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江苏高考名著阅读大全(含答案)
高考语文名著1、下面对名著名篇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金陵十二钗”指贾府或和贾府有关系的十二个女性主子,其中年龄最小,辈分也最小的是惜春。B.《呐喊》收集了鲁迅先生1918一1922年间的小说作品,对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进行了勇猛的抨击和无情的批判。其中收录了鲁迅先生第一篇白话小说《阿Q正传》。C.欧也妮的母亲是一为虔诚的基督徒,她恬退隐忍,温和善良,这个形象与葛郎台的贪婪、无耻形成鲜明的对照。D.《三国演义》是一部“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故事取材自“说三分”的民间传说和《三国志评话》,结合了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正史材料写成。E.曹雪芹笔下的大观园里也有很多风雅之事,比如那个著名的“海棠诗社”,在诗社成员中李纨年纪最大,所以大家推举她作裁判。1.ABA项中年龄最小、辈分最小的应为巧姐;B项,鲁迅先生第一篇白话小说是《狂人日记》。2、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简述《三国演义》中能体现曹操“奸雄”性格的一个故事。(5分)2.(1)答:曹操献刀董卓欺主弄权,曹操借王允七星宝刀进府行刺,见董卓躺下,急抽刀欲刺。董卓在穿衣镜内看见了曹操的动作,转身相问。曹操急中生智说:“我得一口宝刀,欲献恩相。”董卓接刀一看,果然是一口宝刀。董卓引曹操出阁看马,曹操谢道:“愿借马一试。”然后快马加鞭逃之夭夭。(2)“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这几句诗出自哪部名著的哪首诗?吟诗是谁?这几句诗表现了她怎样的思想性格?(5分)(2)答:《红楼梦》的《葬花吟》,吟诗是林黛玉。《葬花吟》是林黛玉感叹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体现了那种不屈不挠、冰清玉洁,不愿受辱被污、不甘低头屈服的孤傲不阿性格: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以落花为喻,体现了她对前途命运的忧虑与绝望。语文附加题练习卷二3.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边城》在描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优美图画时,流露出了面对悲凉命运的无奈之情,展现了“美丽总令人忧愁”的审美境界。B.巴金的《家》重点塑造了善良却柔中带刚的梅、抑郁的瑞珏、贤惠的鸣凤等三位女性形象,她们的社会地位不同,但她们的结局都是悲剧性的。作者通过对她们悲惨遭际的描写,控诉了封建礼教以及封建道德对弱小、无辜、善良的人们的迫害。C.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成功塑造了人文主义者哈姆雷特的形象。“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这是哈姆雷特的著名独白,表现了他极度困惑、痛苦的灵魂搏斗。D.《呐喊》中多数作品的主人公是农民、知识分子和妇女。如阿Q、孔乙己、祥林嫂,他们以自己被侮辱、被损害的血泪人生,控诉了封建制度的罪恶和封建社会的黑暗。E.象征主义的手法是《老人与海》最大的特色。桑提亚哥打鱼的生涯实际上就是人生的象征,老人与鲨鱼的搏斗是强者与强者之争,其实也是资本主义世界人与人的关系的写照。3.B项性格特点分析有错,三人性格特点分别为梅抑郁,瑞珏贤惠,鸣凤善良却柔中带刚;D项祥林嫂是小说《祝福》中的人物,《祝福》被收入小说集《彷徨》。4.贾宝玉是贾母的心肝宝贝,最受呵护,贾府上下几乎无人敢管。但第三十三回中,其父贾政却动了真格,亲自动手,把他往死里打。请分条陈述贾政打宝玉的原因。(5分)答:4.(1)宝玉接待贾雨村时无精打采,应对不似往日,使贾政生了三分气;(2)他和优伶琪官关系甚密,贾政觉得他不仅“无法无天”,还祸及家庭;(3)贾环诬告宝玉欲强奸丫鬟金钏,导致金钏chuàn投井自杀;(4)综合宝玉种种“劣迹”,贾政认为宝玉将来会走到弑君杀父的地步。(最后一点2分)5.《三国演义》“挥泪斩马谡”这一情节中诸葛亮“挥泪”的原因是什么?(5分)答:5.一是后悔自己没听从刘备的话,刘备以前和他说过马谡这个人言过其实,只知道纸上谈兵,不能委以重任,诸葛亮没有听从刘备的话,让他守街亭,结果街亭失守。二是痛惜街亭的失守使他的北伐计划失败。三是惋惜马谡是个人才,他和马谡也是亦师亦友的关系。(答对一点2分,答对两点3分,答对三点5分)语文附加题练习卷三3.下面对有关名著名篇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女神》首先体现着的是一种破旧立新、勇于革命的大胆叛逆精神。诗人作为旧时代的逆子,站在新时代的顶峰,以无比强烈的情怀和恢宏的气概,呼唤着二十世纪革命风暴的来临。B.《群英会蒋干中计》中周瑜巧设“苦肉计”,使自作聪明的蒋干中了计,也使曹操中了计,为赤壁之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C.《边城》以撑渡老人的外孙女翠翠与船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傩送的爱情为线索,表达了对田园牧歌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寄托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D.《家》中,觉新和二弟觉民、三弟觉慧共同接受西方文化知识的熏陶,有着先进的思想、昂扬的斗志,是新时代的新青年。E.《哈姆莱特》这部悲剧中,最令哈姆莱特难受的倒还不是没能继承照理来说应由他继承的王位,而是母亲乔特鲁德很快就忘记了和老国王的恩爱。4.《红楼梦》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中,有一段贾宝玉和林黛玉共读《西厢》的情节,请结合相关情节简析两人当时的内心世界。(5分)_5.《欧也妮·葛朗台》善于捕捉有典型意义的细节刻画人物性格,请举两例说明老葛朗台对财富强烈的占有欲。(5分)_高三语文加试题3参考答案二、3.BD(B《群英会蒋干中计》中周瑜没有巧设“苦肉计”,D.觉新不是。觉新也跟他俩一起接受新思想,但他依旧还是“作揖主义”和“无抵抗主义”的拥护者。)4.此段文字细致地表现了二人的深层心理,宝玉情不自禁,借机试探表白;黛玉深爱宝玉却又极自矜自重,敏感自尊,生怕遭受轻薄。但毕竟是心有灵犀,他们是灵魂的知己,能够感受得到对方内心深处的呼唤。(意思对即可)5.①葛朗台看到查理送给女儿的金梳妆匣,立刻眼睛发亮,身子一纵,向梳妆匣扑去,“好似一头老虎扑向一个熟睡的婴儿”。②教士来给他作临终法事的时候,银十字架、烛台和银镶的圣水壶一出现,他那似乎已死去几个小时的眼睛立刻复活。语文附加题练习卷四22.下面对名著名篇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边城》以撑渡老人的外孙女翠翠与船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傩送的爱情为线索,表达了对田园牧歌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寄托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B.巴金的《家》重点塑造了善良却柔中有刚的梅、悒郁的瑞珏、贤慧的鸣凤等三位女性形象,她们的社会地位不同,但她们的结局却都是悲剧性的。作品通过对这几位女子悲剧遭际的描写,控诉了封建礼教对弱小、无辜、善良的人们的迫害。C.《女神》是“五四”时期影响最大的一部诗集,充分体现了“五四”时期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它在文学史上突出的贡献是:诗集大胆移植,探索自由诗体,开创了新文学诗坛浪漫主义的创作源头,唱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时代强音,开辟了新文学的途径。D.莎士比亚的剧作《哈姆雷特》中,美丽、年轻、纯洁的奥菲利娅深爱着哈姆雷特,却因为父亲和哥哥的劝说,对他避而远之。而哈姆雷特的出走与父亲被杀死的双重打击使得脆弱的奥菲利娅精神失常,抑郁成疾而死。E.桑提亚哥是海明威所崇尚的完美的人的象征:坚强、宽厚、仁慈、充满爱心,即使在人生的角斗场上失败了,面对不可逆转的命运,仍是精神上的强者,是一个“硬汉子”。23.简答题(10分)(1)简述《红楼梦》中林黛玉得知宝玉将娶宝钗和宝玉发现新娘是宝钗后各有什么样的反应。(5分)(2)试简述《三国演义》中“舌战群儒”的主要情节。(5分)高三语文加试题4参考答案22、BD(B.性格特点分析有错,三人的性格特点主要是梅悒郁,瑞珏贤慧,鸣凤善良却柔中有刚;D.奥菲利娅媒是溺水而死,不是抑郁成疾而亡。对1项2分,对2项5分)23、(1)黛玉忙往宝玉处问询,回来后,将题诗的绢帕和一本诗稿烧毁(焚绢毁诗),病倒在床。(答出“焚绢毁诗”2分,“问询宝玉”或“病倒在床”1分。)宝玉哭闹着要去找黛玉,得知林妹妹已死,他便昏死过去。醒来后,坚持去了潇湘馆,哭祭黛玉。(“哭找黛玉”,1分;“哭祭黛玉(宝玉哭灵)”1分。)(2)曹操大军南下,孙权手下的谋士大都主张降曹自保,只有鲁肃主张联刘抗曹。(1分)但鲁肃自知难以说服孙权和东吴的文臣,特意请诸葛亮来当说客。(1分)鲁肃引诸葛亮见了东吴的一群谋士,东吴的谋士一个接一个地向诸葛亮发难,先后有七人之多,都被诸葛亮反驳得有口难辩。(2分)最后孙权终于下定决心跟刘备联合起来共同抗击曹操。(1分)语文附加题练习卷五22.下面对有关名著名篇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呐喊》是鲁迅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当时正值“五四”革命精神高扬时期。作者创作小说意在描写“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并为新文化运动“呐喊”助威。B.《边城》寄托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的作品中最能表现缺憾美的一部。作者的理想是要在小说中表现“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C.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刻画了近200个人物形象,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如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忠肠义胆的关云长、粗中有细的张飞、勇猛兼备的赵云、能干奸诈的曹操等,无不惟妙惟肖。D.人可以失败,但不可以被击败,外在的肉体可以接受折磨,但是内在的意志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这是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一再强调的观点。《老人与海》中的老人便是他塑造出的最杰出的“硬汉”形象。E.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既有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反封建、崇尚人的理性的特征,又有宫廷贵族后代悲观、忧郁的消极一面。在小说中,作者集中揭示了他的人文主义理想和他对现实的悲观认识的冲突。23.(1)请你结合“宝钗生日宴会”那天因戏子之事而引发的一段描写中三位人物的各自反应,简单分析这三位人物形象。(5分)宝钗:宝玉:湘云:(2)结合具体内容,简要说说《家》中觉新和梅爱情悲剧的主要内容。(5分)高三语文加试题6参考答案24.CD。(C项中“强化”理解错误;D项中美国老渔夫应为巴西老渔夫。)25.(1)贾政之女贾元春被加封嫔妃,皇帝特许贾府建造省亲别院。贾府大兴土木,历时半年建成,后元春回家省亲,赐名“大观园”。(意思对即可。基本正确,不能低于3分)(2)孙权用公瑾之计,引刘备入东吴招亲,要挟刘备交还荆州。诸葛亮在他临行前交给赵云三个用锦做成的袋子,吩咐说:“内封三条神妙计策,到时依次打开行事。”赵云和刘备、孙乾率五百军士到南徐,依锦囊妙计破了公瑾计策,娶了孙权之妹孙尚香逃回荆州,让东吴“赔了夫人又折兵”。(相应人物2分;故事情节较完整3分)语文附加题练习卷六24.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鲁迅在《呐喊》的《端午节》里塑造了一个表面上进步,骨子里落后的旧知识分子“方玄绰”的形象。方玄绰是“这些因循守旧,看不惯新的事物,总是喜欢在过去的世界里思考问题”的人物的代表。B.巴金的《家》故事发生在辛亥革命以后。长江上游某大城市有个官僚地主家庭高公馆。一家之主的高老太爷,封建专制,顽固不化。长房长孙觉新,为人厚道,却很软弱,原与梅表姐相爱,后屈从于老太爷之命而与李瑞珏结婚。C.沈从文在《边城》中,通过翠翠这一形象,有意强化了社会现实的黑暗与痛苦,着意表现了一种理想化的古朴、淳厚的人性美和人情美。D.《老人与海》的作者是美国作家海明威,书中那个美国老渔夫圣地亚哥的“硬汉子”形象的原型其实就是他自己。E.葛朗台在弥留之际,当神甫把十字架送到他唇边,让他亲吻基督的圣像时,他却做一个骇人的姿势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这一下最后的努力送了他的命。他给欧也妮的最后一句话是“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账”。25.简答题(10分)(1)简要说明《红楼梦》中“大观园”的建造来历。(5分)(2)“锦囊妙计”是一个源于《三国演义》的成语,请简要写出与此成语相应的人物及故事。(5分)语文附加题练习卷七21.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同样是咏柳絮,薛宝钗表现的是“漂泊亦如人命,空缱绻,说风流”的悲哀,而林黛玉表现的则是“好风凭借
本文标题:江苏高考名著阅读大全(含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5732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