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综合/其它 > 管理决策Ch720131102AEMBA
《管理决策理论、技术与方法》清华大学出版社张所地等编著1管理决策理论、技术与方法MBA选修课程衷心希望本课程能让学者决策英明!《管理决策理论、技术与方法》清华大学出版社张所地等编著2张所地•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博士•山西财经大学管理学教授、工商管理博士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山西省委联系的高级专家•山西财经大学管理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山西省风险管理研究会会长《管理决策理论、技术与方法》清华大学出版社张所地等编著3该课程内容提要•本课程主要内容或特色是:在由决策主体、初始状态空间、预期状态空间、损益函数空间和决策环境五要素构成的管理决策系统的基础上,将现代的理性决策理论和行为决策理论有机结合,分十章分别介绍了管理决策论发展的历程、西蒙的管理决策过程论、基础的理性决策分析方法、理性期望效用理论及应用、主观期望效用理论及应用、行为决策理论及实践、基本的理性群决策理论、行为群决策分析、多目标决策分析基本原理和方法、方案的抉择的可行、可靠及可接受的综合评价方法。《管理决策理论、技术与方法》清华大学出版社张所地等编著4本课程设置的目的•经过多年的教学与研究实践积累,从基本原理出发,进行取材,既要能将最新的管理决策理论研究成果融入本课程中,又不能太专门化和庞大化。•本课程设置的基本思想是:为管理类的研究生提供能快速进入管理决策系统,在实际决策中发挥启发作用的课程。•因为任何管理决策总是在组织内外环境影响下,由处于该组织的某个管理层——决策主体所作的。•决策主体要面对现在状况,考虑未来预期,确定决策目标,识别管理决策问题,设计备择方案,确定方案选择标准,进行管理决策制定、组织实施和反馈控制,还要承担制定和实施决策的后果。•然而,在动态复杂的管理环境下,想适时决策和“一次成功”,需掌握决策所需的现状和未来的信息,这是十分困难的事情,也表明有成效决策的难度和研究的必要性。•人们希望在决策过程中有科学理论为依据,有规范的方法和规则可循,有发挥潜力的技艺可学,以尽可能地保证决策成功,需要了解决策行为科学和决策定量科学。《管理决策理论、技术与方法》清华大学出版社张所地等编著5本课程的教学参考书•张所地等编著《管理决策理论、技术与方法》,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08,“十二五”高等教育规划教材.经管系列.•该书对《张所地著:管理决策论,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做了重大修改,尤其每章前增加了引例;章后都附了该章内容精要和案例练习,结合精品课程《管理决策》网站上的各种动态充实更新的电子资料及导读资料,可为各种不同需求的读者提供较为丰富的管理决策的内容。•原著是山西省本科精品课程《管理决策》的教材,也是山西省研究生精品课程《管理决策理论与方法》的主要教学参考书。•原著于2007年12月荣获山西省第五次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晋社科奖证字第05034号。•原著于2009年获山西省研究生优秀教材二等奖。《管理决策理论、技术与方法》清华大学出版社张所地等编著6教学要求•共八讲,32个课时。•每次课前预习、课中讨论、课后练习思考•考试成绩:平时25%+EMAIL交作业8次25%+期末50%第7章群体理性决策理论《管理决策理论、技术与方法》清华大学出版社张所地等编著8•教学目的–了解群体决策问题的基本类型–掌握帕累托决策原理和纳什谈判原理–掌握竞争环境下群体决策分析方法–了解专家判断的群体决策规则•教学重点–重点介绍群决策的基本理论、过程及模式\专家判断的合成理论(D-S合成理论)、D-S合成理论的悖论。•教学难点–竞争情况下两人决策、沟通情况下的两人或多人决策、专家判断的合成理论及悖论。《管理决策理论、技术与方法》清华大学出版社张所地等编著97.1群决策概述7.1.1群决策的概念7.1.2群决策的类型7.1.3群决策的利弊7.1.4社会选择问题7.2两人联合决策7.3帕累托决策原理7.3.1帕累托最优的概念7.3.2帕累托最优边界7.4纳什谈判原理7.4.1纳什最优协议7.4.2纳什议价原则7.4.3纳什仲裁原则7.5竞争决策7.5.1零和对策7.5.2非零和对策7.6有沟通的群决策7.6.1两人沟通的决策7.6.2有联盟的群决策7.7无沟通的群决策7.7.1简单多数规则7.7.2阿罗不可能性定理7.7.3群体的效用函数7.8专家判断的群决策规则7.8.1Dempter-Shafer合成法则7.8.2Dempter-Shaffer合成法则的悖论本章目录《管理决策理论、技术与方法》清华大学出版社张所地等编著107.1群决策概述•7.1.1群决策的概念Luce&Raiffa(1957)认为,群体决策是定义一个“公平”的方法集结个体的选择来达成一项社会决策。Hwang(1987)认为,群体决策是把不同成员的关于方案集合中方案的偏好按照某种规则集结为决策群体的一致或妥协的群体偏好序。陈珽(1987)认为,群是由群众选出的代表组成的各种各样的委员会,群体决策是集中群中各成员的意见以形成群的意见。李怀祖(1993)认为,群体决策研究一个群体如何共同进行一项联合行动抉择。《管理决策理论、技术与方法》清华大学出版社张所地等编著11•所谓群体决策是研究多人多主体如何做出统一的有效抉择,简称为群决策。多个个体组成群体。个体间可能是合作的,也可能是竞争的,还可能是复杂联合的以及合作基础上的有限竞争等,但必须合作抉择出统一的决策行为。《管理决策理论、技术与方法》清华大学出版社张所地等编著12群决策的特点①群决策一般来说是非结构化的复杂决策问题;②有两个以上决策个体共同负责的决策;③是各决策个体的偏好形成一致或妥协之后得出的决策,群决策质量受所采用的决策规则、决策个体和群体关系的影响;④群决策是由情报、设计、抉择、评审四项活动中通过群决策问题识别、定义、解决方案的拟定、选择、实施、反馈及控制六个步骤,每个步骤可能向前一个或前几个反馈的循环过程;⑤群决策也是由决策主体、初始状态空间、预期状态空间、损益函数空间及决策环境五个要素构成的管理决策系统;⑥群决策主体是由多个不同利益个体或主体所构成,不能简单地把它视为一个独立的决策主体来研究和分析。尽管是由多个不同利益个体或主体所构成群决策主体,但是必须选择出一个可执行的方案,并合作执行该方案。《管理决策理论、技术与方法》清华大学出版社张所地等编著137.1.2群决策的类型海萨尼(Harsanyi)根据群中成员的行为把群体决策问题分成两大类(见图7-1)。一大类是从伦理道德观念出发,追求群体作为整体的利益的集体决策,它研究各成员间不存在根本利害冲突的群体决策问题;另一大类是群中成员追求自身的利益和与其他人对立的价值,即成员间存在利益冲突的对策问题,称为冲突分析。《管理决策理论、技术与方法》清华大学出版社张所地等编著147.1.3群决策的利弊•群体决策的有利因素①群体在决策中集思广益,有助于做出最佳决策。②参加群体决策的决策者往往也是决策的执行人,因而决策就成为大家的决议,从而能为更多成员所接受。•群体决策的不利因素①在群体里制定决策时,每个成员在表态时往往有一定的压力。②群体决策会受到群体中有才干或有影响力的成员左右。③“固执己见”也是群体决策中的一个障碍。《管理决策理论、技术与方法》清华大学出版社张所地等编著15•群体决策与个体决策的对比①决策的正确性。②决策的速度。③决策的创造性。④决策的风险性。请结合教材前述章节内容,体会两者的区别。《管理决策理论、技术与方法》清华大学出版社张所地等编著16•群体极化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面临两种选择:或赞同或反对。在这种情况下群体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呢?有研究表明群体成员一起进行决策时,会使群体决策更具有倾向性,也就是说做出的决策会比个人自己做出的决定更加极端。这种群体的思维方式叫做群体极化。H.Lamm(1975)把群体极化定义为——群体经过讨论,大多数成员对一个问题所持的不同的立场观点得到夸大(以一种既定的方向),这种非理性可能导致低效的群体决策。群体极化研究的两个方向:第一种是社会比较方法,第二种是说服型争论。请仔细阅读教材内容,比较这两种方法。群体极化产生的原因:①责任分散。②信息的影响。③文化价值观。《管理决策理论、技术与方法》清华大学出版社张所地等编著17•群体思维群体思维的概念——由詹纳斯(IvringL.Janis)1972年提出群体思维是指当团结得很紧密的、凝聚力很高的一个群体,或者一个小组,由于群体压力等这样那样的原因,而做出脱离实际的决议,违背道德标准,造成不良后果。避免群体思维的一些具体做法请仔细阅读教材内容,回想你是否遇到群体思维的情况,应如何做?《管理决策理论、技术与方法》清华大学出版社张所地等编著18•群决策的改善①避免仅为维护自己的观点而无理争辩。②当讨论处于僵持状态时,不要去设想谁胜谁输,相反的,应当去寻找另外一个都较能接受的方案。③不要简单地为避免冲突和得到赞同和妥协而改变自己的想法。④避免采用诸如多数表决、平均、掷币和讨价还价等形式的方法来减少冲突。⑤意见有所差异是很自然的,也是希望得到的。把它们挑出来,并尝试使每一个人参加到决策讨论中来。《管理决策理论、技术与方法》清华大学出版社张所地等编著197.1.4社会选择问题社会选择的内涵:是指公众就有关的重要问题,如重要职位的人选,政策的制定乃至国家政治体制的确定等等,进行决策。社会选择方法主要有传统、独裁、投票表决和市场机制。请阅读社会选择的几种方法,并进行对比。“所谓社会选择就是要根据社会中各成员的价值观和对不同方案的选择产生社会的决策。即要把社会中各成员对各种状况的偏好模式集结成为单一的社会偏好模式。从个人对社会状态的备选方案的偏好产生社会偏好的最常用的方法或步骤是:惯例,常规,宗教法规,职权,独裁者的命令,投票,市场机制等等。这些方法并不全都公平合理……因此,我们的任务之一是要判断有哪些方法能充分考虑社会中各成员的福利。”Luce&Raffia(1957)《管理决策理论、技术与方法》清华大学出版社张所地等编著207.2两人联合决策•例7-1假设有甲、乙两人(企业)拟联合经营某种产品,有两种后果:赢利x或亏损y,并设两人对赢利或亏损的概率估计都一样。由于两人对风险所持态度不同,对于此联合行动的可接受程度随之不同。一人可以接受一种赢利10000元和亏损5000元的联合行动,而另一方则较保守,只能接受亏损数额较小而赢利随之较小的行动。如图7-2所示。请问,双方有无可能承担风险以及如何分摊风险?X(盈)Y(亏)拒绝区接受区乙甲100005000图7-2中,赢利10000元亏损5000元的概率各为0.5的这个风险事件用(10000/-5000)表示。先假设该事件处在某决策主体甲的拒绝区域内。甲可能有兴趣去寻找一个伙伴来分摊此风险事业,各自承担处于个人可接受区域的股份。(10000/-5000)称初始风险比例。原点和点(10000,-5000)之间的连线上各点均系初始风险比例。图7-2甲和乙的风险曲线一各承担(5000,0.5;-2500,0.5)的事态体,处在双方的可接受区域内。《管理决策理论、技术与方法》清华大学出版社张所地等编著21•例7-2现将甲乙的风险曲线替换为图7-3。X(盈)Y(亏)乙甲接受区拒绝区100005000图7-3甲和乙的风险曲线二此时如还均等分股的话,成员甲则不能接受,虚线处于其拒绝区域内。这时可考虑按另一种非均等风险比例的方式分摊。成员甲能接受(5000/-1750)的风险,而成员乙能接受(5000/-3250)的风险。两人如联合起来,正好能接受(10000/-5000)的风险。这种非均等比例分股的办法意味着一方给另一方某种数额的风险补偿费,然后双方都会同意承担自己可接受的风险股份。《管理决策理论、技术与方法》清华大学出版社张所地等编著22•非均等比例分股《管理决策理论、技术与方法》清华大学出版社张所地等编著23•例7-3设甲面临一种事态体,先付60元进行一次掷硬币的博弈,如出现正面则赢160元,若出现反面则一无所获。通过图7-3和图7-4的分析,你得到的启示是什么?若引入
本文标题:管理决策Ch720131102AEMBA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645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