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10)授权公告号(45)授权公告日(21)申请号201720804861.4(22)申请日2017.07.05(73)专利权人浙江双林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地址311100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天荷路111号(72)发明人陈芃 陈黄冬 潘劲波 (51)Int.Cl.C02F1/00(2006.01)(54)实用新型名称一体化智能污水处理装置的处理容器(57)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体化智能污水处理装置的处理容器,包括地下罐体和罐体圆盖,地下罐体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延伸管,延伸管的端部设置有端盖,地下罐体的顶面上垂直固定连接有衔接座,衔接座通过第二密封垫连接罐体圆盖,衔接座的内侧面上设置有环形板,第二密封垫限位在环形板和罐体圆盖之间,罐体圆盖转动连接在衔接座上,罐体圆盖内设置有伸缩井,伸缩井与罐体圆盖之间设置有调节管,调节管上设置有预留槽,预留槽上设置有第一密封垫,伸缩井的顶面上设置有顶盖。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不仅可以随意调节伸缩井的高度,满足不同施工深度的安装需要,而且可以完全隔绝地下水,耐腐蚀,使用寿命长,接管方便快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4页CN206872467U2018.01.12CN206872467U1.一体化智能污水处理装置的处理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地下罐体和罐体圆盖,所述地下罐体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延伸管,所述延伸管的端部设置有端盖,所述地下罐体的顶面上垂直固定连接有衔接座,所述衔接座通过第二密封垫连接所述罐体圆盖,所述衔接座的内侧面上设置有环形板,所述第二密封垫限位在所述环形板和所述罐体圆盖之间,所述罐体圆盖转动连接在所述衔接座上,所述罐体圆盖内设置有伸缩井,所述伸缩井与所述罐体圆盖之间设置有调节管,所述调节管上设置有预留槽,所述预留槽上设置有第一密封垫,所述第一密封垫限位在所述预留槽和所述伸缩井的外壁之间,所述伸缩井的顶面上设置有顶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智能污水处理装置的处理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上设置有加强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智能污水处理装置的处理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罐体和所述延伸管的底面上均设置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的截面呈梯形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智能污水处理装置的处理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圆盖、所述调节管和所述伸缩井的侧面上均设置有贯通孔,且三个所述贯通孔同轴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智能污水处理装置的处理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井的顶端设置有定位环。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智能污水处理装置的处理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圆盖绕着所述衔接座360度旋转。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智能污水处理装置的处理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罐体和所述延伸管均为克拉管。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智能污水处理装置的处理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垫和所述第二密封垫的材料均为三元乙丙橡胶材料。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智能污水处理装置的处理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井从下往上向内倾斜5°~15°。权 利 要 求 书1/1页2CN206872467U2一体化智能污水处理装置的处理容器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体化智能污水处理装置的处理容器。背景技术[0002]污水处理是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等各个领域。[0003]现有技术中的污水处理装置处理量较小,而且施工难度大,周期长,维护成本高,不能承受较大的压力。实用新型内容[0004]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体化智能污水处理装置的处理容器的技术方案,不仅可以随意调节伸缩井的高度,满足不同施工深度的安装需要,而且可以完全隔绝地下水,耐腐蚀,使用寿命长,接管方便快捷。[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0006]一体化智能污水处理装置的处理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地下罐体和罐体圆盖,地下罐体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延伸管,延伸管的端部设置有端盖,地下罐体的顶面上垂直固定连接有衔接座,衔接座通过第二密封垫连接罐体圆盖,衔接座的内侧面上设置有环形板,第二密封垫限位在环形板和罐体圆盖之间,罐体圆盖转动连接在衔接座上,罐体圆盖内设置有伸缩井,伸缩井与罐体圆盖之间设置有调节管,调节管上设置有预留槽,预留槽上设置有第一密封垫,第一密封垫限位在预留槽和伸缩井的外壁之间,伸缩井的顶面上设置有顶盖;该处理容器可以随意调节伸缩井的高度,满足不同施工深度的安装需要,同时可以完全隔绝地下水,耐腐蚀,使用寿命长,接管方便快捷,通过对污水处理量的计算确定延伸管的设计长度,并将其固定在地下罐体的两侧,不仅可以提高污水的处理效率,而且可以防止污水溢出,衔接座用于限位罐体圆盖,同时提高了罐体圆盖与地下罐体之间的连接强度,第二密封垫的设计,可以提高罐体圆盖与衔接座之间的密封性能,环形板固定在衔接座的内侧面上,第二密封垫套接在环形板上,然后通过罐体圆盖将第二密封垫压紧,不仅可以起到密封效果,而且不影响罐体圆盖的正常旋转,第一密封垫限位在预留槽内,不仅可以起到固定作用,而且在上下移动伸缩井时不影响第一密封垫与伸缩井之间的密封效果。[0007]进一步,端盖上设置有加强筋,加强筋的设计可以提高端盖整体的强度,提高端盖的径向和轴向的承受压力,防止发生变形而影响处理容器的正常工作。[0008]进一步,地下罐体和延伸管的底面上均设置有加强板,加强板的截面呈梯形状,加强板的设计,可以防止地下罐体和延伸管的底端直接与地面接触而发生变形,加强板提高了地下罐体和延伸管的整体强度,延长使用寿命。[0009]进一步,罐体圆盖、调节管和伸缩井的侧面上均设置有贯通孔,且三个贯通孔同轴设置,贯通孔便于管道的连接安装,采用快速接头提高处理容器的安装效果。[0010]进一步,伸缩井的顶端设置有定位环,定位环的设计增大了顶盖与伸缩井之间连说 明 书1/4页3CN206872467U3接的稳定性,便于施工安装。[0011]进一步,罐体圆盖绕着衔接座360度旋转,罐体圆盖的转动设计便于吊装运输,同时便于后期的维修。[0012]进一步,地下罐体和延伸管均为克拉管,克拉管的设计提高了罐身的强度,可以承受小型机动车的通行。[0013]进一步,第一密封垫和第二密封垫的材料均为三元乙丙橡胶材料。[0014]进一步,伸缩井从下往上向内倾斜5°~15°,此倾斜角度便于伸缩井的安装连接。[0015]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0016]1、该处理容器可以随意调节伸缩井的高度,满足不同施工深度的安装需要,同时可以完全隔绝地下水,耐腐蚀,使用寿命长,接管方便快捷;[0017]2、通过对污水处理量的计算确定延伸管的设计长度,并将其固定在地下罐体的两侧,不仅可以提高污水的处理效率,而且可以防止污水溢出;[0018]3、衔接座用于限位罐体圆盖,同时提高了罐体圆盖与地下罐体之间的连接强度,第二密封垫的设计,可以提高罐体圆盖与衔接座之间的密封性能,环形板固定在衔接座的内侧面上,第二密封垫套接在环形板上,然后通过罐体圆盖将第二密封垫压紧,不仅可以起到密封效果,而且不影响罐体圆盖的正常旋转;[0019]4、第一密封垫限位在预留槽内,不仅可以起到固定作用,而且在上下移动伸缩井时不影响第一密封垫与伸缩井之间的密封效果。[0020]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不仅可以随意调节伸缩井的高度,满足不同施工深度的安装需要,而且可以完全隔绝地下水,耐腐蚀,使用寿命长,接管方便快捷。附图说明[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002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体化智能污水处理装置的处理容器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0023]图2为图1的主视图;[002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0025]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伸缩井与罐体圆盖之间的连接示意图;[0026]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罐体圆盖与衔接座之间的连接示意图;[0027]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0028]图中:1-地下罐体;2-延伸管;3-端盖;4-加强筋;5-加强板;6-顶盖;7-罐体圆盖;8-衔接座;9-伸缩井;10-第一密封垫;11-第二密封垫;12-调节管;13-环形板;14-贯通孔;15-定位环。具体实施方式[0029]实施例1[0030]如图1至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体化智能污水处理装置的处理容器,包括地下罐体1和罐体圆盖7,地下罐体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延伸管2,延伸管2的端部设置有端盖3,端盖3上设置有加强筋4,加强筋4的设计可以提高端盖3整体的强度,提高端盖3的径向和轴向的承受压力,防止发生变形而影响处理容器的正常工作,地下罐体1和延伸管2的底面上均说 明 书2/4页4CN206872467U4设置有加强板5,加强板5的截面呈梯形状,加强板5的设计,可以防止地下罐体1和延伸管2的底端直接与地面接触而发生变形,加强板5提高了地下罐体1和延伸管2的整体强度,延长使用寿命,地下罐体1和延伸管2均为克拉管,克拉管的设计提高了罐身的强度,可以承受小型机动车的通行。[0031]地下罐体1的顶面上垂直固定连接有衔接座8,衔接座8通过第二密封垫11连接罐体圆盖7,衔接座8的内侧面上设置有环形板13,第二密封垫11限位在环形板13和罐体圆盖7之间,罐体圆盖7转动连接在衔接座8上,罐体圆盖7绕着衔接座360度旋转,罐体圆盖7的转动设计便于吊装运输,同时便于后期的维修。[0032]罐体圆盖7内设置有伸缩井9,伸缩井9从下往上向内倾斜5°~15°,此倾斜角度便于伸缩井9的安装连接,伸缩井9的顶端设置有定位环15,定位环15的设计增大了顶盖6与伸缩井9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便于施工安装,伸缩井9与罐体圆盖7之间设置有调节管12,调节管12上设置有预留槽,预留槽上设置有第一密封垫10,第一密封垫10和第二密封垫11的材料均为三元乙丙橡胶材料,第一密封垫10限位在预留槽和伸缩井9的外壁之间,伸缩井9的顶面上设置有顶盖6,罐体圆盖7、调节管12和伸缩井9的侧面上均设置有贯通孔14,且三个贯通孔14同轴设置,贯通孔14便于管道的连接安装,采用快速接头提高处理容器的安装效果;该处理容器可以随意调节伸缩井9的高度,满足不同施工深度的安装需要,同时可以完全隔绝地下水,耐腐蚀,使用寿命长,接管方便快捷,通过对污水处理量的计算确定延伸管2的设计长度,并将其固定在地下罐体1的两侧,不仅可以提高污水的处理效率,而且可以防止污水溢出,衔接座8用于限位罐体圆盖7,同时提高了罐体圆盖7与地下罐体1之间的连接强度,第二密封垫11的设计,可以提高罐体圆盖7与衔接座8之间的密封性能,环形板13固定在衔接座8的内侧面上,第二密封垫11套接在环形板13上,然后通过罐体圆盖7将第二密封垫11压紧,不仅可以起到密封效果,而且不影响罐体圆盖7的正常旋转,第一密封垫10限位在预留槽内,不仅可以起到固定作用,而且在上下移动伸缩井9时不影响第一密封垫10与伸缩井9之间的密封效果。[0033]实施例2[0034]如图6所示,当污水处理量较大或路面跨度较大时,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地下罐体1进行连接,增加地下罐体1与延伸管2的连接长度,包括地下罐体1和罐体圆盖7,地下罐体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延伸管2,延伸管2的端部设置有端盖3,端盖3上设置有加强筋4,加强筋4的设计可以提高端盖3整体的强度,提高端盖3的径向和轴向的承受压力,防止发生变形而影响处理容器的正常工作,地下罐体1和延伸管2的底面上均设置有加强板5,加强板5的截面呈梯形状,加强板5的设计,可以防止地下罐体1和延伸管2的底端直接与地面接触而发生变形,加强板5提高了地下罐体1和延伸管2的整体强度,延长使用寿命,地下罐体1和延伸管2均为克拉管,克拉管的设计提高了罐身的强度,可以承受小型机动车的通行。[0035]地下罐体1的顶面上垂直固定连接有衔接座8,衔接座8通过第二密封垫11连接罐体圆盖7,衔
本文标题:CN2017208048614一体化智能污水处理装置的处理容器公开号206872467U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5349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