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各县市区2014年工作思路
各县(市、区)2014年工作思路以强势项目促进主导产业集聚加快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共##市委常委、##市委书记总体要求:围绕“保十争百,强市富民”目标,按照中央、省委和##市委的部署要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产业集聚和“二级城市”建设,继续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加快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预期目标:生产总值增长11%,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8.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20.5亿元,地方级一般预算收入增长8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5%。工作重点:1、促进三大产业集聚。纺织产业方面,实现“一二三四目标”,即保证提供1000亩的纺织工业用地,纺织工业产值超20亿元,增幅达30%以上,重点建设中联纺织、皓蓝纺织、奇才纺织、威鸿纺织等4个投资上亿元项目,争取新引进落地4个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纺织项目。林竹产业方面,“两个百万亩”、“两个中心”建设上新台阶,林业要素市场特别是林权登记管理中心发挥大作用,林业新型组织建设建设进一步上规模、上档次,全市林业总产值达25亿元,农民人均林业收入2400元。旅游产业方面,重点抓好桃源洞景区的深化开发,加快星级宾馆和家庭旅馆建设,着手拓改上坪至青水游路,力争旅游接待人数突破100万人次。2、推进“二级城市”建设。一是突出做大,结合做强、做美;二是突出新区开发,结合旧城改造;三是突出基础设施建设,结合功能和景观建设;四是突出市区建设,结合小城镇建设;五是突出社区建设,结合规划和管理。重点抓好新区的“四个中心”建设和旧城的“三馆一院”建设,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到18平方公里以上,常住人口增加到18万人以上。3、提升交通区位优势。一是努力突破“二高一铁”交通要道建设,重点推进三泉高速公路##段建设,发挥好其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二是积极推进基础工业建设,加快建设西门电站、丰海电站和金银湖水泥、谋成水泥,促其尽快发挥效应;开工建设装机容量35万千瓦、总投资21亿元的资源综合利用电厂,争取年产300万吨旋窑水泥项目早日动工。三是继续抓好农村道路、水利、沼气三项工程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保障措施:1、项目带动。一是有效组织。继续实行项目组工作机制,确保市、乡两级领导力量分别形成整体合力;推行并完善双向项目与干部双向选择的办法,用项目选人、允许人选项目,形成项目与干部的有效结合。二是强力推动。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在项目布点、建设资金、项目审批及用地审批等方面的支持;多渠道、多形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年实施投资上亿元项目17个,当年完成投资9.5亿元;其中生产性项目11项,当年完成投资4亿元以上;通过项目拉动,新增4个工业产值超5亿元企业。2、环境促动。继续落实和完善扶持三大主导产业及“两区”开发的相关配套政策,完善重点项目办、行政服务中心、效能监察大队三位一体的行政服务体系,推行客商证制度,构筑优惠支持、优质服务、亲商富商、公平竞争的创业环境。3、机制驱动。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动力,创新工作机制和干部管理机制。一是积极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引导市直职能部门实现从以管理为主到以服务为主的职能转变,相应改革内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引导各乡镇、街道针对税改、林改后的出现的新变化整合人力资源,一方面把力量重点向项目工作倾斜,另一方面把工作重点下移,突出对下服务工作。二是试行终极目标管理和工作任务招标制,并与激励机制相配套。围绕某个项目和某项工作任务,实行双向选择和干部的优化组合,从以人定薪为主转变为以事定薪为主。抢抓机遇发挥优势努力实现更高平台上的更快发展●中共##市委常委、沙县县委书记池秋娜~年,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xx届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全盛全市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围绕发展第一要务,按照“提升一产、壮大二产、突破三产,增强经济竞争力,促进协调和谐发展”的思路,扎实推进绿色工贸城市建设,努力实现县域经济快速协调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繁荣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多做贡献。~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指标是:地方生产总值增长10%;县属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3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出口总值增长12%,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2%,地方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5%。1、做大城区。实现“三个突破”。一是实现城区发展空间的新突破。重点抓好金沙园南区(即商贸聚集区)开发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拓宽城市发展空间。二是实现城市管理体制的新突破。重点在建成区内的行政村中,探索实行村集体经济公司制管理模式,努力解决“城中村”问题。同时,完善城市市容管理办法,不断提高市政管理水平。三是实现精品工程建设的新突破。重点加快翠绿山庄、西园小区等住宅小区建设,抓好影剧院和建国西巷两个组团改造,建成一批精品工程,做靓城市。2、做强经济。一是夯实平台。重点抓好金沙园、金古园等“两园六小区”建设。金沙园,力争年内新开发工业用地XX亩,新增投产企业12家以上,实现产值10亿元。金古工业园,力争年内新开发工业用地500亩,发挥明光公司龙头带动作用,吸引一批相关配套企业入驻,实现产值10亿元。同时,加快乡镇工小区开发建设,引进一批符合产业发展的项目。二是做强支撑。扶强做大明光新型材料、大亚木业、立丰印染、三和食品等龙头企业,强化产业招商,培育林产、金属深加工、生化等三大产业集群。三是增强后劲。继续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加强招商引资,鼓励引导企业抓技改、上项目,增强经济发展后劲。重点加快大亚木业、明光新型材料、立丰印染等5项总投资超亿元的生产性项目建设。围绕林产、金属深加工、生化三大产业,做好“xxx”期间的项目规划,力争在重点产业项目储备上有新突破,努力形成“投产一批、续建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滚动发展的良好局面。四是做优特色。围绕竹业、畜禽业、茶果业,不断提升农村特色产业;规范小吃经营,完善配套措施,树立小吃新形象;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农业工业化、产品产业化;创新农村工作机制,不断提升一产发展水平。五是繁荣三产。重点抓好北星汽车园、万佳车城等物流项目建设,加快仙舟半岛度假村开发,完善淘金山风景区等景点设施。同时,积极发展中介、配送、信息、社区等现代服务业,引导扶持民间性、自律性行业协会,提高第三产业层次。3、做靓文化。以建县1600周年为契机,加紧文化建设。一是弘扬文化精神。认真开展“文化建设年”活动,突出地域文化特色,大力弘扬“实说实干、敢拼敢上”的沙县精神,不断丰富沙县文化内涵。二是提高文化素质。优化城区教育资源配置,广泛开展科普教育活动,积极培育学习型社会,不断提高市民文化素质。三是发展文化经济。以肩膀戏为重点,积极培育具有浓厚地方特色和深刻文化烙印的特色文化产业,重视企业文化和品牌文化建设,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4、做优环境。一方面,完善投资硬环境。以金沙园和金古工业园为重点,加快“二园六小区”开发建设,夯实经济发展平台;抓好500千伏闽西北输变站、110千伏莲花变电站等项目建设,提高能源供给能力;加快京福高速公路沙县段二期和京福高速公路顺昌连接线工程建设,做好向莆高速铁路选址前期工作,拓展对外交通通道;加快第三水厂开发建设、县污水处理厂等项目建设,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另一方面,改善发展软环境。以深化“优化发展环境竞赛年”活动为载体,全面落实“四零服务”工作机制,健全完善外来投资者安全联系卡制度,大力推行公开办税效能监控系统,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地减少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间,提高审批的透明度和办事效率,切实为各类经济组织、外来投资者和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生态经济强县●##市政府副市长、明溪县委书记朱昌贤~年,我县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盛市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主动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继续实施“生态立县、科教兴县”战略,加快建设“闽西北药都”、高校科研院所产学研基地、生态经济区,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协调发展。重点把握以下五个方面:1、加快产业集聚,努力构建“四大产业”集群。按照循环经济理论和集约化、规模化的发展模式,走专、精、特、生态型的产业发展路子,努力培育壮大生物医药、畜牧业、绿色食品、林竹四大产业集群,在进一步做大红豆杉公司、利科公司、宏宇牧业、百事达公司等重点企业的同时,力争年内新上2-3个龙头企业,使“四大产业”新增产值3亿元以上,初步形成以低耗能、低污染、高科技、高附加值为主要特征的产业体系。2、以工业化的理念加快建设“六大基地”,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坚持用抓工业的理念抓农业,用工业化的手段开发农业资源。着眼于夯实“四大产业”集群基础,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抓好“六大基地”建设,力争到~年,建成全国最大的5万亩红豆杉人工种植基地,全省最大的年养殖加工10万头以上的肉牛生产加工基地,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5万亩木薯变性淀粉生产基地,全省有一定知名度、有特色、有档次、集科研、生态、加工为一体的百万亩林竹基地,全省有名的5万亩绿色食品加工基地,全省一流、全国有名,集生态、生产、旅游为一体的生态示范区。3、加快“三区”建设,努力打造经济发展平台。一是做大工业园区。启动10平方公里的十里埠新区建设,年内完成十里埠工业园区2平方公里的开发,力争引进10家以上企业入驻园区。二是做强生态农业园区。按照生态型、循环化、有特色的要求,把国家级南山农业园区建成万亩以上规模,成为集良种繁育、实验示范、人才孵化功能的一流农业示范园区。三是做优生态示范区。加大生态建设和保护力度,确保君子峰、均峰山两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升格为国家级保护区,成为生态保护“屏障”和植物种子种源基因库。4、不断深化县校合作,努力构筑人才高地。一是拓展县校合作空间。扩大与复旦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林业大学、中科院江苏植物研究所的合作,认真抓好合作项目的细化和实施,进一步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县校合作格局。二是加大项目策划力度。依托高校力量策划高新项目5个以上,争取有2-3个项目列入国家级盘子。三是构筑技术创新平台。在抓好博士后工作站、技术转移中心建设的同时,探索与高校共建科技园区、生态研究院、植物园等合作平台,进一步提升县校合作档次。四是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以技术入股、挂职服务、客座顾问等形式引进人才,进一步形成能进能出、灵活开放的人才工作新局面。5、统筹推进各项事业,进一步改善发展条件。着力解决好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一是在交通建设方面,重点抓好明溪至将乐、明溪到##公路改造工程的开工、建设,完成100公里乡村公路等级化建设,并力争三泉高速公路延伸线明溪互通口列入规划盘子;二是在城市建设方面,加快过境路沿线开发、城市垃圾、污水无害化处理以及宣传文化中心、一中扩建、医院病房楼、体育中心、生态公园等项目建设,力争年内县城面积扩大0.9平方公里。三是在能源水利建设方面,抓好城网改造,启动黄沙坑水库等重点水利建设项目,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努力朝生态经济强县目标迈进●中共清流县委书记陈有极~年,要坚持以党的xx大和xx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主动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全市“三市四地”、“两带一圈”的战略部署,继续按照“发挥比较优势,突出生态特色,实施项目带动,统筹协调发展”的发展思路,加快生态经济强县建设步伐。一、做强“三大主导”,提升发展质量1、做优苗木花卉。扶优扶强龙头企业,支持景秀园林公司、元生花卉公司尽快建成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国家级鲜切花基地。发挥龙头公司、大户示范带动作用,鼓励干部带头、农户参与,年内形成苗木2万亩、鲜切花卉3000亩种植规模,努力把我县建设成为绿化苗木5万亩、鲜切花卉1万亩的中国南方珍稀苗木花卉基地。同时,不断完善产业发展配套措施,健全行业协会、营销组织,推动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2、做强氟化工业。扶持壮大东莹化工、华腾矿业等龙头企业,促进鑫莹矿业、龙元矿业两条年产3万吨萤石精
本文标题:各县市区2014年工作思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6243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