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12章《简单机械》知识点+测试题(含答案)
试卷第1页,总8页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知识考点+测试题第十二章机械能一、动能和势能1、能量:物体能够对外做功,表示这个物体具有能量,简称能。理解:①能量表示物体做功本领大小的物理量;能量可以用能够做功的多少来衡量。(物体做的功越多,表示物体的能量就越大。另一方面,能量越大,说明做功的本领也越大)②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并不是一定“要做功”,也不是“正在做功”或“已经做功”如:山上静止的石头具有能量,但它没有做功。也不一定要做功。2、动能①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②决定动能大小的因素:动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速度有关。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大;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也越大。3、重力势能①物体由于高度所决定的能,叫做重力势能。②决定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物体被举起的高度有关。高度相同的物体,物体的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质量相同的物体,物体的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4、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二、机械能及其转化1、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统称。(机械能=动能+势能)单位是:J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的。方式有:动能和重力势能之间可相互转化;动能和弹性势能之间可相互转化。例如:一个物体从高处下落,物体的重力势能转化成它的动能;弯弓射箭时,弓的弹性势能转化成箭的动能;蹦床运动员从高处落下,与蹦床接触后,运动员的动能转化成蹦床的弹性势能;滚摆下降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上升时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单摆上升和下降过程中动能和重力势能发生相互转化.2、机械能守恒:只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机械能的总和保持不变。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转动,机械能守恒;近地点动能最大,重力势能最小;远地点重力势能最大,动能最小。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3、动能与势能转化问题的分析:⑴首先分析决定动能大小的因素,决定重力势能(或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看动能和重力势能(或弹性势能)如何变化。⑵还要注意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和增大──如果除重力和弹力外没有其他外力做功(即:没有其他形式能量补充或没有能量损失),则动能势能转化过程中机械能不变。⑶题中如果有“在光滑斜面上滑动”则“光滑”表示试卷第3页,总8页没有能量损失──机械能守恒;“斜面上匀速下滑”表示有能量损失──机械能不守恒。第12章《简单机械》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工具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A.钓鱼杆B.面包夹C.钢丝钳D.理发剪刀2.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把重100N的物体匀速提升0.5m,所用的拉力是80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总功是50J,有用功是80JB.有用功是50J,额外功是20JC.总功是100J,有用功是80JD.总功是80J,机械效率是62.5%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B.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和静止状态C.连通器里的同一种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相平D.当动力和阻力对杠杆的转动效果相互抵消时,杠杆将处于平衡状态4.如图所示,用一个跟杠杆始终保持垂直的力F,使杠杆由竖直位置缓慢地转到水平位置的过程中:()A.杠杆始终是省力的B.杠杆始终是费力的C.先是省力的,后是费力的D.先是费力的,后是省力的5.如图所示,运动员正在进行蹦床比赛,下列关于机械能及其转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运动员的速度为零时,他的重力势能最大B.运动员下落的速度最大时,他的动能最大C.运动员下落到最低点时,蹦床的弹性势能最大D.运动员弹离蹦床后,因为惯性他可以继续上升一段距离6.如图所示,用动滑轮匀速提升重物,并沿不同方向用力,其中用力最小的是()A.F1B.F2C.F3D.一样大7.一位普通中学生沿教学楼的楼梯匀速登高了3m,该同学登楼做的功最接近()A.50JB.150JC.1500JD.15000J8.如图所示,当水平拉力时,恰好可以使物体A沿水平地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物体重为200N,所受地面的摩擦力约为80N,假如在5s时间内,物体水平移动了,不计绳和滑轮的自重,则在此过程中A.拉力F做功为30JB.物体重力做功为120JC.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12WD.该装置的机械效率约为9.如图所示,质地均匀的圆柱体,在拉力F的作用下,由实线位置匀速转到虚线所示位置,整个过程中,拉力F始终作用于A点且与OA保持垂直(OA为圆柱体横截面的直径),圆柱体在转动过程中不打滑.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拉力F逐渐变小试卷第5页,总8页B.拉力F逐渐变大C.由于拉力F的力臂始终保持最长,拉力F始终保持最小值不变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10.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把重力G为400N的石块匀速提高6m,所用拉力F为250N,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A.60%B.70%C.80%D.90%11.如图所示,用杠杆提升重物,设作用在A端的力F始终与杠杆垂直,则在将重物提到最高处的过程中,F的大小将()A.逐渐变小B.保持不变C.先变小后变大D.先变大后变小12.用滑轮组提升物体,当绳子自由端被拉动6m时,发现物体升高了3m,若被提升物体的质量是10kg,不计滑轮重和摩擦,则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应为()A.40NB.49NC.98ND.5N二、多选题(每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13.小明用一个滑轮组匀速提升重物,他将该滑轮组改进后,重新用改进后的滑轮组将这个重物匀速提升同样的高度,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提高了。则改进后的滑轮组()A.有用功没变B.总功没变C.额外功减少D.总功减少14.下列关于功和能量的说法,错误的是()A.有能量的物体,一定能够做功B.功的两要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移动的距离C.运动物体具有的能,叫做动能D.机械做功越快,其机械效率越大15.如图所示,是自卸车的示意图,车厢部分可视为杠杆,则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B点是支点B.液压杆施的力是动力,货物重力是阻力C.物体A放在车厢后部可省力D.物体A放在车厢前部可省力16.如图所示,小明利用斜面将装有物品的箱子推到车上去,小明所采取的措施中,不会影响斜面机械效率的是()A.减小推箱子的速度B.增加箱子的质量C.减小斜面的倾角D.增大斜面的粗糙程度17.用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装置将放置在水平地面上,重为100N的物体提升一定高度。当用图乙所示随时间变化的竖直向上的拉力F拉绳时,物体的速度v和物体上升的高度h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分别如图丙和丁所示。(不计绳重和绳与轮之间的摩擦)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A.1s~2s内,拉力F做的功是15JB.2s~3s内,拉力F的功率是24WC.0s~1s时,物体对地面的压力是30ND.动滑轮重50N三、实验题18.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中,小静用如图所示的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钩码的方法,分别做了甲、乙、丙3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表:(1)实验中要竖直向上___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2)表格中编号①处数据应为_______,编号②处数据应为________。(3)分析以上实验数据可得出如下结论: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主要与________有关。试卷第7页,总8页(4)本实验中额外功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5)如图,同一套滑轮组有两种不同的绕绳方法,不计摩擦及绳重,提升相同的物体时,FA_______FB(填“大于”“小于”或“等于”),ηA_______ηB(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9.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杠杆在支架上,如图(a),要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可将杠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调节,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杠杆自重的力臂为________cm.实验中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好处是________(选填“便于读数”、“便于调节杠杆平衡”或“便于测量力臂”)(2)如图(b),在右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左边钩码离支点20cm,右边挂钩离支点15cm,每个钩码重为1N,则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应为________N.(3)如图(c),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与图(b)相比弹簧测力计示数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这是因为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力臂________(选填“变长了”、“变短了”或“不变”)四、计算题20.如图所示为小型建筑工地上使用的罐笼式提升机,提升机由两个定滑轮、一个动滑轮和罐笼几个部件构成,用它能把建筑材料从低处匀速提升到高处。如果罐笼和动滑轮的总重为2000N,某次提升建筑材料重为3000N,建筑材料在50s时间内匀速竖直上升了10m,不计滑轮的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和钢丝绳所受的重力,求:⑴钢丝绳上的拉力大小;⑵钢丝绳上拉力的功率;⑶该提升机此次提升建筑材料的机械效率。21.在某次河道治理的行动中,发现了一块重为2×104N的花岗岩沉在河底,为了把它打捞上来,现用滑轮组将这块浸没在水中的花岗岩以0.5m/s的速度匀速提起,动滑轮重为4×103N.如图所示,花岗岩没有露出水面时,绳端的拉力为8×103N,不计绳重,摩擦及水的阻力,求(1)花岗岩浸没在水中匀速上升时,拉力的功率(2)花岗岩完全露出水面后,匀速上升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结果保留到0.1%)(3)花岗岩的密度参考答案1.C2.D3.B4.C5.A6.B7.C8.C9.A10.C11.D12.B13.ACD14.AD15.AD16.AB17.ABC18.匀速2.483.3%提起物重动滑轮的重或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大于等于19.)右0便于测量力臂4变大变短了20.(1)2500N;(2)1000W;(3)60%。21.(1)8×103W;(2)83.3%;(3)2.5×103kg/m3。
本文标题: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12章《简单机械》知识点+测试题(含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6264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