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案例研究-宜兰传统艺术中心
案例研究台湾国立传统艺术中心台湾国立传统艺术中心位于宜兰县,占地面积约24公顷,是在原为近海养殖的农牧地景中置入独特的文创园区开发,为推动传统艺术的维护、研究、发展、传习及展演的重要基地;红墙黑瓦的新古典美学空间,将先民薪传文化的生活艺术之美完整重现。主要空间布局•可概括为一庙(文昌祠)、二馆(蒋渭水演艺厅、曲艺馆)、三条街(民艺街、传习街、临水街)旅游产品概述•主要产品:全台首座官祀庙宇文昌祠,主祀文昌五圣君、配祀戏曲及工艺等祖师爷;民艺街囊括各种不同类型工艺家示范展演、工艺品展售,亦有DIY课程可参与体验;黄举人宅、广孝堂则展现闽南式传统建筑特色;传习街一侧为特色商店,一侧为工艺传习所,配有两个表演厅,分别放映影片与歌仔戏真人表演;•附属产品:传统小吃坊、咖啡厅、古厝建筑风情住宿等功能分区•基地空间配置从纵向上由东到西分为3大区:反映海岸沙丘地形的停车场区、水岸聚落的主要展演园区、田园氛围的休闲园区。N定位策略发展模式案例研究台湾国立传统艺术中心台湾国立传统艺术中心的发展模式及路径发展路径:构建吸引游客的市场机制•路径一:驻园大戏当街演出,全年无休一日两场,连续两年累计演出1460场,受到众多游客喜爱;•路径二:每个月推出不同主題的展览、演出、交流活动,不断创造新的关注点,吸引游人反复光临;•路径三:推出针对特定客群的优惠活动,如针对中小学生推出一系列的相关主题教案与丰富多样的DIY课程活动,让传统艺术文化更贴近融入现代社会生活;预约即可免费入园拍摄婚纱;承接大型企业活动,有转述设计师包办企划,多元化的活动类型如表演、闯关、DIY、搭船、祈福、原住民表演等•路径四:网站互动随访,随时了解市场需求并响应。发展模式:结合文化艺术传承的目标与商业文化性质的营运•战略一:基于吃、住、行、游、购、娱六大基本旅游要素,融入高端服务业要素;•战略二:旅游生态化发展,包括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传统艺术中心通过结合宜兰地景及人文生态环境的规划设计及产品设计的各方面实现;•战略三:复合型功能实现资源的价值释放,成为旅游目的地、消费集中地。传统艺术中心的功能包括:传统观光、文化体验、休闲度假、运动康体、及基础的食宿购娱等;定位策略发展模式案例研究台湾国立传统艺术中心特点一开发本土特色的差异化旅游产品•文昌祠:全台首座官祀庙宇文昌祠,主祀文昌五圣君、配祀戏曲及工艺等祖师爷(鲁班公);•古戏台:布袋戏、歌仔戏真人表演•民艺街:囊括各种本土工艺家示范展演、工艺品展售;•黄举人宅、广孝堂:展现闽南式传统建筑特色台湾国立传统艺术中心的产品开发模式特点二从观光为主向休闲度假型产品转变•冬山厝:提供古厝建筑风情住宿与精致周到的服务;•传统小吃坊:从酒家到本土特色小吃、咖啡厅一应俱全,形成多层次餐饮;•骑乘自行车或乘坐水上巴士,畅游冬山河沿岸,并前往亲水公园,享受LOHAS生活。特点三注重体验型旅游产品的开发•一系列DIY手作体验项目,提供散客现场参与与团队网上预约两种方式;•侠道面具彩绘、蛋卷娃娃创作、布袋戏偶教学、邵族祈福首饰、不织布笔筒/手提袋、马赛克拼贴相框、皂型洗手串、排湾族运势琉璃珠吊饰等;•生命礼俗馆:展现台湾民间生命礼俗文化,规划常态性的收涎抓周活动,供民众报名参与,体验生命礼俗之美。定位策略发展模式
本文标题:案例研究-宜兰传统艺术中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6157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