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 人文地理学复习资料总结
1人文地理学复习总结第一章、绪论1、地理学按二分法分为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部分,按三分法分为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三部分。2、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对象: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思想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主要包括三大主题:一、人地关系的传统。二、区域研究的传统。三、空间分析的传统。3、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复杂性。4、希腊伟大诗人荷马在公元前9世纪时的两部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被认为是关于人文地理知识最早的记述性著作,希腊学者把荷马推崇为地理学的祖师。古希腊著名的学者埃拉托色尼首创“地理学”这一名词,被人称为“地理学之父”。5、德国洪堡和李特尔被尊称为近代地理学的开山大师6、19世纪下半叶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人文地理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地理学分支学科。7、我国最早的地理著作当推《禹贡》成书约在公元前500年左右,该书全文虽只1200字,但全面记述了当时全国的地理特征,九州的山川、土壤、物产、田赋、交通、贡品以及少数民族,反应了当时我国各地的人文和经济面貌。8、我国古代人文地理学主要的贡献有:一是产生了人地关系思想的萌芽,对人地之间关系进行了初步的探究。二是积累了大量以区域人文地理论述为特色的人文地理知识。9、近代人文地理的代表人物:张相文、竺可桢、胡焕勇、张其昀、李旭日等第二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与基本理论1、文化的概念:广义上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是一种社会现象以物质为基础。具有历史连续性、阶级性和民族特征。2、三种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石基础,精神文化石核心。3、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题:一、人文事象的空间表征——文化区。二、文化的时间现象——文化的扩散。三、文化生态学——文化与环境的关系。四、文化整合——文化各特质之间的协调。五、文化现象综合体——文化景观。4、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5、文化区大体可以分为形式文化区、功能文化区和乡土文化区。6、形式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的文化区。7、功能文化区是指该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种功能影响,其内部彼此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区范围的文化区。8、乡土文化区是指居住于某一地区的居民的思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意识。9、文化扩散可分为扩展扩散和迁移扩散。10、扩展扩散是指某种文化现象出现后,通过气居民,从该地向四周不断地传递,其所占据的空间也就越来越大。11、扩展扩散可分为接触扩散或传染扩散、等级扩散和刺激扩散。12、扩展扩散的特点:1、空间上的不连续性。2、扩散速度的差异性213、迁移扩散是指某种文化下的人或群体迁移到新的地方时,将该文化传播到该地的现象。14、迁移扩散的特点:1、易于保持原文化的本身特点。2、在空间上不连续,呈点状分布。3、传播速度快。15、文化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1)地理环境为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基础(2)环境条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加速或延缓作用(3)环境条件差异性对生产发展方向和民族文化的心理素质有一定影响。(4)人类活动产生的文化,改变了自然面貌,形成文化景观。16、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区位论、行为论、文化景观论、人地关系论等17、人地关系论包含环境决定论、可能论、适应论、生态论、环境感知论、文化决定论、和谐论。18、环境决定论核心观点是强调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代表人物是拉采尔和森普尔。可能论核心观点是注重人对环境的适应与利用方面的选择能力和创造力,代表人物是白吕纳。和谐论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人类应顺应自然规律,充分合理地利用地理环境;另一方面要对已经破坏的不协调的人地关系进行优化调控。19、人地关系的现实表现:1、在人类生产活动中的人地关系的表现A、自然环境提供了人类生产活动必需的各种物质基础,它决定了各种生产活动的内容。B、自然环境以其提供资源的数量、质量影响人类生产活动的程度。C、自然环境以其资源的空间组合特点影响人类生产活动的地域分工。D、社会环境与自然资源的结合对人类经济发展产生影响。E、人类生产活动对自然环境产生多方面的反作用,且以负作用为主——资源数量减少、自然环境质量下降。2、人类活动中的人地关系表现:表现在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具体如:A、不同环境中的人们生活习惯有很大差异,如居住方式,饮食习惯,劳动内容和手段等各种差异B、不同的自然环境对人类生理特征产生影响,突出的例证是人种的差异,这又进一步造成人们对环境适应性方面的不同,举例:南北方人,西藏人,爱斯基摩人。C、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心理和精神也有着一定影响。第三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1、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一、确定研究课题。二、制定研究计划。三、收集、整理资料。四、调查研究与实地考察。五、分析研究。六、研究总结,成果评审。2、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一、经验主义方法论。二、实证主义方法论。三、人本主义方法论。四、结构主义方法论。3、人文地理学研究的调查研究方法:一、地理社会调查。二、科技文献资料法。三、地理调查和信息获取的新技术与新方法。四、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区域地理方法:描述、比较和归纳。第四章、人口、人种和民族1、世界人口的发展历程:总的趋势是不断增长。把时间尺度缩至10万年,其间在农业革命、3工业革命两阶段呈现大幅度增长的状态。2、农业革命之前的人口特征:极低的人口密度、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3、农业社会的人口特征:婴儿存活率低,阶段性的饥荒和低营养,对流行病的抵抗力差,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死亡率呈现大幅度波动状态,出生率也相应变化,平均寿命低。4、工业革命时期的人口特征:A、死亡率下降,平均寿命高。B、出生率有上升向下降转变。C、人口增长幅度明显加大,人口密度进一步加大。D、人口移动规模大。5、英国人口学家布莱克的人的转变五阶段:A、高位静止阶段。B、早期扩张阶段。C、后期扩展阶段。D、地位静止阶段。E、减退阶段。6、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下,自然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程度,对人口的增长、规模以及分布等都会起到相当大的作用。7、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中还包括社会机制的作用,如经济发展水平、技术条件、文化以及政策等方面。8、适度人口的概念是建立在人口容量概念的基础上的前者是后者的主要组成部分。9、人口容量即人口承载量,是指地球及其各个部分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所可能容纳和抚养的最多人口数量。而适度人口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10、人口增长对地理环境的积极作用:A、适度的人口增长将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B、有效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C、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包括各种优秀人才。D、适度人口增长对提高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至关重要。11、人口增长过快对地理环境产生消极影响:A、人口增长过快导致资源紧张。B、人口规模超过环境承载能力,导致生态环境破坏。C、人口过快增长对经济发展产生极大压力抵消经济发展成就。D、人口过多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消极影响。12、人口分布的四个指向:A、中纬指向:北半球中纬人口分布占世界总人数80%。B、低地指向:1000米以下占90%。C、近海指向:占世界近一半人口。D、城市指向:联合国人口基金会报告,2007年世界上已有33亿人生活在城市,超过了全球人口总数的50%。13、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A、自然因素是人口分布的客观基础,包括气候、地势、土壤、水体、矿产资源。B、社会经济因素:a、生产力水平及其分布是人口分布的决定性因素。b、科学技术进步c、历史影响:居住历史长、开发较早的地区人口较稠密。d、国家政治因素:政治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也较大。14、人口移动分为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15、人口迁移: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至外地,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16、人口流动:暂时离开居住地的人口位置变动叫做人口流动。17、人口移动的空间规律:A、大部分的移民只是短距离的迁移,长距离的移民,移民一般倾向于迁移到大的工商业中心。B、乡村人口向城市或其他地区的迁移具有阶段性。4C、两地间的净迁移量在总迁移量中所占比重不大。D、乡村居民比城镇居民更富迁移性。E、短距离的迁移以女性居多,在较富冒险性且距离遥远的迁移中男性居多。F、大部分移民是年轻人,由祖国携家带眷全家移出是很少见的。G、迁移的主要方向是从农村地区迁移至工商业中心,迁移的主要动机一经济为主。18、人口移动的社会经济后果:A、人口移动对人口发展的影响:a、是某地区人口在短期内发生数量上得明显增加或减少。b、造成移入地和移出地人口的年龄和性别结构的变化,因为移民多以男性的青年为主,造成移入地的男性。B、人口移动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积极影响大于消极影响。a、积极影响:促进科学技术、经济、文化交流,紧密联系地区间的经济联系,调节地区人口与环境的关系等。19、人口移动对迁出地和迁入地造成的影响:A、积极影响:a、对迁出地的积极影响:人口移动可以减轻迁出地的人口就业问题,同时增加了迁出地劳动力的就业机会,外出人口的劳动收入汇回迁出地,成为本地收入的一个来源。外出工人可以在工作过程中学习到新的技术和接受一定的教育,回到家乡后对本地区的生产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外出获得的经济收入可以改善家人的生活质量,教育经费投入加大。缓解人口压力大的农村的人地矛盾,可以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等。b、对迁入地的积极影响提供丰富的劳动力,开发新地区的自然资源,改变落后地区的经济面貌,加快当地经济发展的速度,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等。B、消极影响:a、对迁出地的消极影响:使迁出地带来人才的流失及抚养费用和教育费用的损失。造成迁出地经济上的依赖性和脆弱性。农业生产因缺失劳动力而降低单位产量,出现老弱病残留守家乡而导致很多赡养抚育缺失亲情心理问题等。b、对迁入地的消极影响:移民者因户籍问题地位低下,无政治发言权;流动性的人口因两地往返而导致生活质量下降;交通拥护问题、住房问题、环境恶化问题、情感问题等亟待解决。20、人口迁移的机制:A、移动机制:改善生活是移动的主要机制。B、城乡移动规律:城市化进行中乡村人口大量进入城市。C、人口结构规律:性格结构男性多,年龄结构青年多。D、迁移距离规律:迁移量与距离成反比。E、圈层递补律:人口迁移的递补现象。F、双向移动律:正向移动和反向移动并存。G、居住聚集地:移民居住在聚集性和文化差异上成正比。21、人种,即人类的种族,是指具有共同起源并在体质形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22、世界种族按三分法分为:白色种族群、黄色种族群、黑色种族群。按四分法分为:白色5种族群、黄色种族群、黑色种族群、棕色种族群。23、地理人种:地理条件对体质、血型系统、免疫系统和遗传基因上有一定影响,导致地理区范围内的人群具有一定共性,这些人群称为地理人种。24、地理人种的三级系统:地理人种、地域人种、小人种。25、民族:是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26、我国现有56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占总人口的92%,其余55个民族占总人口数的8%,习惯上称之为少数民族。我国民族的分布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分布的主要特点。27、民俗: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俗、习俗。28、民俗形成的三大根源:地理根源、社会根源、历史根源。29、民俗分为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礼仪民俗、精神民俗、口承语言民俗以及民间艺术传承。第五章、农业的起源和发展1、农业发展阶段:A、原始农业——迁移农业。B、传统农业——生计农业。C、现代农业——商业农业2、原始农业(迁移农业)的特点:A、土地轮种而非作物轮种——刀耕火种B、种子多种多样,杂乱无章C、土地不断更换,恶性循环时村落搬迁D、主要解
本文标题:人文地理学复习资料总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5481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