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国近现代音乐一、中国近代音乐•学堂乐歌是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而兴起的歌唱文化,一般指学堂开设的音乐课或为学堂唱歌而编创的歌曲.清朝末年、民国初年,当时的政治改革家们主张废除科举等旧教育制度,效法欧美,建立新型学校,于是一批新型的学校逐渐建立了起来。当时把这类学校叫做“学堂”,把学校开设的音乐课叫做“乐歌”科。所以“学堂乐歌”,一般就是指出现于清朝末年、民国初年的学校歌曲(类似当今的校园歌曲)。学堂乐歌的倡导、推广者以沈心工、李叔同等启蒙音乐教育家为代表。今天的年青人可能很少人认识它们,但在我国近代音乐史上却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早期的的学堂乐歌以旧曲填新词为主,用中国民歌、小调的曲调或欧美歌曲的曲调填进创作的新词。这可以说是它们的特点之一.沈心工与李叔同•1、沈心工我国近代音乐史上最早的乐歌之一《男儿第一志气高》,就是沈心工当时的第一首习作。此歌后来在国内广为传唱(初名为《体操--兵操》):又名《男儿第一志气高》,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首学堂乐歌,创作于1902年,借鉴日本歌曲《手戏》曲调作词,数十年广泛传唱,是沈心工留学日本东京时的处女作。•《黄河》的歌词由杨度在1904年所作,第二年被沈心工谱曲。这是我国最早由本国人自己作曲的学堂乐歌之一,调子非常的雄沉慷慨,气魄万千,切合歌词的精神。•2、弘一法师弘一法师是中国近现代文化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艺术全才,在书画、诗文、戏剧、音乐、艺术、金石、教育各个领域都有极深的造诣。1918年入杭州虎跑寺出家,从此精修佛教律宗,又成为佛门一代高僧。代表作:《送别》、《祖国歌》、《清凉歌集》等。•《祖国歌》:李叔同作词作曲。•《送别》:李叔同作词,曲调源自美国歌曲《梦见家和母亲》训练•1、创作学堂乐歌的先驱者,有“学堂乐歌之父”之称的是•2、李叔同,法号是。•3、请列举学堂乐歌的两位代表人物。•4、沈心工创作的我国最早的一首学堂乐歌是•又名。•5、我国最早由本国人自己作曲的学堂乐歌之一的《黄河》曲作者是。•6、《祖国歌》和《送别》这两首学堂乐歌的词作者是•7、学堂乐歌是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而兴起的歌唱文化,一般指或而编创的歌曲.弘一法师沈心工沈心工、李叔同《体操--兵操》《男儿第一志气高》沈心工李叔同学堂开设的音乐课为学堂唱歌专业音乐兴起•1、萧友梅(1884~1940)•中国音乐教育家,作曲家。1927年与蔡元培等人在上海创办中国第一所专业音乐学院——上海国立音乐院,任教务主任,1929年改建为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由他主持校政。他致力于音乐教育事业,为创立和发展中国近代专业音乐教育作出重要贡献。•萧友梅在音乐创作和音乐学方面也有显著成绩,音乐作品主要有弦乐四重奏《小夜曲》(1916,为中国第一部重奏作品),钢琴曲《哀悼引》、《新霓裳羽衣舞》,大提琴曲《秋思》及《问》等100多首声乐作品。•2、黄自(1904—1938)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字令吾,江苏川沙(今属上海市)人。黄自的主要作品包括中国作曲家创作的第一部大型交响音乐作品《怀旧》,中国现代第一部大型声乐清唱剧《长恨歌》,中国第一部电影片头音乐《都市风光幻想曲》,以及合唱曲《抗敌歌》、歌曲《热血》、艺术歌曲《点绛唇》、《玫瑰三愿》等。黄自先生不仅培养了包括贺绿汀、陈田鹤、江定仙等在内的大批音乐人才,其一生逐创作了106种作品。•3、韦瀚章(1096—1993),广东中山人。中国音乐的第一代词人,对中国艺术歌曲贡献甚大。•4、清唱剧是一种介于歌剧、康塔塔之间的多乐章大型声乐套曲。它包括了独唱、重唱及合唱,用管弦乐队伴奏。其歌词内容个乐章间有较强的连续性。•5、《长恨歌》中国第一部清唱剧,韦瀚章作词,黄自作曲。•6、刘天华(1895-1932):江苏江阴人。国乐一代宗师刘天华共作有十首二胡曲:《病中吟》、《月夜》、《苦闷之讴》、《悲歌》、《空山鸟语》、《闲居吟》、《良宵》、《光明行》、《独弦操》、《烛影摇红》。三首琵琶曲:《歌舞引》、《改进操》、《虚籁》。一首丝竹合奏曲《变体新水令》、编有四十七首二胡练习曲、十五首琵琶练习曲,还整理了崇明派传统琵琶曲十二首,其中他改编的《飞花点翠》于1928年由高亭唱片公司录制唱片,现已成为琵琶经典乐曲。•1、1927年与蔡元培等人在上海创办中国第一所专业音乐学院——上海国立音乐院,被称为近代音乐之父。•2、黄自的主要作品包括中国作曲家创作的第一部大型交响音乐作品《怀旧》,中国现代第一部大型声乐清唱剧,中国第一部电影片头音乐《都市风光幻想曲》,以及合唱曲《抗敌歌》、歌曲《热血》、艺术歌曲《点绛唇》、等。•3、清唱剧是一种介于歌剧、康塔塔之间的多乐章大型声乐套曲。它包括了独唱﹍、重唱及合唱,用管弦乐队伴奏。其歌词内容个乐章间有较强的连续性。•4、《长恨歌》是中国第一部清唱剧,韦瀚章作词,黄自作曲。•5、《问》属于歌曲。训练萧友梅《长恨歌》《玫瑰三愿》艺术左翼音乐运动•20世纪30年代中国左翼文化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左翼音乐工作者为骨干并团结爱国民主音乐力量的无产阶级革命音乐运动。•1930年3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之初,左翼文艺界在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和探讨“文艺大众化”时,就开始注意音乐问题。“左联”机关刊物之一《大众文艺》,曾连续发表《革命十年间苏俄的音乐之发展》、《音乐之唯物史观的分析》等译文,以及有关音乐的评论文章,介绍苏联革命音乐和马克思主义的音乐观,呼吁造就真正能为劳动群众所接受的大众化的“新兴的音乐”。1932年下半年起,为适应“九一八”、“一二八”事变后抗日救亡斗争迅速高涨的形势,开始建立左翼音乐组织。自1933年起,聂耳、任光、贺绿汀、张曙、吕骥、冼星海等,先后为《母性之光》、《渔光曲》、《大路》、《桃李劫》、《风云儿女》、《自由神》、《船家女》、《十字街头》、《马路天使》、《壮志凌云》、《夜半歌声》等影片和《扬子江暴风雨》、《回春之曲》、《复活》、《放下你的鞭子》等戏剧,写作了一系列歌曲;则从各个侧面反映了被压在社会底层的人们的苦难遭遇和思想感情,表现了他们对斗争道路和光明前景的追求。由于左翼音乐运动的兴起和发展,造就了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第一支自觉接受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革命音乐队伍,在革命歌曲创作和群众歌咏运动的发动组织方面,创造了丰硕的成果和成功的经验,对中国新音乐文化的建设具有深远的影响。•1.聂耳(1912-1935)原名聂守信,字子义,一作紫艺。笔名曾用过黑天使、噪森、浣玉、王达平等。云南玉溪人,生于昆明。自幼喜爱花灯、滇剧等民间音乐,会演奏多种民间乐器,1933年在创作上初试锋芒,创作了《开矿歌》、《卖报歌》、使人耳目一新。1934年是他的“音乐年”,《大路歌》、《开路先锋》、《毕业歌》、《新女性》、《码头工人歌》、《前进歌》、《打长江》等歌曲以及《金蛇狂舞》、《翠湖春晓》等民族器乐曲,都是这一年完成的。1935年,写下了《梅娘曲》、《慰劳歌》、《塞外村女》、《自卫歌》、《铁蹄下的歌女》以及建国后定为国歌的《义勇军进行曲》。他从事音乐创作时间只有两年左右,却为八部电影、三部话剧、一部舞台剧写了二十首主题歌或插曲,加上其他歌曲十五首和根据民间音乐整理改编的民族器乐合奏四首、口琴曲两首,共创作了四十一首音乐作品。此外还发表了《黎锦晖的“芭蕉叶上诗”》、《中国歌舞短论》等十五篇战斗性的音乐论文和《时代青年》等三部电影剧本(生前未出版)。•2.冼星海(1905~1945),中国作曲家。曾用名黄训、孔宇。祖籍广东番禺,1905年6月13日生于澳门,1945年10月30日卒于莫斯科。冼星海生长在一个贫苦渔民与海员之家。1929年冬,冼星海克服经济上的种种困难,从上海到法国巴黎学习音乐。1935年秋,冼星海回到上海。面对民族危机日趋严重的形势,他抛弃了寻求个人艺术发展前途的幻想,投身到抗日救亡运动中去,于1936年参加歌曲作者协会等进步音乐组织。这时所作歌曲有《救国军歌》、《夜半歌声》、《热血》、《拉犁歌》、《青年进行曲》等,得到了进步文化界的赞扬,并在群众中广泛传唱。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创作了许多抗战歌曲,如《保卫卢沟桥》、《祖国的孩子们》、《游击军》、《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等,都流传于全国。1938年11月,冼星海到延安,任教于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他写出了杰出的代表作《黄河大合唱》、《生产大合唱》、《九一八大合唱》等大型声乐套曲。1944年底,冼星海病重,被送到莫斯科治疗,在病榻上完成了管弦乐《中国狂想曲》。1945年病逝后,毛泽东在悼念他的挽幛上亲笔题词:“为人民的音乐家冼星海同志致哀!”•《黄河大合唱》•《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重要的和影响最大的一部代表作。这部作品由诗人光未然作词,全曲由《序曲》(乐队)、《黄河船夫曲》(合唱)、《黄河颂》(男声独唱)、《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黄水谣》(女声合唱)、《河边对口曲》(对唱、合唱)、《黄河怨》(女声独唱)、《保卫黄河》(齐唱、轮唱)和《怒吼吧!黄河》(合唱)等9个乐章组成。《黄河大合唱》凝聚着冼星海的卓越才华和杰出创造性,被认为是一部反映中华民族解放运动的音乐史诗。•贺绿汀(1903年7月20日—1999年4月27日),名楷,号抱真,中国湖南邵东人,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历任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四、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名誉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音协、上海音协名誉主席,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名誉院长。1982年,国际音乐理事会第20届年会上,被选为国际音乐理事会终生荣誉会员,是中国目前唯一获此殊荣的音乐家。贺绿汀从事音乐工作76年,谱写了3部大合唱、6部不同形式的歌剧(其中两部与人合作)、5部话剧配乐、近200首歌曲、25首合唱曲、5首钢琴曲、7首管弦乐曲、27部电影音乐和一些器乐独奏曲。1934年所作钢琴曲《牧童短笛》和《摇篮曲》在亚历山大·齐尔品举办的“征求中国风味的钢琴曲”评选中获第一奖。歌曲《游击队歌》被评为“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代表作:•钢琴曲《牧童短笛》、《摇篮曲》。•管弦乐曲《森吉德玛》、《晚会》。•电影歌曲《春天里》、《四季歌》、《天涯歌女》。•歌曲《游击队歌》、《垦春泥》、《嘉陵江上》。•郑律成1918年8月13日-1976年12月7日。中国作曲家。朝鲜族,原名郑富恩。有歌曲《延安颂》、《延水谣》、《八路军军歌》、《八路军进行曲》(后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被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兴安岭组歌》、《中国人民志愿军进行曲》,为毛泽东诗词谱曲合唱《十六字令三首》、《娄山关》,歌剧《望夫云》以及少儿歌曲《我们多幸福》等。训练•1聂耳(1912—1935)原名(),云南玉溪人。2《金蛇狂舞》是民族管弦乐曲,取材于民间器乐曲()。•31932年下半年起,为适应“九一八”、“一二八”事变后抗日救亡斗争迅速高涨的形势,开始建立左翼音乐组织。请列举四位代表人物。•(田汉)(任光)(聂耳)(吕骥)•4下列哪一项不是我国传统的民族管弦乐器()?•A二胡B扬琴C竖琴D琵琶聂守信倒八板C•1冼星海于1936年参加歌曲作者协会等进步音乐组织。这时所作歌曲有《救国军歌》、《夜半歌声》、《热血》、《拉犁歌》、《青年进行曲》等•2《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史诗性的大型()•A、声乐套曲B、器乐套曲C、交响诗D、奏鸣曲•3下列音乐家被称为“人民音乐家”的是()•A、聂耳B、贺绿汀C、萧友梅D、冼星海•4下列作品是聂耳的有(),冼星海的有()•A、卖报歌B、生产大合唱C、金蛇狂舞D、义勇军进行曲E、黄河大合唱F、铁蹄下的歌女G、毕业歌H、在太行山上•5《黄河大合唱》的词作者是(),曲作者是()。•6我国人民音乐家冼星海于1939年创作的《黄河大合唱》.以黄河两岸人民的英勇斗争为题材,歌颂了伟大祖国和勤劳勇敢的人民,塑造了中华民族巨人般的形象。下列哪些是《黄河大合唱》中的歌曲?()(1)《祖国颂》(2)《黄水谣》(3)《松花江上》(4)《保卫黄河》(5)《铁蹄下的歌女》(6)《黄
本文标题:中国近现代音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6448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