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建设文化旅游大县实施方案
建设文化旅游大县实施方案建设文化旅游大县实施方案一、总体构想围绕云南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红河州建设民族文化大州的主要内容和战略目标,通过建立政策、人才、投入等保障机制,建设一批精品工程和支撑项目,努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快建水文化旅游大县建设步伐。1、指导思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围绕云南参与西部大开发、实施跨世纪发展的战略任务,努力提高全民素质,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建设一个文明、开放、兼容、发展的特色旅游城市。2、发展目标建设文化旅游大县,是进一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产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最近十五年,是云南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关键时期,抓住这一机遇,发挥建水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建设文化旅游大县,是建水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产业结构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调整比重的基础性工作,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建水建设文化旅游大县的主要目标是:用十年左右的时间,把建水建成文化旅游市场繁荣、文化产业得到充分发展、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互融合、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文化设施与文化生活相得益彰的现代文化格局;加强特色文化区的保护、开发与建设,吸引一批文化人才,创作一批文化精品,建设一批富于民族特色的标志性文化设施,把建水建设成为民族文化、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共同协调发展的有影响的旅游城市。二、建水的传统优势和条件分析1、建水历史文化概述从步头,到巴甸,再到惠历,建水随着不同名称的演变经历了1250多年的历史。建水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多元的、充满了开拓和创新神韵的历史。这座位于社国西南边陲的小镇,以其文化和旅游资源的丰富性和密集性享誉南滇,其独特的汉儒边地文化所赋以的魅力和带来的影响历久弥新,使建水早在1994年就获得了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的称号。早在汉代,古建水就是著名的“马援古道”的必经之路;唐代,是南方丝绸之路“南安通开竺道”的要冲。南宋末年,北方铁骑南下,忽必烈的蒙古军队渡过金沙江征服云南,中原先进的思想和哲学,特别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主流文化在边地渗透并蔓延开来;自元代以来,地处红河北岸的建水成了滇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并历经七个世纪之久。元代统治者在边疆各地建文庙,兴儒学,大力兴文重教;到了明代,随着大量江南移民的涌入,先进的中原文化与边地少数民族文化相互融合,使古老的建水由一个边陲的蛮荒之地渐渐走向文明,形成了极富特色的汉儒文化,并成为封建王朝统治、管理滇南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这种文化,体现在建水众多的古建筑、古民居及古朴的民风民俗之中,这种浑厚的历史文化铸就了建水辉煌的历史和巨大的精神财富,构成了建水建设文化旅游大县的坚实基础。古往今来,建水人文气息浓厚,人文荟萃。据《滇志》记载,“士秀而文,崇尚气节,民专稼穑,衣冠礼度与中州同埒,号诗书郡”;《临安府志》记载:“俗喜尚学,士子讲习惟勤,人才蔚起,科第盛于诸郡”。很多记载表明,建水是历史上有名的诗书之郡和科甲盛地,被誉为“滇南邹鲁”、“文献名邦”,这种人文气息的形成,与建水历史上外来文化的传播有关,与建水历史上涌现的许多名人学士有关,它以建水大量自元代以来修建的寺庙、书院等建筑为依托,折射着浓厚、淳朴的信息,蕴含着儒家先进的思想和哲理,浸霪着一代又一代建水人。2、建水现有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文物古迹建水古城文物古迹密集,其数量与价值在云南省有着重要的地位,儒学经院、宗教寺院、人居宅院等遍及全县,建水文庙、指林寺、朱家花园等在国内外有一定的知名度。元十一年(1274),赛典赤·赡思丁受忽必烈委派任云南省平章政事,他强调为政以德,提倡新建孔庙,为儒学在边地的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元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赛典赤的助手、广西道宣抚使张立道在建水创立了庙学,成为滇南兴办教育的初始;后文庙经元明清三朝50余次扩建,终成大观。建水文庙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内最大的文庙之一,其风格规制完全依照山东曲阜孔庙,采用南北中轴对称的宫殿式建筑格局,至今有31处建筑保存完好,整组建筑宏伟壮丽,结构严谨。每年在文庙内举行的大型祭孔乐舞和大型祭孔庆典活动,为古城建水增添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指林寺为“临安首寺”,是临安古城的发祥地。据《重修指林寺碑记》记载:指林寺“始于宋,成于元,而兴于今(明代)”,经明清两代扩展修建,形成二殿一阁一坊二庑二塔的规模,是古临安的佛教中心和主要禅院,也是名噪滇南的名寺,至今已有近700年历史。朱家花园被誉为“滇南大观园”,是一组规模宏大,具有滇南特色的民居建筑,建于清光绪末年(1905),占地2万平方米,主体建筑呈三横四纵布置,整组建筑雕梁画栋,建制精美,空间景观富于层次性,形成“迷宫式”木构架建筑群,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土司衙署位于县城东南60余千米的红河北岸回新寨,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占地2895平方米。红河的南北一带明清时为纳楼茶甸副长官司(彝族土司)领土,土司治所原在官厅,光绪九年老土司死后,临安知府报云贵总督奏准朝廷,将纳楼司地分给土司后人承袭,各领地2里,并于回新寨建衙署一座。纳楼土司衙署是中国土司制度的见证,也是全国唯一少数民族司权机构旧址保存最完好的建筑,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此外,崇正书院、焕文书院、学政考棚等一第列明清时期的儒学经堂、书院;云龙山、燃灯寺、玉皇阁、文昌宫等一大批宗教寺院;张家花园、朱德旧居、刘家大院等遍布建水大街小巷的老房子;双龙桥、文笔塔、朝阳楼等造型独特、气势雄壮的古建筑等等,都是建水众多文物古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水建设文化旅游大县的基础。自然景观被称为“亚洲第一溶洞”的燕子洞位于建水东30千米处,因春夏之间数以万计的白腰雨燕穿梭其间而得名。燕子洞分旱洞和水洞两部分,旱洞洞厅内宽敞可容纳千余人;水洞系泸江河4000米暗流的地下通道。洞内悬垂的钟乳石,曲折的洞内栈道,加上迷幻的灯光,蔚为壮观。每年在燕子洞举行的采燕窝、钟乳悬匾活动及每天举行的徒手攀岩表演,神奇而扣人心弦,吸引了大量游客。建水位于红河北岸哀牢山山间的坡头乡的座座山岭上,秀丽的哈尼山风光、神奇壮美的大地雕塑哈尼梯田闻名中外。人文风情中原汉族文化与哈尼族、彝族等边地少数民族文化相互融合所形成的独特的汉儒文化构成了建水民族文化的多元性与兼容性,由此而衍生出的民族民间文化、市井文化,古朴醇厚、神奇多姿的民族风情,使建水充满了民族文化的强大魅力。哈尼族奥玛昂节及哈尼釯鼓舞、哈尼长街宴。每年农历正月春节后的第一个属龙日是建水哈尼族的大年——奥玛昂节。这天哈尼族要举行祭龙、染黄饭、跳釯鼓舞、吃长街宴等系列民俗活动,以求人畜平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哈尼族的釯鼓舞曾跳到北京,一举夺得中华鼓舞大赛最高奖——山花奖,在国内民族歌舞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汉族祭孔乐舞和洞经音乐。祭孔乐舞始于明弘治八年,历史悠久。经清康熙、雍正年在祭孔乐器方面的发展完善,祭孔活动日趋频繁,规模日益扩大。在历史演进过程中,建水地方文人学士将其融入汉族文人喜爱演习的洞经音乐中,使其成了有别于山东曲阜孔庙的祭孔乐舞,成了建水地区独具特色的一项民俗活动。此外,建水彝族花灯和烟盒舞,建水彝族民歌“四大腔”等民间艺术,均具有浓郁的地方韵味和彝族风格,是滇南地区特有的民间艺术。李生芳、李思用等民间艺人为弘扬建水民族民间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3、建水的优秀传统历史上,建水的文人学士曾以“一方总号诗书郡,六诏咸称礼乐邦”的优势获得了“滇南邹鲁”和赞誉;建水进士包见捷更为建水赢得了“文献名邦”的美誉。庙学兴起以来,以建水文庙为载体,儒学在边地广泛传播开来,书院、义学、私塾、学政考棚相继涌现,使建水古代教育得以迅速发展,产生了“临半榜”的现象,有了“父子进士”、“兄弟进士”、“一门三进士,兄弟两翰林”等让建水人津津乐道的佳话。建水志书记载的进士、文武举人就有1383人之多。这种教育发展的趋势延续了数百年,建水人民也因此保持了兴学好义、崇尚文教的传统,学风大盛,人文荟萃,形成了传统的“尊儒崇文、潜心学问、科第扬名”的文化理念和价值取向。这种呈现着浓重的儒家特色的植根于民众中的文化理念至今还在推动着建水教育的发展,其影响历久不衰。建水民风淳朴,崇尚礼教,热情好客,富于开拓精神,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斗争中,不仅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而且创造了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从古至今涌现了大批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一定影响的政界名宦和学界名流,为建水的历史文化抒写了光辉灿烂的一页。从建水私塾教育的创始人刘洙,到勇使琉球的名士萧崇业、敢于上疏的包见捷,等等名人学士为建水历史留下了千古佳话。二十世纪英年早逝的建水革命家刘宝煊,更是建水家喻户晓的人物。刘宝煊19岁就赴日本东京留学,参加中共东京特支外围组织“新滇社”,1935年回国从事教育工作,1938年回到建水。面对当时严峻的政治形势,刘宝煊毅然弃教从戎,投身革命事业,领导当地的武装斗争,到各地开辟革命根据地。他不仅为教育作出了卓越贡献,并为建水的解放事业呕心沥血,奉献了毕生精力,深受建水人民的崇敬和爱戴。三、建水建设文化旅游大县的定位传承和弘扬建水优秀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创建以建水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为载体的有特色的文化旅游大县和国际旅游城市。四、建设文化旅游大县的主要内容建设文化旅游大县,必须全面提高公民素质,改善旅游环境,树立名城形象,继承、创新和弘扬建水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硬件、软件同时建设,以优美的环境、优秀的文化、优越的条件、优质的服务、优雅的形象来打造一个发展、创新、文明、和谐的现代城市。(一)软件部分1、继续深入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教育活动,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从思想上树立名城意识、服务意识、文明意识。2、实施“城市形象工程”。不断完善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提高道路规范,营造一个井然有序的交通环境;科学设置城市社会功能,抓好城市卫生及城市美化、亮化工程;抓好文化系列标志性建筑,赋以其名城应有的文化气息。3、实施“市民形象工程”。推出“争创文明城市,争做文明市民”、“诚信在建水”等系列活动,大力推进精神文明的创建活动。创建一批文明示范街、文明示范旅游景区、交通干道文明村镇示范走廊、文明示范服务窗口,把示范作用延伸到镇、乡、村、街、社区、单位、部门、班组、家庭等各个角落。4、进一步深入扎实地开展农村“十星级文明户”的评比活动,使精神文明建设从城市渗透到广大农村,形成城乡一体的文明氛围。5、加强普法教育,强化法制意识,维护正常的法律秩序,建立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6、加强公民职业道德教育和机关作风建设,树立国家机关公务员的良好形象和公仆意识,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7、以学校为阵地,以朱德旧居、烈士陵园等爱国教育基地为依托,在全县中小学生中广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组织“青年志愿者”活动,加强对青少年的管理和教育。8、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普及健康教育;开展爱国卫生活动,创建卫生城市、卫生乡镇。9、净化文化市场,积极倡导健康有益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严厉打击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繁荣文艺创作和新闻创作,多出作品,出好作品。(二)硬件部分城市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旅游资源开发、文化基础设施、旅游通道等方面的硬件建设是建水建设文化文化旅游大县的重要内容,重点为以下项目:1、古城风貌恢复工程建中历史风貌保护与恢复建设建中路是建水古城的主体部分,密集了大部分古民居、古建筑,建水古城的很多重要古迹如小桂湖、福东寺、朝阳楼、城隍庙、学政考棚、文庙、指林寺等等均分布在建中路。这一项目将对全长1400米的建中路道路和两侧各50米范围内的建筑分别进行整治改造,恢复建水古城传统标志性建筑,增设城市街头景观,全面恢复建中路传统风貌。临安古城墙西北段修复工程建水古城有1200多年历史,系唐元和年间南诏国所建,现存明洪武年间所建临安卫城残存古城墙西北面300余米,东南面600余米,已列为重要遗迹进行保护,并拟实施维修恢复建设,成为建水古城历史风貌保护与恢复建设的重要工程。2、景区景点建设工程文庙出口区建设(孔子文化广场)文庙始建于128
本文标题:建设文化旅游大县实施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6314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