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园林工程 > 沁园春长沙(公开课)
沁园春长沙立志是成才的动力(一)词:词兴起于唐,盛行于宋,配乐歌唱,始称“曲子”或“曲子词”,因句子长短不齐,故又称“长短句”.别称:“乐府”、“长短句”或“诗余”。如《稼轩长短句》《东坡乐府》。•(二)词的组成:•1.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2.词牌是一首词的词调的名称,决定着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词以字数的多少分为小令(58字及以下)、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及以上)。•(三)沁园春:沁园相传为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园,后来被外戚窦宪仗势夺取,有人作诗咏其事,此词牌由此而得名。自读课文,初步感知•注意这些音:•(1)沁园春()•(2)峥嵘岁月()•(3)百舸争流()•(4)怅寥廓()•(5)挥斥方遒()•(6)浪遏飞舟()qìnzhēngrónggěliáokuòqiúè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沁园春·长沙1925年毛泽东2.解释下列加线的词语•(1)层林尽染•(2)漫江碧透•(3)百舸争流•(4)万类霜天竞自由•(5)怅寥廓•(6)谁主沉浮•(7)峥嵘岁月稠•(8)恰同学少年•(9)风华正茂•(10)书生意气•(11)挥斥方遒•(12)指点江山•(13)激扬文字•(14)粪土当年万户侯•(15)到中流击水•(16)浪遏飞舟山上一层层树林经霜变红,像染过一样满江船万物;秋天;争感慨;宇宙的广阔主宰;盛衰不平凡,不寻常;多正当风采才华正激浊扬清意动,把……看作粪土江中心水深流急的地方阻止意志和气概评论国家大事概括全词,展开想象,看看这首词描述了几幅图画?四幅图画:独立寒秋图湘江秋景图峥嵘岁月图中流击水图上阕:立、看、怅、问下阕:忆、记景情志以诗人的活动为主体,找出表现全词线索的动词。整体感知什么是古典诗词中的意象?•古典诗词中,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诗人的聪明往往就在于他能创造一个或一群新奇的“意象”,来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情感。“意象”简释意作者的思想感情象作品中的客观物象诗人的思想感情与客观物象融合,形成意象。意境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和组合所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重点提示:赏析意象请找找本诗中的意象山林江舸鹰鱼万层漫百争流红遍击长空碧透尽染翔浅底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景物的描写顺序和描写手法山上江中天空水底远眺近观仰视俯视静景静景动景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比鲜明这几句中哪些词表现力特别强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提示:分析写景的语言,也就是分析精妙的词的用法。对于景物描写中的静景我们往往要注意形容词和副词;对于动景我们往往要注意动词。生机勃勃之景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遍:红之广拟人手法,写出了色彩浓烈透:水之清争:争先恐后的热闹场面雄鹰展翅奋发,飞之矫健有力;突出了鱼儿自由轻快之态有力地突出了万物蓬勃旺盛的生命力。毛泽东《沁园春.长沙》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鱼翔浅底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词的下阙突出什么人的活动?由哪个字领起?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以天下为己任的强烈的国家责任感。蔑视功名利禄的豪迈气慨。生气勃勃的“少年学子图”最后三句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何作用?设问结尾,采用了象征手法,运用了大胆的夸张,含蓄巧妙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投身革命,急流勇进,担负大任.主题总结景:绚烂多彩,生机勃勃豪情壮志:以天下为己任振兴中华•独湘橘看层漫百•鹰鱼万怅问谁•携忆恰风书挥•指激粪曾到浪
本文标题:沁园春长沙(公开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5220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