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三年级数学上册1.8三位数(末尾有0)乘一位数的笔算1教案苏教版优秀版
1三位数(中间有0)乘一位数的笔算一.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三位数(中间有0)乘一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三位数乘一位数的难点。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首先进行“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的教学,然后再教学“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根据小猫钓鱼的情境图,结合本校是在下木村水库边这一实际情况,向学生进行渗透法制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二)教学对象分析学生已学习了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解决了乘的顺序和竖式写法的问题,根据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掌握情况,相信大部分学生会用旧知迁移新知,个别学生计算或书写上会有困难。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的规律;掌握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二)能力目标结合具体情景,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习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能力。(三)情感目标渗透法制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四十七条、第四十九条。三.教学重难点(一)重点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的规律。(二)难点理解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算理。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1.口算:(小黑板出示)300×2600×26×4007×90020×330×2340×0设疑:40×0=0还是40×0=40?你能给出合理的解释吗?【设计意图:用“小黑板”出示口算题的情景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衔接后面的数学问题。使得整个教学环节环环相扣,过渡顺畅自然。】2.揭示研究问题:有关0的乘法(二)探索新知1.探索理解“0与任何数相乘都得0”(1)出示:例8小猫钓鱼情境图。师:小黄猫、小红猫、小蓝猫又去河边钓鱼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它们今天又有什么收获呢(出示小猫钓鱼图)师:3只小猫一共钓了多少条鱼?你怎么看出来的?学生回答。师:你能用加法算式表示吗?板书:0+0+0=0你能改写成乘法算式吗?指名汇报,学生回答。板书:0×3=0或3×0=0师:你是怎么知道得数是0的?学生答出:因为3个0相加等于0,所以0×3=0。2.渗透法制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第四十七条使用农药,应当符合国家有关农药安全使用的规定和标准。运输、存贮农药和处置过期失效农药,应当加强管理,防止造成水污染。第四十九条国家支持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建设畜禽粪便、废水的综合利用或者无害化处理设施。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应当保证其畜禽粪便、废水的综合利用或者无害化处理设施正常运转,保证污水达标排放,防止污染水环境。(2)要求学生不能私自下河游玩、洗澡或捞鱼,要求家长不能乱打农药和乱排污水进入水库。3.完成教材第21页的“试一试”中的算式:0×7=8×0=0×0=指名汇报,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3教师:现在你知道40×0=0还是40×0=40?你能给出合理的解释吗?4.小结:0与任何数相乘都得0。【设计意图:提供学生独立探究的空间,使学生经历0与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计算过程。提供正确的计算,解决学生计算方法上的模糊认识。提供观察比较的机会。并根据小猫钓鱼的情境图,结合本校是在下木村水库边这一实际情况,向学生渗透法制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5.出示例9:体育馆一个看台有102个座位,4个这样的看台一共有多少座位?师:一个看台有102个座位,那么4个看台有多少个座位呢?先请小朋友估计一下4个看台大约有多少个座位?师: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学生回答大约有400个。师:他估计得对不对呢?请小朋友一起来算一算。指名一人板演。102×4408师:指着十位上的0问:为什么十位上写0?生回答因为十位上0和4相乘得0。师:看来4个看台有408个座位,刚才小朋友估计得完全正确,你们可真厉害!【设计意图:使学生经历三位数(中间有0)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的计算过程。提供正确规范的计算,解决学生计算方法上的失误现象。】(三)巩固练习1.第22页的“想想做做”第2题。学生做在书上,指名4个学生板演,集体订正得数。师:为什么后面三道题目积的中间没有“0”呢?学生回答:因为用一位数去乘被乘数的个位满几十,就要向十位进几。引导观察:今天计算的三位数乘一位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揭示课题: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2.“想想做做”第3题出示题目,让学生先找一找每个题错在哪里,再改正过来,把正确的答案写在旁边。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3.“想想做做”第5题。(1)编2个中国结要用多少厘米?(学生独立解答)4(2)要求还剩下多少厘米?需要知道哪些条件?原来有多少?已经用去了多少厘米?4.“想想做做”第6题。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第6题,说说你从图中知道了哪些信息?师:你能估计出3个书架大约有多少本书吗?你是怎么估计出来的?指名学生回答。引导学生完成,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完成的?【设计意图:通过教学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三位数(中间有0)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解决相应实际问题的能力。】(四)总结1.师:同学们,今天你们学到了哪些知识?2.请小朋友回想一下我们在笔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五)作业完成第22页第1、4题。(六)板书设计三位数(中间有0)乘一位数的笔算0+0+0=00×3=0或3×0=0102×4=408(个)102×4408五.教学反思这一课是孩子们很容易犯错误的地方。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一个难点,在知识上学生已有多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方法的基础,因此本节课关键是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这一结论。通过教学后,我认为比较成功地体现在以下两点:第一、在情境创设上,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教学时,通过让学生自己探索情境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算出3只小猫一共钓了多少条鱼,根据乘法算式的意义得出0×3=0、3×0=0。联系小猫钓鱼这一问题情境,使他们感受到“问题”就存在于生活中,就存在身边,每时每刻都会产生,而解决问题又是我们的需要,拉近了数学问题与学生情感的距离。练一练中的0×7=0、8×0=0和0×0=0是乘法的补充定义,通过让学生思考交流加深对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结论。5第二、在解决问题上。探究活动中的教学是让学生运用类推的方法思考当因数中间有0时,如何计算,在这里将学习自主权留给了学生,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在学生自主探索过程中,教师及时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存在的问题中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对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大有好处,因为课堂上学生的表现给了我较肯定的回应。同时较大的空间也为学生提供了自己选择的空间,体现了不同的学生学不同的数学的思想。本班的学生对本节课所教学的知识掌握得比较好,但还有少数的同学在计算中出现了一些失误,有些还掌握得不大好,也许是我教学经验的还不足,因此我将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的自我学习、自我反思、自我总结,以便能更好地胜任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高效阅读的第二要务是把握所读内容的重点,甚至几个关键词即可。前三章里面,作者最核心的是提出了学习的两个基本要素:兴趣、专注。兴趣可以让我们更主动、积极,更愿意表达自我,就好比作者在书中提到:第一年的象棋比赛非常顺利,和同龄人相比,总是战无不胜,或许最关键的因素就是表达自我。专注:连续8个小时完全沉浸于一个棋局的分析,在烟雾缭绕、旁观插画、嘲笑讽刺不断的公园中下棋。完全融入下棋这项活动,挖掘自己的思维潜能。要有正确的学习理念:整体理论和渐进理论整体理论:把学习的能力看成是一个固定的不能再进步的状态,把成败归结于与生俱来、无法改变的能力水平。渐进理论:事情都是可以改善的,认为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通过努力,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就能获得成功。认为,学习不好是没掌握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训练方法。两种理论的心理学测试对比:“整体理论”者:遇到困难,更容易急躁甚至放弃。“渐进理论”者:在困难面前,更愿意迎接挑战。我们每个人的都不一样,存在着千差万别,而且这种差别只是一个最底层的东西,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知道自己有学习和改变的能力。虽然每个人在不同领域的起点是不一样的,但每个人可以通过学习改变自己在不同领域的能力的,这就是渐进理论的观点。本书非常精彩,是一个在两个领域都取得多次世界冠军的大师级人物,在美国有影响力的传奇人物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梳理和总结反思学习过程的实践之做。效果更好,把心理表征这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形象具体的进行了一次完整阐释。用的相当准确,Josh学习的艺术就是顺应身体的感觉开发身体的灵感在大限度的把大脑的灵性开发出来的方法,绝非死板的办法。学习时如何专注从而调动大脑的学习能力,比赛时如何调整最佳的心理状态。“细腻的感觉难以把握的心理状态”日常生活中的要求并不高但在高水平的竞赛中变得非常重要,本书就是精细的简介了Josh在感觉和心理状态地方法和研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软区域和漩涡效应。“感觉和心理状态”是精妙和难以言传的,当我们要深入研究和学习专项技能的时候具有非凡的价值。但是我们知道任何技能或理论都有边界,那么这个学习之道的边界在哪里?如果能结合笛卡尔的不可知论,可见学习之道依赖于人的感觉通道,更多的是经验性的和感觉性的而不是抽象的和逻辑性的。在技能的经验的学习中是非常有用的,例如艺术,棋类,太极等;在需要抽象思考逻辑推理思考的学科中应该没有用武之地。明白了学习之道的边界加深了我对学习之道的理解。依然是《学习之道》这本书,不过目前市面上存在两本学习之道,前几天看到是维茨金的,这本书芭芭拉的。两本不一样,但都非常值得阅读和学习是人集中注意力去认识,理解,记忆,解决问题时的思维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人的注意力会高度集中,心情更加紧张,甚至呼吸都停滞了。比如我们以前都跑过1000米,在正式开跑之前都要做准备,当裁判员喊出“预备~跑”,这几个字的时候,大家就蹭的一下窜出去了,这就是专注思维模式。发散思维模式,是大脑在相对放松时的一种模式,在这种模式之下,大脑的神经元处于放松的状态,注意力涣散。比如我们过年放假,我们飞到南半球去过夏天,在海边吹着舒服的海风,躺在沙滩上,或者摇摇床上,心情舒适,放着轻柔的音乐,似睡非睡,。这就是发散思维模式。想象一下手电筒其实,可以用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就是手电筒,不过不是手机的手电筒,而是传统的家用电器手电筒。手电筒可以聚焦、扩焦,当手电筒聚焦死后,光束更强更密集,但区域小,只能照到一个点,这就是我们处在专注思维的时候。当我们处在发散思维的时候,光束分散,看的区域更大,但是光的强度会非常低。所以,如果我们要学习、解决某个事物,就可以用聚焦的专注模式,而如果我们要理解或者接受新鲜事物,那么最好用扩焦。当我们锁定一个方向之后,就可以转换为聚焦。其实,当我们长时间用专注模式考虑一个问题时,就会有许多想法,有一些是造成问题的思维,有一些是解决问题的思维,但当我们找不到它们之间的联系,就可以通过这种切换手电筒的方式进行思维的转换,让我们把造成问题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思维分离开来。很多人看过刘未鹏的《暗时间》,里面提到过一个栗子,原文大概是:他父亲自己在家组装电视机,全都安好后,电视就是不出图像。父亲白思不得其解。结果睡到半夜,突然想到是哪里出了问题,立刻起床修整,果然电视能看了。还一次是父亲帮刘未鹏的妹妹辅导高中数学,碰到一道题解不出,父亲又是在睡午觉时,想到了解题方法,做出了题目。刘未鹏将这个事情分为:明意识和潜意识。当我们面对具体的问题时候,使劲儿思考如何解决问题,这时候使用的都是明意识。但当我们不再去思考问题,转向其他问题时候,就开始用潜意识思考了(这也就是为什么老走神)。就好比手机后台,虽然我们退出了微信、登录了微博,但微信仍然在运行,它是用潜意识在运作,所以,我们可以用潜意识在睡前、走路、休息的时候可以留一些时间,思考一些问题,这样在睡觉的过程中潜意识会继续围绕这些问题做工作,并得出结果。有没有发现,刘未鹏提出的明意识、潜意识,与芭芭拉提出的专注思维、发散思维基本是一致的。专注思维类似明意识,类似我们手机界面正在看的微博,而发散思维类似潜意识,就是手机后台正在运行的微信。但在后台运行的微信并不比前台展示的微博工作能力差,所以,学会调用潜意识、发散思维去处理各种问题,可能会受到更多效果,尤其是“学习”。你应该
本文标题:三年级数学上册1.8三位数(末尾有0)乘一位数的笔算1教案苏教版优秀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5621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