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0907《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12分)1、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c)。A.调查总体B.调查单位C.总体单位D.标志值2、某市工业企业2007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08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B)。A、一日B、一个月C、一年D、一年零一个月3、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的划分依据是(B)。A、调查组织规模的大小B、调查对象所包括的单位是否完全C、最后取得的调查资料是否全面D、调查时间是否连续4、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A)。A、总量指标B、相对指标C、平均指标D、变异指标5、抽样误差是指(C)。A、调查中所产生的登记性误差B调查中所产生的系统性误差C、随机的代表性误差D计算过程中产生的误差6、如果变量X和变量Y之间的相关系数为1,说明两个变量之间存在(C)。A、微弱相关关系B、显著相关关系C、完全相关关系D、没有相关关系二、多项选择题(2×4=8分)1、在对工业企业生产设备调查中(BCE)。A、全部的工业企业是调查对象B、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是调查对象C、每台设备是调查单位D、每台设备是调查单位也是填报单位E、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2、下列分组哪些是按品质标志分组(BCDE)。A、职工按工龄分组B、科技人员按职称分组C、人口按民族分组D、企业按经济类型分组E、人口按地区分组3、计算变异指标可以(BDE)。A、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分布的集中趋势B、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分布的离中趋势C、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D、衡量平均数代表性的大小E、说明现象变动的均匀性或稳定程度4、总指数的两种计算形式是(BC)。A、个体指数B综合指数C平均指数D定基指数E环比指数三、判断题(2×5=10分)1、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客观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2、变异指标和平均指标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总体的特征,因而标志变异指标数值越大,则平均指标的代表性就越高,反之平均指标的代表性就越低。(×)3、全面调查包括普查和统计报表。(×)4、某地区通过调查得知该地区每万人中拥有54名医生。此指标是一个强度相对指标。(√)5、已知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为3%、2%、7%和5%,则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的技术方法为3%×2%×7%×5%—100%。(×)五、计算题1.2008年某月份甲、乙两市场某商品价格和销售量、销售额资料如下:品种价格(元/件)x甲市场销售量f乙市场销售额(元)M甲105700126000乙12090096000丙137110095900合计——2700317900试分别计算该商品在两个市场上的平均价格.解:甲市场的平均价格为:乙市场的平均价格为:2008年7月《统计学原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1、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D)。A、调查单位B、标志值C、品质标志D、总体单位2、下列分组中哪个是按照数量标志分组(A)。A企业按年生产能力分组B、企业工人按性别分组C、人口按民族分组D、家庭按城镇分组3、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的划分依据是(B)。A、调查组织规模的大小B、调查对象所包括的单位是否完全C、最后取得的资料是否全面D、调查时间是否连续4、由反映总体各单位数量特征的标志值汇总得出的指标是(B)。A、总体单位总量B、总体标志总量C相对指标D平均指标5、抽样误差是指(C)。A、调查中所产生的登记性误差B、调查中所产生的系统性误差C、随机的代表性误差D、计算过程中产生的误差6、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划分依据是(A)。A、指数化指标的性质不同B、所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C、所比较的现象特征不同D、编制指数的方法不同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我国人口普查的调查单位是“人”,填报单位是“户”。(√)2、统计分组的关键是确当组限和组距。(×)3、标志变异指标数值越大,说明平均指标的代表性越小。(√)4、平均指数是总指数的一种重要形式,有其独立的应用意义。(√)5、发展水平就是动态数列中的每一项具体指标数值,其表现形式只能是绝对数。(×)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举例说明如何理解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的关系?答:若要调查某地区工业企业职工的生活状况,调查单位是企业职工,填报单位是企业.调查单位是调查项目的承担者,填报单位是提交调查资料的单位2、简述结构相对指标和比例相对指标有什么不同并且举例说明。答:结构相对指标是以总体总量为比较标准,计算各组总量占总体总量的比重,来反映总体内部组成情况的综合指标。如:各工种的工人占总体工人的比重。比例相对指标是总体不同部分数量对比的相对数,用以分析总体范围内各个局部之间比例关系和协调平衡状况。如:轻重工业比例。五、计算分析题(要求写出公式和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两位小数。本题共50分)1、某生产车间30名工人日加工零件数(件)如下:302642413644403737254529433136364934473343384232343846433935要求:(1)根据以上资料分成如下几组:25—30,30—35,35—40,40—45,45—50,计算各组的频数和频率,编制次数分布表;(2)根据整理表计算工人平均日产零件数。(20分)解:(1)根据以上资料编制次数分布表如下:按工人日加工零件数分组(件)工人数(频数)频率%25-3031030-3562035-4093040-4582745-50413合计30100(2)所需计算数据见表:按工人日加工零件数分组(件)组中值工人数(频数)总加工零件数25-3027.5382.530-3532.5619535-4037.59337.540-4542.5834045-5047.54190合计------301145则工人平均劳动生产率为:2007年1月《统计学原理》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分组哪个是按品质标志分组(C)A.学生按考试成绩分组B、企业按计划完成程度分组C.产品按品种分组D、家庭按年收入水平分组2.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A)A.它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两类B品质标志具有标志值C数量指标具有标志值D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都具有标志值3.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C)AB<<1CD4.在一定的抽样平均误差条件下(A)A扩大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B扩大极限误差范围,会降低推断的可靠程度C缩小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D缩小极限误差范围,不改变推断的可靠程度5、回归分析中的两个变量(D)A都是随机变量B关系是对等的C都是给定的量D一个是自变量,一个是因变量6、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验,最适宜采用的方法是(B)A全面调查B抽样调查C典型调查D重点调查二、多选题2.下列属于正相关的现象有(ABE)A家庭收入越多,其消费支出也越多B某产品产量随工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增加C流通费用率随商品销售额的增加而减少D生产单位产品所耗工时随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减少E总生产费用随产品产量的增加而增加4.编制综合指数的原则是(AD)A质量指标指数以报告期的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B质量指标指数以基期的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C数量指标指数以基期的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D数量指标指数以基期的质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三、判断题1.在各种动态数列中,指标值的大小都受到指标所反映的时期长短的制约。(×)2.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3.在抽样推断中,全及指标值是确定的、唯一的,而样本指标值是一个随机变量。(√)4.与普查相比,抽样调查调查的范围小,组织方便,省时省力,所以调查项目可以多一些。(√)5.对某市下岗职工生活状况进行调查,要求在一个月内送报调查结果。所规定的一个月时间是调查时间。(×)中央电大2007年7月《统计学原理A》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分组哪个是按品质标志分组(C)A.企业按年生产能力分组B、企业工人按日产量分组C.人口按性别分组D、家庭按年收入水平分组2.某市工业企业2006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07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B)。A.一日B、一个月C、一年D、一年零一个月3.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的区别在于(B)A.选择的分组标志性质不同B、选择的分组标志多少不同C、组数的多少不同D、组距的大小不同4.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A)。A、总量指标B、相对指标C、平均指标D变异指标5、反映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平均误差程度的指标是(C)。A、平均数离差B、概率度C、抽样平均误差D、抽样极限误差6、如果变量X和变量Y之间的相关系数为1,说明两变量之间存在(C)A、微弱相关关系B显著相关关系C完全相关关系D没有关系二、多选题1.在工业普查中,(BCE)A、工业企业总数是统计总体B、每一个企业是总体单位C、固定资产总额是统计指标D、企业设备台数是连续变量E、企业职工人数是离散变量2.下列是某地区经济发展指标,其中属于相对指标的是(ABDE)。A、人口男女性别比例为1.03:1B、人口出生率为14.3%C、粮食平均亩产量为500斤D、工业产值计划完成程度为113%E、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500元3.影响抽样误差大小的因素有(ABCD)。A、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B、抽取样本单位的方法C、总体被研究标志的变异程度D、抽取样本单位数的多少E、总体被研究标志的属性4.下列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有(BC)。A、劳动生产率指数B、产量总指数C、销售量总指数D、价格总指数E、单位成本指数三、判断题1.我国人口普查的调查单位是“人”,填报单位是“户”。(√)2.统计分组的关键是确定组限和组距。(×)3.标志变异指标数值越大,说明平均指标的代表性越小。(√)4.平均指数是总指数的一种重要形式,有其独立的应用意义。(√)5.发展水平就是动态数列中的每一项具体指标数值,其表现形式只能是绝对数。(×)五.计算题1.某生产车间30名工人日加工零件数(件)如下:302642413644403737254529433136364934473343384232343846433935要求:(1)根据以上资料分成如下几组:25—30,30—35,35—40,40—45,45—50,计算出各组的频数和频率,编制次数分布表;(2)根据整理表计算工人平均日加工零件数。解:同2008年7月《统计学原理》试题五、1、1.某单位40名职工业务考核成绩分别为:68898884868775737268758297588154797695767160906576727685899264578381787772617081单位规定:60分以下为不及格,60─70分为及格,70─80分为中,80─90分为良,90─100分为优。要求:(1)将参加考试的职工按考核成绩分为不及格、及格、中、良、优五组并编制一张考核成绩次数分配表;(2)指出分组标志及类型及采用的分组方法;(3)分析本单位职工业务考核情况。解:(1)(2)分组标志为成绩,其类型为数量标志;分组方法为:变量分组中的开放组距式分组,组限表示方法是重叠组限;(3)本单位的职工考核成绩的分布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正态分布的形态,说明大多数职工对业务知识的掌握达到了该单位的要求。2.2004年某月份甲、乙两农贸市场农产品价格和成交量、成交额资料如下:品种价格(元/斤)甲市场成交额(万元)乙市场成交量(万斤)甲乙丙1.21.41.51.22.81.5211合计—5.54试问哪一个市场农产品的平均价格较高?并说明原因。解:品种价格(元)X甲市场乙市场成交额成交量成交量成交额mm/xfxf甲乙丙1.21.41.51.22.81.51212112.41.41.5合计—5.5445.3解:先分别计算两个市场的平均价格如下:甲市场平均价格375.145.5/xmmX(元/斤)乙市场平均价格325.143.5fxfX(元/斤)成绩职工人数频率(%)60分以下60-7070-8080-9090-10036151247.51537.53010合计40100说明:两个市场销售单价是相同的,销售总量也是相同的,影响到两个市场平均价格高低不同的原因就在于
本文标题:《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6058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