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江苏省无锡市普通高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调研地理试题-含解析
无锡市普通高中2019年春学期期末质量调研卷高一地理注意事项及说明1、本试卷分单项选择题(第1题一第30题)和综合题(第31题~第35题)两部分2、请将选择题、综合题的答案填在相应的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卡(卷)。3、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的要求。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答题卡(卷)相应位置下图为甲、乙、两、丁四地的人口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人口自然增长率从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A.甲、乙、丙、丁B.丁、丙、乙、甲C.甲、丙、乙、丁D.丁、乙、丙、甲2.甲地可能存在的主要人口问题是A.教育压力大B.人口老龄化C.劳动力短缺D.死亡率高【答案】1.B2.A【解析】试题分析:【1题详解】甲为人口金字塔图,塔基宽说明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乙为四个坐标的统计图,由图中信息可以判断,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丙为三角坐标图,0-14岁人口比重22%,15-64岁人口比重为72%,65岁以上人口比重6%,属于中年型,人口自然增长率不高;D为柱状图,自然增长率是个负值。人口自然增长率从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丁、乙、丙、甲。【2题详解】甲地面临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快,以及0-14岁人口比重过大等问题。青少年及儿童人口比重过大,造成巨大的人口增长惯性,不利于人口、经济、教育、就业、环境等问题的解决。考点:人口结构和人口问题下图为某个时期宁夏部分县级行政区环境人口客量(单位:万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影响图中宁夏各县级行政区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主要因素是A.矿产资源B.淡水资源C.地形地势D.科技水平4.宁夏南部地区今后一段时间关于人口发展的正确做法是A.放宽生育政策,鼓励生育B.增加人口密度,接纳宁夏北部地区的移民C.垦荒拓耕,向宁夏东部地区迁出部分人口D.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同时向宁夏北部地区迁出部分人口【答案】3.B4.D【解析】【分析】小题1,河流沿岸各县级行政区环境人口容量大,而干旱的南部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小,因此淡水资源是其主要影响因素。小题2,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适度开展生态移民是宁夏南部人口发展的有效措施。【3题详解】材料中没有涉及到矿产资源的相关信息,A排除;据图可知,靠近河流沿岸的环境人口容量大,远离河流的城市环境人口容量小,可知淡水资源是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主要因素,B正确;地形地势和科技水平均与图中城市的环境人口容量无明显关系,C、D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4题详解】根据上题可知,淡水资源是影响该区城市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故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适度开展生态移民是宁夏南部人口发展的有效措施。因此D正确。【点睛】该题考生只需认真读图,理解图中的各项信息即可作答。留守儿童问题再次成为2019年3月全国两会的热点问。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四川省的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大,占全国农村留儿童比例最高。为此回答下列各题。5.四川省的农村個守儿童数量较多,主要是因为四川省A.计划生育政策执行不力B.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C.经济欠发达,人口外流多D.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6.我国留守儿童的总体数量较前几年大幅度减少,其主要原因有①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的变化②农村外出经商、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就业③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加重④户籍制度改革,随迁子女就近入学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5.C6.D【解析】【5题详解】四川经济欠发达,大量青壮年人口外出务工,导致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较多;与当地计划生育政策执行力,社会保障制度无关,A、B错;四川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是最高,自然增长率高也不能说明留守儿童数量就多,D错。选C正确。【6题详解】近年来由于各地经济的发展,农村外出经商、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就业。留守儿童数量现少:户籍制度改革,随迁子女就近入学,减少了留守儿童数量;留守儿童现象是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与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的变化、人口老龄化问题关系不大。选D正确。【点睛】“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方在外打工而留守在家乡、并需要其他亲人照顾的年纪在十六安以下的孩子,也包括部分城市中夫妻在异地工作甚至出国学习工作,而将子女托付给父母或亲友照料的孩子。这种外出务工潮造成许多孩子特别是在农村短期或长期失去了直接监护人,形成事实上的单亲家庭或代教育现象。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现象的产生来自于家庭和社会两个方面。一方面,家庭的贫国使孩子的父母不得不走出农村到城市务工。另方面,中国长期的城乡二元体系松动造成我国农村大量刺示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所带来的产物。下图为“某城市用地规划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7.影响该城市形态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B.气候C.文化D.交通8.该城市规划有利于①节省城市用地②方便各功能区联系③提高城市环境质量④预留城市发展空间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7.D8.C【解析】【7题详解】图中显示,城市功能区沿河流或铁路、高速公路发展,水运、铁路、公路交通便利,说明影响该城市形态的主要因素是交通,D对。地形、气候文化不是影响城市形态的主要因素,A、B、C错。故选D。【8题详解】根据图中城市基本用地类型的分布,该城市的功能区比较分散,没有集中分布。提高城市环境质量,③对。基础设施重复建设多,不能节省城市用地,①错。不便于各功能区联系,②错。绿地其它用地较多,预留城市发展空间,④对。C对,A.B.D错。故选C。某区域土地利用强度,可以用建设用地面积占该区城土地面积的比值表示。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9.该城市()A.I区高档写字楼密度大B.II区适宜建垃圾填埋场C.Ⅲ区商业网点最为密集D.IV区城市热岛效应最强10.甲处土地利用强度增大,最可能的原因是()A.建设民俗博物馆B.划定耕地保护区C.增加种植业投入D.扩大卫星城规模【答案】9.A10.D【解析】【9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城市空间结构的特点。Ⅰ区土地利用强度最大,应该是商业区,高档写字楼密度大,商业网点最为密集,A项正确,C项错误;Ⅱ区土地利用强度较大,生活、经济活动较为密集,不宜建垃圾填埋场(造成污染),B项错误;Ⅳ区土地利用强度小,生产、生活活动少,释放废热少,城市热岛效应弱,D项错误。【10题详解】保护耕地和种植业的扩大会导致土地利用强度减弱,与题意不符,B、C项错误;民俗博物馆的建设不会引起土地利用强度的明显增大,A项错误;卫星城的扩大会导致土地利用强度增大,D项正确。故答案选D项。【点睛】垃圾填埋场的选址条件(1)必须远离饮用水源,尽量少占农田,利用荒地和当地地形。一般选择在远离居民区的位置,填埋场与居民区的最短距离为500m。(2)生活垃圾填埋场应设在当地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图反映我国某城市某工作日0:00时和10:00时的人口集聚状况,该图由手机定位功能获取的人口移动数据制作而成,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1.按城市功能分区,甲地带应为A.行政区B.商务区C.住宅区D.工业区12.根据城市地域结构推断,该城市位于A.丘陵地区B.平原地区C.山地地区D.沟谷地区【答案】11.C12.B【解析】试题分析:【11题详解】读图,根据图中人口集聚特点,说明中心的阴影区是中心商务区,B错。根据城市地租理论,甲地带与商业区相邻,距市中心较近,应是住宅区,占城市用地的主要部分,C对。行政区不占城市中心的位置,A错。工业区占城市的外围或郊区,D错。【12题详解】读图,根据城市地域结构是团块状形成推断,该城市位平原地区,B对。丘陵地区、沟谷地区形态多条带状,A、D错。山地区多组团状,C错。【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地域结构形态。古诗云:“日痰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近期荔枝在我市大量上市,受到市民的喜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无锡市民能吃到新鲜的荔枝,主要得益于①便捷的交通条件②荔枝品种改良③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④荔枝种植范围扩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4.5月初海南荔枝开始采果,比广东提前约15天,这是因为海南A.荔枝品种优良B.市场需求量大C.纬度较低,热量条件较好D.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答案】13.B14.C【解析】【13题详解】荔枝是亚热带水果,主要产于我国南方地区,尤其是广东和福建南部栽培最盛,纬度分布范围从北纬18°至北纬28°;随着社会经济条件和科技水平的发展,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使北方地区的人们也能吃到新鲜的热带或亚热带水果,因此南京市民能吃到新鲜的荔枝并不是荔枝由于品种改良或种植范围扩大而能在南京种植,而是主要得益于便捷的交通条件和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故选B。【14题详解】荔枝抽穗期及开花期的长短受气温的影响甚大,热量充足,荔枝开花结果就早,荔枝开花结果的早晚受气候影响较大,而海南纬度较广东的低,热量条件相对广东的较好,所以海南一般比广东采果时间早;而土壤肥沃主要影响作物产量,市场需求量主要影响作物的种植种类和范围。故选C。下图为某国一农场一年的工作历,请根据图中资料,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5.从图中可以看出,影响该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不利因素为A.热量不足B.水源不足C.劳动力不足D.土壤贫瘠16.该农场可能位于A.法国西欧平原B.阿根廷潘帕斯草原C.泰国南河平原D.美国中部平原【答案】15.A16.D【解析】【15题详解】从五月播种及该地一年一熟情况可知,该地区纬度较高,作物只能一年一熟,故其不利因素为热量不足。水源、劳动力和土壤影响该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不利因素,故选A。【16题详解】西欧平原不适宜谷物种植;阿根廷潘帕斯草原为大牧场放牧业地区;湄南河平原为水稻种植业地区,一年二熟或三熟。美国中部平原地区,尤其是北部,纬度高,热量不足,农作物为一年一熟,故选D。下图为某农业生产模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7.该农业生产模式表示的是A.人工草地畜牧业B.粮草结合混合农业C.多元开发立体农业D.热带地区迁移农业18.该生产模式会对当地自然环境产生影响,下列说法最可信的是A.改变植被类型B.保持土壤肥力C.增大气温日较差D.增加原生物种【答案】17.A18.B【解析】【17题详解】读图可知,该农业生产播种种植复合牧草,进而饲养畜禽,属于人工草地畜牧业,A对。没有粮食作物种植,B错。并未体现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在不同的地形上因地制宜的发展特色农业生产,不属于立体农业,C错。热带地区的迁移农业是通过刀耕火种等原始的方法,利用土地自然生产力种植粮食作物,当肥力丧失后,进行迁移,去另外地区种植,D错。故选A。【18题详解】读图可知,图中畜禽的排泄物作为土壤的肥力,可以保持土壤肥力,B对。图中农业生产并未改变该地植被类型,A错。由于植被覆盖率增加,气温日较差变小,C错。原生物种随着人类活动的影响加剧,物种会减少,D错。故选B。读某类工业的区位因素影响力变化图,回答下面小题。19.Ⅰ、Ⅱ、Ⅲ时期,该类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分别是A.原料、交通、燃料B.交通、燃料、市场C.燃料、原料、市场D.原料、燃料、市场20.该类工业最有可能是A.制糖工业B.普通服装工业C.钢铁工业D.精密仪表工业【答案】19.B20.C【解析】【分析】本题组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以及材料信息的获取能力,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影响工业的主导因素分析,需要抓住材料中关键信息,结合到基础知识分析答题。【19题详解】由图可知,Ⅰ、Ⅱ、Ⅲ时期,对该类工业影响力最大的因素分别是原料、燃料、市场。D正确,其余选项错误。【20题详解】钢铁工业最初接近原料和燃料产地,随着技术的提高,每冶炼一吨钢铁所需的原料和燃料减少,市场和劳动力素质对钢铁企业的吸引力增强。C正确,其余选项错误。【点睛】本题组需要重视工业发展的主导因素,一般可以分为五个方面。原料导向型工业,例如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市场导向型工业,例如啤酒厂、家具厂;劳动力导向型工业,例如服装厂、制鞋厂;动力导向型工业,例如炼铝厂;技术导向型工业,例如飞机制造,紧密仪器等。下图为某履装生产专业镇工业联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1.对该镇服装产业特点
本文标题:江苏省无锡市普通高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调研地理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5855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