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单元(章节)教学授课计划一、单元(章节):升大15-2班二、单元(章节)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教学内容课时安排第二轮散文阅读复习三、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第8周星期二4月17日课题第二轮散文阅读复习第3\4节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理解散文阅读题考题的趋势、方向,掌握鉴赏散文的思路和方法,特别是解文字表达题的方法,能规范答题。2、过程与方法:通过事例分析,点拨方法,圈画要点并理解,围绕散文特点掌握散文阅读的答题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自觉学习的习惯,认真做好备考的总结。重点掌握鉴赏散文的思路和方法,特别是解文字表达题的方法。难点学习运用,规范作答散文阅读的文字表达题。教学准备课件,学生先完成两篇散文《醉意境界》《种一片太阳花》。过程设计教师活动一、导入明确目标:文学类作品的阅读,我们重点突破的是散文。现在我们将作第二轮的复习,而散文阅读题最难的则是文字表达题这块内容,这也是我们今天要一起来解决的难点。二、教学过程(一)分析考点先请学生浏览书本中的近几年的这类高考题趋势,归纳考点:一是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二是鉴赏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三是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概括中心意思。(二)散文阅读答题思路1、散文的特点学生活动充分重视克服困难熟知考点和考试方向,积理解“形散神聚”,最终指向一个“情”字,也就是文中要表达的主旨中心。2、阅读思路(1)预想寻旨主旨是文章的灵魂,阅读散文,应迅速把握文章的中心。许多学生由于不能把握文章的中心,以致无法准确答题。一般来说,可抓住文章的标题、结尾和开头段进行预想。举例提问学生:预想《醉意境界》的主旨?点拨明确:关注题目和结尾段“入世精神的醉意”。进一步追问:醉意境界是怎么样的境界?这就是阅读的关键。带着这问题再认真的阅读。(2)抓点连线预想之后,须快速浏览全文,根据不同类型散文的特点,寻找关键词句。1.写景散文――借景抒情――主旨在景人相通处。2.写人散文――因人抒情――主旨即对所写之人的感情。3.写物散文――移物就情――主旨即物人相通处。4.哲理散文――托物说理或直接说理――物与理相通处。用第一轮复习时做过的《两千年前的蝉鸣》例点拨学生如何抓点连线。(三)文字表达题的回答指导1、指导答案的形成依据梳理、择要、合并、提炼主题——情语优先兼顾物事2、规范答题的方法(采用微课视频复习巩固)四种答题方式:(1)满足要点法,(2)原句移用法,(3)关键语句、中心词组合法,(4)综合分析,条分缕述法。极作备考理解思考、回答思考事例,并在引导下找关键词微课再次复习3、如何“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在原文寻找关键信息。具体步骤如下:①定区域。先确定题干中的语句在原文中哪个段落,从而划定选择答案的有效区域。②明方向。认真审读题目,弄清所问,找准答题方向,再“瞻前顾后”结合上下文(包括上下段落)进行分析,找出最切题的语句作答。举例说明:《两千年前的蝉鸣》结合知识点作答。如何理解“一只从泥土里生长起来的蝉”?关键词:“泥土”“蝉”审读题目后,找区域,抓点连线,画关键词句:第1段:说实话,要把曹操与关羽放到一块比,我还是更喜欢曹操。不管戏曲舞台上如何把他涂成大白脸,说他奸,说他狠,我总认为在三国时期,他不仅是个战略家、军事家,更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一位对生活对人类充满大爱的诗人。第3段:东汉末年,群雄纷争,整日战争不断,曹操在《蒿里》一诗中写到:“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他对生灵涂炭、人民煎熬于水火,充满了同情。虽在战乱之中,曹操对于未来的社会,仍抱有极大的热情,他在《对酒》一诗里描绘了一幅让我们今天读来仍会向往的“和谐社会”景象。…….第7段:古人评价曹操的诗,认为:“借古乐府写时事,始于曹公。”这便是实实在在把曹操归入现实主义诗人行列了,当然是准确的。第11段:曹操的诗,正是要征服尘世,要改变尘世。他不仅限于在诗里说说,而且还实践着自己的理想,这当然是生命之诗,是和着血和死生的诗。第12段:仍然是这个德国诗人贝恩,他说:“伟大的诗人却也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者,距离现实非常近——他内心装满了现实,非常之世俗,是一只从泥土中生长起来的蝉。”答案:这句话运用比喻手法,喻指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的诗人,他们的诗歌贴近生活,接地气。曹操关注现实,其诗歌表达出他对生命的大爱,对未来的理想。他也是“一只从泥土里生长起来的蝉”。(四)练习巩固要点结合《两千年前的蝉鸣》掌握方法,融会贯通1、对答案《醉意境界》2、课堂练习《记住回家的路》三、布置作业1、背诵2、完成阅读两篇四、板书设计PPT练习巩固找准对应方法。正确答题教学后记:都说散文阅读很难找到方法,但这节课我还是结合历年的高考题套上一定的方法,让学生能寻找到一些做题思路。附:《记住回家的路》全文及问题周国平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我的习惯是随便走走,好奇心驱使我去探寻这里的热闹的街巷和冷僻的角落。在这途中,难免暂时地迷路,但心中一定要有把握,自信能记起回住处的路线,否则便会感觉不踏实。我想,人生也是如此。你不妨在世界上闯荡,去建功创业,去探险猎奇,去觅情求爱,可是,你一定不要忘记了回家的路。这个家,就是你的自我,你自己的心灵世界。寻求心灵的宁静,前提是首先要有一个心灵。在理论上,人人都有一个心灵,但事实上却不尽然。有一些人,他们永远被外界的力量左右着,永远生活在喧闹的外部世界里,未尝有真正的内心生活。对于这样的人,心灵的宁静就无从谈起。一个人惟有关注心灵,才会因为心灵被扰乱而不安,才会有寻求心灵的宁静之需要。所以,具有过内心生活的禀赋,或者养成这样的习惯,这是最重要的。有此禀赋或习惯的人都知道,其实内心生活与外部生活并非互相排斥的,同一个人完全可能在两方面都十分丰富。区别在于,注重内心生活的人善于把外部生活的收获变成心灵的财富,缺乏此种禀赋或习惯的人则往往会迷失在外部生活中,人整个儿是散的。自我是一个中心点,一个人有了坚实的自我,他在这个世界上便有了精神的坐标,无论走多远都能够找到回家的路。换一个比方,我们不妨说,一个有着坚实的自我的人便仿佛有了一个精神的密友,他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这个密友,这个密友将忠实地分享他的一切遭遇,倾听他的一切心语。如果一个人有自己的心灵追求,又在世界上闯荡了一番,有了相当的人生阅历,那么,他就会逐渐认识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世界无限广阔,诱惑永无止境,然而,属于每一个人的现实可能性终究是有限的。你不妨对一切可能性保持着开放的心态,因为那是人生魅力的源泉,但同时你也要早一些在世界之海上抛下自己的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领域。一个人不论伟大还是平凡,只要他顺应自己的天性,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并且一心把自己喜欢做的事做得尽善尽美,他在这世界上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家园。于是,他不但会有足够的勇气去承受外界的压力,而且会有足够的清醒来面对形形色色的机会的诱惑。我们当然没有理由怀疑,这样的一个人必能获得生活的充实和心灵的宁静。问题:请结合全文,谈谈文章最后一段画线句对你的启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标题:散文阅读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5728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