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电絮凝法处理重金属冶炼废水的研究杨鸿鹰
2018年4月第2期杨鸿鹰等:电絮凝法处理重金属冶炼废水的研究?49?电絮凝法处理重金属冶炼废水的研究杨鸿鹰1>2,张国辉U2,冯党卫3,王玲燕U2(1.陕西省工业水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西安710054;2.陕西省石油化工研究设计院,陕西西安7100543.西安昊芯环境技术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75)[摘要]采用电絮凝法处理金属冶炼废水,考察了初始pH、极板间距、电流密度、反应时间等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初始pH=8.0、极板间距20mm、电流密度15mA/cm2、反应时间4min条件下效果最好,Ni去除率99.91%,Co去除率98.64%,处理后的废水含Ni0.3mg/L、Co0.2mg/L,符合国标GB25467—2010《铜、钴、镍工业污染源排放标准》要求。[关键词]重金属废水;电絮凝;除镍;除钴[中图分类号]X756[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2-6103(2〇18)02_0049-〇3重金属废水主要来自有色金属冶炼、电镀、皮革加工和部分化工企业等。重金属污染物通常具有急性或慢性毒性,无法通过自净作用消失,但可通过生物食物链富集,引起人和动物肾脏、生殖系统、肝脏、脑和中枢神经系统等功能的紊乱[1]。重金属废水若不加以有效处理而排放,将对人的健康和生态安全带来极大危害。水体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全球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处理废水中重金属的方法很多,有絮凝法D]、化学沉淀法[2]、吸附法[3<、离子交换法[6<、生物法[8_9]、膜法、微电解法[12]等。电絮凝法为近年来颇有竞争力的一种污水处理工艺,此工艺操作简单,效率高,不添加絮凝剂,是一种环境友好型水处理工艺,已被用于处理生活污水[13]、电镀废水[14]、重金属废水[15M6]、造纸废水[17]、含油污水[18]。本实验采用电絮凝法对金属冶炼废水进行处理,优化了初始pH、极板间距、电流密度、反应时间等参数条件,取得了良好的处理效果。[基金项目]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计划项目:电化学水处理新型设备研究及其应用(2016KTZDGY0943)。[作者简介]杨鸿鹰(1%4—),男,陕西蓝田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工业水处理技术研究。[收稿日期]2017-05-031实验部分1.1实验用水与仪器实验用水来自于某冶炼废水,废水水质见表1。表1废水水质pH电导/金属含量/mg*L_1ms*cm ̄1NiCoCuFeZnCrCd7.0380.1231.022.0<0.1<0.I<0.1<0.1<0-1检测仪器:美国ThermoFisher6300ICP分析仪,哈希HQ40d分析仪。1.2实验方法电絮凝实验装置为自制设备,电絮凝反应槽尺寸为400mmX200mmX200mm,电极板采用招极板,尺寸为150mmx100mmx3mm,10块平板电极排列在反应槽内,间距为20mm。污水通过磁力泵进行循环,污水进入后开始循环,通电后调整到所需电流开始计时,隔一段时间后取样1〇〇mL,静置10min后取清液测试Ni和Co含量。2结果与讨论2.1初始pH值对电絮凝效果的影响在极板间距20mm、电流密度15mA/cm2、槽电压2.8V、反应时间4min条件下,用0.1mol/L盐酸和0.1mol/L氢氧化钠调节废水的pH值,考察废水初始pH值对重金属离子去除率的影响,结果DOI:牨牥牨牴牰牨牪牤jcnkicn牨牨牠牭牥牰牰牤tf牪牥牨牳牥牪牥牨牫?50?中国有色冶金A生产实践篇?综合利用与环保图2极板间距对电絮凝效果的影响随着极板间距的增大,Ni和Co的去除率先增大后减小。极板间距20mm时,Ni和Co的去除率最高,分别达到99.91%、98.64%。这是因为相同电流密度条件下,极板间距越小,电极溶蚀和电极工作表面利用越充分,效果也越好[2°]。但极板间距小,极板间的电场分布不匀性增强,易引起短路反应,同时在同一电流密度下,间距越大,槽电压将升高U1],电能消耗也变大,所以最佳极板间距为20mm〇2.3电流密度对电絮凝效果的影响在初始pH=8.0、极板间距20mm、反应时间4min条件下,考察电流密度对重金属离子去除率的影响,结果如图3所示。图3电流密度对电絮凝效果的影响由图3可知,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大,Ni和Co的去除率增大。电流密度为5raA/cm2时,Ni和Co去除率均小于65%,15mA/cm2时,Ni和Co去除率最高,此后再增大电流密度,去除率上升高不明显,基本趋于稳定。这是由于电流密度越大,阳极板间产生的Al3+越多,阴极板产生更多的氢气泡,絮凝、气浮效果越好,处理效率越高。但当电流密度达到一10203040极板间距D/nim9010098如图1所不,处理后水质见表2C10095图1初始pH值对电絮凝效果的影响表2处理效果pH值5.06.07.08.09.0处理后废水含Ni/mg.L-182.611.82.90.30.1Ni去除率/%64.2494.8999.5799.9199.96处理后废水含Co/mg.L—16.42.30.40.20.1Co去除率/%70.9189.5598.1898.6499.55Ni/mg.L_丨国标Co/mg.L—1矣0.5专1.0由图1可知,当初始pH=5时,Ni和Co的去除率都很低,分别为72%、62.5%。随着pH值的升高,去除率也随之升高,当初始pH>7时,随着pH值的升高,去除率趋于稳定,Ni的去除率达到99%,Co的去除率达到98%以上。酸性条件下不适于生成A1(0H)3&及铝多核羟基化合物,不能有效吸附和絮凝重金属离子,随着pH值的升高,生成的A1(0H)3以及铝多核羟基化合物较多,絮凝效果越好[19]。所以电絮凝处理重金属废水最好在碱性条件下。由表2可知,当PH=7.0时,Ni的去除率达到99.57%,但是处理后Ni浓度为2.9mg/L,不满足国标GB25467—2010《铜、钴、镍工业污染源排放标准》中Ni矣0.5mg/L、Co<1.0mg/L的排放要求。当初始pH=8时,处理后Ni浓度为0.3mg/L,Co浓度为0.2mg/L,完全满足国标排放要求,所以电絮凝最佳初始pH值为8.0。2.2极板间距对电絮凝效果的影响在初始pH=8.0、电流密度15mA/cm2、反应时间4min条件下,考察电絮凝极板间距对重金属离子去除率的影响,结果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极板间距在10 ̄40mm范围内,642999%/sl4wNicoH05050509887766%/重蝴2018年4月第2期杨鸿鹰等:电絮凝法处理重金属冶炼废水的研究?51?定强度时,电解产生的Al3+越多,生成Al(OH)3W&招多核羟基化合物也较多,絮凝效果越好,去除率越高。但当电流浓度再升高时容易形成胶体排斥,反而会降低絮凝能力,所以电絮凝最佳电流密度15mA/cm202.4反应时间对电絮凝效果的影响在初始pH=8.0、极板间距20mm、电流密度15?^/£;1112、槽电压2.8\条件下,考察反应时间对重金属离子去除率的影响,结果如图4所示。100F^■3会口论通过实验研究了电絮凝法对重金属废水处理的效果,分别考察了初始pH、电流密度、极板间距、反应时间等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1)随着PH值的升高,去除率也随之升高,当初始PH>7时,Ni的去除率达到99%,C〇的去除率达到98%以上。极板间距10 ̄40rrnn范围内,随着极板间距的增大,Ni和Co的去除率先增大后减小。极板间距20mm时,Ni和Co的去除率最高,分别达到99.91%、98.64%。(2)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大,Ni和Co的去除率一直增加,当电流密度为15mA/cm2时,Ni和Co去除率最高。Ni和Co的去除率随着电絮凝时间的延长而增加,4min时Ni的去除率已达到99.91%,8min时Co的去除率达到99.95%。(3)重金属废水处理最佳条件为:初始pH=8.0、极板间距20mm、电流密度15mA/cm2、反应时间4min,此时Ni去除率为99.91%,废水处理后Ni的浓度为0?3mg/L,Co去除率98.64%,Co的浓度为0.2mg/L,符合国标GB25467—2010《铜、钴、镍工业污染源排放标准》中Ni?0.5mg/L、Co矣1.0mg/L的排放要求。[参考文献][1]杜凤龄,徐敏,王刚,等.絮凝剂处理重金属废水的研究进展[J].工业水处理,2014(12):12-16.[2]郭燕妮,方增坤,胡杰华,等.化学沉淀法处理含重金属废水研究进展[J].工业水处理,2011(12):9-13.[3]邓景衡,余侃萍,肖国光,等.吸附法处理重金属废水研究进展[J]?工业水处理,2014(11):4-7.[4]潘凌潇,刘汉湖,任超,等.新型介孔吸附剂制备及重金属吸附性能[J].有色金属工程,2013(3):31-33.[5]张再利,况群,贾晓珊,等.花生壳吸附Pb2+、Cu2+、Cr3+、C<J2+、Ni2+的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10(12):2973-2977.[6]李红艳,李亚新,李尚明.离子交换技术在重金属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J].水处理技术,2008(2):12-15.[7]王坚坚,董新,林学敏,等.新型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处理含铬电镀废水的研究[J].电镀与环保,2016(6):55-56.[8]段杨慧.生物吸附法处理重金属离子废水研究进展[J].中国铺业,2016(5):100-102.[9]张玉刚,龙新宪,陈雪梅,等.微生物处理重金属废水的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8(6):58-63.(下转第72页)图4反应时间对电絮凝效果的影响由图4可知,Ni和Co的去除率随着电絮凝时间的延长而增加,1 ̄2min内Ni和Co的去除率显著增长,反应时间在4 ̄10min内Ni的去除率增加趋于稳定,4min时Ni的去除率已达到99.91%。4 ̄10min内Co的去除率缓慢提高,8min时达到99.95%,之后趋于稳定。但4min时Co的浓度为0.2mg/L,符合Co在1.0mg/L的排放要求。由于反应时间越长电能消耗越高,所以在满足排放标准的前提下,4min为较佳的反应时间。电絮凝反应产生污泥较少,沉淀物显蓝绿色,对电絮凝处理4min后的沉淀物干燥处理,分析了其中的Ni、Co、A1含量,结果见表3。表3沉淀物分析结果分析项目NiCoA1含量/mg-g—1612.057.8129.6质量分数/%61.20
本文标题:电絮凝法处理重金属冶炼废水的研究杨鸿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5567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