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交通运输 > 基础会计课程设计方案
《基础会计》课程整体设计方案一、课程目标设计:(一)能力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运用课程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并具备基本上岗的能力。课程结束后,要求学生交出3本记账凭证、2本日记账、一本总账、若干张不同格式的明细账、二张报表。(二)知识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基础会计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三)具体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会计的职能、对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原则、核算方法等基本理论。2、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会计要素、会计等式、会计科目等基本知识。3、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掌握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原理,对企业的简单经济业务进行会计分录的编制。4、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制造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即对各种不同类型的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5、了解会计凭证的意义和作用,掌握原始凭证的种类,掌握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6、了解记账凭证的意义和作用,掌握记账凭证的种类,掌握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7、了解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8、了解会计账簿的意义和作用,掌握账簿的种类,掌握各种不同类型账簿的登记。9、掌握账簿的试算与记账错误的更正;掌握账簿的结账与对账。10、掌握错账更正的方法。11、了解会计报表的意义、种类、及编制要求。12、理解资产负债表的概念、意义和结构,掌握资产负债表的编制。13、理解利润表的概念、意义和结构,掌握利润表的编制。14、了解会计报表的披露和注解、会计报表的报送和审批。15、了解会计核算组织程序和会计工作组织。二、教学方法设计1、教学方法(1)以引导启发为主,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2)运用案例教学,提高学生的交流技巧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开放性教学(4)提问式教学(5)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自学,提高自学能力(6)实践教学2、教学手段传统的教学手段主要是黑板加粉笔,教师在授课时费时费力地讲授有限的内容,展示少量的实物(如账、证、表等),示范简单的操作,教学效果不佳,现代化教学手段是指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将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包括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应用到教学领域中的各种方法,它是在传统教学手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避免了传统教学手段的弊端。它是文字、声音、图像的结合,在这种教学过程中,课堂学习气氛活跃,发挥了教师和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同时使课堂教学的知识输出量增加,缩短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三、课程内容设计按照各章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可以把十章内容分为六个单元:第一章总论为第一单元,主要阐述会计的起源与发展、会计的职能和作用、会计的方法等基本理论问题。第二章账户与复试记账为第二单元,主要阐述会计要素的划分及其相互间的数量关系——会计等式,这是本课程的理论基础,因为后面的许多会计核算原理与方法都是建立在会计要素的划分及会计等式基础上的。第三章借贷记账法的应用以及第四章帐户分类为第三单元,其中第三章的复式记账原理是本课程的方法基础,第四章是对第三章中帐户的进一步说明。第五章会计凭证、第六章会计帐簿、第七章财产清查、第八章财务会计报告共同构成第四单元,这个单元主要介绍了会计核算过程的四个主要环节,同时也是四种主要方法。第九章账务处理程序为第五单元,主要是以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情况下的常见经济业务为例,介绍会计核算基本方法的运用。第十章会计会计工作组织为第六单元,介绍了会计机构设置、人员要求及会计法规体系等问题。三个附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不是正式的教学内容,不纳入考试范围。四、考核方案设计(一)考核要求,包括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其中过程性考核为70%,终结性考核为30%。过程性考核主要包括常规(学习态度、出勤、课堂提问、职业道德等)20%、课堂作业50%。终结性考核主要是期末考试。(二)评价标准:1、常规检查以平时记分册中记录为准。平时对学生进行不同方式的考勤并记录,占10%;课堂提问包括主动回答和被动回答记录,占10%;学习态度和职业道德,作为附加分处理。2、课堂作业50%,主要指平时布置的书面作业和课堂训练完成的凭证、账簿、报表等会计资料。书面作业占5%;完成上交并展示的原始凭证要求符合填制的规定占5%;完成上交并展示的各种记账凭证要求符合填制的规定占10%;完成上交并展示的各种账簿要求符合登记的规定占10%;完成上交并展示的两张报表要求符合编制的规定占5%。
本文标题:基础会计课程设计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5553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