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职校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现状及纠正对策初探
1职校生不良行为习惯现状及矫正对策一、不良行为习惯主要表现(一)不良的仪表习惯。个别仪表不讲究,男生蓄长头发、染黄头毛,戴耳环;女生穿着暴露、佩戴首饰等;课堂礼仪缺失;不尊敬师长等。(二)不良的卫生习惯。不愿意主动清扫卫生,不是自己值日,对自己宿舍垃圾,桌子前后纸片视而不见,甚至随手乱扔垃圾,随地吐痰,乱扔瓜子皮、水果皮等;寝室、教室等生活和学习场所不能按照7S管理标准,认真清扫、清洁、整理、整顿。(三)不良的语言习惯。自卑封闭不善于和他人交谈交流,老师上课提问往往不主动回答;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懂得使用礼貌语言,看到老师不主动打招呼,与人交流时,常常出现不文明用语,还有一些学生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是不堪入耳的脏话,缺乏正确的语言习惯。(四)不良的行为习惯。不良的课堂行为:上课不认真听讲,随便讲话、睡觉、外出上厕所、旷课,顶撞老师等;不良的生活行为:抽烟、喝酒等;不良的品德行为:欺负辱骂他人、偷窃、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打架、夜不归宿、故意损害公物等(五)不良的作息习惯。部分学生不能遵守学校规定的正常作息时间,上课、上操、集会拖拖拉拉,不能按时午晚睡,有的学生甚至在学校检查宿舍后,再翻墙通宵上网,导致第二天不能按时上课。(六)不良的学习习惯。在学习上自觉性低,课堂自律能力差,开小差睡觉现象屡见不鲜,不按时完成作业,不交作业,考试作弊,不深入思考学习上遇到的问题,很少提问老师。2(七)不良的交际习惯。许多学生不会与人交往,不知道如何交往,不懂得交往中尊重原则,交往中出现问题时,往往采取偏激的处理方式。部分学生男女不正常交往,存在亲昵过激行为甚至有越轨行为;部分学生与社会闲杂人员交往,行为不端。(八)不良的消费习惯。很多学生习惯攀比消费,见到别的同学花钱,就羡慕,追求名牌不顾自己经济情况,立即跟随,不能合理支配自己的费用,每月开销大,经常入不敷出。二、不良行为习惯成因初探(一)社会原因。特别是随着市场多元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新的审美价值观、人生世界观不断涌现,整个社会浮躁,急功近利,人情淡漠。交往利益分析,办事利益导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观念的负面影响冲击着核心价值观在学生当中的树立。社会以文凭竞职的偏见使职校毕业生丧失了学习的动力,劳动最光荣的价值观念没有形成,也影响着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和理想。(二)家庭原因。很多家长送子女读职校是出于孩子中考落榜的无奈,纯粹是为孩子学习一门技术而来的占少数。因此在日常的教育方面基本不管子女的学习、思想动态,只要不出事,成不成材无所谓;也有一部分经济条件比较差的家庭,特别是一些单亲家庭,家长自己疲于奔命,更是没有精力管理自己孩子,孩子一旦出现问题则束手无策,容易出现非打即骂的简单粗暴教育方式,造成子女对社会和生活严重不满,性格上形成“自卑”、“仇视”、“偏激”等畸形心理;也有经济条件好的家庭,家长热衷于金钱刺激,对孩子娇生惯养,“我们就只有这一个孩子,不娇生他娇生谁?”这是许多父母的论调。而正是这种娇纵导致了孩子的自私、任性、蛮横和得理不让人,缺乏忍耐、宽容,不懂得体恤父母,尊重他人;也有一些父母自身素质较低,不懂得如何正3确引导教育孩子。(三)教育影响。当前,传统应试教育仍大行其道,面对升学、评估、考核等方面原因,学校、家长和学生本人,基本上也都把分数看成是评价一个学生优劣的重要标准。那些成绩不好的学生往往受到学校、老师的忽视甚至歧视,对孩子的身心发育带来极大的伤害,也一定程度上把他们推向了“对立”的一面。职业学校心理指导师、职业指导师缺乏;教育基地如心理咨询室、法制教育基地等设施不完善,不能很有针对性的对学生出现的困惑排忧解难。同时面对学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许多教育工作者不敢管,不会管,不爱管。(四)学生自身因素。中职生在来职校之前已经是学习上的失败者,在班集体和家庭中常常被歧视而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因而他们对同学和老师存有戒心,更不愿意与成绩好的同学交往。他们长期处于这种不良地位,慢慢地形成自卑和自暴自弃心理。学生出于维护自尊的心理需求,在受老师批评时,本能地用其他手段弥补被伤害的自尊心。例如,明目张胆地捣乱课堂纪律、顶撞老师,或无缘无故离开课堂等,这些试图挽回自尊的幼稚做法其实是想引起别人的注意。三、不良行为习惯矫正措施(一)生涯规划,激发人生梦想。由于很多学生在学校就未曾有过比如学习获奖、升学等成功的喜悦,从而导致对学习没有兴趣,上进心缺乏,对自己将来信心不足。有的开始追求享乐,爱慕虚荣,行为上出现偏差,对人生信条认识模糊或持消极态度。因此,职业学校首先要帮助学生找到实现人生价值的奋斗目标和追求幸福生活的梦想。学生在3年的职校学习过程中,每一年都面临着不同的学习任务,根据学生“认识—认知—认同”的成4长规律,分段递进式推进。第一阶段:组织考察企业,帮助学生规划职业生涯。了解将来的岗位情况,更加喜欢自己所学专业,进而树立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目标,为顶岗实习打好基础;第二阶段:安排教学见习,工学交替,通过进现场、上岗位、学着干,把学习任务与企业生产结合起来,训练学生提高生产实践技能,为实现人生目标树立坚定的信念;第三阶段:进行顶岗实习,引导他们朝着自己的生涯规划目标奋进,使他们在奋斗过程中充分体会到人生的价值和追求幸福生活的意义。(二)搭建平台,增强学生信心。人人都想以自己的表现,得到别人的关注和认可。职校学生同样也有强烈的表现欲,有好些时候就是因为表现欲而违反了校纪校规,因此,职业类学校完全可以利用学校专业技术方面的特色,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充分利用学生的表现欲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规范学生行为习惯,促使他们成人、成才。以我校为例,近年来学校以“仁孝、自信”(实施仁孝教育,传承中华美德;加强自信教育,创造快乐人生)两大主题教育为抓手,以开展四项活动(读书、体育、艺术、社会实践)和技能比赛为载体,通过“文明修身”、“文化影响”、“实践体验”、“技能比赛”等有效途径,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兴趣,展示风采,陶冶文化情操,提升精神境界,完善道德品行,拓展个人能力,树立发展信心。(三)设置具体标准,实现自我矫正。按中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通过科学的管理方式和全方位的校园文化氛围的熏陶,使中职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体的好习惯为:1.端正的仪表习惯:(1)穿着校服;(2)佩带证件;(3)不烫染发;(4)不佩首饰;(5)不纹身;(6)衣着整洁。52.洁净的卫生习惯:(1)饭前洗手;(2)每天按时刷牙、洗漱;(3)常换衣服常洗涤;(4)不在校外小摊点吃饭;(5)不随地吐痰;(6)不乱扔垃圾。3.文明的语言习惯:(1)礼貌用语;(2)主动问好;(3)不说脏话;(4)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5)不随便打断别人说话;(6)尊敬师长。4.良好的行为习惯:(1)上课认真听讲,不讲话、不睡觉、不旷课,不顶撞老师;(2)不抽烟;不喝酒;(3)不辱骂他人、不打架(4)不偷窃、强行索要他人财物;(5)不私自外出,不夜不归宿;(6)不故意损害公物。5.守时的作息习惯:(1)生活有规律,按时作息;(2)外出履行请假手续;(3)做事要有提前,不迟到;(4)自习课不随便外出,不提前走人;(5)早起午睡用闹钟,提醒自己;(6)晚息灯后自觉上床休息。6.踏实的学习习惯:(1)提前预习;(2)专心听讲;(3)爱提问题;(4)勤于动笔;(5)及时完成作业;(6)认真实践。7.正常的人际交往习惯:(1)主动与别人交流;(2)以诚待人热情帮忙;(3)对承诺要守信;(4)善待同学;(5)兴趣广泛;(6)勇于承认错误。8.节俭的消费习惯:(1)花钱有计划;(2)不攀比消费;(3)不浪费生活用品;(4)爱惜粮食,节约水电;(5)不随便丢弃物品;(6)轻易不向别人借钱。设置这些具体目标后,使学生明白做什么,为什么做,怎样做。班主任与任课老师每天必须按照上述标准,从每一项、每一个细节抓起。要求学生对照标准,不断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批评、自我矫正。要求学生坚持写日记、周记,记录自己的生活、学习6情况,反思自己的言行,利用班会进行讨论,班主任点评本班同学中哪些行为是有良好道德的表现,哪些行为是不道德的行为,使学生在自我反省中发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让学生对不良行为习惯的危害进行评述,使他们认识到其危害进而及时进行行为矫正,改正不足。同时设文明岗,实现学生自我管理。通过同学自身检查督促改正不良习惯;加强班级量化考核,促进班级整体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提高。(四)构建核心价值观,提升学生综合素养。职业学校的学生说到底就是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必要文化知识、熟练职业技能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职业学校的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变换的重要时期,就踏上社会参加工作,存在着对于外界的影响辨别不清、盲目跟从的现象。对学校来说,就是要让“仁义礼智信”有足够生长的土壤,让美好的价值观成为学生主流,大力倡导文明之风,礼仪之范,使整个校园充满着文明有礼、热情友好、宽容谦让、诚实守信的和谐氛围,学生侵润在这些美好的氛围之中,身上存在的不良行为习惯必然能真正改变。改变传统的学生观,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个人习惯,积极开展以感恩、励志、创业、生存等为主题的教育活动。醇化学生道德人格,提升综合素养,内化为积极向上的动力。
本文标题:职校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现状及纠正对策初探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6022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