fe2+是构成血红蛋白的成分、I-是构成甲状腺激素的成分。②参与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如钙离子浓度过低肌肉抽搐、过高肌肉乏力)第二节细胞中的生物有机物一、糖类(主要的能源物质)1、元素组成:由C、H、O3种元素组成。2、分类:单糖、二糖、多糖单糖:不能水解的糖核糖动植物细胞组成核酸的物质。葡萄糖(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脱氧核糖、核糖、果糖()植物细胞特有、半乳糖(动物细胞特有)二糖:水解后能够生成二分子单糖的糖。蔗糖、麦芽糖(植物细胞特有)、乳糖(动物细胞特有)多糖:水解后能够生成许多个单糖分子的糖。淀粉(植物细胞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纤维素(植物细胞壁的基本组成成分)、糖原(动物细胞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附:二糖与多糖的水解产物:蔗糖→1葡萄糖+1果糖麦芽糖→2葡萄糖乳糖→1葡萄糖+1半乳糖淀粉→麦芽糖→葡萄糖纤维素→纤维二糖→葡萄糖糖原→葡萄糖3、功能:糖类是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的主要能量来源。(另:能参与细胞识别,细胞间物质运输和免疫功能的调节等生命活动。)4.糖的鉴定:(1)淀粉遇碘液变蓝色,这是淀粉特有的颜色反应。(2)还原性糖(单糖、麦芽糖和乳糖)与斐林试剂在隔水加热条件下,能够生成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配制:0.1g/mL的NaOH溶液(2mL)+0.05g/mLCuSO4溶液(4-5滴)使用:混合后使用,且现配现用。实验材料的选择:无色含还原糖量高,如:苹果、梨二、脂质1、元素组成:主要由C、H、O组成(C/H比例高于糖类),有些还含N、P2、分类:脂肪、类脂(如磷脂)、固醇(如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等)3.功能:脂肪:细胞代谢所需能量的主要储存形式;保温;缓冲压力;减缓脏器之间的摩擦;类脂中的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物质。固醇:在细胞的营养、调节、和代谢中具有重要作用。4、脂肪的鉴定: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在实验中用50%酒精洗去浮色→显微镜观察→橘黄色脂肪颗粒)三、蛋白质1、元素组成:除C、H、O、N外,大多数蛋白质还含有S2、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20种)H氨基酸结构通式:H2N-C-COOH:(R基团有20种)R氨基酸的判断:①同时有氨基和羧基②至少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的区别:R基的不同)3、形成:许多氨基酸分子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肽键(-CO-NH-)相连而成肽链,多条肽链盘曲折叠形成有功能的蛋白质*二肽:由2个氨基酸分子组成的肽链。*多肽:由n(n≥3)个氨基酸分子以肽键相连形成的肽链。*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的原因:组成蛋白质多肽链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的不同;构成蛋白质的多肽链的数目、空间结构不同4.计算:一个蛋白质分子中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氨基酸数-肽链条数。一个蛋白质分子中至少含有氨基数(或羧基数)=肽链条数5.功能: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①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重要物质(羽毛、肌肉、头发);②具有催化作用(酶);③具有运输作用(血红蛋白);④具有信息传递作用(胰岛素、生长激素);⑤具有免疫作用(抗体);6.蛋白质鉴定: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的颜色反应双缩脲试剂:配制:0.1g/mL的NaOH溶液(2mL)和0.01g/mLCuSO4溶液(3-4滴)使用:分开使用,先加NaOH溶液,再加CuSO4溶液。实验材料的选择:豆浆或稀释10倍的蛋清(未稀释的蛋清反应后不容易清洗)四、核酸1、元素组成:由C、H、O、N、P5种元素构成2、基本单位:核苷酸(由1分子磷酸+1分子五碳糖+1分子含氮碱基组成)DNA:1分子磷酸;1分子脱氧核糖;1分子含氮碱基(A、T、G、C)RNA:1分子磷酸;1分子核糖;1分子含氮碱基(A、U、G、C)3、种类: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存在场所(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脱氧核糖核酸DNA脱氧核苷酸(4种)主要在细胞核中(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有少量存在)核糖核酸RNA核糖核苷酸(4种)主要存在细胞质中4、生理功能:储存遗传信息,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原核、真核生物遗传物质都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第三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第一节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一、细胞学说的建立和发展1、发明显微镜的科学家是荷兰的列文•虎克;2、发现细胞的科学家是英国的胡克;3、创立细胞学说的科学家是德国的施莱登和施旺。施旺、施莱登提出“一切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基本单位”。在此基础上德国的魏尔肖总结出:“细胞只能来自细胞”,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这被认为是对细胞学说的重要补充。二、光学显微镜的使用1、方法:先对光:一转转换器;二转聚光器;三转反光镜再观察:一放标本孔中央;二降物镜片上方;三升镜筒仔细看2、注意:(1)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2)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3)物像与实际材料上下、左右都是颠倒的(4)高倍物镜使用顺序:低倍镜→标本移至中央→高倍镜→大光圈,凹面镜→细准焦螺旋(5)污点位置的判断:移动或转动法第二节细胞的类型和结构一、细胞的类型原核细胞:没有典型的细胞核,无核膜和核仁。如细菌、蓝藻、放线菌等原核生物的细胞。真核细胞:有核膜包被的明显的细胞核。如动物、植物和真菌(酵母菌、霉菌、食用菌)等真核生物的细胞。二、细胞的结构1.细胞膜(1)组成:主要为磷脂双分子层(基本骨架)和蛋白质,另有糖链(在膜的外侧)。(2)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原因:磷脂和蛋白质的运动);功能特点:具有选择通透性。(3)功能:控制物质进出;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进行细胞间的交流;保护;(4)制备方法:哺乳动物红细胞低渗溶液破裂法(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2.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有支持和保护功能。3.细胞质: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1)细胞质基质:为代谢提供场所和物质和一定的环境条件,影响细胞的形状、分裂、运动及细胞器的转运等。组成:水、无机盐、脂质、糖类、氨基酸、核苷酸、酶等。(2)细胞器:线粒体(双层膜):内膜向内突起形成“嵴”,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第二、三阶段),含少量DNA。(健那绿染液-专性活细胞线粒体染料-使线粒体呈现蓝绿色)叶绿体(双层膜):只存在于植物的绿色细胞中。类囊体上有色素,类囊体和基质中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含少量的DNA。内质网(单层膜):是有机物的合成“车间”,蛋白质运输的通道。高尔基体(单层膜):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植物中与有丝分裂细胞壁的形成有关。液泡(单层膜):泡状结构,成熟的植物有大液泡。功能:贮藏(营养、色素等)、保持细胞形态,调节渗透吸水。溶酶体(单层膜):含有多种水解酶,是细胞内的消化车间。核糖体(无膜结构):合成蛋白质的场所。中心体(无膜结构):由垂直的两个中心粒构成,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小结:★双层膜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单层膜的细胞器: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非膜的细胞器:核糖体、中心体;★含有少量DNA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含有色素的细胞器:叶绿体、液泡★动、植物细胞的区别:动物有中心体(低等种类的植物细胞也具有中心体);植物特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4.细胞核(1)组成:核膜、核仁、染色质核膜:双层膜,有核孔(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换通道,RNA、蛋白质等大分子进出必须通过核孔。)核仁:与某些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染色质: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关系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表现形态)(2)功能:是遗传物质DNA的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3)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根本区别:是否具有成形的细胞核(是否具有核膜)5.细胞的完整性:细胞只有保持以上结构完整性,才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6、生物膜系统: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三、细胞既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体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第三节物质的跨膜运输一、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1、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①被动运输: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自由扩散:由高浓度→低浓度,即需要浓度梯度;不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如O2、CO2、水、乙醇、甘油、脂肪酸等进出细胞协助扩散:由高浓度→低浓度,即需要浓度梯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②主动运输:即可由低浓度→高浓度,也可由高浓度→低浓度,如各种离子的吸收,小肠吸收葡萄糖、氨基酸,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一般从低到高主动地吸收或排出物质,以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2、大分子和颗粒性物质运输的方式:大分子和颗粒性物质通过胞吞作用进入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向外分泌物质。二、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原理:原生质层(细胞膜、液泡膜、两层膜之间细胞质)相当于半透膜,当外界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将失水,原生质层和细胞壁都会收缩,但原生质层伸缩性比细胞壁大,所以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分开,发生“质壁分离”。反之,当外界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将吸水,原生质层会慢慢恢复原来状态,使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材料用具:紫色洋葱表皮,0.3g/ml蔗糖溶液,清水,载玻片,镊子,滴管,显微镜等方法步骤:(1)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2)低倍镜下观察原生质层位置。(3)在盖玻片一侧滴一滴蔗糖溶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重复几次,让洋葱表皮浸润在蔗糖溶液中。(4)低倍镜下观察原生质层位置、细胞大小变化(变小),观察细胞是否发生质壁分离。(5)在盖玻片一侧滴一滴清水,另一侧用吸水纸吸,重复几次,让洋葱表皮浸润在清水中。(6)低倍镜下观察原生质层位置、细胞大小变化(变大),观察是否质壁分离复原。实验结果: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失水(质壁分离)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吸水(质壁分离复原)质壁分离与复原的作用:检验细胞是否是生活细胞;验证原生质层是半透膜;检验细胞液的浓度;实验设计:用一种溶液同时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KNO3溶液第四章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第一节ATP和酶一、ATP1、功能: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注:生命活动的主要的能源物质是糖类(葡萄糖);生命活动的储备能源物质是脂肪。生命活动的根本能量来源是太阳能。2、结构:中文名:腺嘌呤核苷三磷酸(三磷酸腺苷)构成:腺嘌呤—核糖—磷酸基团~磷酸基团~磷酸基团简式:A-P~P~P(第二个高能磷酸键易断裂释放出大量的能量)3、ATP与ADP的相互转化:酶1ATP=====ADP+Pi+能量注:(1)向右:表ATP水解,所释放的能量用于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向左:表ATP合
本文标题: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5091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