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XXXX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
2011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分析小组2012年3月31日—1—内容摘要2011年,国内外环境复杂多变。国际上,欧美债务危机不断发酵,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国内看,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经济增速温和回落,物价涨幅得到初步控制,经济增长的内生性进一步增强。2011年,我国克服国内外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涉外经济继续保持健康发展势头。对外经济交往更加活跃,全年国际收支交易总规模较2010年增长22%。国际收支继续保持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双顺差”,其中,经常项目顺差2017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2211亿美元。国际收支状况进一步改善,经常项目顺差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8%,较2010年下降1.2个百分点;国际收支总顺差4228亿美元,下降19%。跨境资本流动波动较大,由前三季度资本净流入同比增长62%,转为第四季度净流出290亿美元;交易形成的外汇储备增加额由前三季度同比多增888亿美元,转为全年少增847亿美元。2012年,预计我国国际收支仍总体保持顺差格局,但顺差规模将继续稳步回落,短期波动可能加大。下一阶段,外汇管理工作将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进一步提高外汇管理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稳步推进贸易外汇管理等重点领域改革,防范和打击“热钱”流入,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目录一、国际收支概况.................................5(一)国际收支运行环境..................................................................5(二)国际收支主要状况..................................................................9(三)国际收支运行评价................................................................16二、国际收支主要项目分析........................20(一)货物贸易................................................................................20(二)服务贸易................................................................................24(三)直接投资................................................................................26(四)证券投资................................................................................28(五)贸易信贷................................................................................30三、外汇市场运行与人民币汇率....................33(一)外汇市场改革和建设情况....................................................33(二)人民币对主要货币汇率走势................................................33(三)外汇市场交易........................................................................40四、国际收支形势展望和政策取向..................44(一)形势展望................................................................................44(二)政策取向................................................................................46—3—专栏1.2011年主要涉外经济政策调整2.关于国际收支平衡状况的度量3.香港离岸人民币外汇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4.2011年新兴市场经济体汇率变动及成因5.主权债务危机发展、演变与展望图1-1.2010-2011年新兴市场货币指数、股票价格指数与Libor-OIS利差1-2.2008-2011年季度GDP及月度CPI增长率1-3.2008-2011年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及一年期存款利率1-4.2001-2011年经常项目主要子项目的收支状况1-5.1994-2011年货物和服务贸易差额与GDP之比1-6.2001-2011年资本和金融项目主要子项目的收支状况1-7.2001-2011年外汇储备增加额与外汇储备余额1-8.2001-2011年净误差与遗漏情况1-9.1990-2011年国际收支交易规模及其与GDP之比1-10.2001-2011年经常项目与资本和金融项目交易规模占比1-11.1990-2011年经常项目差额及其与GDP之比2-1.2000-2011年进出口规模及其与GDP之比2-2.2000-2011年进出口差额及其与GDP之比2-3.2011年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进出口总额增长率2-4.2000-2011年中国货物贸易差额构成2-5.2005-2011年进出口商品价格同比指数与贸易条件指数2-6.2005-2011年出口额增长的贡献构成2-7.2005-2011年进口额增长的贡献构成2-8.2005-2011年货物和服务贸易比较2-9.2011年旅游项目分国别和地区的收支情况2-10.2011年服务贸易分国别和地区的收支情况2-11.2000-2011年我国来华直接投资流入及净流入情况2-12.2000-2011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出及净流出情况2-13.2000-2011年直接投资顺差情况2-14.2000-2011年跨境证券投资净额—4—2-15.我国对外资产构成的国际比较2-16.2005年末至2011年末贸易信贷资产负债余额状况2-17.2000-2011年贸易信贷和进出口规模比较3-1.2011年人民币对美元、欧元和日元汇率中间价走势3-2.2011年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即期交易价波动情况3-3.2011年境内外远期市场一年期人民币对美元升值预期3-4.1994-2011年人民币有效汇率走势3-5.2006-2011年即期交易在外汇市场交易总量中的比重3-6.2005-2011年银行间外汇市场外币对即期交易的币种构成C2-1.2010年部分国家的经常和资本项目差额与GDP之比C3-1.影响离岸价格的市场供求因素C3-2.2010-2011年离岸和在岸市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势C4-1.2011年主要新兴市场经济体汇率变动表1-1.2011年部分经济体货币政策动态1-2.2005-2011年国际收支顺差结构1-3.2011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3-1.2006-2011年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即期交易价波动情况3-2.2011年人民币外汇市场交易概况3-3.2011年银行间外汇市场外币对即期交易情况—5—一、国际收支概况(一)国际收支运行环境2011年,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国际金融动荡加剧。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测算,2011年全球经济增速从2010年的5.2%下滑至3.8%,其中主要发达国家经济体增速由3.2%下滑至1.6%,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由7.3%回落到6.2%。全球货币政策回归宽松,并逐渐由防范通胀和资产泡沫风险,转向刺激经济、稳定金融(见表1-1)。随着欧美债务危机不断发酵,国际金融市场大幅震荡,下半年全球投资风险偏好下降,新兴市场经济体普遍由资本流入、本币升值转为资本流出、本币贬值(见图1-1,有关讨论详见后文专栏4)。表1-12011年部分经济体货币政策动态国家或地区货币政策动态欧元区2011年4月、7月分别上调基准再融资利率25个基点至1.5%,11月、12月各下调25个基点至1%。澳大利亚2011年11月、12月各下调基准利率25个基点至4.25%。挪威2011年5月上调基准利率至2.25%,12月下调基准利率0.5个百分点至1.75%。这是该国2009年10月以来首次降息,幅度超预期。中国2011年1-6月各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至21%;2月、4月、7月各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25个基点。11月30日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巴西2011年3月、4月各上调SELIC隔夜利率50个基点,7月上调25个基点至12.5%。8月、10月和11月分别下调0.5%至11%。印尼2011年2月上调BI利率25个基点。10月下调25个基点,11月下调50个基点至6%。泰国2011年1月、3月各上调基准利率25个基点。11月下调25个基点至3.25%。—6—图1-12010-2011年新兴市场货币指数、股票价格指数与Libor-OIS利差注:MSCI、EMCI以2010年1月1日为基期;3个月美元伦敦同业市场拆借利率(Libor)与隔夜指数掉期(OIS)之间的利差(基点)反映全球银行体系的信贷压力。数据来源:彭博资讯。2011年以来,我国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经济增速温和回落,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9.2%,较上年回落1.2个百分点;物价涨幅得到初步抑制,居民消费价格(CPI)总水平在7月达到年内峰值后逐月回落,全年消费价格涨幅为5.4%(见图1-2)。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动力更为协调,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54.2%,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51.6%,内需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2010年大幅上升。货币政策方面,前三季度,面对通货膨胀压力不断加大的形势,先后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3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见图1-3);9月份以后适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微调(包括11月30日下调一次存款准备金率),适当增加市场流动性,保持了货币信贷总体适度。—7—图1-22008-2011年季度GDP及月度CPI增长率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图1-32008-2011年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及一年期存款利率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专栏12011年主要涉外经济政策调整2011年,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外贸、外资和外汇领域的政策调整—8—取得成效,国际收支状况进一步趋向平衡。主要措施包括:贸易政策:“稳出口、扩进口”,促进贸易平衡和结构升级。取消部分钢材、有色金属加工材等406个税号的退税率,抑制“两高一资”及部分农产品出口。积极扩大进口,自7月1日起先后取消或大幅下调汽油、柴油等原材料,以及千万吨炼油设备、天然气管道运输设备等重大技术设备的进口关税和增值税。在戛纳峰会上宣布,对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最不发达国家的97%税目产品给予零关税待遇。公布《关于2012年关税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适用进口暂定税率的730多种商品平均税率为4.4%,比最惠国税率低50%以上。加快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步伐,通过税收杠杆鼓励来料加工企业转型为法人企业。发布《服务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提高服务贸易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直接投资和金融政策:规范和引导并重,促进“引进来”与“走出去”双向合理发展。建立我国跨部门的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安全审查制度,出台相关管理规定。修改《外商直接投资产业指导目录》,鼓励外商投资现代化农业、现代服务业和文化领域。综合运用多种措施支持国内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进一步下放境外投资项目核准权限。用好非洲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贷款,支持国内企业对非开展直接投资。允许境内机构以人民币对外投资、境外投资者以人民币到境
本文标题:XXXX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660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