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第二章水和废水监测第一节
第二章水和废水监测waterandwastewatermonitoring提纲第一节水质污染与监测第二节水质监测方案的制定第三节水样的采集和保存第四节水样的预处理第五节物理指标检验第六节金属化合物的测定第七节非金属无机物的测定第八节有机污染物的测定第九节底质监测测定第十节活性污泥性质的测定第一节水质污染与监测第一节水质污染与监测一、水资源与水质污染二、水质监测的对象和目的三、监测项目四、水质监测分析方法五、污染物形态分析六、水质监测结果的表示方法补充知识:环境标准一、水资源与水质污染waterresourcesandwaterpollution地球上一切生命存在的基础对人的重要性人体的2/3是水;人体失去10%的水,将难以运动;失去20%的水将导致死亡工业生产更离不开水水是农业的命脉1.水的重要性√√√?×××?整个地球水量:13.6亿km3,对人类生活、生产关系密切而又比较容易开发利用的淡水资源储量约为400km3,仅占地球总量的0.3%我国拥有地表水年径流量总量为2.8万亿m3,居世界第六位,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拥有水量为2200立方米,排到了世界第84位,我国人均水量仅占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属轻度缺水国家节水观念薄弱2、水质污染(waterpollution)三门峡大坝出水口处的水质污染严重环境容量:自然环境体系对其中的各种物质的变化所具有的一定程度的调节和缓冲能力水环境的自净能力:水体所具有的在一定程度下自然降低污染的能力水污染:由于污染物的大量侵入和积累,当超过水体自净能力时,将导致水体的化学、物理、生物或放射性等方面的特性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1)水污染按原因分为:•自然污染:自然原因造成的污染。造成自然污染的有害物质含量一般称为自然本底值或背景值•人为污染:人类生活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对水的污染。点源PointSource25%•directdischargefromindustry,sewagetreatmentplants,etc.•easiertoidentifydueto“endofpipe”面源NonpointSource75%•generalrunoffofwatercontaminatedbypoorlanduse,homes,streets,air,etc.•difficulttoidentify(2)水质污染的分类水质监测•通过对影响水体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鉴别水的质量,确定水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1.水质监测的对象2.水质监测的目的二、水质监测的对象和目的objectsandpurposesofwaterqualitymonitoring1.水质监测的对象2.水质监测的目的1)地表水及地下水——经常性监测,以掌握水质现状及变化趋势。2)生产和生活过程——监视性监测,评价是否符合排放标准。3)事故监测——应急监测,分析事故原因及危害。4)为环境管理——提供数据和资料。5)为环境科学研究——提供数据和资料。6)环境污染纠纷——仲裁监测,判断纠纷原因。三、水质监测的项目itemsinwaterqualitymonitoring1.水质指标的定义水质是指水和其中所含的杂质共同表现出来的综合特性水质指标是水质的具体衡量标准,表示出水中杂质的种类、成分和数量另外也可按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来区分水质指标的演变2.确定监测项目的依据①水体被污染情况②水体功能③污染源调查结果(污染物浓度和种类)④人力、经费等客观条件3.监测项目的确定原则选择国家和地方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要求控制的监测项目;选择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要求控制的监测项目;选择对人和生物危害大、对地表水环境影响范围广的污染物;所选监测项目有“标准分析方法”、“全国统一监测分析方法”。随着监测手段和分析方法的发展和进步,国外或国内标准的相继更新与补充,水质监测项目增速较快。目前我国受人力、物力和财力的限制,对水质监测和污水排放标准推行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的“双轨制”,选测项目中大多数为有机物测试指标。各地区可根据本地区污染源的特征和水环境保护功能的划分,酌情增加某些选测项目;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监测条件的改善及技术水平的提高,可酌情增加某些污染源和地表水监测项目。4.具体监测项目•(1)地表水监测项目•(2)地下水监测项目•(3)生活饮用水监测项目•(4)废(污)水监测项目•(5)其他行业用水水质监测项目(1)地表水监测项目1.江河、湖泊、渠道、水库监测基本项目标准值分为五类,不同功能类别分别执行相应类别的标准值。水域功能类别高的标准值严于水域功能类别低的标准值。同一水域兼有多种功能的,以高功能分类。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P14)水体分为五类:I类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II类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贵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III类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IV类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V类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必选项目:•基本项目(24项)–适用于全国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具有使用功能的地表水水域•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5项)选测项目:•河流、湖泊选测项目–总有机碳、甲基汞、硝酸盐(湖、库)、亚硝酸盐(湖、库)–其他项目根据纳污情况由各级相关环保部门确定。•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项目(80项)–特定项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本地区地表水水质特点和环境管理的需要进行选择•生物学调查和监测–水生生物群落调查、生产力调查、细菌学检验、毒性及致突变试验等–对底质种污染物监测•污染物通量、水文参数和气象参数等2.海水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按海域不同使用功能和保护目标,将水质分为四类:第一类适用于海洋渔业水域,海上自然保护区和珍稀濒危海洋生物保护区。第二类适用于水产养殖区,海水浴场,人体直接接触海水的海上运动或娱乐区,以及与人类食用直接有关的工业用水区。第三类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滨海风景旅游区。第四类适用于海洋港口水域,海洋开发作业区。监测项目(35项):水温、漂浮物、悬浮物、色、臭、味、pH、溶解氧、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汞、镉、铅、六价铬、总铬、氰化物、挥发性酚等;(2)地下水监测项目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将地下水质量分为五类:Ⅰ类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低背景含量。适用于各种用途。Ⅱ类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背景含量。适用于各种用途。Ⅲ类以人体健康基准值为依据。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工、农业用水。Ⅳ类以农业和工业用水要求为依据。除适用于农业和部分工业用水外,适当处理后可作生活饮用水。Ⅴ类不宜饮用,其他用水可根据使用目的选用。监测项目(37项):pH、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挥发性酚类、氰化物、砷、汞、铬(六价)、总硬度、铅、氟、镉、铁、锰、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盐指数、硫酸盐、氯化物、大肠菌群,以及反映本地区主要水质问题的其它项目;生活饮用水:由集中式供水单位直接供给居民作为饮水和生活用水。制定的原则流行病学上安全可靠,不含各种病源细菌和寄生虫卵,防治传染病的传播化学组成上对人体无害,所含的有毒有害物质的浓度对人体健康不产生毒害或不良影响感官性状良好,对感官无不良刺激(3)生活饮用水监测项目中国的饮用水水质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35项)2001年“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96项)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106项)《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2001年)(P18)常规检验项目(34项):色、臭和味、锰、挥发性酚、阴离子合成洗涤剂、砷、氟化物、总大肠菌群、总α放射性等•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毒理学指标•细菌性指标•放射性指标非常规检验项目(62项):铍、铊、1,1-二氯乙烯、甲草胺、滴滴涕、乐果、林丹、五氯酚、氯化氰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年和2006年差别类别19852006增加内容微生物学26大肠埃希氏菌、耐热大肠菌群、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饮用水消毒14一氯胺、臭氧、二氧化氯毒理学无机1021并修订了砷、铅、镉、硝酸盐、四氯化碳等限毒理学有机553并修订了浑浊度限值感观理化1520耗氧量、氨氮、硫化物、钠、铝放射性22修订了总α放射性限值总计35106生活饮用水水质常规检测项目及限值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水质常规检测项目及限值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水质常规检测项目及限值GB5749-2006主要国家的饮用水水质标准日本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1992年颁布)与人体健康有关的指标(29项)水道水必须具备的性状指标(17项)快适水质指标(13项)监视项目(26项)主要国家的饮用水水质标准法国饮用水标准(1989年3月)感官指标(4项)理化指标(11项)过量有害物质(16项)有毒物质指标(11项)微生物学指标(8项)农药(17项)软化水/矿化水(2项)需要控制的参数(16项)增加的修订项目(8项)主要国家的饮用水水质标准美国EPA饮用水水质标准(1996年)一级最大污染物浓度指标(72项,其中无机物15项,有机物54项,放射性物质3项)二级最大污染物浓度指标(15项)微生物学指标(7项)主要国家的饮用水水质标准欧共体理事会感官性状指标(4项)理化指标(15项)过量有害物质指标(24项)有毒有害物质指标(13项)微生物学指标(6项)饮用软化水的最低规定浓度(4项)微生物学指标(7项)理化指标(26项)指示性指标(20项)主要国家的饮用水水质标准加拿大饮用水标准(1996年4月)微生物学指标(1项)理化指标(80项)无指标值参数(29项)放射性指标(29项)主要国家的饮用水水质标准世界卫生组织1992年颁布《饮用水水质准则》(第2版)细菌学指标(5项)与健康有关的化学指标(113项)饮用水中常见的对健康影响不大的化学物质指标(3项)放射性组分(2项)饮用水中的能引起用户不满的物质指标(31项)生活污水成分和性质特征:浑浊、深色、恶臭的液体、pH在7~8之间;固体物含量仅为0.1~0.2%需监测的项目:pH、悬浮固体、可沉固体、COD、BOD、氨氮、硝酸盐氮等变化因素多,水质不稳定,需综合出污水水质的平均值(4)废(污)水监测项目工业废水成分和性质污染强度大、污染物质多、治理难度大无机工业废水:冶金、建筑等工业废水有机工业废水:食品、农药、石油化工等废水混合工业废水:焦化废水、皮革废水等标准分类:三级标准•排入GB3838III类水域(划定的保护区和游泳区除外)和排入GB3097中二类海域的污水,执行一级标准•排入GB3838中Ⅳ、Ⅴ类水域和排入GB3097中三类海域的污水,执行二级标准•排入设置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排水系统的污水,执行三级标准•GB3838中Ⅰ、Ⅱ类水域和III类水域中划定的保护区,GB3097中一类海域,禁止新建排污口,现有排污口应按水体功能要求,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以保证受纳水体水质符合规定用途的水质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P20)本标准将排放的污染物按其性质及控制方式分两类第一类污染物是指能在环境和动物、植物中蓄积,对人体健康产生长远不良影响的污染物质(13种)不分行业和污水排放方式,也不分受纳水体的功能类别,一律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采样,其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必须达到本标准要求第一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L标准值:两类污染物第二类污染物是指其长远影响小于第一类的污染物质(pH、SS、BOD5、COD…)在排污单位排放口采样,其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必须达到本标准要求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L1997年12月31日前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L1998年1月1日后NationalEffluentStandardsi
本文标题:第二章水和废水监测第一节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5550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