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中医扶阳外治法的临床应用思考
中医扶阳外治法的临床应用思考周海丰1胡木明2(1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元之源亚健康医疗中心530023)(2湖南株洲扶阳医疗器械有限公司412000)中医扶阳外治法就是用扶阳的理念来做中医外治疗法,笔者再近20年运用推拿及温灸、贴敷、烫疗、泡浴等中医外治法进行养生保健和治疗的过程中,着重思考和运用扶阳的理念,现汇报如下。1中医外治法的源流中医外治法是祖国医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与中医内治法同等重要的养生治病方法。中医外治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数千年来,为波澜壮阔、延绵起伏的中国传统医学史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并成为最能体现中医学特色的传统医学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仅就治法而言,外治法在该书占据了主导地位。全收记载了近20种外治方法,如药敷、药熨、药膏、药浴、砭刺、针刺、草刺、按摩、导引、闭气、祝由等,尤其针灸疗法所论之详,所述之微,恐其它疗法难与伦比。《阴阳应象大论》“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肉,其次经治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提示了疾病由表入里的特点,也提示治病先治其表、先治其标、先治其外的思路。晋代葛洪著《肘后备急方》,南北朝时外科专著《刘涓子鬼遗方》,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和王焘的《外治秘要》都详细地记载了各种外治法。形成了祖国医学的独特疗法——外治法。后世著作,如宋代《太平圣世惠方》,元代的《外科精义》,明代的《外科发挥》、《外科枢要》,不仅记载了多种外治法,还强调外治法亦应辩证用药,使外治法纳入到了辨证施治的原则之下。吴师机着《理瀹骈文》是清代成就最大、最具影响的一部外治专著,是我国第一部外治疗法专著,堪称“外治之宗”。是书荟萃了80多种不同的外治疗法,如贴、涂、熨、炙、熏、蒸、煮、扑、点、吹、浴、渍、滴、点、仓、扎、掐、吊、刮、拔罐、吐、粘、膏、摄生、导引、精神疗法等,将中医外治法发展到更为系统的阶段。吴师机不仅系统整理和总结千畲年来的外治经验,,并从理论上进行了探讨。他强调外治同样要贯彻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的原则。认为:“凡病多从外人,故医有外治法,经文内取外取并列,未尝教人专用内治也。”又说:“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医理药性无二,而法则神奇变幻。”这些精辟的论述,初步形成了外治的理论,有效地指引着临床运用外治法治疗内病的方向,对外治法的继承发展有较大影响。中医外治法发展到清代,《理渝骄文》外治专著为代表,标志着外治法已进入一个鼎盛时期。2扶阳流派和扶阳思想扶阳学派,原名火神派,起源于清末,昌盛于当代。火神派擅用温热药附子、干姜等扶阳排寒以疗百病,温守、温通则扶阳而逐阴;温潜、温化则益阳而生阴。火神派医家郑钦安、卢铸之、卢永定深得《黄帝内经》和医圣张仲景的重阳奥旨,火神派则不断演变成今日的“扶阳学派”。李可、卢崇汉、刘力红、吴荣祖等人为当下扶阳派的领军人物。扶阳的思想理论核心是“阳主阴从”,“阴主内守,阳主外护,阳密于外,则阴不能相侵,而阴得于固内也。”认为“万病皆损于阳气”,阳气无伤,百病自然不作。李可老中医在首届扶阳论坛上说:“人身皮毛肌肉,经脉官窍,五脏六腑但有一处阳气不到,就是病,这个可以统摄所有病的主要病因。”并说“没有阳气就没有生命,从养生治病的经验来看:阳萎则病,阳衰则危,阳亡则死;所以救阳,护阳,温阳,养阳,通阳,一刻不可忘;治病用药切切不可伤阳。”李可老中医眼中“阳气”就是不管你表里内外,四肢关节,五官九窍,五脏六腑,不管哪一个地方,只要阳气不到位就是病,万物生长靠太阳。扶阳学派认为,阳虚寒湿证十之八九,而阴虚火热证百不见一,不仅是北方人阳虚,南方人阳虚也特别多。现代诸如肿瘤、高血压、心脏病,很多疾病的病因病理,都是机体阳气的虚损、郁结导致的,一般来讲,都是先天阳虚,先天阳气不足,有好些遗传因素,然后再加上后天失调。阳气虚了,机体就有浊阴、有阻滞,把它疏散掉,就行了,疏散的方法就是扶阳,卢崇汉在《扶阳讲记》中讲:卢氏医学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崇尚“阳气宜通”,始终保持在通的状态。“人身立命在于以火立极,治病立法在于以火消阴”,“病在阴者扶阳抑阴,病在阳者用阳化阴”。3中医扶阳外治法的原理3.1外治以扶阳为主内治与外治同理,外治大法亦先别阴阳。吴师机著《理瀹骈文》:外治必如内治者,先求其本,本者何?明阴阳,识脏腑也......,虽治在外,无殊治在内也。现代人由于嗜食生冷、过食肥甘、劳心劳神、房事不节、滥用抗生素激素等原因,阳虚为主要病因、阳虚为主要病机、阳虚为主要症候表现的十居八九。中医外治法各种适应症除刀伤跌扑兽咬虫毒外,中医外治法调治的各种皮肤美容问题、肌肉劳损、骨关节退变、五脏六腑病变以及用中医外治法调理强身抗衰都应该以扶阳为主导思想,以护阳,温阳,养阳,通阳为主要方法。因为中医外治法各种适应症的病因病机大多如李可老中医所言:不管你表里内外,四肢关节,五官九窍,五脏六腑,不管哪一个地方,只要阳气不到位就是病,万物生长靠太阳。正如《灵枢百病始生篇》描述了百病由浅入深层次,就是寒邪侵犯人体之后,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由腑入藏。3.2扶阳外治首推经络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形体、官窍、气血津液等相互关联的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络学说与气血学津液说、藏象学说等,在共同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自成体系,各具特点,同时被此相互补充印证才能比较完整地阐释人体对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规律,有效地指导诊断和治疗。正如《灵枢。经脉》所说“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而《医学入门。运气》也提到“医者不明经络,如夜行无烛。十二经脉是人体经络系统的核心,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十二经脉内属络脏腑,外联络五官九窍及四肢百骸,人体气血通过以十二经脉为中心的遍布全身上下内外的庞大的经络系统,周流不息,渗透灌注到各个组织器官中去,以提共充足的营养和能量,维持和发挥其正常的生理活动。气血依赖经络的传注输送,以多种循行方式和路径,周流全身,发挥其营养,抗御外邪等重要作用。如经络失去正常功能,经气不利,则御邪不力,外邪就会乘机入侵而致病。人体脏腑病变通过经络所反映于体表,相应的官窍和部位表现各种症状和体征。人体脏腑之间是通过经络相互沟通,彼此联系,所以一旦脏腑发生病变,经络即可成为脏腑之间疾病相互传变的途径,使一个脏腑的病变通过经络传至另一个脏腑。经络其阴的特质不明显,阳的特质却显著。经络并无解剖可见的实质,但却可用电阻检测得到。经络系统通过对各种信息地接收,传递,变换等作用,自行调节气血的运行,协调脏腑的关系,以维持人体内外环境对象的平衡,保障健康。若人体的气血阴阳失去协调平衡,通过经络系统的自我调节,仍不能恢复正常者,则发生疾病。当人体发生疾病时,即可针对气血失和,阴阳盛衰的具体症候,运用外治法中的针灸,推拿,导引等方法,通过对适当的穴位施以适量的刺激,以激发经络的调节自律作用,对脏腑功能产生调整作用,使亢奋者得到平抑,或使抑制者转为兴奋。可见,经络学说在指导运用针灸和推拿等中医外治疗法时,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中医扶阳外治法就是要疏通经络的阻滞,调动经络抵御外邪的能力驱除风寒湿等邪气,激发经络之气行、动、活的阳的特性,激发生命的活力,达到祛病延年的功效。3.3阳经为主,阴经亦重阳经用扶阳外治法以“通”为要,以阳化阴。十二经脉中,阳经主六腑,六腑以通为用。火神派卢崇汉讲:人身之疾病虽多,重点却太阳、少阳经,太阳经为人体抵御外邪的第一道屏障,邪犯太阳是疾病的第一阶段。风、寒、湿外邪入侵首犯太阳,进而瘀堵于少阳,造成枢机不利、阴阳失衡,发为如感冒身痛、偏头痛、肩周炎、颈椎病、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等证,外治主要推拿擦法、推法、温灸法、温刮法等消散外邪、疏通经络、松筋解节。阴经用扶阳外治法以“温”为要,扶阳育阴。因饮食生活起居失节或病后失养,导致阴液耗损、阳气式微、阴寒内生,造成五脏六腑机能下降,正常的生理功能发挥不利,引发各种疾病且体质不强、功能早衰。十二经脉中,阴经主五脏,五脏藏阴,以阳为用,故当助阳、补阳,扶阳育阴。阴经处在胸腹、四肢内侧属机体的阴面,缺乏大肌肉运动对气血的推动,故以温为要。例如,温刮手少阴、厥阴经可缓解心神不宁、心慌、胸闷;神阙、气海、关元温灸可调治脾虚湿阻的肥胖、通经、月经不调、宫寒不孕、卵巢早衰等;用温灸、推刮、揉按大腿内侧的三阴经疏散其筋节,对脂肪肝、性机能下降、前列腺增生等有效。当然,辨证施治,阴阳并调,先天肾气后天脾胃之气并重等等,是必要的。如命门神阙同灸,一前一后,一阴一阳,阴阳既济,水火交融。命门为阳经之海—督脉之要穴,命门为执命真火出入之门,生命活力赖此一味真火温煦血脉、气化真元、涤荡阴霾;神阙为阴经之海—任脉之要穴,是五脏六腑之本,元气归藏之根。命门神阙同灸能温通任督二脉,运转周天,起到温煦真元、扶正固本、平衡阴阳的作用,适用于调理亚健康、治未病,尤其适合对体质虚弱、易感冒、性机能下降、月经不调、痛经、宫寒不孕、前列腺增生、胃肠功能紊乱、慢性结肠炎等病症的辅助治疗和康复调理。3.4扶阳外治法的冬病夏治一年四季皆当扶阳,不独阴寒的时节。患有慢性咳喘、胃肠道紊乱、痹症的人多属于阳虚体质即“冬病”,一年四季中,人体在夏季时的阳气最为旺盛,而在这个季节通过一些培补阳气的方法来纠正阳虚体质,常能使“冬病”的发作次数和严重程度得到明显的改善,这便是“夏治”。冬病夏治以当下盛行的三伏天贴敷疗法为代表。其实,针对阴寒病症、阳虚体质实行穴位艾条灸、穴位拔罐、脐疗、刮痧、中药泡浴、药膳、食疗等也是冬病夏治。养生需因天之序,内经云: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夏时节一派火热,人们嗜食生冷,机体阳浮于外,虚寒于内;秋冬时节阳气潜藏、风寒肆虐,机体受寒于外、阳郁于内。冬吃萝卜夏吃姜就是这个缘由。所以,中医扶阳外治法,“春夏治腹,秋冬治肢”,“春夏温足,秋冬温头”。春夏时节注重胸腹部经络穴位的应用和温足,秋冬时节则应注重四肢、腰背和头部的应用。4中医扶阳外治常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中医扶阳外治疗法方法较多,有中医推拿,针刺,艾灸,药物贴敷,刮痧,拔罐,中药烫疗,中药熏蒸,中药泡浴和气功导引法等,可根据体质和病情选择运用。以下问题需注意或禁忌:(一)严重心、脑、肺病患者或极度衰弱者,如严重心功能不全、脑出血急性期、癌症患者出现恶液质者。(二)有出血倾向和血液病患者,如坏血症、白血病,中药外治疗法易导致局部组织内出血。(三)局部有严重皮肤损伤及皮肤病患者,如湿疹、癣、皮疹、脓肿、皮肤冻伤、烫伤等。(四)骨关节病,如骨关节结核、骨肿瘤、严重骨质疏松、骨折患者。(五)诊断不明的急性脊柱损伤,或伴有脊髓症状患者。(六)妊娠3个月以下的孕妇腹腰部,应用时应防止流产。(七)精神疾病不合作者。5中医扶阳外治法的创新与产业化发展在扶阳学派名声鹊起,重燃中医的希望,唤起中医人用纯中医治病的信心的同时,扶阳养生的理念也逐渐深入人心,扶阳理念的开发应用和市场化推广在近几年来发展迅速,已呈产业化发展的趋势。湖南株洲扶阳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扶阳罐用热能、红外线、磁能,替代传统的刮痧、艾灸、推拿疗法,“以罐代手”进行温刮、温灸、温推、温滚、温拨、温揉、温擦、温摩等操作,治疗原发性痛经、更年期失眠、小儿肺脾病症、腰痛疼痛综合症、肩凝症等收到良好的效果。该产品已远销世界各地,国医大师邓铁涛评价扶阳罐:“这就是中医现代化”。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控股成立的广西元之源健康产业有限责任公司,开设元之源亚健康医疗中心等直营、加盟中医养生保健机构20余家,被国家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试点单位。韦贵康、唐农、刘力红、庞军等知名专家教授为元之源提供做强有力的技术理论支撑,开设有中医推拿、亚健康调理系列项目、养生调理系列项目、足部推拿、拔罐、刮痧、中药烫疗、中药熏蒸、中药泡浴等专有特色服务项目,其中尤其注重枢经理论、扶阳理念的推广和扶阳外治的技术应用,扶阳固元、温肾固本、温玉焕颜等项目特别收到欢迎和青睐。元之源中医养生保健市
本文标题:中医扶阳外治法的临床应用思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5237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