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行政管理学·名词解释:1.公共行政学:是研究公共组织依法处理政务的有效性、公平性、民主性的规律的交叉性与综合性学科。2.公共行政环境:是指直接或间接地作用或影响公共组织、行政心理、行政行为和管理方法与技术的行政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各种要素的总和。3.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一定的环境中,逐步形成的全体公共组织成员所共同信奉和遵守的价值观,并支配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4.政府职能:是指政府在国家和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所应起的作用。5.市场失效:是指因为市场局限性和缺陷所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或无效率,并且不能解决外部经济与外部不经济的问题以及社会公平问题。6.行政体制:指政府系统内部行政权力下放的划分、政府机构的设置以及运行等各种关系和制度的总和。7.地方政府体制:是地方政府按照一定的法律或标准划分的政府组织形式。8.行政区划体制:指根据一定的原则将全国领土划分为若干部分和若干层次的管理区域,并设置相应的行政机关的组织体制。9.完整制:又叫一元统属制,是指公共组织的同一层级或同一组织内部的各个部门,完全接受一个公共组织或同一位行政首长的领导、指挥和监督的组织类型。10.分离制:又称多元领导制,是指一个公共组织的同一层级的各个组织部门或同一组织部门,隶属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公共组织或行政首长领导、指挥和监督的组织类型。11.管理层次:指公共组织内部划分管理层级的数额。12.管理幅度:是指领导机关或领导者直接领导下属的部门或人员的数额。13.行政领导:是指在公共组织中,经选举或任命而享有法定权威的领导个人或领导集体,依法行使行政权力,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有效地影响部属,以实现行政目标的行为过程。14.行政领导权力:是指行政领导者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利用其合法地位以不同的激励方式和制约方式,引导下属同心协力达成行政目标的影响力。15.行政领导责任:行政领导责任是指行政领导者违反其法定的义务所引起的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16.人事行政:指国家的人事机构为实现行政目标和社会目标,通过各种人事管理手段对公共行政人员所进行的制度化和法治化管理。17.人力资源:指在一定范围内能够作为生产性要素投入社会经济活动的全部劳动人口的总和。18.职位分类制度:又称职务分类制度,是根据职位的工作性质、责任轻重、难易程序和所需要的资格条件,分为不同的类别和等级,然后用文字的形式固定下来,形成规范性文件的制度。19.程序性决策:也叫常规性决策,是指决策者对所要决策的问题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先例可参考的结构性较强,重复性的日常事务所进行的决策.20.行政决策参与:指行政领导者个人或集体在行政决策时,专家学者、社会团体、公民等对决策提出意见或建议的活动。21.行政协调:指调整行政系统内各机构之间、人员之间、行政运行各环节之间的关系,以及行政系统与行政环境之间的关系,以提高行政交通,实现行政目标的行为。22.行政沟通:指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在政府各个部门和各个层次之间以及各种人员之间所进行的政务信息的交流与传递。23.行政指挥:指行政执行过程的主要环节之一,是行政领导者在行政执行过程中,按照既定的决策目标和实施计划,对其部属进行领导、指导和调度的管理活动。24.广义的行政监督:指政党、立法机关、司法机关、社会组织、社会舆论和公民以及行政系统内部,依法对政府和行政人员的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公平性和有效性的监察和督促的行为。25.行政法规:指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有关行使权力,履行行政职责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26.行政规章:指特定的行政机关根据法律和法规,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27.行政复议: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行政主体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依法向法定的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议申请,行政复议机关依法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适当性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行政行为。28.行政赔偿:也叫行政赔偿责任,是提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违法侵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的,国家负责向受害人赔偿的制度。29.行政方法:指行政机关和行政工作人员,为了达成行政目标,从公共组织的内外部环境和管理对象的实际情况出发,在一定的公共行政管理思想和管理原则的指导下而采取的各种措施、手段、方法和技术等总称。30.行政效率:指公共组织和行政工作人员从事公共行政管理工作所投入的各种资源与所取得的成果和效益之间的比例关系。31.公共组织纯净评估:指公共组织通过一定的纯净信息和评价标准,对公共组织所提供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进行全面的控制和监测活动,是公共组织的一项全面的管理措施。32.行政改革:指政府为了适应社会环境,或者高效公平地处理社会公共事务,调整内部体制和组织结构,重新进行权力配置,并调整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过程。33.政府再造:指对公共体制和公共组织纯净根本性的转型,大幅度提高组织效能、效率、适应性以及创新的能力,并通过改革组织目标、组织激励、责任机制、权力结构以及组织文化等来完成这种转型过程。1.行政管理:行政管理是一种以国家权力为基础,以国家组织主要是政府机关为管理主体,以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以及政府机关内部事务为管理对象的管理活动。2.行政职能:是指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依法对国家政治和社会事务进行管理时应承担的职责及所具有的功能。主要涉及政府管什么、怎么管、发挥什么作用的问题。3.行政组织:是指依一定法律程序建立的、行使国家行政权力、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政府组织机构实体。4.行政组织体制:是指行政组织各层级、各部门之间行政关系的法制形态,它的核心问题是行政权力的分配,即行政权力名义和实际的归属及运用。5.行政组织结构:是指构成行政组织各要素的配合和排列组合方式,它包括行政组织各部门和层级之间的横向和纵向分工协作以及联系、沟通方法等。6.西方国家公务员:代表国家从事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行使国家行政权力、履行国家公务的人员。我国《国家公务员法》: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7.行政领导含义:作为名词的行政领导:在各级行政机关中,承担组织、管理、决策、指挥等领导职能的行政人员。作为动词的行政领导:在行政组织中,经选举或任命而享有法定权威的领导者,依法行使行政权力,为实现一定行政目标,所进行的组织、管理、决策、指挥等社会活动。8.行政领导方式的内涵,是行政领导在领导活动中所采取的具体行为。9.行政领导权力:就是指行政领导者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利用其合法地位,以不同的激励和制约方式,引导下属同心协力达成行政目标的影响力。10.行政决策: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履行行政职能的过程中,为了有效地管理国家政务和社会公共事务,根据客观情况和条件,经过分析、比较和选择,以确定行动方案的过程。11.行政决策体制:是指承担行政决策的组织机构和人员的权责分配及决策制度的总称。12.行政执行:是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对国家事务的直接具体的组织、指挥和控制的过程,即通过执行适用于规范行政管理活动的法律法规,实现行政决策目标,完成行政管理任务的全部行政活动和过程。13.行政手段含义:是指依靠行政组织的权威,凭借行政权力,按照从上而下的行政隶属关系,向下级层层发指令,以控制和左右被管理者,影响管理对象的措施和方法。14.政府执行力,是指政府为达到既定目标通过贯彻实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决策、战略计划等行为,对各种资源进行使用、调度和控制,有效处理政府日常事务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政府内在能力和效力。15.府际关系:是指政府之间在垂直和水平上的纵横交错关系以及不同地区政府之间的关系。16.地方政府间关系的内涵:一是从形式上看,可分为纵向关系和横向关系,前者主要是指具有上级地方政府与下级地方政府关系,而后者指不具有隶属关系的地方政府间关系。二是从内容上看,地方政府间关系包括权力关系、利益关系以及公共行政关系等。在地方政府纵向关系中,最重要的是权力关系;而在地方政府横线关系中,最最要的是利益关系。17.行政改革的内涵:所谓行政改革,是指行政主体为了契合行政系统内外环境的变化,对公共行政的要素结构、制度文化、内外关系、工具手段和运行过程等进行的调整、重建活动及其过程。1.行政组织:广义,是指为执行一定行政事务而将从事共同工作的人们,通过权责和任务分配结成系统协调的组织机构,具有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的功能.狭义,指政府的行政机关,是为执行国家的政务,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程序所组成的机构.2.古典组织理论:又称传统组织理论,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行政管理学的早期研究时期,是西方早期的行政组织理论3.新古典组织理论:又称行为科学组织理论,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人本主义组织理论主要以社会心理学及行为科学的理论和研究成果为主要依据,它把组织中的人的社会心理因素,待业动机,工作者个人的工作生活质量,激励方法及效果作为研究的主要内容4.行政组织设计:是管理者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建立信息沟通,权力和责任的正式系统,是为实现预期目标而用来联结组织中的技术,任务和人员的分工和协作的手段5.现代组织理论:是相对于20世纪60年代组织理论的研究和发展状况提出来的【行政管理】国家各级政府部门再执行法定职能以及具体运作的过程中,对于经历的程序、环节,以及所处理的事项和解决的问题等一系列的管理活动。【行政环境】影响行政系统生存和发展的要素的总和,它包括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外部环境是指行政系统界限之外的、直接或者间接影响行政系统生存与发展的因素或者条件的总称。内部环境是指行政系统界限之内的、影响其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因素或者条件的总称。【经济环境】是行政系统外部环境中最基本的方面,是行政系统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深层环境。【文化】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合,包括物质文化、社会文化、精神文化三个部分。狭义的文化是社会的意识形态,包括科学、文化艺术、哲学、思想、信仰、风俗等,又可归纳为两点,即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行政道德】行政系统成员在行政管理过程中所遵循的调整个人之间、个人与行政系统以及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行为规范。【民族】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欲共同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国际社会环境】一国在与外国或者各种国际组织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影响该国行政系统及其功能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国际组织】是主权国家之间为了就共同关心的问题协商对话、解决纠纷或者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依据条约、协议而成立的。【民族区域自治】在主权国家内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为基本组成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由少数民族当家作主,行使自治权,管理本地区、本民族的内部事务。【宗教信仰自由】一个国家的公民都有信仰或者不信仰宗教的平等权利,即公民有选择和拒绝信仰任何宗教的自由权利,不得强制、敢于人民的自由选择。【独立自主】就是在任何时候,行政系统都要从本国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根据事情的是非曲直,独立的决定自己的政策,保障本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任何外来势力的干涉。【行政职能】行政机关再管理活动中的基本职责和功能作用,主要涉及管什么、怎么管、发挥什么作用的问题。它是国家职能的具体执行和体现,其行使受立法机关的监督;反之,它发挥的程度又制约和影响其他国家职能的实现程度。【组织职能】为有效的实现既定行政管理目标和任务,通过建立行政组织机构,确定职位、职责和职权,协调相互关系,将组织内部各个要素连结成有机的整体,使人、财、物得到最合理的使用。【职能关系】不同管理职能该由谁来行使和管理主体间职责权限的划分。【行政组织】是静态组织结构和动态组织活动过程的统一。就动态讲,行政组织指未完成行政管理任务而进行的组织活动和运行过程。就静态讲,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上,除政府行政组织外,还包括立法司法企业事业等部门以及社会团体中有行政性职能的机构,狭义上,专指为推行政务,依据宪法和法律组建的国家行政机关体系,是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组织】自愿组成,为实现共同
本文标题:行政管理学名词解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5995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