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乡镇落实科学发展观汇报材料
乡镇落实科学发展观汇报材料尊敬的张厅长和各位领导:非常荣幸能有这次机会与各级领导者在这次稻谷飘香的金秋乡村就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形势进行座谈。作为长期从事农村工作的同志,感到无比激动,省财政厅深入基层,践行科学发展观,给我们树立了榜样,进一步增强了我们做好农村各项工作的信心和力量。下面我代表xx镇党委、政府就当前xx镇的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情况进行汇报,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请镇其他同志补充:一、基本情况xx镇地处枞阳县西北部,与桐城、庐江接壤,全镇总面积92平方公里,辖七个行政村,总人口44405人,其中农业人口3.5万余人,耕地6.69万亩,林地1.64万亩,水面2.58万亩,粮食总产量2.74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3300元。近年来,我镇在省、市领导的关怀下,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深入贯彻党在农村各项惠农政策,以工业化带动农民收入提高,以城镇化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以农业产业化带动农村经济效益增长,全面繁荣我镇农村经济,统筹全镇经济社会发展。二、基本做法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我镇农村工作中的基础性工作,针对我镇丘陵岗冲相间的地形特点,大力进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到今年为止,我镇已连续6年荣获全县水利一等奖,全镇共有小二型水库18座,小一型水库2座,总库容达995万立方米,兴利库容367万立方米,蓄水塘坝1605口,蓄水量856.4万立方米。我镇为拓宽水利兴修筹资渠道,采取了“九个一点”即:一事一议拿一点、一库一议集一点、一塘一议收一点、以奖代补补一点、能人大户捐一点、推磨转圈转一点、集体经济出一点、争取项目要一点、采用股份制配一点,促进了基本农田建设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得到了市、县水利兴修现场会的高度评价。随着水利设施的改善,不断增强农业抗御旱涝灾害的能力,稳定了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尤其是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在我镇阳和、石婆、xx、新安四村实施,让老百姓真正得到了实惠,看到了希望,提高了种粮积极性,项目区已形成“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高灌低排、配套齐全”的目标,构成了现代农业田园风光,随着村村通水泥路工程的开展,我镇乡村道路建设也有了飞速的发展,全镇乡村公路已达128.8公里。村村通水泥路省gps认定的里程已达50.3公里,到目前为止已完成43.1公里,余下的7.2公里到年底基本完成。县下达的村村通断头路里程3.2公里,将分别在今年年底和明年上半年全部完成任务。为夯实农业发展基础,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在粮食生产上,我镇认真落实“米袋子”工程,按照“农技推广攻单产,稳定面积保总产”的思路,突出两杂良种和两膜覆盖,狠抓间作套种等粮食增产技术的推广,强化科技和执法服务,确保粮食生产安全,针对农村外出务工多,为防止田地抛荒,我镇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分片包干,千方百计控制播种面积。把粮食生产计划分解落实到村、组、农户,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全年粮食复种指数在9万亩以上。使我镇耕地达到零抛荒目标。得到了市县农委的表扬与肯定。由于受国际、国内市场环境的影响,现存土地要素的制约,单纯依靠第一产业来提高农民收入的空间已经很小,我镇党委政府积极探索从第二、第三产业上寻找突破口。针对我镇农林产品丰富的特点,大力扶持阳和大米深加工企业,逐步实现农业产业化,通过几年的发展,阳和大米加工企业规模不断扩大,销售收入大幅度提升,XX年被评为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附近农户就业XX余人,实现农民人均增收480元。县级龙头企业新安花卉苗木公司与新安村合作通过土地流转的形式,先从农民手中租得荒山荒地800余亩,建花卉苗木基地,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已形成了幼林抚育、成林管护、苗木寄植、嫁接造型、运输销售为一体的产、供、销基地生产链,在花卉苗木能人大户的带动下,苗木产业迅速发展壮大,现已成为我镇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解决农民就业的支柱农业。公司年交易总额近亿元。在新安花卉苗木基地的带动下,我镇从事花卉苗木种植的农户也在不断增加,不但新安村、邻近的石婆村、xx村、阳和村等村民也都加入到花卉苗木的种植与销售之中,还有头脑活络的的农民当起了公司的苗木经纪人,专门从事苗木的销售和转运,由于他们销往江浙沪等发达地区的苗木,质量保证,信誉度高,每年苗木经纪人的收入都在10万元以上,经纪人的队伍也不断壮大,仅去年从事苗木经营的农民购置的私人小轿车就达5辆。农民在荒山荒地流转中每年不但获得土地租金,还在公司打工就业挣钱,这是我镇新安村土地流转的一种做法。在泊塘、梅花村的圩畈区,组织种田大户进行圩田代耕承包,使土地向大户集中,向种田能手集中,一般农民在获得田地租金和相关补贴的同时,还能在种田大户手下打工或外出务工。石婆村通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的整理,也将整理后的100亩土地通过流转的形式转租给蔬菜种植大户进行种植,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镇政府依托农业土地评估、公证、仲裁等机构,为土地承包经营流转提供优质服务、掌握土地流转后的动态,防止因土地流转后用途改变而影响农民的利益。尽管我镇从XX年开始发放各项惠农资金达到2400余万元。但资金支农的制约瓶颈仍然很大,如何引导更多的信贷资金、社会资金投入农村、解决农村农民融资难也一直困扰着镇党委政府-。我镇积极探索农村信用社支农新途径,创新信贷管理运行机制。提升支农服务水平,有效防范和控制信贷风险。根据我镇农村经济发展特点,把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放在解决信贷支持的重点。大力支持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阳和大米加工有限公司在今年的银企对接会上顺利贷款500万购置了大型精米加工机构,扩大了生产规模,提升了加工档次。腾飞鸽场的个体经营户吴多枝苦于养鸽资金不足无法扩大养鸽规模,镇党委政府及时协调,让他顺利从信用社贷款40万,扩建了100平方米的养鸽场并且由阳和村协调落实了养鸽场所,使该养鸽户养鸽规模得以扩张,收入进一步增加,他不仅还清了贷款,而且当年就增收近10万元。由他传授的养鸽技术带动周边10多户农民养鸽致富。在信贷支持企业、能人大户的同时,我镇新安村组建了农村信用合作互助组织,在上级财政部门的支持下,提供一定的扶助资金,优先满足一般农户的种养业和其它简单再生产的有效资金需求。保证了一些家庭困难户农业生产所需的化肥、种籽、农膜和农具等生产资料的购进。很好地解决了农村贫困户信贷资金的需求。新安村的农村经济信用合作互助组织成立以来,帮助贫困户15余户解决了资金难题,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三、几点建议各位领导,我们从xx的实际出发,根据xx农业发展面临的环境和各种变化,掌握和运用农业发展的规律,积极探索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思路和新办法,较好地解决了一家一户农民与整个经济发展大市场相连接的难题,对推动农业产业化和农民增收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在工作中我们也遭遇到了一些困惑和难题。借这次与各级领导座谈的机会,谈几点想法和建议。1、尽快建立农田水利长效投入机制。这既能保持农田水利发展的活力,也是保证农村改革顺利进行的重要举措。要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在取消“两工”的情况下,政府应承担起农田水利建设的重任,新增财政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要切实向农村倾斜。逐步建立稳定的农业投入增长机制。要尽快建立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专项补助资金,并保证专项资金每年稳定增长,对农民修建的水利工程给予补助。创新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模式,对于农户自用为主的微型水利工程,应实行“自建、自有、自管、自用”的体制,政府可采取“民办公助”的方式给予补助,受益农户较多,特别是跨村或跨镇的中小型水利工程,要按水系和区域范围组建用水协会等多种形式的管理体制。2、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一定要有规划,不仅要有省市的规划,镇村也要有规划,特别是要注意基础设施建设要与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密切结合,针对资金缺乏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瓶颈,建议各级财政逐年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引导鼓励社会资金,特别是民营企业,龙头企业支持参与新农村建设,探索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多元化的新路子。3、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乡村道路建设尤为重要,统一乡村道路建设标准,道路设计要符合客观需要,目前村村通水泥路的投资规模过低,路面过窄,导致会车困难,运输能力受限,由于村级道路硬化建设项目村级配套资金大,一般村都没有资金积累,完成了道路硬化工程后,大部分村都要负债,形成了类似于“普九”那样的恶性循环,因此建议要提高补助标准,适当增加宽度。4、为保障粮食安全,一定要保护耕地,稳定播种面积,扩大复种面积,狠抓良种良法的普及应用,认真深入开展支农惠农政策宣传,强力开展执法服务,加大对种子、肥料、农药的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坑农损农的人和事,最大限度的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稳定农业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加强农业科技和信息服务,把粮食增产技术送到千家万户,确保农民用上放心农资,只有让农民安心安全地种粮,从中得到种粮增产增收的实惠,粮食安全才有保障。5、从我镇农民收入的现状来看,农民来自第一产业增加收入的空间越来越小,增产不增收的现象不时出现,只能从第二、第三产业上求出路。因此,加快工业发展步伐和城镇化的进程,才能破解农民增收的难题。积极有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把农副产品加工、农副产品营销等作为农业新的增长点加以培育。科学制定城镇和农村规划,严格规划监督管理,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今年我镇就集镇总体规划专门邀请了省规划设计院进行了修编。6、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问题,从我镇目前流转情况看,一要保证农民土地承包的长久稳定性,没有农民土地长久稳定性,也就没有土地流转。第二土地流转要适应现代农业的要求。第三土地流转要有效提高土地经营效益。第四要尊重农民意愿,土地流转决策权必须交给农民,实行有偿转让,发挥市场作用,形成流转机制,提高土地经营效益。真正做到土地承包权的长久稳定与承包期内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
本文标题:乡镇落实科学发展观汇报材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6567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