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污水处理站工程施工方案
1表6.3主要制作、施工机械设备表序号机械或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国别产地制造年份额定功率(KW)生产能力备注1履带式单斗挖掘机大型1台2自卸汽车8t2辆中国二汽20093排污泵直径150扬程120米2台4灰浆搅拌机拌桶容量2001台常德5混凝土振捣器插入式、平板式2台常德6夯实机20-61N.m2台常德20097轴流通风机功率7.51台8经纬仪1台常德20099水准仪1台常德20102表6.4劳动力计划表工种、级别单位按工程施工阶段投入劳动力情况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土方工个241管理人员个464泥工个4124普工个362木工个353钢筋工个351测量人员个221表6.5施工方案一、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完整的施工方案,保证质量的措施1、编制依据1.1招标文件。1.2国家、省市有关的基本建设方针、政策,国家现行给、排水施工规范、规程和验收标准。1.3招标文件规定的工期。1.4本工程所在地的经济、交通、地形地貌、水文资料、物资材料供应和气象情况,以及场区内的水、电、道路、通讯等建设条件。2、工程概况本工程主要有6个工艺池,1个工艺设备基础,1个设备房组成。1)隔油池:3建筑面积为22.68平方米,;2)设备房、调节池:总建筑面积为145.72平方米,一层地下一层地上;3)生化池:建筑面积为54.36平方米,为地下构筑物;4)污泥池:建筑面积为9平方米,为地下构筑物;5)计量井:建筑面积为2.19平方米,为地下构筑物;6)污泥干化场3.67平方米;7)中和反应絮凝沉淀槽基础为地上构筑物。设备用房结构形式框架结构;工艺池为剪力墙,场地的类别为二类。招标范围:污水处理站工程招标范围及技术条件、图纸中所有内容,工程量清单的内容。3、施工管理目标3.1工程质量目标工程质量合格标准。3.2工期目标本工程预计施工总工期为60天(日历天),具体开工日期以开工令为准,具体施工进度计划表待工程中标以后再详细编制。3.3安全生产目标无死亡、重伤事故,把轻伤事故控制在3‰内,力争降低到最低限度,无重大交通及等级火险事故,确保施工安全。3.4文明施工目标创文明施工工地和文明施工先进单位。4、施工项目部组织机构及管理职责4.1项目部组织机构4.1.1工程中标之后,我公司将组织优秀施工力量在本项目成立工程项目经理部进行管理和施工,经理部领导层由项目经理、生产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组成,负责对工程的领导、指挥、协调、决策等重大事宜,对工程的进度、成本、质量、安全和现场文明等负全部责任。其中项目经理对公司负责,其余人员对项目经理负责。同时公司总部为项目的实施合管理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和监督管理工作。45、工程施工具体安排及施工顺序5.1进入施工现场后及时进行驻地和临设的建设,按照正临结合的原则施工临时给排水以及临时电线路,根据各个专业的需求在场内设置水源及配电房,组织控制测量和布测施工测量网。5.2配合本项目整体施工进度,抓好关键工程。6、基础土方施工6.1土方工程施工6.1.1本工程土方开挖方法采用机械挖土为主,人工辅助配合的方式,在“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下,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实行“分段开挖、分段支护”施工方案,本工程土方开挖拟分两个阶段进行(具体见附图):第一阶段开挖土方即开挖平坡以上部位土方,无需进行降水。第二阶段开挖土方即大面积开挖土方至深基坑底部,在接近基坑底留20cm余土采用人工开挖,确保地基土不受扰动。6.1.2(1)主要采用机械开挖,坑底0.30m和基坑死角采用人工开挖方法。(2)分三个阶段分层开挖第一阶段平坡以上部位开挖:第二阶段进行基坑大面积开挖。在大面积开挖时,采用分段分层,一层一层翻土接力。做到边翻土边出土(台阶式后退推进)。(3)主要挖土流程:修筑基坑内道路——边坡第一阶段挖土——边坡第二层阶段挖土——基坑大面积挖土——人工清土20cm底板土——模板施工——砼垫层施工。56.1.31、土方开挖必须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分段施工,分段支护;2、土方开挖与后续施工必须密切配合到位,不可抢挖、多挖;3、土方大开挖前需确保降水已到位;6.1.4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安全监测,本项工作应由业主委托有相关资质的单位进行,公司现场项目部同时做好自身相应的测量工作。1.监测内容-沉降、位移监测基坑开挖及地下室施工过程中,为了确保基坑万无一失,还必须采取有效的监测手段,为此,我们在基坑周围布置:⑴沿支护结构顶部即压顶板每隔15米设一位移观测点。⑵对周边道路每隔15m布设一个沉降监测点。2.监测的目的和任务监测的目的和任务是为了保证周围道路、建筑物、地下管线的安全,及时跟踪掌握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不利现象,为建设单位及监理单位提供测动态资料,以指导基坑的安全开挖及地下室施工的安全。3.监测的步骤⑴在监测点设置相应标志,并请挖土单位注意在挖土过程中加以保护。⑵水平位移、沉降、地下水位拟每二天观测一次,当开挖速度加快或开挖至设计深度时,加密观测间隔,必要时每天进行一次。量测周期:基坑土方开挖至地下室侧壁回填。64.监测控制要求周围道路及建筑物沉降速度不超过8-10mm/d,累计沉降量≤60-80mm。5.施测技术要求(1)水平位移基准网在基坑围护结构边沿设置工作基点P(测站点),在基坑开挖土方前,观测A、B、C(两个夹角和三个边长),求得P点的本期坐标;往后的每次观测均需求得P点的本期坐标。(2)垂直位移基准网采用独立高程网,按一级沉降观测的技术要求,对3个水准基点BM1、BM2、BM3的高程联测,求得每个点的高程最可靠值。(3)水平位移监测采用小角法观测。水平位移值可按以下公式计算:Dd•=ρα/d—水平位移—两次观测其水平角差值()—常数,其值为206265D—从测站点到观测点的距离水平角观测限差如下:两次照准目标读数差6;半测回归零差8;一测回内2C互差13;同一方向值各测回互差8。7距离采用全站仪(测距精度±(2mm+2ppm*D))监测,按二级电磁波测距精度施测。(4)测斜用测斜仪测量支护结构(土体)的深部侧向变形。测量时首先将测头导轮卡置在预埋测斜导管的导槽内,轻轻将测头放入测斜导管中,放松电缆使测头滑至孔底,记下深度标志。当触及井底时,应避免激烈的冲击,测头在孔底停置5min,以便在孔内温度下稳定。将测头拉起至最近深度标志做为测读起点,每0.5米测读一个数,利用电缆标志测读测头至导管顶端为止,每次测读时都应将电缆对准标志并拉紧,以防读数不稳。将测头掉转180°重新放入测斜导管中,将其滑至孔底,重复上述操作在相同的深度标志测读,以保证测量精度,导轮在正反向导槽的读数将抵消或减少传感器的偏值和轴对准所造成的误差。(5)地下水位观测用水位计量测地下水埋深hi,与基坑开挖前地下水的初始埋深h0比较,hi-h0即为地下水位下降值,精度为±5mm。(6)沉降观测按一级沉降观测的要求进行,高程观测仪器为DS05精密水准仪,水准尺为铟钢尺。并要求视距长≤30m,前后视距差≤0.7m,前后视距累计差≤1m,视线高度≥0.3m,基辅尺分划读数较差≤0.3mm,基辅尺分划高程较差≤0.5mm。水准路线环线闭合差≤±0.3nmm(n代表测站数)。(7)支护结构顶沉降观测按二级沉降观测的要求进行,高程观测仪器为DS05精密水准仪,水准尺为铟钢尺。并要求视距长≤50m,前后视距差≤2m,前后视距累计差≤3m,视线高度≥0.2m,基辅尺分划读数较差≤0.5mm,基辅尺分划高程较差≤0.7mm。水准路8线环线闭合差≤±1.0nmm(n代表测站数)。6.观测频率各监测项目在基坑开挖前应测得稳定初始值,且不应少于2次;从基坑土方开挖期间,每1~3天观测1次,稳定后每5~7天观测1次。当大暴雨、结构变形超过有关标准或场地条件变化较大时,应加密观测;当有危险事故征兆时,则需进行连续监测。监测工作以仪器测量为主,并与日常逻视工作相结合,施工期间,做好现场监测点的保护工作,每次监测前,对所使用的控制点进行校核,发现有位移,要按布网时的测量精度灰复。施工中要及时观测和反馈信息,定期分析监测报告,及时发现报告存在问题,监测报告每周报送业主和监理,由于工地现场施工情况变化,具体测量时间、测量次数将根据施工场地条件、现场工程进度、测量反馈信息和工地会议纪要相应调整,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各监理报告,并书面报告业主,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十、基坑开挖常遇问题及防治处理方法序号名称、现象产生原因处理方法1挖方边坡塌方1、基坑开挖较深,放坡不够;2、在有地表滞水、地下水位作用的土层开挖基坑,未采取有效的降排水措施,使土层湿化,粘聚力降低,在土层作用下失去稳定而引起塌方;3、边坡顶部堆载过大或车辆等外力振动影响,使坡体内剪切应力增大,土体失去稳定而导致塌方;4、土质松软,开挖次序、方法不当而造成塌方;根据不同土层土质和开挖深度,确定适当的挖方坡度,或设支护;做好地面排水措施,基坑开挖范围内有地下水时,应采用降排水措施,将水位降低至基坑以下0.5米;避免在靠近坡顶弃土、堆载和行驶挖土机械及车辆;土方开挖应自上而下分段、分层依次进行,避免先挖坡脚造成边坡失稳治理方法:可将坡脚塌方清理,作临时性支护等措施。2、场地积水1、场地平整填土未分层回填夯实,土的密实度很差,遇水产生不场地内填土应认真分层回填夯实,使密实度不低9均匀下沉;2、场地四周未作排水沟,或场地未做成一定排水坡度,或存在方向排水坡;3、测量错误,使场地标高不一;于设计要求,避免松填;按要求做好场地排水坡及排水沟;做好测量复核,避免出现标高错误。3、边坡超挖1、采用机械开挖,操作控制不严,局部多挖;2、边坡上存在松软土层,受外界因素影响自行滑塌,造成坡面凹洼不平;3、测量放线错误;采用机械挖土,预留0.2~0.3米厚土层,采用人工修破;对松软土层避免各种外界机械车辆等的振动,采取适当保护措施;加强测量复测,进行严格定位。处理方法:局部超挖,可用三七灰土夯补或浆砌块石填补;与原土坡接触部位应做成台阶接槎,防止滑动;超挖范围较大,应适当改动坡顶线。4、基坑(槽)泡水1、开挖基坑未设排水沟或挡水堤,地面水流入基坑;2、在地下水位以下挖土,未采取降水措施,将水位降至基底开挖面以下;3、施工中未连续降水,或停电影响;开挖基坑周围应设排水沟或挡水堤;地下水位以下挖土,应设排水沟和集水井,用泵连续排走或自流入较低洼处排走,使水位降低至开挖面以下0.5~1.0米。处理方法:已被水浸泡扰动的土,可根据情况采取排水、晾晒后夯实,或抛填碎石、小块石夯实,换土(三七灰土)夯实,或挖去淤泥加深基础等措施。5、围护墙渗水或漏水1、围护墙强度、刚度不够产生变形、移位,使防水帷幕破裂而引起渗漏水;2、地下水位未降到开挖基坑底以下0.5米,使地下水从围护墙渗漏;3、围护墙止水帷幕接缝处未咬合或止水桩径过小,存在间隙,或围护墙后未设截水帷幕,而造成渗漏水;4、围护墙后水管漏水或上层滞水渗漏;对渗水量较小,可在坑底设沟排水;对渗水量较大,但没有泥沙带出,可采用引流-修补方法;对渗、漏量很大的情况,可在围护墙背面开挖至漏水位置下0.5米~1.0米,在围护墙后用密实混凝土进行封堵,或在墙后采用压密注浆或高压喷射注浆方法处理。6、围护墙倾斜、位移1、围护墙或支撑系统截面偏小,前度、刚度不够,在土压力作用下产生变形;2、围护墙构造上不完善,桩间未对重力式支护结构采取减小坑边堆载,防止动荷载作用于围护墙或坑边区域;加块垫层与底板浇筑速10形成整体共同工作;3、围护墙嵌固深度不够,在土压力作用下产生移位;4、基底存在软弱土层,或墙背面存在粉细砂层,墙背坑底产生流砂使围护墙位移;5、施工程序错误,未按挖一层土,按装一层支护、支撑、土层锚杆的程序进行,使墙体刚度不够产生倾斜、位移。度,以减少基坑敞开时间,并对支护起支撑作用;出现裂缝应将裂缝用水泥砂浆或混凝土灌满封闭;在围护墙背面卸荷或加设支撑;对悬臂式支护结构,一般可采取加设支撑或拉锚,可墙背卸土,及时浇筑混凝土垫层;对支撑式支撑结构,采取
本文标题:污水处理站工程施工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5791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