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教学成果报告成果名称:“多角度、分层次”民办高校经管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成果完成单位:经济管理学院成果负责人:刘威娜成果完成人:刘威娜冯研谭芳郑彩飞任洪云起止时间:2012年6月-2017年6月一、问题的提出继2010年,我国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我国如何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提出了要求之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2015年李克强总理提出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这样的形势下,大学生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既要认真扎实学习、掌握更多知识,也要投身创新创业、提高实践能力。加强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全面开展切实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使更多的大学生投入到创新创业中去,以主动适应复杂多变的周边环境,积极应对未来社会的调整,树立大学生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念,开发创造性思维,提高综合素质和创业能力,对于大学生参与社会竞争,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当前的严峻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也迫切需要越来越多的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问题,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是缓解就业压力的需要,更是大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对于民办型高校来说,更应注重培养创新型人才。经管类专业人才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更应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将自己培养为集应用型和创新型为一体的人才。近年来,学者们更是从各种角度对于创新能力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各种教育机构和学者对于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提上了日程。国内学者的研究中有的从人才培养模式提出观点,有的从构建理论和实践课程体系提出观点,有的从教育理念提出观点,有的从专业和大学生的综合角度提出观点,这些对于我们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从民办高校的办学特色和经管类专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开展大学生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必然要求。国内学者在这些方面的探索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有益于我们摸索适合民办高校经管类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发展思路和想法。自2012年,围绕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以应用型人才培养和促进学生就业为目标,不断从理论和实践探索多角度、分层次的联合培养模式。强化实践,以“师生结合、校企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培养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入手,以经济管理学院学生为依托,对民办高校经管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二、取得的成果“多角度、分层次民办高校经管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教学成果的具体内容包括显性成果(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和隐性成果两部分。主要体现在:1、成果完成人对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确立了明确的目标,并进行了充分的理论研究,完成相关省级教改课题2项、在研1项,校级教改课题2项,发表相关论文11篇,参编相关教材3部,荣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著作成果奖1项。2、通过不同形式的实践形式,取得了一定的实践成果。以赛代练、以项目代练,以利于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学生通过参加相关赛事和相关项目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实践成果和奖项,在此期间,共计参加大类比赛4项即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挑战杯”黑龙江省大学生创业大赛、第九届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由教师指导,师生共同参与完成相关的创新创意项目,部分比赛项目内容也得到了实施和应用,并得到了相关组织机构的认可和奖励,共计获得省级及以上奖项20项,其中包括国家级三等奖、东北赛区一、二、三等奖,及省级特等奖、一、二、三等奖。与此同时,积极鼓励学生参加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帮助学生更好的将相应的创新创意想法付诸于实践,本成果的主要完成人共计指导和参与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1项,其中6项已经完成,3项待结题,成果已完成,2项已经申请成功,正在实施过程中。在完成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项目中学生更多的注重于实践成果,如建立了相应的网站、公众平台、为学生切实提供校园物流服务等。通过比赛和项目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认识到创新创业的重要性、更好的将自己的想法应用于实践,得到了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效果。3、尝试对实践教学进行了改革。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起到一定的基础和平台作用,通过实践教学,同样能够启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同样有利于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更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更好的促进学生就业。对此,做了如下改革:(1)对于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重新定位,将培养目标与学院的办学特色、学生情况和社会需求相结合,在参与2013级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明确了培养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目标。(2)改革课程体系。增加实践课程学时,构建课堂实训、仿真模拟、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等环节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实施不同实习实践教学,以大一认知实习、大二实习实训、大三集中实习加就业为主线,采取灵活多样的实践教学模式,在此过程中积极引入企业的专业人员,帮助学生树立更好的企业意识和现代观念,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和思维,为学生创新创业观念和意识的培养起到了一定的影射作用。(3)改革实践教学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实践技能为基础,以校企联合为手段,协作就业为目标,全方位开展与企业的合作,建立各种实践基地,以校企合作为平台,实施分阶段、阶梯嵌入式实践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实践平台。4、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得到提高,实践性增强,教师的参与度提高,社会影响面不断扩大。在不断倡导学生创新创业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以改变,创新创业意识有所改观,已现有的在校生为例,除了有专业的企业模拟中心组织之外,还有部分学生进行了实际创业,仅2017年上半年我院学生共计自创企业2家,即肇州县兴城镇李建木材加工厂和哈尔滨万能猫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实现了实际运营,并取得了一定的业绩。2家企业的创办和运营人员均参与过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和创新创业的相关比赛。除此之外,教师的参与程度明显提高,近5年,全院共计有17名教师参与过学生的创新创业比赛和项目,教师的热情有所提高,同时对于教师的实践能力也是一种提升。在组织参加学生比赛和创新创业项目过程中,学校的影响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扩大,2015年、2016年在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中,我校都被授予“优秀组织奖”。由此可以说明,我们对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研究和实施不仅取得了显性的成果,还取得了一定的隐性成果。三、成果的实施1、进行了理论研究,确立和强化了培养目标民办高校经管类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应具有多样性,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支撑,从培养观念和意识入手,分层次的对学生进行培养,必须遵循以培养学生能力,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根据区域经济、社会、行业、产业背景和不同专业性质等条件来构建特色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通过进行国内外实践教学的比较研究,合理定位民办高校经管类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目标,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学生特点及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提出了“师生结合、校企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培养与社会需求相结合,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培养观念强、重实践、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的目标。2、开展了重实践,突出创新创业能力的实践教学改革从2012年起,以培养目标为导向,不断完善人才培养的课程建设与实践探索,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形成了自有的实践教学模式,转变现有的观念和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现有的课程体系,更加注重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创新创业思维,更好的认知创新创业,在系统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强化能力培养,从日常教学、实习实践课程到学生就业,始终将创新创业贯穿于其中,增设了校企合作基地,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作用和意义,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在实践中不断深化课程建设和课程改革,注重对于学生创新创业兴趣的培养,将创新创业融入日常教学,加强对于教师的培养,同时,强化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与校结合,师生结合,校企结合,增设有关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丰富学生创新创业理论知识。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方法,注重对学生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传授创业方法,展示创业过程,剖析创业规律。引进企业人员,作为促进学生创新创业的引导者,培养出具有较高创造性思维和素质的教师和学生队伍,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带动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提高。3、有效利用各种平台,为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供机会在注重理论研究的同时,更加注重对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实际培养,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平台和机会。对此,从多方面入手,积极为学生寻求有效的手段和方式,帮助学生树立创新创业意识和提高学生创新创业技能。校内外结合、理论与实践相机和,全员参与,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和参与到有关的赛事和项目中,直接和间接的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到起到一定的基础作用。学生通过积极参与,形成了良好的观念和意识,同时,通过亲身的实践,更好的提高了自身的能力,并取得了一定的实践成果。四、成果的应用和推广“多角度、分层次”民办高校经管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以哈尔滨石油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在实践教学、教学改革、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人才培养和促进学生就业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产生了良好的应用效果。1、以理论研究为先导,成果推广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学术支持自2012年以来,通过对民办高校经管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研究,师生共同参与,进行了多方面的理论和学术研究,形成了一系列的理论成果,包括省、校级教学改革课题及多篇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的学术论文,从多方面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和提高进行了有效的研究,包括实践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和方法、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途径等,这些都为改革实践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为民办高校经管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研究的深入和成果的推广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和学术支持和保障。2、以实践为基础,成果推广激发了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在注重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理论素养的同时,以改革实践为基础,形成不同角度结合、不同层次锻炼的实践模式,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和手段进行训练和实践。从相关组织设置、鼓励学生参加比赛和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到学生自主创业,充分调动了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使得部分学生由被动到主动,乐于参与和实践,在创新创业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技能,同时为学生增加就业技能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在实践过程中,突出效果和应用,全学院近20%的学生能够参与到创新创业的实践中来,通过实践效果的实施,使得更多的同学受益,以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现代物流企业的建立与实践》为例,学生在进行项目研究的过程中,通过校园物流配送服务,为2015届的毕业学生提供了行李托运服务,同时开创了其他的相关服务和项目,在参与此项目的过程中,项目组成员12级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张博宇受到启发,激发了她的创业热情,其在2015年成立了自己的女王婚纱精品体验店,营业至今。继他们之后,2014级的学生创办了校园闲置物品的交换空间,为学生的闲置物品处理提供了平台,使得自身和在校学生能够获取利益。在大环境的感染下,现在正在逐步进入正轨的万能猫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设立的万能猫平台,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服务。以上都说明,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在不断的提高,能力得到不断的提升,受益的学生越来越多,而且已经扩展到社会层面,已经毕业的学生的创业能够为更多的社会人员提供服务,由此可见,对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意义和价值所在。3、科学研究与实践有机结合,取得了双丰收项目组完成人积极积极进行科学研究和实践总结,在《北方经贸》、《中国经贸》、《中国电子商务》等省级及以上期刊发表有关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的教研论文多篇。完成省教育厅教学改革课题2项,校级教学改革课题1项。这些成果的形成,既是教学建设、科学研究与实践相结合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总结,也为同类院校经管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提供了参考。4、带动并形成了全院师生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多角度、分层次”民办高校经管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深化了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加强了实习基地的建设,有效的利用了校企合作平台,为师生创新创业提供了良好的保障和环境,通过实践参与
本文标题:教学成果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661659 .html