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交通工程学复习资料整理完全版
一、填空题(1)、我国道路交通标志按其含义分: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之路标志(2)、排队规则指到达的顾客按怎样的次序接受服务,它包括三种形式:损失制、等待制、混合制。(3)、交通密度的调查方法有出入量法、摄影法两种。(4)、交通工程学是一门发展中的交叉学科。其内容包含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成分,且不断丰富。(5)、交通工程学研究目的是探讨如何使交通运输安全、迅速、舒适、经济(6)、驾驶员的视野与行车速度有密切关系,随着汽车的行驶速度的提高,注视点前移,视野变窄,周界感减少。(7)、汽车动力性能注意可以用三方面指标评定:最高车速、加速时间或加速度、最大爬坡能力(8)、描述交通流特性的三个参数是交通量、车速和交通密度。(9)、泊松分布理论适用于交通流量小,驾驶员随意选择车速,车辆到达时随机的判断依据是1xExD(10)、高速公路是自成系统的一种公路形式,一般由三部分组成:高速公路基本路段、交织区、匝道(11)、构成交通三要素是指人车路(12)二项分布理论适用于拥挤交通流,驾驶员自由行驶机会少,车辆到达数在均值附近波动。判断依据为11PxExD13、交通工程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驾驶员、行人、车辆、道路和交通环境14、人们把1930年美国成立的交通工程师协会作为交通工程学正式诞生的标志15、根据延误发生的原因可以把延误分为固定延误、停车延误、行驶延误、排队延误、引道延误和控制延误。16、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遇到的阻力有空气阻力、滚动阻力、惯性阻力、坡度阻力。17、通行能力按作用性质可以分为三种:基本通行能力、可能通行能力和设计通行能力18、交通工程学是研究交通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技术科学。研究目的是探讨如何安全、迅速、舒适、经济地完成交通运输任务;它的研究内容主要是交通规划、交通设施、交通运营管理;它的探索对象是驾驶员、行人、车辆、道路和交通环境。19、驾驶疲劳:是指作业者在连续作业一段时间以后,劳动机能的衰退和产生疲劳感的现象。驾驶人员在连续驾驶车辆后,产生生理、心理机能以及驾驶操作效能下降的现象称为驾驶疲劳。20、第30位小时交通量将一年当中8760个小时的小时交通量,按大小次序排列,从大到小排列序号为第30位的那个小时的交通量,称为第30位小时交通量。21、85%位速度:表示在该路段上行驶的车辆中有85%的车辆低于该速度,即是说大于85%位车速的车辆其速度值大大超过85%位车速,离散性高,使交通流不稳定,所以在交通管理工作中应以85%位速度作为制定最大限制车速标准的参考值。22、道路服务水平:指道路使用者根据交通状态,从车速、舒适、方便和经济等方面所能得到的服务程度23由于法规、教育、工程、环境和能源这五词的英文开头都是E,交通工程学简称五E科学24、驾驶员反应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反应的复杂程度、驾驶员训练情况。心理生理状况、疲劳影响、疾病或酗酒等。25、汽车的性能参数主要包括动力性、燃油经济性、最小转弯半径、通过性、操纵稳定性、制动性和舒适性等。26、交通量的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特性叫交通量的分布特性负指数分布应用于车流密度不大。车辆到达随机性较大的情况。一个排队系统由三部分组成:输入过程、排队规则和服务窗。输入过程:确定型输入、泊松分布、厄兰分布。排队规则主要有三种方式:损失制、等待制、混合制。排队系统的运行指标:服务率、交通强度、系统排队长度、等待时间和忙期。1.交通量又称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或道路上某一条车道)指定地点或断面的车辆数。2.立体视觉是人对三维空间各种物体远近、前后、高低、深浅和凸凹的感知能力。3.车头间距是指一条车道上前后相邻车辆之间的距离,用车辆上有代表性的点来测量,如前保险杠或前轮。4.道路通行能力我国对通行能力的定义是指道路设施疏导交通流的能力。即在一定的时段(通常15分钟或一小时)和正常的道路、交通、管制以及运行质量要求下,通过道路设施交通流质点的能力,也称为交通容量或简称容量。它是道路设施在一定条件下所能通过车辆的极限数值。5.设计速度是指在道路交通与气候条件良好的情况下,仅受道路条件限制所能保持的最大安全车速。设计速度是道路线形的几何设计中使用的参考速度。6.信号相位交叉口各进口道不同方向所显示的不同灯色的组合称为一个信号相位。7.智能运输系统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据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电子控制技术、自动控制理论、运筹学、人工智能等有效地综合运用于交通运输、服务控制和车辆制造,加强了车辆、道路、使用者之间的联系,从而形成一种定时、准确、高效的综合运输系统。8.汽车制动性能是指汽车行驶时能在短距离内停车且维持行驶方向稳定和在长下坡时能维持一定车速的能力,以及汽车在一定坡道上能长时间停住不动的驻车制动性能。9.交通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过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10.交通运输系统是由铁路、道路、水路、航空和管道五种运输方式(子系统)组成的一个综合系统。11制动距离:从踏着制动踏板开始到汽车停住(0v)为止车辆所驶过的距离,它不包括驾驶员的知觉——反应距离。12渠化交通:在道路上划分道线或用分隔带、交通岛来分隔车道,使不同方向的车辆顺着规定的车道行驶。13流率:把在不足1小时的时间段内(通常是15分钟),通过道路(或道路上某一条车道)指定地点或断面的车辆数经过等效转换得到的单位小时的车辆数。14设计速度:指在道路交通与气候条件良好的情况下,仅受道路条件限制所能保持的最大安全车速。15信号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在现行的交通状况、车行道和信号设计条件下,某一指定进口道所能通过交叉口的最大流率。(观测流率的间隔时间一般为15分钟)16服务水平:描述交通流内的运行条件及其影响驾驶员与乘客感受的一种质量标准。亦即道路在某种交通条件下所提供的运行服务的质量水平。17间断流:有外部固定因素影响的周期性中断交通流,如有信号交叉口和无信号交叉口的交通流。18交通调查:为了找出交通现象的特征性趋向,在道路系统的选定点或路段,收集和掌握车辆或行人运行情况的实际数据所进行的调查分析工作。19城市公共交通:在城市及其所辖区域范围内供公众出行乘用的各种客运交通方式的总称,包括公共汽车、电车、出租汽车、轮渡、地铁、轻轨以及缆车等。20道路交通安全法:2003年10月28日,十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并于2004年5月1日开始施行。该法对车辆和驾驶人、道路通行条件、道路通行规定、交通事故处理、执法监督和法律责任等作出了明确具体的规定。这是我国第一部全面规范道路交通参与者权利义务关系的基本法律,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的关怀。21、路网密度:一个区域的路网密度等于该区域内道路总长与该区域的总面积之比。每百平方公里国土面积拥有的公路里程数。22、视野:人的双眼注视某一目标,注视点两侧可以看到的范围叫视野。将头部与眼球固定,同时能看到的范围为静视野。23、交通量:是指选定的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或某一断面的实际交通参与者(含车辆、行人、自行车等)的数量,又称交通流量或称流量。24、交通流密度(又称车流密度)是指在某一时刻,某单位长的路段上一条车道或几条车道内的车辆数。25、地点车速:是车辆驶过道路上某一断面时的瞬时速度,观测距离很短,以行驶该距离的时间小于2s为限26、基本通行能力:是指交通设施在理想的道路、交通、控制和环境条件下,该组成部分一条车道或一车行道的均匀段上或一横断面上,不论服务水平如何,1h所能通过标准车辆的最大辆数(最大小时流率)。27、驾驶员疲劳的主要原因:驾驶员的睡眠、生活环境、车内环境、车外环境、行驶条件、驾驶员自身条件28、影响车速变化的主要因素有:驾驶员的影响车辆的影响道路的影响、交通条件的影响、环境的影响29、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作用:用于道路设计、用于道路规划、用于道路交通管理30交通工程学:研究交通规律及运用的科学31动视力:是汽车行驶时,驾驶员同车体一起按一定的速度前进,驾驶员观察物体运动的视力。3230位小时交通量:将一年当中8760个小时的小时交通量,按大小次序排列,从大到小排列序号为第30位的那个小时的交通量,称为第30位小时交通量。33临界密度:在交通流密度中,能够使道路上的交通量达到最大值时的密度,又称为最佳车流密度34交通规律:交通规律是指交通生成、交通分布、交通流流动、停车等规律。答:在少于一年的某个时段内,在指定地点的平均每日交通量,称为平均日交通量17.名词解释:立体视觉答:人对三维空间各种物体远近、前后、高低、深浅和凸凹的一种视觉感知能。18.名词解释:高峰小时交通量:答:指一天内的交通高峰时间连续1h的最大小时交通量。19.简答题:简述交通法规的作用。答:交通法规的作用有:指引作用,评价作用,预测作用,教育作用,强制作用。20.名词解释:暗适应答:由明亮处进入暗处,眼睛习惯、视力恢复,称为暗适应。13.名词解释:车头间距答:指在同向行驶的车队中,两连续行驶的车辆车头驶过某一点时的时间间隔。14.名词解释:高峰小时系数答:高分小时交通量与扩大高峰小时交通量之比称为高峰小时系数。23由于法规、教育、工程、环境和能源这五词的英文开头都是E,交通工程学简称五E科学13.85%位速度:表示在该路段上行驶的车辆中有85%的车辆低于该速度,即是说大于85%位车速的车辆其速度值大大超过85%位车速,离散性高,使交通流不稳定,所以在交通管理工作中应以85%位速度作为制定最大限制车速标准的参考值。二项分布理论适用于拥挤交通流,驾驶员自由行驶机会少,车辆到达数在均值附近波动。判断依据为11PxExD(8)、描述交通流特性的三个参数是交通量、车速和交通密度。(9)、泊松分布理论适用于交通流量小,驾驶员随意选择车速,车辆到达时随机的判断依据是1xExD(10)、高速公路是自成系统的一种公路形式,一般由三部分组成:高速公路基本路段、交织区、匝道37.信号周期:是红、黄、绿信号显示一个循环所用的时间,单位为秒。38.最佳周期时间:是通车效益指标最佳的交通信号周期时间。39.最短周期时:是到达车辆刚好能全部通过交叉口的周期时间的最小值。40.绿信比:是在一个周期时间内,有效绿灯时间与周期时间之比。41.绿灯间隔时间:从失去通行权的上一个相位绿灯结束到得到通行权的下一个相位另一方向绿灯开始的时间。42.最短信号周期:在一个周期内到达交叉口的车辆恰好全部被放行,既无滞留车辆,信号周期也无富余43.最佳周期:在指定的条件下,使车辆总延误最小的配时方案即为最优方案。44.绿信比为一个周期的绿灯显示时长同周期时长之比,以百分数(%)表示,亦即一个周期内可用于车辆通行的时间比例。1.交通控制通常分为三种:即(点控制)、(线控制)和(面控制)。2.用来描述车流的(数量)、(速度)、(密度)的变量称为车流基本参数。3.交通流调查包括(交通量调查)、(速度调查)、(密度调查)、(交通延误调查)和(OD调查)。4.交通量调查是调查道路各点交通量在时间上分布的特点以及各路段交通量在空间上分布的特点,包括车辆组成的(成分)和(数量)、(流量)和(流向)。5.速度调查主要指车速调查,包括(瞬时车速调查)、(路段车速调查)、(交叉口车速调查)、(车速在各条道路上的分布状况)。6.OD调查即出行起止点调查,包括调查(出行何始何终),(采用什么交通方式)以及(转乘情况)等。7.预测的交通量主要由(正常增长的交通量)、(转移交通量)和(新增交通量)三部分组成:。8.行驶车速与行程车速的观测方法有(记录号牌法)、(跟车法)、(乘观测车测定法)。9.按交通规划考虑的时限来分,有(远景或战略规划)、(中长期规划)、(近期建设规划)等。10.交通分配方法常用(全有全无分配法),(容量限制分配法),(多路概率分配法)等数种。15.什么是交通工程学?它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是什么?答:交通工程学是以人为主体、以交通流为中心、以道路为主体,将这三方面有关得内容统一在道路交通系统中进行研究,
本文标题:交通工程学复习资料整理完全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6006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