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 弱势人群健康与卫生服务
第十七章弱势人群健康与卫生服务公共卫生学院弱势群体(Specialpopulation)分为两类:1.生理性弱势群体有明显的生理原因,如孕产妇、儿童、老年、残疾等。2.社会性弱势群体社会原因,如流动人口、下岗职工、失业者等。从经济学角度看:弱势群体是指在资源配置上处于劣势地位且有困难的各类群体。从医学角度看:特殊群体是指其身体健康状况较差或较特殊,或由于经济、医疗保障等方面有限,对卫生服务的可及性较差的人群。章节内容第一节妇女儿童健康与卫生服务第二节老年人健康与卫生服务第三节残疾人健康与卫生服务第四节流动人口健康与卫生服务我国妇幼保健存在的问题1、妇幼保健事业发展不平衡2000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为53.0/10万,其中城市为29.3/10万,农村为69.6/10万,明显高于城市。从全国各省孕产妇死亡率情况分析来看:2000年孕产妇死亡率低于20/10万的有北京、上海、天津、黑龙江、浙江;在20~47.4/10万的有辽宁、山东、广东、江苏、福建、吉林、安徽、河北和海南等;甘肃、贵州、青海、新疆和西藏5个省、自治区孕产妇死亡率仍在100/10万以上。2、妇幼保健供需矛盾突出目前全国3.2亿育龄妇女,每年约有2000万个婴儿出生。然而我国现有妇幼保健人员不过10万余人,其中只有少数人员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此外,在部分地区,由于基层人员的待遇未能妥善解决,使妇幼保健队伍不够稳定。经费短缺和必需设备的不足,也给妇女卫生保健工作带来许多困难。3、重治疗轻预防思想的干扰在一些经济文化发展较慢的地区,人们仍然没有意识到预防疾病的重要性,对预防保健医生也存在偏见。在大多数地区,社区妇幼保健工作并没有落实。一、我国妇幼卫生工作成绩及挑战(一)妇幼卫生服务需求状况高危人群----特殊保护---卫生服务需求较高女性两周患病率、慢性病患病率高于男性0~4岁儿童两周患病率:1993年—200.3‰;1998年—201.8‰;2003年—133.0‰;(二)妇幼卫生服务供给状况(三)妇幼卫生状况及面临的挑战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简称“三率”)我国三率呈逐年下降趋势2010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下降1/5,分别25.8‰,31.8‰,孕产妇死亡率下降1/4,39.8/10万2015年目标:20.3‰,22.2/10万。二、儿童保健服务(一)概述儿童青少年(childrenandadolescents):从出生后的婴儿直到发育成熟的青年这个范围内的人群。婴幼儿期(0-3周岁)学龄前期(3周岁-6,7周岁)学龄期(6,7周岁-12(女),13(男)周岁)青春期(女:11~12周岁-17~18周岁)(男:13~14周岁-18~20周岁)(1)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①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全面发展②模仿性想象仍占主导地位③社会化的丰富性促使儿童个性和社会性有了新的发展④情感进一步发展⑤性心理发育开始萌发(2)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①自我意识增强②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特点③青少年好奇心及模仿性强④人际关系出现变化⑤情感发展日益丰富、稳定,独立意向显著,具有闭锁性⑥性意识的逐渐成熟,促使青少年的性意识急剧发展(1)儿童青少年的患病特点1.婴幼儿期:感染性疾病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疾病寄生虫病小儿佝偻病营养不良2.学龄前期:感染性疾病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龋齿沙眼等发病有所增加3.学龄期:呼吸系统和消化道疾病蛔虫感染沙眼视力不良龋齿率意外事故4.青春期:月经异常痤疮风湿病肾炎肝炎结核病胃病青春期心理卫生问题(二)儿童青少年的健康状况(2)儿童青少年死亡率和死亡原因死亡率:儿童青少年死亡率:0岁组最高,5-14岁死亡率降到最低,15-24岁组,死亡率有所增加。性别分布:男>女城乡分布:农村>城市死因分析:经济水平高:意外死亡、先天异常、恶性肿瘤经济水平低:感染性疾病为主(三)影响儿童青少年健康的社会因素营养:肥胖;营养缺乏或营养素摄入不均衡、膳食结构不合理引起生长发育迟缓,免疫功能低下。体育锻炼生活作息方式家庭因素:家庭所处的社会阶层、经济状况、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职业、性格、育儿方式、家庭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社会经济状况:儿童的生长速度加快,生长水平提高,性发育提前。与营养、经济、卫生、教育文化水平密切相关。环境污染:(四)提高儿童青少年健康状况的社会卫生措施儿童期常见的心理卫生保健目的:运用医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的理论方法,根据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发育规律及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训练,培养他们具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为成年后的身心健康奠定良好基础。保健措施:心理卫生的三级预防;建立卫生措施;建立安定而愉快的家庭和学校环境;改变对儿童有害的教育方式;开展心理行为指导。(五)留守儿童(Leftbehindchildren):根据权威调查,中国农村目前“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5800万人。57.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留守儿童中的79.7%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13%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7.3%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与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14周岁以下的儿童。这个年龄段孩子不应有的沉思状态!可怜的孩子两眼无神,无奈无助盼望变失望你觉得留守儿童会面临哪些问题?应该如何解决?面临的问题:生活问题:营养不良心理健康问题: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教育问题: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缺乏道德约束,留守儿童违法违纪案件呈现上升趋势;学习成绩差安全问题:意外伤害,疾病的威胁。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主要社会措施消除城乡差别,从根本上解决其产生的条件;发挥社会综合教育功能,调动社会力量,形成社区、学校、家庭立体式的教育管理网络;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监管;开设心理健康辅导课堂,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弥补学生心理孤独感,对安全也是很好的保障。三、妇女卫生保健(一)概述妇女:15岁以上的女性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2。分为性成熟期、育龄期(结婚、怀孕、分娩、哺乳)、围绝经期、老年期。(二)妇女健康状况青春期:青春期月经病;青春期发育所引起的心理、行为问题;生长发育与营养问题;性行为与性活动的问题。生育期:计划生育;母婴保健;妇女地位的不平等;性健康和性传播疾病的控制。围绝经期(45-55岁):围绝经期综合征;功能性子宫出血;心血管病;骨质疏松症;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疾病;糖尿病;感染;肿瘤等。老年期:生理(肿瘤、感染)、心理(抑郁、痴呆)性疾病(三)影响妇女健康的社会因素社会地位:家庭、经济、就业、受教育、文化等;就业及经济因素:经济状况与妇女的健康状况密切相关;女性终身就业率低于男性;教育:文盲男女比1∶2;风俗习惯:重男轻女地域:农村、偏远地区差(四)提高妇女健康状况的社会卫生措施明确妇女保健卫生服务体系的功能定位坚持妇女保健机构的公益性质加强妇女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妇女卫生信息系统提高妇女的地位和权力(五)家庭暴力与妇女社会保健家庭暴力(familyviolence)是一个社会问题,是社会毒瘤,严重危害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家庭暴力发生于有血缘、婚姻、收养关系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成员间,其中以妇女受丈夫的暴力侵害最为普遍。它不但侵犯妇女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也破坏婚姻家庭的和睦幸福,更不利于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家庭暴力涉及当事人的文化层次、思想观念、生活环境、职业、心理、性格等多个复杂因素。李阳家暴门事件预防和制止家暴的主要社会措施1.广泛宣传男女平等,树立健康文明的家庭观念,营造融洽和谐的家庭人文环境;2.加强和完善立法,严惩施暴者,为制止家庭暴力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3.建立社会救助机构,加强对受害者的保护,设立妇女维权站、心理咨询站、妇女庇护中心等妇女救助机构,为受害妇女提供法律咨询和物质帮助;4.构筑反家庭暴力的社会网络,形成一个社会舆论、社区、妇联、司法齐抓共管的社会网络;5.提高妇女素质,培养妇女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鼓励妇女经济独立。章节内容第一节妇女儿童健康与卫生服务第二节老年人健康与卫生服务第三节残疾人健康与卫生服务第四节流动人口健康与卫生服务老化的概念衰老(个体老化):身体各器官在成熟期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出现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包括形态、功能、代谢等,是机体对内外环境适应能力减退的一种表现。人口老龄化(群体老化):一个国家或地区,年满65岁的老年人占总人口的7%以上或年满60岁以上者占总人口数的10%以上。一、概述世界人口老龄化的特点19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出生率开始下降,平均预期期望寿命延长,进入“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阶段。进入20世纪后,所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年龄结构的突出特点是:14岁及以下人口系数下降到30‰以下,65岁及以上人口系数上升到7%以上。到20世纪下半叶,全世界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平均水平下降到24‰和9‰,在1996年全世界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系数上升到7%,至此世界成为老年型世界。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人口老龄化速度快,来势猛,绝对数量大老龄化速度高于人口增长速度、世界平均速度和发达国家速度。我国人口类型从青年型过渡到老年型只用了30多年时间,而发达国家则经历了50~100年的时间。人口老龄化地区发展不平衡城市快于农村,沿海快于内地,经济发达地区快于欠发达地区。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社会经济发展发达国家是先富后老,人口老龄化出现在经济发达阶段;我国是先老后富,我国人口进入老年型时,人均GDP仅仅1000美元。人口老龄化在时间上的不规则性和累进性实行计划生育前,我国经历了二十多年高生育率时期,此后又经历了二十多年低生育率时期,生育率由长期居高陡然向持续走低转变,造成前后两个时期出生人口比重的不均衡性,从而使人口年龄结构出现明显的不规则性。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年度阶段名称老年人口高龄老年人口人数(亿)%人数(万)%2001-2020快速老龄化阶段2.4817.17306712.372021-2050加速老龄化阶段4.0030944821.782051-2100稳定的重度老龄化阶段4.373125-30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1、人口老龄化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即“未富先老”的问题突出。2、老年人经济来源不稳定,生活质量比一般人低。3、老年人家庭供养模式收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4、老年人的精神慰藉短缺,社会适应能力弱。5、大部分老年人的基本养老和医疗要求难以满足。二、生理特点、心理特点及其健康特征(一)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初老期:45-65岁;老年期:65岁以上(二)心理特点社会角色子女分离老伴去世(三)健康特征1、卫生服务需要增加,生理、心理和社会角色的变化。2、老年人患病模式发生改变“老年病”的种类:仅仅发生在老年人的疾病;老年期多发病;各种年龄都有可能罹患的病三、老年人保健(一)机构: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法律、法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纲要》(二)保健的内容基本内容老年病防治精神卫生(三)老年保健服务1、自我保健自主行动起来2、家庭保健家庭是老年人获得照顾的主要场所3、社区服务社区养老服务逐渐成为重点工程章节内容第一节妇女儿童健康与卫生服务第二节老年人健康与卫生服务第三节残疾人健康与卫生服务第四节流动人口健康与卫生服务一、概述(一)残疾的概念及分类1.残疾:人的身心功能缺陷,包括不同程度的肢体残缺、活动障碍、体内器官功能不全、精神和行为异常、智能缺陷等。2.残疾的分类(1)缺损:由于损伤、疾病或发育上的缺陷,造成身体组织或功能不同程的缺损,身体、精神和智力活动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对独立生活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生活上仍能自理。(2)残疾:当缺损严重至不能独立进行日常生活的主要活动。(3)残障:由于残疾程度严重,心身功能严重障碍,不但个人生活不能
本文标题:弱势人群健康与卫生服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6164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