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综合/其它 > MBA英语复习的基本思路和几个阶段
MBA英语复习的基本思路和几个阶段时间:2006年03月22日11:33作者:印建坤(北京新东方学校考研&MBA英语阅读主讲教师)考研英语复习(完全适用于MBA英语的复习)的基本思路和几个阶段那年我参加考研到今天我看着自己的学生去考研,转眼之间已经过去了4个春秋。在这个漫长、痛苦而又难忘的过程中,我经常在问自己一个问题:为什么很多人在考研的路途中没有坚持下来?难道是他们意志不够坚定?难道是他们天生愚钝?或者难道是他们基本太过薄弱以至来不及补救了?在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和总结之后,我终于找到了谜底!原来绝大多数同学在准备复习考研之初就已经注定了他们将来的放弃或失败。因为他们在复习前根本就没有想过自己该怎样复习,他们从来不思考什么样的复习方式比较适合自己。相反的是,更多的人选择了毫无目的的胡乱翻书做题,他们从第一天起就已经走上了“劳而无功”的不归路。实际上,基础薄弱经过一年努力而考上名校的大有人在。无论是基础薄弱还是基本功较好,都应该在开始复习前先对自身的英语水平做出准确的评价和定位,继而有针对性地制定复习方案;对于基础不太好的同学自然应该加强词汇、语法的学习,然后才能强化自己的阅读、写作技能,否则复习英语就是一句空话。因为每个人的能力水平不同,所以就导致他们获得的有效学习时间不同,复习计划也必然不同。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整个复习阶段,应当学会控制节奏,保持有张有弛,不宜一味紧张——因为战线拉得过长会使人在考前一段时间就达到高度兴奋,而临考时往往已经疲惫不堪,甚至想应付了事;应当努力将兴奋点调整到考试时才出现。英语学习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有一个积累的过程。但是对于任何复习参加考研的人而言,总的来说,整个英语复习基本上必须经过以下四个阶段,对于不同英语基础的人而言只存在每个阶段花费时间长短问题,不存在是否需要在某个阶段花费时间的问题:(一)第一阶段:基础训练阶段。因为考研英语考试大纲对我们广大的考生提出了与考研难度系数相当的要求,这个要求不同于4级或6级的要求,对于广大考生而言,必须要清晰的掌握所有考研英语必须掌握的词汇和语法,这些基础的要求是在考试中取得高分的前提。在复习的第一阶段,要将大部分时间投入基础训练,特别要强化的是:词汇:对于考研英语而言,一个人的词汇量是3万,请问这个词汇量大不大?我曾经问过无数我的学生,他们的回答都是“大”。一个人的词汇量是3千,请问这个词汇量小不小?我也曾经无数次的问过我的学生,他们的回答一致是“小,而且很小”。可是问题如果换一下:对于考研英语而言,一个人的词汇量是3万,但是这3万词汇全部不是考研词汇,请问这个人的词汇量大不大?一个人的词汇量是3千,但是全部是考研必考词汇,请问这个人的词汇量大不大呢?这个问题又无数次的把我的学生们问的大口吐血。其实,我们经过统计之后发现,除去中学词汇和考试大纲词汇表中从来没有被考查过的词汇后,考研词汇就剩下了20000个左右常考高频词了。而这2000个左右高频词就正是我们要掌握的考研词汇。所以,我们说词汇量的大小不能决定你考试的成绩,关键看你背诵的词汇是不是考试考查的词汇。因此,我们在复习的第一阶段背诵单词的时候把这个2000个左右真题中的词汇全部弄懂词汇就算过关了。语法:语法是构建考研英语的灵魂,考研英语不是难在词汇上,而是难在语法上。语法掌握的不到位,就不能读懂阅读的文章,阅读的文章所有的难句都是由3个以上的复杂语法构成的;语法掌握的不到位,就不能写出经典的句子,所有的精美句型都是语法的精华浓缩。因此在正式进入第二阶段的复习前必须把语法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而这里也同样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需不需要把所有的语法都拿来认真仔细的进行学习和研究呢?如果我们把所有的语法现象都拿来研究一下,恐怕今年的考研结束你还没有研究完呢。实际上,对于应试而言,所有应试有它自身的学问,我把这样的学问称之问应试学,这也是我写这本书的初衷,从应试学的角度去阐述如果考研。假如我们认真的去研究所有在考研中出现过的语法现象,就会发现,考研的语法现象极为复杂,但是其中绝大多数语法现象是中学乃至初中就应该已经掌握的,而超越中学,却在考研中密集考查的语法也就是固定的6种,他们是: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定语后置;插入语;分词结构;并列句。这6种语法表面上看很是简单,其实不然,大家需要把这6个问题研究深了才行。这6种语法我在后面会详细的讲解。阅读:很多人会认为,这里指的阅读就是漫无目的的去找许多英语文章来读。其实这里的“阅读”是有讲究的。同学们应该在完成上面的词汇和语法之后再进行这个阶段。而且阅读的文章仅仅局限在历年真题考过的阅读理解部分的文章。同样的道理,因为我们发现历年真题的阅读的文章不但出处相同,而且语言风格和难度是一致的,所以读这样的文章是最接近本年度考研试题的,当我们习惯了这样的语言风格和难度系数,到考场上的发挥自然就流畅了。反过来,如果我们平时读的英语文章偏难或偏简单,更有甚者语言风格不一致的话,那到考试的时候就惨了,等你适应过来恐怕时间已经不多了。翻译:翻译历年真题中阅读理解的文章,这样即联系的写作而且还准确的精读了真题文章,这个精读的过程是所有想在考试中取得高分的人必须经过的。也许前期比较痛苦,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翻译完20篇后你会感觉所有的考研文章就像是你平时看中文那样的简单了。因为翻译的过程就是分解句子的过程,当你习惯了这样的思维方式的时候,看到任何句子就会潜意识的去分析它,久而久之,看长难句就容易了,这个过程是需要时间的沉淀的,不可操之过急。(二)第二阶段:专项剖析各种题型解题思路。这个阶段中要立足真题,把过去所有的真题(至少10年)进行分类,把历年的阅读放在一起组成阅读专题,完型也放在一起组成完型专题,写作、翻译等也是一样的做法。然后一个专题一个专题的研究,从中寻觅命题者的命题思路,再从命题者的思路中去寻找化解的思路。具体每一种题型的思路我会在各个专题章节讲到的。(三)第三阶段:提高强化阶段:必须在经过第二阶段后才能进入这个第三阶段,这个就好比方一个人在练武工,如果他一开始练习的方法就是错误的,那么他练习的越多越容易走火入魔。只有在掌握了正确的练习功夫的方法后才能越练越好。正确的解题思路就是正确的练习武工的方法,所以必须先经过第二阶段。因为市场所有的模拟题的仿真度有限,所以我很难告诉你谁的模拟题好,因为大家都不是命题者,既然大家都不是命题者那么大家的题目的仿真度就应该是差不多的。所以在选择模拟题的时候,具体是哪个人出的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一定要在掌握正确的解题思路的前提下去做模拟,而且要批判的做模拟。因为由于模拟者对命题者的心态把握不到位完全有可能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去命题,这样我们使用在第二阶段掌握的方法就很有可能在这个模拟题目中不能使用,或者使用了却得到一个错误答案的情况。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告诉自己应该理性的去评价这个模拟题,告诉自己假如这个是真题的话,命题者应该怎样出题?假如这个是真题的话,这个题目命题者的思路应该是什么?这样你才算是没有胡乱做模拟,否则就进入了一个“题海战术”的误区。在这一阶段,你应强化优势,弥补劣势,在习题方面可以选择专项训练,并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把做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生词都记在笔记上,经常翻阅。(四)第四阶段:最后冲刺阶段:以提高速度为主,坚持每周做1~2套题(在限定时间内完成,包括作文),为每类题型科学合理地分配时间,并根据自身特点对主观题进行估分(尽量稍估低一些),对单题分值较大的阅读和翻译应该保持高度重视。MBA联考数学复习技巧时间:2006年03月22日11:51作者:尤承业(北京新东方学校考研&MBA数学线性代数讲教师)MBA联考数学复习技巧我从事MBA数学辅导已有3年,从99年开始,对MBA的考试情况特别是对数学的复习有一点体会,就简单讲几点吧。第一,数学在考试中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科目,不管怎么变化,从考试的情况来看,还是从参加考试的学员来说,数学是拉大差距最显著的一门课。大家都工作很多年了,有的同志学的不多,即使学的很多也忘的差不多了。因此准备MBA考试,数学是一个拦路虎,挺难的,99年的时候,辅导班比较少,以后辅导班也越办越多,大家都感到数学必须提前准备,这两年的情况来看,数学有所提高。因此大家可以看出来,数学是这几门课里头成绩可以提高最快的一门课,那么以这几年辅导来看也是这样。有好些同志过去学的文科,数学没有学过,连高等数学也没有学过,后来考试成绩不错。大家经过用功、努力、提高是很快的。第二,我觉得数学的准备必须要下功夫,这个我第一次在辅导课上就说过这个话,辅导班老师的作用是次要的,你们的努力最重要的。对数学来说,如果你们自己不下功夫去理解,做练习,不会真正掌握在自己手里,有一个同志问我,他什么都懂,往往一做起来就很不理想,前两年模考班上的情况也是这样,很多考生考完了都说,这个题我应该得分,好像无所谓,但实际是在模考上得不了分,考场上更得不了分,为什么呢?这几年大家工作里头,动手做一些简单运算得工作很少,那么这样有些问题方法你觉得会了,但是自己动手做的时候就会出一些问题,而且错误百出,那么过去有些同学说我太忙了,因此要他作一些作业他说他没有时间,只能把练习拿回去看一看,一看都会就不做了。到以后考的时候,那个题却做不好。有好几个同学都讲,他自己看的时候觉得都懂,但是做题做起来很不理想,我觉得自己下功夫要很多。有个同志问我,从现在开始,每天三个小时够不够?我说,当然你能坚持那是很好的了,象去年我辅导班有些同志把自己完全当一个大学生,而且比北大学生还用功,平时我上课的时候,在教室里有时碰到叫我尤老师,我一看不认识,一想,就是哪个辅导班的。他们整天在教室里头看书,下很多功夫,当然要是计划得当,不要下那么多功夫。反正我觉得数学一定要下很多功夫,而且要一早开始抓,因为很可能有很多同学是学文科的。我在北大讲课,有的课是给文科的讲数学,当然现在大学生思想很活,也有很多事要做,要去考GRE,要应试,找工作等等,他们就按照学文科的规律,在考前一个月或者一两个礼拜突击一下,他们说文科就是这样,到时候看看笔记就行了。有些同学数学课也是这样,家里有点事情就回家了,一个礼拜后回来,发现自己跟不上了。这种方法学数学是绝对不可以的。实际上这个问题我觉得学数学必须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平时要下很多功夫,才能更深的掌握它。有些同学提了很多问题,有的说我现在基础比较差,来不及,有的说我参加什么辅导班,因为现在办的班五花八门,春季有基础班,夏秋有强化班,又有模考班,冲刺班。我的意见呢每个同志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如果你为自己基础还可以,现在工作也比较忙,那么你可以现在自己看,到夏天或秋天参办强化班,但是我劝一些忘的比较多的同志,应该早一点抓起来,你宁可春季抓早一点,然后你觉的效果很好,基本掌握了,那你可以直接参加强化班,我说绝对可以。但是根据自己情况该开始,确实应该早开始,这是我想的第二点。第三,我觉的数学几科各有特点,这个特点不太一样,我过去是讲线性代数,线代的特点是概念性特别强,复习这么课,自如至终应该把概念放在重要的地位,线代考题难了,会做不会做,还要看你的概念清不清楚,概念很清楚,你的应变能力就强,题目到底要考你什么你很容易把握。去年有很多同志复习一段时间后说,怕概率,因为去年我在有些辅导班讲概率,概率的特点我觉得概率的理解并不太难,因为它讲的事情比较接近生活比较接近实际,讲的是可能性大小吗,公式很好理解的,是不是?有些公式不需要严格的数学证明你就可以很好理解,那么概率难就难在哪呢?这个公式都记住了,也都懂了,但是,它的题都是应用题,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它没有标上标签,应该用什么公式去做的,因此很多同志觉得比较难,难就难在实际情况怎么分析,用什么工具?这个事情使我想起一个事情,其实初等数学对大家来说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有一个北大的毕业生,硕士生,学概率的,他觉得他数学应该考九十几分。99年考题难度一般,他跟我说他考的时没太多准备,因为我想他主要把功夫放在英语上了。后来开头几个初等数学题,有些题到后来不是说做不出来,他到底
本文标题:MBA英语复习的基本思路和几个阶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619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