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小学语文提问的设计一、当前课堂提问的主要问题1、提问内容表述笼统,对学生思维没有指向性。很多老师为了突出语文学习的感悟性,往往提出一些过于笼统的问题,例如:“你读懂了什么?”“读了课文后,你知道了什么?”“读了课文后,你想说点什么?”这些问题大多脱离课文的具体情境,未能明确提示学生将自己的生活经验同文本内容联系起来进行思考,不利于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关键要点。不少学生只是依据课文的一些表面信息展开联想,泛泛地谈自己的感悟,连对课文思想内容的深入理解也达不到。2.提问目的不明,过于零散。教师所提的问题含糊或者不到位。除了教师个人素养,诸如语言表达、性格习惯等因素外,还有教师对教材的解读能力存在偏差,致使提问低效。对教材把握不当,使得看似有效的提问成了“表面的繁荣”;有时过于分散了问题,使问题琐碎化,没有提炼出紧紧抓住课文灵魂的核心问题。例如:“请同学们找到课文中最值得我们关注的地方读一读。”老师让孩子们做什么呢?很显然,是想让孩子直奔课文中重点部分。果不其然,孩子们很快就找到并读给老师和同学们听。但是仔细思考一下,针对不同文本,针对不同生活阅历和生活体验的不同的孩子,他们在读课文时,体验是不同的,显然他们所关注的内容也不尽相同。所以,这是一个个性体验的过程,不可能孩子一下子就找对了我们做老师的指向。变成:“课文的哪些词句给你留下了最深的印象?读给我们听。”或者是“课文里哪些词句令你有所感悟呢?读给我们听听”这样一来,孩子们关注的是词句,是文本语言,而不是课文的这个故事情节本身了。老师此时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目标和方向。关注的是学生对文本语言的品味与感悟。三、提问的设计(以阅读课为例)1.依据教学目标设计提问。即设计问题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进行,问题解决什么要明确,表达清楚。教师在授课前要精心设计提问内容和形式,问题要少而精,具有典型性。提问不但有引导学生领会课文内容的作用,而且要使学生受到熏陶感染,学到知识,得到语言训练,最终达到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的目的。课堂提问必须精心设计,触动“神经”。案例:《高的是麦子,矮的是豆荚》是长春版小学语文六年上册第四板块“童年”中的一篇课文,讲述了孩子们淳朴而愉快的乡村生活。感受这乡间孩子们自由、活泼、愉快的心情及其中蕴含的乐趣是本文的内容重点。问题设计上以“默读课文3-11小节,把你认为有趣的句子画出来,并圈出描写生动有趣的词句,简单写写自己的感受”为核心问题,展开教学。2.提问难度——以认知水平为前提课堂提问应当努力构成一组,形成一个由浅入深或由此及彼的系列,使学生易于接受和举一反三。案例:《草船借箭》的第一小节,在齐读后提出问题:(1)思考:这一节写什么?(诸葛亮挺有才干,周瑜很妒忌。)(2)文中哪些词说明诸葛亮的才干和周瑜的妒忌都不是一般的,请把它们圈出来,并议一议。(“挺”“很”)(3)这一小节在文中起什么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原因,也就是周瑜为什么要为难诸葛亮。)这三个问题的提出先从总体上入手,再分析重点词语,最后得出全文事情的起因,由浅入深,学生便于接受。3.问题设计,有启发性。启发性是课堂提问的灵魂。启发性的问题能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能够诱发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达到非说不可的境地。在教《燕子》一文时,为了让学生欣赏课文的语言,并懂得作者如何运用修辞手法把燕子活泼的样子生动地写出来。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启发学生非说不可的问题:如果让老师来描写燕子,我会这样写,一身羽毛,一对翅膀,再加上尾巴,凑成了一只小燕子。你们看,是老师说得好,还是书上说得好呢?为什么?学生一听立即会感到老师说得不如书上写得好,随后他们就会急着去看书,研究书上这样写的好处。例如,有的学生说,老师说得不好,主要是太空洞了,只说出了燕子有羽毛、翅膀和尾巴,没有说出燕子的样子是怎样的,让人听了一点也不明白。有的说,书上写得很形象,作者用上形容词,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燕子活泼机灵可爱的样子生动地描绘出来,使我们一看就明白燕子在春天里自由飞翔的样子。这样,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4、适当进行拓展提问课时有尽而课堂无穷,提问有穷而思考无限。拓展提问是好的课堂提问中必不可少的成分。它可以就教材的内容、主题、结构或写法进行拓展提问,也可以就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体会进行延伸提问,目的是达到拓展语文课堂的时空,并收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如《秋天的怀念》到最后时,可以这样问学生:就要离开课堂,如果现在回过头来再看课题——你心中最终留下的是什么?如果你对“好好活”体悟到了特别的味道,读出了属于你的思考,到那时,你一定能想起老师和你讨论的这个话题,更希望你能想起史铁生,想起他的这篇《秋天的怀念》。人生的道路多么漫长,我们要好好活,有了这样的思考,更需要用人生的脚步丈量,无论怎样,我们为什么要好好活,我们应该怎样好好活,我们好好活出个什么样,这是应该是伴随我们一生思考和体验的问题。这样的结课,“好好儿活”似乎要成为一种主旋律激荡在学生心中,会给他们将来以振奋。教学是一门艺术。高效的课堂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低效或无效的提问是败笔,而有效提问则能成就精品,锦上添花。另外,问题本身也要有拓展性,要发散思维。如《曹冲称象》一文中,小小年纪的曹冲想出了用船代替大秤,用石块和大象的平衡,简单的称出了大象的重量。由此可见曹冲善于观察,善于动脑真是个聪明的孩子。为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结尾处教师安排了拓展课文这一环节,想进一步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如果当时你就在现场,你还有什么好办法,能称出大象的重量?”学生的情绪高涨起来,有的读课文,有的看插图,有的热烈地讨论。一名学生兴奋地站起来,提出了他的新方法:我用士兵来代替石头称象。一名士兵的体重只有一百多斤,用士兵代替石头称,士兵们跑到船上去,不费吹灰之力。最后,只要每个士兵称出自己的体重,全部加起来,就可以知道大象有多重了。这样称不是更快更容易吗?还有同学想到用牛、羊、粮食等等!这不正是学生发散思维之后得到的成果吗?但是在三国时期,能解决这个问题可是太不一般了。所以我们才说曹冲是聪明的!”[拓展延伸,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调动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创造性。]总之,课堂提问的设计技巧,看似随机应变,实际上功夫在课堂之外。所以,语文教师要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做起,吃透教材,认真备课,使我们的教育和教学真正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气氛中更加热爱语文学习。我想,每一位语文教师只要认真研究和不断总结经验,针对自己的教学情况有效地运用好课堂提问,相信无论面对怎样的学生,都会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本文标题:小学语文提问的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5205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