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有效交往互动——数学课堂的主旋律
1有效交往互动——数学课堂的主旋律天祝县第三中学石生虎【摘要】交往是由于共同活动的需要而建立和发展的复杂和多方面的相互接触过程,互动是指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是交往的一个构成方面。数学课堂教学是一种特殊的交往形式,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课堂中的任何教学活动,都离不开互动。本文拟通过对数学课堂中如何达到有效的互动进行略呈浅见,以达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之目的。【关键词】课堂教学有效交往互动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充当的正是“电台”或“广播员”的职能,以言语和板书为手段,全班学生则必须“调谐”到统一的“频率”,被动地收听同样的广而告之的“节目”,学生只能统一地、单向地、被动地接收教师灌输的知识。在不经意中给学生太多的限制,让学生动手实践,是规定一定的程式进行;让学生自主探索又,又怕学生远离教师设定的轨道;让学生合作交流,尽揽对结论有效的信息,一些分组研讨也流于形式,草草收场…《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由此可以看出,课堂教学中有效的交往互动,是实施新课程理念的基础,才能使学生在获得数学的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同时,时时闪现生命的灵性和活力,形成良好的态度价值观,做到“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怎样才能在课堂中做到有效的交往互动呢?本文试从几方面进行阐述。一、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是有效交往互动的前提(一)教师要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素质。课堂互动的成效关键在于互动的“首席”——教师。课堂互动教学中,教师不仅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还是互动过程的设计者、2调控者、帮助者。要有效地实施互动教学,发挥其优势和作用,教师一定要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和任务,教师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逐步转变:(1)从权威意识向平等意识转变,改变教师对学生居高临下地进行情感施舍,注重师生间平等真诚的情感自然融合;(2)由课程执行者向课程决策者和创造者转变,从而为教师提供展现才华的舞台;(3)由个体劳动者向教育合作者转变,实现教师与教师、学校管理者、学生家长以及社会人士之间广泛的合作,以形成教育合力和支持氛围;(4)由重知识向重发展转变,把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心;(5)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性,给学生以智慧的启迪,探究的体验;(6)由知识化向专业化转变。教师不仅要具备宽泛扎实的基础知识,还要有较好的教育专业技能,在工作中创造性地运用它、完善它。(二)、以生为本,创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学生之间的智力不平等性几乎是绝对的。一位教育家在论述教育的功能时说:“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教师不是法官,学生不是被告,双方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统一体,利益是共同的,目的是一致的,没有理由相互不尊重。教学不能搞“统一化”,而应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要允许学生对教材知识进行个性化的理解,允许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不同的解题思路,不同的解答结果,以及不同的理解程度和接受的快慢等。对有独到见面见解的要大力表扬,对不完善的要加以鼓励,对不合常理的要给以呵护,关注每一学生的存在,只有这样,学生才敢于在课堂上大声说话,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敢于向教师提出不同的想法。教师要欣赏身边的所有学生,教师必须以公正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要努力捕捉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予以充分肯定,加以赞赏,从而使他们获得自信,向成长目标靠近。二、创设优质问题情境、是有效交往互动的关键。教师必须创设一些具有一定思考性、探索性、趣味性或能引起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问题”激发“互动”,“互动”深化“问题”,二者有机结合,才能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才能够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真正的交流。例如:下面是《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片段:3学生活动内容:分组搭正方形,操作并讨论。活动工具:每个小组一盒火柴。活动过程:大家一起按照课件上的图形摆。……师:搭一个正方形,你用了几根火柴棒?异口同声:四根。师:两个呢?异口同声:七根。师:三个呢?生:十根。师:搭n个时,你需要多少根火柴棒?顿时没了声音。师:给大家几分钟时间,大家可以动手搭一下,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搭出来后可以上前边来讲(前边有实物展台)。几分钟之后,各组拿出他们的成果;方法一:……13333搭n个正方形所需火柴棒总数:1+3n方法二:……121212121搭n个正方形所需火柴棒总数:(n+1)+2n方法三:求解过程同上,表示方法不同:(n+1)+n+n方法四:搭n个正方形所需火柴棒总数:2+n-1+2n,……生:既然是正确答案,那么结果应该是唯一的,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形式呢?4师:这位同学的疑问很有道理,等我们学习了合并同类项以后,这个问题才能解决。1.创设“跳一跳、摘得到”的问题情境,激励交往互动思维产生于问题,但不是所有问题都能引起学生的思维。问题太简单,“互动”流于形势,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问题太难,远离学生已有经验,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长时间得不到成功体验,会挫伤学生“互动”的积极性。教师所提的问题要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要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有逻辑上的联系,而这种联系要求既能被学生感悟到,又不能只从记忆的知识中获得,也不存在于问题本身所提供的信息中,而是存在于已知事物与未知事物的联系中,于是,营造求知上的“悱愤”状态,学生经过思索、合作交流,才能从它们内在联系的分析中求得答案。《用字母表示数》教学片段是设计一个分组搭正方形活动,在活动中,学生操作,教师引导,通过小组讨论,经历了字母表示数的全过程,学生在此过程中有了字母表示数的需要、动机。并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这些任务细化为学生跳一跳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增加了师生之间交往的和谐性。教师没有自问自答,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当学生发出结果唯一的答案为什么有那么多形式的问题时,教师就把学生引导到新知识“同类项”,学生虽然没有学这个内容,但已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并且这些字母表示数的方法都是学生自己发现的,原本数学冰冷的美丽在这里变成火热的思考。把握住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解,去交流,整个过程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2.创设具有发散性的问题情境,营造开放环境,深化交往互动教师的提问不应封闭在教学内容之中,而应在内容的基础上拓展开来,使问题本身具有发散性,探究问题的环境具有开放性。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探索发散性的问题,解放了学生的思维,从而做到举一反三、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产生出许多创新的火花,深化了互动教学。在本例中,问题的提出贴近学生的生活,问题也具有开放度,起点低,但具有层次性和发展性。实践证明:师生双向活动,尤其是学生活动的设计改变传统数学课堂教学压缩了学习知识的思维过程,改变传统的感知与概括5之间的思维断层,利用学生生活动手设计,让学生在思维“偏差”的引导下,学到了教材上学不到的知识,另外,教师还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一种或多种学生活动方式,如对一些理解性内容,可以让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后口答,学生自由发言,相互补充修正;对一些比较直观的内容,可以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体会之后,再要求学生用数学语言来描述;对一些智力综合性较强的内容,可先让学生独立探索,然后小组讨论,最后各组推选一名代表在全班汇报讲解。三、多向交往,适时调空是有效交往互动的保障1、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费赖登塔尔强调:学习数学唯一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学习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有的知识灌输给学生。有些数学问题并不是教师三言两语就可以说明白的,往往让学生亲自动手探究问题,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必须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与探究。2、多向交往,多维互动在班级授课制难以变革的情况下,课堂教学中,师生交往较多,学生之间的交往极少。学生之间的交往总是局限于优优、差差之间的交往。优生在课堂中非常活跃,占优势的地位,教师也容易听到他们的声音,从而主导着课堂。差生由于自卑而躲在角落里。优生有时瞧不起差生而不愿与之交流,显得极为自负,从而造成了学生群体里个体之间交往的缺失。单调的交往不利于师生之间达成相互理解,因此在课堂上要注重师生交往互动,还要加强生生交往互动,更要适当地引入小组学习、对组学习、大组讨论的合作交流,以及师生之间的个别指导,甚至还可以让学生针对某个数学问题上台执教或情景表演。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能够从时间和空间上保证学生的自主性,打破集体教学的单一性,扩大单位时间内学生自主活动的空间,增加师生及学生之间交往的多维性。3、抓住时机,合理互动6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往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提示了教学活动的本质特点。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探索和建构的过程。当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不能有效处理新问题时,当学生对某一问题始终无法形成正确的认识时,当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时,教师应抓住契机,引导学生进行探索、辨析和交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而且在动态的课堂理,面对开放的信息,学生有时会冒出一些灵感、创新,有时是意识的萌芽,有时甚至难以跳出思维框框,这就需要教师善于捕捉信息,针对学生不同的状况及时引导,教师需要对学生的思维进行疏理并加以提炼和提升,充分利用或挖掘其中的创新因素,促成师生积极高效的互动。可以在这几种情况下引导学生交往互动.在学生思维不清时互动,在学生创新不力时互动,在学生对话不畅时互动。四、讲求实效,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是有效交往互动的追求1、摒弃虚假,追求真实,实现课堂交往互动的有效化赞可夫说:“凡是儿童自己能够理解和感受的一切,都让他们自己去理解和感受,最重要是教师知道应当朝哪个方向引导儿童。”现代教学十分重视课堂的互动生成,但一味地强调交往互动就一定能够达到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吗?我们必须要舍弃造作式的交往互动,形式上的交往互动,垄断式的交往互动独裁式的交往互动。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那些只有教学的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互行为的教学是假教学。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真正的教学过程应当说是学习主体(学生)和教育主体(教师、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达到真正意义的高效互动的课堂教学,首先教师要善于捕捉课堂中生成的可利用的教学资源。要随时实时注意引导,注意把握师生互动的时机,教师要发挥参与和组织者的作用,使课堂朝着有利于学生的方向发展,我们的数学课堂也因此而精彩。其次,师生互动需要深化提高,教师要发挥指导者的作用,引导学生发现知识的内在规律和联系,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提升思维的层次,引导梳理,促进学生思维的有序化。2、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落实减负高质7叶澜教授指出:“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在交往互动的课堂中,“知”与“能”并重,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知识是“标”,学习能力是“本”,正确的学习观念可以成为“标”与“本”互相促进的纽带,利于综合素质培养。同时,要求学生在活动中能够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不害羞,不怯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正如新课标所说“高效的课堂要鼓励学生积极思维、积极表达”。大胆鼓励学生说,尤其鼓励学生到讲台前说,更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学会思考。在学生会“说”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会“听”,“倾听”,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另一种互动。整个过程不仅是知识的传播和接受过程,更是自学能力、信息接受和处理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过程,自我意识和自信心的培养过程,心理素质的提高过程。让学生自学,更新了学生的学习观念,使他们认识到自学能广泛获取知识、能不断更新知识,能适应社会发展;在自学中获取的知识越多,自学能力就会越强,并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让他们抛却自卑、自嘲、自暴自弃等不良心理。新的学习观念使学生
本文标题:有效交往互动——数学课堂的主旋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5991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