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 2011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知识竞赛试题测试题
1/62011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知识竞赛试题测试题(一)及答案一、填空:1、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2、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从以下四个方面作出了阐述: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3、《标准》中所提出的“四基”是指:掌握基础知识、训练基本技能、领悟(基本思想)、积累(基本活动经验)。4、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5、《标准》中除了“四基”以外,还提出的“四能”,具体是指: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7、在“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与(推理能力)。8、“综合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师生共同参与)的学习活动,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9、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10、在各学段中,《标准》安排了四个方面的课程内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二、选择题(1-6单项选择,7-10多项选择)1、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C)的过程。A、交往互动B、共同发展C、交往互动、共同发展。2、“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B)、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数学思考B、过程与方法C、解决问题3、《数学课程标准》中使用了“经历、体验、探索”等表述(A)不同程度。A、学习过程目标B、学习活动结果目标。4、在新课程背景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C)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B、形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C、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5、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C)的过程。A组织者合作者B组织者引导者C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6、推理一般包括(C)。A、逻辑推理和类比推理推理B、逻辑推理和演绎推理C、合情推理和演绎7、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BC)A、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B、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C、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8、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AB)之上。A、认知发展水平B、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C、兴趣9、在各个学段中,课程标准都安排了(ABCD)学习领域。A、数与代数B、图形与几何C、统计与概率D、综合与实践10、数学基本能力分为(ABC)A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B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C其它数学能力主要指观察、理解、记忆、运用的能力。三、判断:1、教师对学生学习数学的评价就是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2/62、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最有效的学习活动就是单纯在模仿记忆。(×)3、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的全部。(×)4、数学学习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个性倾向。(√)5、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6、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7、无论是新课题的引入还是教学内容的展开,都应力求创设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8、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应以评价结果为主。(×)9、新课标只提倡关注知识获得的过程,不提倡关注获得知识结果。(×)10、《标准》提倡采取开放的原则,为有特殊需要的学生留出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11、提高国民整体素质是实现教育政治功能的基础。(√)12、教师应由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转变为知识的传递者和合作者。(×)13、课程标准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14、数学学习评价应由单纯的考查学生的学习结果转变为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四、名词解释:1、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表示、数量大小比较、数量和运算结果的估计、数量关系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2、符号意识:主要是指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知道使用符号可以进行一般性的运算和推理。建立符号意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进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3、运算能力:主要是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培养运算能力还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4、空间观念:主要是指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依据语言描述画出图形等。5、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数学问题。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几何直观不仅在“图形与几何”的学习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贯穿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6、了解:从具体事例中知道或举例说明对象的有关特征;根据对象的特征,从具体情境中辨认或者举例说明对象。同类词有:认识,知道,说出,辨认,识别。7、理解:描述对象的特征和由来,阐述此对象与相关对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同类词:认识,会。8、掌握:在理解的基础上,把对象用于新的情境。同类词:能。9、运用:综合使用已掌握的对象,选择或创造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同类词:证明。10、经历: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获得一些感性认识。同类词:感受,尝试。11、体验: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主动认识或验证对象的特征,获得经验。同类词:体会。12、探索: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理解或提出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发现对象的特征及其与相关对象的区别和联系,获得理性认识。五、简答题:1、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什么?答:①以反映未来社会对公民所必需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②以与学生年龄特征相适应的大众化、生活化的方式呈现数学内容;③使学生在活动中、在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发展数学。2、数学学习评价改革的特点?答:①评价主体的多元性。②评价内容的多元化与开放性。③评价方式的多样性。3、数学教学中,建立和求解模型的过程包括哪些?3/6答:建立和求解模型的过程包括:从现实生活或者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用数学符号建立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表示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求出结果、并讨论结果的意义。这些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初步形成模型思想,提高学习兴趣和应用意识。4、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习数学的总体目标是什么?答:(1).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2).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了解数学的价值,激发好奇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5、小学第一学段学习目标中,知识目标是什么?答:(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理解常见的量;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在具体情境中,能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简单的估算。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2)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常见的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认识物体的相对位置。掌握初步的测量、识图和画图的技能。(3)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了解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6、小学第一学段“解决问题”的目标是什么?答:(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2)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3)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4)尝试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7、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性质是什么?答: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能为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8、简述《标准》中总体目标四个方面的关系?答:总体目标的四个方面,不是互相独立和割裂的,而是一个密切联系、相互交融的有机整体。课程设计和教学活动组织中,应同时兼顾这四个方面的目标。这些目标的整体实现,是学生受到良好数学教育的标志,它对学生的全面、持续、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技能的学习,知识技能的学习必须有利于其他三个目标的实现。9、学生的数感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与数量;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释。10、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教师的“组织”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答:主要体现在:1、教师应当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数学本质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设计一个好的教学方案。2、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因势利导、适时调控、努力营造师生互动、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形成有效的学习活动。11、怎样理解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关系,如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答:好的教学活动,应是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和谐统一。一方面,学生主体地位的真正落实,依赖于教师主导作用的有效发挥;另一方面,有效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标志,是学生能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得到全面的发展。启发式教学是处理好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关系的有效途径。教师富有启发性的讲授,创设情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组织学生操作实验、观察现象、提出猜想、推理论证等,都能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六、论述题:1、修订后的数学课程标准,为教师实施教学提出的总体建议是什么?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注意使学生在获得间接经验的同时也能够有机会获得直接经验,即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等,获得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数学教4/6学活动中,教师要把基本理念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处理好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注重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发扬教学民主,当好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地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条件的地区,要尽可能合理、有效地使用计算机和有关软件,提高教学效益。2、如何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1)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在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学生获得知识,可以通过接受学习,也可以通过自主探索等方式,但必须建立在自己思考的基础上;学生应用知识并逐步形成技能,离不开自己的实践;学生在获得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只有亲身参与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才能在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方面得到发展。(2)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
本文标题:2011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知识竞赛试题测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5746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